王羲之在南京还有后裔吗?

王羲之在南京还有后裔吗?

 

江宁区禄口镇山阴村,是王羲之后裔聚居地。前不久,笔者去该村探访,了解王羲之的三子王徽之定居江宁及后代繁衍情况。

从禄口铜山北行4公里,依傍在秦淮河边上的山阴村是个古朴的小村庄,男人农忙耕作,农闲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种麻、刮麻以补贴家用。  

山阴村藏有《王氏宗谱》,据载:东周时,周灵王的长子姬晋,为保护京郊农田而上书直谏被其父贬为庶人,改姬为王,成为王姓的始祖。晋的儿子王森,为东周末年上卿,封平安公。15代孙王翦为秦国大将,曾破赵、燕、楚等国,封武成侯。18代孙王元迁琅琊临沂。28代孙王祥西晋时官至太保,他卧冰求鲤,奉孝母亲的故事编入24孝,为后人传颂。王祥是王羲之的曾祖,这样算来,羲之是王晋的31代孙。

江宁山阴村王氏是以王羲之为源头的,最早定居的是王羲之的第三子王徽之。东晋太元五年380年,王徽之与谢安在朱雀桥乘船从内秦淮河出城到了外秦淮河,行至铜山弃舟上岸,徽之看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就定居下来,取名道德村。南宋时,王羲之的第23代孙王五四,原任朝奉郎,因得罪权贵,罢官归隐,为纪念乃祖当年山阴兰亭修禊之盛事,将道德村改名山阴村。

村前有王家渡,传说是王徽之泛舟秦淮寻觅隐居地弃舟登岸处,故此得名。村后竹墩山,是王徽之栽竹之处,也是他的归葬地。“文革”时墓地被毁,碑石也无踪迹。村头有一水塘,名“星塘”,相传古时落进一颗陨星,故有此名。传说干旱水枯,还能看到塘里有东西闪闪发光。

王惠宽老人今年86岁,是村里年岁最大的一位老人,他是王羲之的46代孙,如今四世同堂,与儿子王先树、孙子王扬胜、重孙王健住在一起。山阴村王氏从45代孙“采”字辈到53代孙“远”字辈共9代同村,这在全国极为罕见。

王氏后人修宗谱

山阴村保存有《王氏宗谱》37本,其中王先树保管13本,王先胜保管24本。这些谱书中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民国九年1920年重修的。

解放后这些家谱先由王采金保管,“文革”开始,江宁县的红卫兵听说山阴村有家谱,要来“破四旧”,恰巧这天凌晨,王采金前屋失火,他急忙将家谱藏在后屋写有毛主席语录的大牌匾后面,然后告诉红卫兵说家谱被烧毁,《王氏宗谱》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谱书一分为二,其中24本由王惠家保管。前年农历六月初六,应是每年晒谱之日,这天恰逢下雨,按惯例延期到十月初一。那天,老人开箱,家谱不翼而飞,这可急坏了村民,大家分头寻找,有人说是老人孙子偷拿了,一查果然是孙子以1000元价格卖给了铜山镇上的收藏爱好者李林。后多次协商不果,去年3月,经江宁区法院禄口庭裁定,山阴村以2000元赎回。《王氏宗谱》历经劫难,如今尚存,实为万幸。

《王氏宗谱》有序、记、题、跋;有世系表、先祖像,有家规、家礼、家祭、家训等;还有皇帝敕诰、圣谕。谱为木刻楷书印刷,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是一部罕见的历史资料。1977年,江宁铜山与溧水石湫为两地山田归属发生争执,后依据《王氏宗谱》所给田产图,解决了纠纷。

近有媒体报道,王羲之第46代孙南京人王耿,历时20年编撰了一部《王氏通谱》,从周灵王时第一个王姓开始共87代,长达2500多年,有名有姓王氏人物3万多个,该谱长达14018页,摞起来足有2米多高,可称世界之最。

随着春节临近尾声,轰动一时的上海博物馆“古书画藏品展”和上海美术馆“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藏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展”相继落幕。在《平复帖》和“文艺复兴三杰”走后,上海市民看什么?记者昨天独家获取了两馆的展览计划,从其中看,新年上海的艺术大展依然是名家名作领跑,王羲之现存唯一墨迹的《丧乱帖》无疑将成为最大亮点。

2006年3月,上博将迎接从日本远道而来的书法绝品。在这个名为“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的联展中,不仅有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淳化阁帖》最善本等上博馆藏中国国宝,更有圣德太子的《法华义疏》等一批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日本国宝,但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唐代传入日本的王羲之墨迹《丧乱帖》。

有专家考证,《丧乱帖》是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的,1300多年一直为日本皇室收藏。据介绍,该帖用白麻纸写就,共8行62个字,尽管仍是惯用的行草字体,但由于正值晚年丧乱时期,王羲之无心于书,字迹反显出羲之书法难得的自然之意。更难得的是,《丧乱帖》可能是王羲之存世的唯一墨迹。刚去世的上博原副馆长汪庆正曾表示,王羲之书法现存20余幅,但因有勾描填墨痕迹,而几乎都被证明为后人摹本,惟独《丧乱帖》最具晋代古意,因此如果羲之真迹尚有一幅存世,也许就是《丧乱帖》。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一源发自溧水东庐,流经江宁,在禄口镇境内,有个紧靠秦淮河的村庄叫山阴村。这个背山而立、临水而居,200多户、600余口的小村子大多姓王,他们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历史上的王羲之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南京有何轶事?他的后裔又为何迁居山阴村?《王氏宗谱》又历经哪些劫难?本文采撷这些趣事,试释千古之谜,聊佐读者之兴。

王羲之南京轶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5岁时王氏家族随晋室南渡,来到建康今南京。王羲之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晚年辞官居浙江嵊县,卒后葬金庭观后瀑布山麓。

王羲之家居夫子庙乌衣巷,7岁起专心学书,初随卫夫人卫铄学习书法,艺事大进。年少时常去紫金山静坐,揣摩笔法,至今仍留有他洗笔墨池遗迹。成年后他又渡江北上中原,游历名山大川,博览李斯、曹喜、梁鹄、蔡邕、钟繇等人的书迹,兼习众家之法,从而擅长隶、楷、行、草诸体,被尊为“书圣”。

王羲之一生酷爱白鹅。一日,他见茂林修竹边的水塘里有群白鹅戏水,煞是好看,心喜欲求,一打听,鹅的主人是位道士。道士得知来意,便不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的,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拿字来换吧。”王羲之欣然答应。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黄庭经》的来历。

王羲之为人不善言谈,也不讲究修饰。太尉郗鉴听说王导家族子弟英俊多才,便派人上门择婿。王导将来人引至东厢,只见王家其他子弟衣饰华丽、矜持高傲,只有王羲之视而不见,坦胸露腹坐在东边床上啃胡饼。郗鉴得报后大加赏识,就选中他为女婿,此即有名的“坦腹东床”的故事。

某年夏至,东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覆舟山今小九华山设坛祭地,需更换书写祝辞的木板,匠人在削去原先王羲之的手书时,发现笔迹已透入木板三分之深,众人大为惊叹,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

 《世说新语·言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王羲之与太傅谢安共登冶城,王见谢潇洒自如、超凡脱俗,就提醒他要像大禹、文王一样,宵衣旰食、勤于政务,而不能“虚谈废务,浮文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