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祖地在太原毋庸置疑!

      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本姓姫,是怎么演绎为中华王氏之始祖?首先应该肯定,太子晋在他作为太子的年代是生活在洛阳,这是当时东周朝代的国都,是当今河南省境内并非是在太原地区。但在他被贬为平民后就销声匿迹,一般家谱的记载年十七或年十八而亡。当然也有许多传说是吹笙、学道、修仙了,但其父周灵王为其修墓在缑山,当然这一段是个迷了。但是太子晋之子宗敬可有较多较明确的记载,他原在周王室为司徒,后又辞职避周于晋,就一直在晋的太原地区了。
      汉代王符所著《潜夫论.志姓氏略》云:故传称王子乔仙(逝),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王为氏。这里的“平阳”,实指太原,而非临汾,太原古亦有平阳之名。唐《元和郡县图志》便有过“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太原、大卤、大夏、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之载。汉王符所著如是说,正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有一段载一出:“王氏出自姫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
      如上所述或出两汉硕儒名家所志或出正史唐书所载,无不认定太子晋是太原王氏始祖。于是史载书陈,承袭至今,广为流传,为太原王氏后裔所奉认。
在自古至今的绝大多数的王氏家谱中均记载“王氏肇自太原”、尊太原为王氏祖地。如著名的清·王庸敬编著的《王氏通谱》在“宗敬”的世表中就记为“宗敬,晋长子。周司徒,家平阳(一云河东城都塘坂里),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卒葬晋阳城北五里,曰司徒冢。(见路史及唐宰相世系表)。”并配姜氏,子一:凤。
又在晋三世,“凤”的世表中记为“凤,宗敬子。卒葬晋阳唐里邱。配郭氏,子二:覃、石。”
     且在《三沙王氏合谱》(该谱为目前全国的王氏家谱中规模最大,全套共122册)的谱序中也载有:“太子晋几谏忤旨,谪居并州太原郡成都乡唐坂里。其子宗敬,周恩宗亲,举为司徒。时以王者之后,因目为王家。此穷源探本,王氏所由始也。”我们认为太子晋家族数代,或由平阳辗转迁居唐坂里,都在山西境内,离太原不远,称王姓祖出在山西或祖出太原是有充分根据的,是毋庸置疑的!
     可见,唐以前太原地区或建置为太原郡,或建置为并州,不过其属县中一直都有晋阳县和祁县,这种情况大致延续到唐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唐代太原王氏成员的墓志中,往往有称自己为太原晋阳人,太原祁县人,也有称自己为并州晋阳人和晋阳太原人、并州太原人等。
     太原王氏所在的太原地区,自秦设太原郡以来,虽有时亦改置为并州,但行政区域基本稳定,晋阳县和祁县则均属于太原郡(并州)。据《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的记载,秦置太原郡,汉属并州,辖县二十一,其中就有晋阳县和祁县。《通典》卷179《州郡九.古冀州下》载:
     秦置太原郡,二汉因之,兼置并州。(领郡九,理於此)……魏改为太原国,并州仍旧。晋因之。(领郡国六,理於此)后魏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北齐、后周皆因之。隋初废郡,置并州,又改为太原郡。
     改革开放的数十年来,东南亚和港澳台王姓宗亲,到祖地太原寻根问祖者越来越多!通过寻根问祖使海内外王氏宗亲,拉近了距离、增加了感情、繁荣了经济、增强了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的祖国认同感!在掀起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睦祖联宗、续修宗谱热潮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认为,要把团结一致,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放在首位。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
                                                               2019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