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子晋祠与子乔祠

                                     ——兼谈“子乔祠”是当前海内外王氏宗亲共祭之祠
      本编辑部已经在《王氏祖地在太原毋庸置疑》与《太原王氏衍派天下——兼谈天下王氏出太原》两文中阐明太子晋是中华王氏的人文始祖,王氏的祖地在太原的事实。因此,寻找与重建供奉王氏始祖的祠宇,就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所有王氏宗亲的众望所归。
     一、子晋墓、子晋祠、升仙太子庙与升仙太子碑
有记载太子晋卒葬河南缑山东北一里许,系周灵王为其子太子晋的安葬处。唐朝武则天行至缑山,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改缑山子晋祠为“升仙太子庙”。
姬晋,作为东周灵王的太子,后被贬为平民,年十七或十八而亡,因此在河南洛阳和今偃师有许多遗迹和传说。
    (一)子晋墓:又称葬剑冢或葬剑城,清乾隆版《偃师县志》记载:“葬剑城,在缑山东北一里。《旧志》:王子晋葬剑处。战国时有人伐之,见剑插空中,欲进取之,剑作雷鸣虎啸,竟飞上天。”清代景日昣《说嵩》卷十二《古迹·王子晋墓》,又详见东晋王嘉《拾遗记》。
    (二)子晋祠与太子庙、升仙太子庙
子晋祠,又名太子庙,是古人为纪念太子晋所建,修建年代不详。
太子庙位于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太子沟村东侧、时常云雾缭绕的子晋峰下、万公谷口,该庙是古人为纪念太子晋“居隐嵩山成仙,施福于地方”而修建的祭祀场所。太子庙共有两座。以太子石、太子池为界,石、池之北约百米处的太子庙,当地俗称里庙。石、池之南的太子庙,当地俗称外庙。
     清景日昣在《说嵩》卷二《太室上二》中说:“太子庙,盖祀观香之兄子晋者。”这两座后人纪念王子晋而修建的太子庙,始建于何时,不详。清朝以前,就建有太子庙。据清顺治十八年(1661)登封学者焦贲亨等编纂的《嵩山志》记载:“今永泰寺者为子晋峰,下有太子沟、太子池、太子庙。”
     升仙太子庙,又名子晋祠、仙鹤观、仙君观、仙君庙等,位于南缑氏山之巅。武则天时期,一代女皇也认为王子晋是自己的祖先(武姓出于姬,为王子晋后裔)。后为纪念太子晋,武则天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改“太子庙”为“升仙太子庙”并予重修。
太子庙历史上多次毁坏与重修。首先是武则天669年重修过;其次,宋天圣四年(1026)重修过;兴德三年二次重修太子庙;1988年,太子沟群众三修太子庙。有记载的太子庙经历上述三次重修,其中天圣四年(1026)重修时,西京留司御史台赵世长倡议重修该庙的碑文记述概要为:一是武则天在重修了升仙太子庙以后,曾经“设置守卫”。二是宋之“通天观”,当是武则天所修“升仙太子庙”。该庙到了清代名“仙君庙”,今称“仙君观”。三是查《职官志》,“军巡判官”无左右之分,此碑题名。可补正史之未备。谢降《游嵩山寄梅殿丞书》中就有“上缑岭,寻子晋祠”一句。
因此,子晋祠又称太子庙、升仙太子庙、仙鹤观、仙君观、仙君庙、君庙等。
2012年又由缑山保护者王宪铎发愿自己筹资金建起了太子庙,屹立在缑氏山的南山顶上。直至目前王宪铎宗亲仍然坚守在缑山顶上守护太子庙。
     (三)升仙太子碑
     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武则天去嵩山封禅,路过缑氏山,亲自登山谒庙。在缑氏山之巅,女皇望着紫气缭绕的嵩岳太室山,放佛太子晋隐显其间,遂撰《升仙太子碑并序》一文。圣历二年(699)二月武则天撰书的《升仙太子碑并序》刻立在升仙太子庙中。到了清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三十日,清高宗弘历皇帝巡祀中岳嵩山,幸升仙太子庙,并赐匾、联一副。匾曰:“皆是丹梯。”联曰:“笙音缥缈凌秋月,鹤羽翔回铸岭云。”
     因年深岁远,人世沧桑,遗憾的是当年规模宏大的升仙太子庙已荡然无存了。只有《升仙太子碑并序》在旧址中保存下来,碑中记述了有关该庙庙貌的宝贵资料。
升仙太子碑位于嵩山麓偃师市府店乡南缑氏山之巅升仙观旧址。武周圣历二年(699)六月刻立,碑高6.7米、宽1.55米、厚0.55米,龟趺高1.3米,碑首蟠龙伏绕,额题“升仙太子之碑”2行6个大字。
     升仙太子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子庙被登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登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太原晋祠
     太原晋阳城在古属于唐国,周朝封叔虞为唐,现唐姓人认“叔虞”为唐姓始祖,到他儿子爕又以晋阳有晋水,更号为“晋”。晋祠在太原县的西南,是晋水发源处。周唐叔虞墓在县西南十五里,嶺上晋王墓,又称晋王嶺,也说其子晋侯燮墓在旁边。《晋祠》是唐叔虞之祠,在太原县西南八里,历代之封号,祠南向西,崇山蔽月,山下有聖母廟。东向水从堂下出,经祠前,又西有泉。唐姓地在晋水,祠之东有唐太宗自晋祠典师定天下于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御制碑文《晋祠碑铭跋》,及铭勒石于叔虞祠东隅碑陰列。
唐叔虞者,周武王子,周成王弟也。姓姬,字子于,因封于唐地而姓唐,成王时,唐有乱,周公灭之。其子燮为晋侯。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叔虞受封治唐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素”的方法,推行政策一年后,即见成效。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唐叔虞为晋国立国创业始祖,又作三晋文化的创建人。
     三、晋溪园、晋溪书院与子乔祠
     (一)晋溪园  
     王琼(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又号双溪老人。太原县城人。历事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曾治理漕河(运河)、平定宸濠叛乱,总制西北边防,功绩赫赫,与于谦、张居正合称明代三重臣。
嘉靖六年(1527),王琼“还籍”,回到太原,居住于晋祠的晋溪园,怡情山水,颐养天年。
     晋溪园筑于嘉靖五年(1526),是王琼长子王朝立依父亲心愿而建的。晋溪园西依悬瓮山,北对晋祠的水母楼、胜瀛楼、小桥流水,南为奉圣禅寺。晋水的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分别从园子的西墙、南墙和北墙流出。王琼住到晋祠,对晋溪园周围的景致非常满意,每日里或读史吟诗,或与友奕棋作画,或浇花修竹,或临河垂钓,过着田园生活。期间,也写了一些有关晋祠的诗文。
     1520年,王琼出任吏部尚书,受到大学士首辅杨廷和的忌嫉排挤和诬陷。嘉靖元年(1522),王琼被捕下狱,定为死罪,后改为充军边关。
但王琼在晋溪园仅住一年左右时间。
     第二年,西北边关告急,七旬高龄的王琼重被起用,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提督三边军务。自此,王琼驰骋于西北边疆,安抚诸番,开关禁,通贸易,一时边境安定。嘉靖十年(1532),王琼回京,再任吏部尚书。次年7月,病逝于京城。后诏建专祠于晋溪园西,名“王琼祠”。王琼祠建于嘉靖十二年(1533),位置在晋溪园西,难老泉南。
     (二)晋溪书院
     王琼去世后,其子王朝立改晋溪园为书院,成为太原县讲堂。至道光六年(1826),太原县县令员佩兰在县城后街创办晋泉书院后,晋溪书院才开始衰落。
     (三)子乔祠
     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王氏宗亲主要是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多次寻根访祖,拜访王氏祖地太原时,会同太原海外王氏宗亲联谊后援会商议在祖地太原建一座祭拜太子晋的祠堂,显得非常有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决定在太原晋祠内修建一座“子乔祠”作为海内外王氏宗亲共祭王氏始祖之祠。
     因此,1992年东南亚六国宗亲与太原后援会重修了晋溪书院建立“晋祠博物馆”并在院内修建“子乔祠”,作为海内外王氏宗亲共同祭祀王氏人文共祖——太子晋的祠宇,这是一件弘扬祖德的大喜事、大善举。二十多年来供海内外王氏宗亲在祖地太原共同祭祀和纪念王氏先祖活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祖地太原为团结天下王氏宗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体现了祖地太原的凝聚力。
     首先,虽然太子晋没有生活在太原,但是他本人被尊称为“王氏之祖”,“王氏系姓始祖”,“中华王氏人文共祖”等,其子王宗敬和其孙王凤的墓葬均在太原,因此在太原修建“子乔祠”为海内外王氏共祭是完全有必要的。现在全国各地都是在各自始祖之地或易地修建纪念与祭祀各支始祖的祠堂。
     其次,有人说“子乔祠”是个现代建筑,似乎现代建筑不能为“祠堂”。当前,国内外现在修建的数以万计的祠堂,只有部分是修复性质的古色古香的砖木结构,多数已经是用钢筋水泥加上仿古装饰而成,难道还不能作为安放祖宗神牌的祠堂?如果要予否定,则那么多现代所建祠堂的族人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何况“子乔祠”的装修形式是古色古香,非常精致的,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建设的祠堂建筑应该是无可非议的。
     因此,太原晋祠内的“子乔祠”,是当今海内外王氏宗亲共同祭祀中华王氏人文始祖——太子晋的祖祠,是凝聚王氏宗亲团结一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献力的圣地!当然河南登封、巩义、偃师也有信仰群众在他们认为的太子晋生日——阴历正月十九日到太子庙前上香祭拜或跳“仙鹤舞”等群众性的纪念活动。
总之,目前在太原晋祠内的“子乔祠”和河南偃师“太子庙”均有进行祭奠太子晋的活动。但偃师“太子庙”目前是当地群众的纪念活动,而太原子乔祠是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王氏宗亲对太子晋的祭祀活动。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
                                                                    2019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