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听兰在第四届(临沂)中华姓氏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王听兰在第四届(临沂)中华姓氏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家族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撰历程体会

     家文化中最主要的元素——家谱文化,是传承我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为此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八年来,会员包括全国29个省、市、地区及部分海外国家与地区,会员有4000多人。我们量力而行,明确一个目标,就是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经历了三个六年阶段。第一个六年(2002~2007)为全国王氏支派与家谱摸底调研阶段,第二个六年(2008~2012)分七个编辑组的编辑阶段,第三个六年(2013~2019)编辑印刷出版阶段。至今年五月纸质版正式全面完成,现总结完成的体会。

     一、是迎来了全国盛世修谱,重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研究的大好时代,出现了全国的寻根溯源和家谱编修的热潮,涌现了一大批寻根和编修家谱的先进个人。
例如云南边境彝良县基层干部王定南先生,自费跑遍全国寻根调研,总结了云南王氏的200多支派的资料,不幸劳累过度病逝在旅途中;黑龙江大庆市王政坤一家八兄妹,为了自己编修从山东莱州闯关东到黑龙江的“缵绪堂王氏家谱”,全家数十次来往于山东与黑龙江之间进行调研,并且联合了山东莱州南庙村的王升金全家,编撰了长约20多米的世系图和《八修山东莱州缵绪堂王氏家谱》。

     二、是建立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进行宣传、组织、团结各地王氏宗亲,开展寻根与编修王氏家谱,尤其是编印出刊《中华王氏文化研究通讯》双月刊,起到研究会与总编辑部向全国各地王氏宗亲个人的宣传、联络的桥梁作用。各地还自发出现了一批义务联络员与宣传员。例鄂东南的一个山村,几十户王家人只订一份《通讯》,每期《通讯》到后,都会有人将王姓人招集起来宣读、传阅。许多王家人将每期会刊编成《合订本》,当作珍贵资料。湖北咸宁一个叫王清顺的老人,担任联络员,按期分发会刊,收交会费,风雨无阻。我会正是通过数千名会员与双月刊会刊《通讯》与全国广大王姓人联系在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信息,将大家联系在一起,起到有效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三、组建了一支有一定业务水平和高度奉献精神的编辑队伍。这支队伍具有一定的编修家谱经验和知识,更具有奉献精神,编修人员全部是义务奉献,不发工资补贴(仅出差时,报销差旅费),年龄较大(平均年龄七十三岁),他们提出以“生命最后一搏”的精神来完成任务,有的已经实现了自己诺言,如副主编王扬世、王有为就是在刚刚完成编辑任务后去世,另有3名副主编已经病倒致残。这支编辑队伍共有编委97人,其中骨干编委(副主编以上)22人。

     四、完成《总谱》工程耗资300多万元,得到许多王家人的支持和赞助,其中杭州企业家高长虹(本姓王),一个人赞助了200多万元,他的企业并不算大,但有一颗慈善的心,每到总部有难,他总会出手相助。

     五、我们的《总谱》在起步时期就本着高起点,新水平的目标。首先明确采用国家级正规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采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实现一次努力,出现两项成果——即“纸质版”和“网络版”基础。并且纸面采用横排本,即节省了篇幅又丰富了含量。

     总之,我们的《总谱》编修历经十八个年头,纸质版总谱编修在今年五月全面完成。全套分七部,共39册,总重约80公斤,2300万字,2万3千多页,图片800多张,全国重大王氏支派1800多支。
     当然,纸质版《总谱》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最近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勘误表。
     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正在启动编制《海外版》与《网络版》,从而使《中华王氏大成总谱》逐步覆盖世界和扩展到每个人!

                                             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主编
                                                                                   王听兰
                                                                                                  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