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族谱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的乡土教材

让族谱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的乡土教材

一、木本水源之情,谱牒产生之因。谱牒亦称家谱、族谱、宗谱、房谱、世牒、家乘 ,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山有脉,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中华民族向来珍重“木本水源情”,尤为重视自已的祖根,这是谱牒产生的原因之一。

其二,中国有着数千年封建统治的历史,谱牒是封建宗法血统文化的产物。

是以文字形式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庭的族源和繁衍生息的图集;是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载体,实谓“家乘犹国史”。

其三,谱牒属历史的范畴。中华民族向来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生命,重视礼教及“孝、悌、睦、和、勤、慎、善”等美德的传承。

谱牒追溯姓氏渊源,彰显受姓始祖,考问生命起点,探索宗族演变,记录传承脉络。倡导孝敬祖先,饮水思源,团结友爱,耕读传家。

二、王朝更替,谱牒编修绵延日盛。据史载,谱牒产生极早,考古出土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氏姓世系的记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利用,广东、福建等沿海开放前沿省区,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配合华侨、港澳同胞的寻根祭祖,不少姓氏的人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用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摒弃旧谱陋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继撰修出了新的家谱和族谱,这些谱牒大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乡土教材。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廿世纪九十年,修谱续谱之风从沿海开放省区吹向内地,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全国各地千家百族修谱续谱热徐徐兴起。

三、谱牒文化,乡土情结之载体。中华民族以父系为中心的亲属制度——九族制度根深蒂固。

《尚书、尧典》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家族本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

由于传统社会是农耕经济为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家庭经济是男耕女织,所以中国人历来乡土意识浓厚。

浓厚的乡土情结,使人们形成在出远门时习惯地带上父母所给的一包家乡泥土。乡土意识是家庭观念的转化,二者是一体的。家庭观念与浓厚的乡土意识使国人形成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注意同宗同乡亲关系。

这一行为特点在华侨,华人社会尤为明显。从华侨史知,成群结队出国者,同宗同乡关系者为多,这样就形成了同宗同乡华侨人集中于一地的特点。

与此同时,这些同血缘、地缘关系还派生出业缘关系,即同宗、同乡华侨往往是同业。这种同宗、同乡、同业的连锁关系,对“根”的观念,乡土情结的维持、巩固起着巨大的作用。

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被国人视为人生最大的荣耀,基于这一社会特征和民族传统,在老一代华侨中,客居思想一直浓厚,纵然加入所在国国籍,依然有作客他乡,落叶归根之念,他们同祖国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具备特有的敬祖尊亲情结。

因此他们不远万里来大陆寻根谒祖,表现了“饮水思源”,“木同一根”的文化认同心理,而谱牒则是“木本水源”情结之载体。

四、传承文明,借鉴创新。谱牒从产生、发展历经数千年,逐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内容体例。

一般有:“序文(言)、凡例、宗支、里居、行辈、世系、祖训、家法、族规、俚言、墓志、传文、艺文、后跋或后记”等。比较简单的仅有“序文、行辈和世系。”表述主要采用文字记述,兼用一定量的图表。

序言简述家族源流、迁徒、分支、立谱目的、过程等;凡例说明收录范围、编写方法、规则和形式等;世系以世表为伦次记述,各支系并列,同一世并列,从长支写起,不论生平先后,分别介绍。

重要人物述其简历、事迹,文字多寡宜人而定。序文、祖训、族规、家法、俚言等集中体现“忠孝悌廉、睦和勤俭”等思想,倡导传统美德等。

新时期修谱续谱,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传承文明,借鉴创新为出发点,在编纂体例内容方面,借鉴旧谱的科学合理部分,弃其糟粕。

一是客观反映家族的繁衍生息,迁移分化,荣衰升沉的史实,不夸张、不溢美,注重史料的准确、翔实。

二是政治观点准确,实事求是记述。对旧的历史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目的记述。

三是尊重女性,新谱理当记入本姓族女性和嫁入媳。对于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女性,当着墨风采。

四是科学分类, 准确排列,繁简适宜。内容一般列序言、凡例、世系、行辈、人物、俚言、不便设类归类的列入附录。

五是编纂体裁当灵活,述、记、传、表、图、录并用。采用语体文和规范简化字,语言简练、准确朴实。

六是历史年号纪年后加括注公元纪年,1949年后采用公元纪年。七是谱牒传世,注重印刷质量、装祯精美。

让谱牒这个历史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激励人们爱家、爱乡、爱祖国,增强民族团结的乡土教材;成为促进优生优育,不断改善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历史依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