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村子里有明代王氏宗祠,栖霞消失的地名在这里可以查到

这座村子里有明代王氏宗祠,栖霞消失的地名在这里可以查到

南京地区的老祠堂不多,保存下来的家族宗谱也较为少见。在栖霞龙潭街道就有这么一个村子不但保存着建于清代的宗祠而且还有历史悠久的宗谱讲述着绵延已久的家族故事。

千百年来,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宗祠和宗谱在中国的乡野间延续着一代代人无法丢弃的家族传统。

斑驳的外墙上,石灰脱落了大半,露出厚厚的墙砖。四合院式的偏徽派建筑显示出了当时修建祠堂时王家人的气派。

据资料显示,王氏宗祠初创于明代。清咸丰年间,王氏宗祠未能逃脱毁废的命运。光绪二十一年(1895),王氏族人重建王氏宗祠,留存至今。2009年和2011年,王氏族人自筹资金,对王氏宗祠再次进行了修缮。王氏宗祠至今已有118年的历史,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新发现目录之中。这座百年祠堂现位于龙潭街道太平村,在南京水一方景区附近,由原来王家大院人建立。

“太原两晋家声远,靖安三槐世泽长”这是王氏祠堂大门前的对联,短短十四字概括出了

王家历史上的风光。据资料显示:西晋、东晋期间,王氏乃名门望族。北宋大臣王佑亲手植三颗槐树于庭院之中,曰:“吾子必有三公”,三公者必有王公贵族也。后果然如此。王佑之子王旦,字子明乃大宋名人——进士。生三子,王雍、王仲、王素、 官至兵部、户部、工部三尚书。大文豪苏东坡有感于此,曾作《三槐铭》以记其盛,“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由此而来。

从现场观测,现在的王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前后二进。祠堂进深约13米,宽约18米,凸显了宗祠庄严肃穆的形象。

第一进宗祠大门,左右为厢房,迎面分别开两扇窗。跨过石质门槛为庭院,地面由青砖铺成。院内左边有一口老井,右边为一厢房,有窗。窗下砌台,台上镶嵌着光绪年间修缮宗祠时雕刻的“王氏宗祠”四字四块方形青砖和一只石鼓。

第二进为五楹正屋。宗祠正屋正中为三层木制神龛,供奉着王氏一世至四世祖先牌位,底座铭刻“三槐堂”字样。两侧的木梁上,分别挂着四块由王氏族人摘录的介绍王氏宗祠及《王氏宗谱》的展板。

《王氏宗谱》封面题“王氏宗谱”和“三槐堂”,繁体竖写。版芯题“王氏宗谱”和“三槐堂”。每页左上方编有页码。每卷之首,题签“江宁句邑靖安厂王氏重修宗谱”。续修《王氏宗谱》重录了民国三十五年(1946)《王氏宗谱》内容。

翻阅《王氏宗谱》可发现其中记载了许多地名,如:长宁乡仁里、靖安厂、百家跳、天宁洲、带子洲、花墓村、铜冶山、五岐山、荡子山、金校椅、杨柳泉、烟墩等,这些地名部分已经消失,也有的还在使用,这对研究南京栖霞及周边地区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氏家族堂号“三槐堂”,《王氏宗谱》有“挂谱”和“睡谱”之分,分别装在两只木箱内,藏于宗祠。

采访过程中太平村村民王高如先生一直陪伴左右。他是本地人,现如今已65周岁,曾担任民教的他对王氏祠堂的保护和传承非常在意,心心念念地想将整个王氏家风发扬光大。

1666年至1946年的280年中被修过十一次,之后天昌乡乡长王宁治倡导,以王高献为主编启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浩劫中两位殁去的老人王宁宝、王明德,不怕带高帽子游行批斗,把两宗古老家谱埋入土地里,免于民间造反派烧毁,为古今往后撰修家谱奠定了根基。

2004年第十二次继修。在时任村书记王高山的带动下,家族人员出资几万元,仪征甘草山78岁的王正文老师设计谱面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图案,不辞劳苦,奔波长江南北。

2009年王氏宗亲们出钱捐物十几万元将宗祠落架大修,断壁残垣重砌。把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时击破的石抱鼓、古典水格、天井廊檐板、殿堂地坪重弄,精雕细琢神龛矗立太原堂上历代昭穆之神位牌,使历经沦桑的宗祠恢复原貌。

“荣宗益国,立志永恒,宽宏厚德,吉庆瑞祥”十六字是我们王氏家族的家风和精神。2011年被存进栖霞区档案馆的“王氏宗谱”21册中,2013年区政府确定“王氏祠堂”为文保单位后在石碑上刻作。从古至今十六字激励着王家人修宗谱、祭祖先、创业奉献、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