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名人系列之:思想大家李贽传略(一)

闽南文化名人系列之:思想大家李贽传略(一)

 

李贽是中国走向近现代启蒙先驱。李贽思想的开拓性、超前性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对明清两代及“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贽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国界。李贽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过直接的影响,李贽的思想受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及德国汉学家福兰阁等人的高度评价,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瑞士等国都有学者从事李贽研究。中外学术界称李贽是“顽强的坚决的反封建反压迫反传统思想的英勇斗士”、“中世纪中国的布鲁诺”。李贽在世界思想文化史界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1981年《红旗》杂志社、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写的《中华英杰》,把李贽列为我国历史上八十三位英杰之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也将李贽列为中华民族二十五位思想大家之一。

李贽是我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人文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他是南安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是历史的,也是今天的,更是未来的。他进步的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宣传李贽思想、弘扬李贽精神,对于我们建设文化南安、构建和谐社会、开拓创新型未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家世渊源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祖籍福建南安。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农历十月二十六日,李贽出生于泉州;明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农历三月十六日在狱中自刭,享年76岁。李贽去世后葬于河北通州北门外马氏庄迎福寺侧,1953年10月迁至通州城北通惠河北岸大悲林村(今西海子公园)。

据《族谱源流·李氏族谱序》记载,泉州李氏一世祖李辅官(字弘弼),唐末从寿州(今安徽寿县)随王潮兄弟入闽,后定居于泉州。历经数代,至睦斋起,其后裔肇分林李,同祀一宗;尊睦斋为泉州林李宗一世祖。

据史载,李贽远祖为泉郡航海巨商。

一世祖睦斋是当时泉州著名航海家,经常扬帆海外诸国。当时社会动荡,外族入侵,战火不断,群众饱受战乱之苦。他慷慨散财,救活很多人。其妻钱氏,浙江钱塘人,父兄均在泉州为官,好修佛寺,构弥陀殿,塑金刚像于开元寺之西。

二世祖林驽壮年时经常在江浙一带经商航运,是泉州巨商。洪武十七年,林驽远航阿拉伯异域,由于信仰不同,生意上带来很大不便,加上年过三十,只好入乡随俗,信仰伊斯兰教,受戒于清净寺,娶当地穆斯林姑娘(蒲氏)为妻。林驽携妻归国后,由于信仰不同,生活习俗上有了很大变化,使深受儒、释传统影响的家族为之震撼,出现很多矛盾和裂缝。

迁居南安

据《清源林李宗谱》记载,明朝永乐二十年(1422),李贽三世祖李允诚随堂兄李广齐迁居南安榕桥三十都。李广齐住上塘(今祥堂村)积厚山下,而李允诚居章田里“胭脂巷”(沿用泉州“胭脂巷”之名,今属三保村),传为南安胭脂巷李派。李允诚之下,屡代单传,至六世李宗洁,才传钟秀(白斋)、廷桂(章田)、钟英、钟美四子。李贽父亲李钟秀乃一介书生,不谙农事,兄弟众多,温饱难以维持,到后来生活逐渐困迫,吃住都成了问题,于是李贽祖父只好下决心分家。

分家后,李贽二叔李章田初时到“南邑小郡”(今丰州)租店做点生意,经常折本。不久便回三十都胭脂巷买田置产,雇工放债,发家致富,成为名甲一方的绅士。至今三保村胭脂巷村口的数百亩洋田,人们仍习惯称为“章田洋”,以纪念开发者李章田。三保地名在《南安县志》亦称为“章田”里。当地李氏祖祠、李章田墓、“章田”井等遗址尚在。

分家后,李贽父亲李钟秀(白斋),携妻徐氏,在泉州设馆授徒,当教书先生。

家道落拓

李贽的远祖曾是泉州航海家、家境殷实的巨商,但到了李贽父亲李白斋这一辈,已经家道落拓,生活困窘。白斋乃一介书生,不像弟弟章田谙于农事、善于经营。父亲给弟兄们分家后,李白斋携妻进入泉州府城,设私塾当起教书匠。

明嘉靖丁亥(1527年)十月廿六日戌时,李贽出生于泉州城南“浯江祖居”(今泉州市南门万寿路159号“李贽故居”)。

李白斋先后生下李贽等五男三女。一个穷教书匠要维持十余口之家,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只得靠妻儿做些手工杂活和饲养牲畜帮补家用。

李贽一生不得志,颠沛流离,饱受妻离子夭之苦。21岁时娶晋江黄公朝之女为妻,生下四男三女,唯长女(谥恭懿)长成,嫁晋江苏纯夫为妻,生下三个儿子:祖耳、宗耳、胤耳。李贽子贵儿据传并非己出,乃其弟所予。贵儿娶妻成家后,不幸溺水而死。一连串的国忧家难,使李贽穷困潦倒,身心疲惫,欲哭无泪。

李贽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合葬于泉州东岳山。李贽妻黄氏之墓在今晋江张园紫帽山脚下的一片龙眼树园中。

第二章·自立谋生

孤独童年

李贽是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城市塾师家庭。秀才出身的父亲李白斋,是泉州有名的书塾老师,胸怀坦荡,乐善好施,不少当时名人都当过他的学生。李白斋生有五男三女,是一个大家庭,生活费用极重。由于子女多,仅靠一个教书匠的微薄收入,家境十分困窘,常常要靠居住南安卅都乡下的弟弟李章田接济帮忙。妻徐氏要织布和帮人缝洗,众儿女都要帮忙洗衣、做饭、喂养禽畜等家庭杂务,从小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经济困顿给李贽带来的更大打击是幼年丧母。当李贽六岁多最需要母爱的时候,生母徐氏却撒手而去。家庭在他幼小心灵留下的只是一段空白。

母亲早逝,父亲豁达大方,对孩子们的管束也自不会那么严厉。这种家庭环境使得李贽自幼便知自立,同时也造就了他孤独、倔强的个性。

刻苦求学

那年李贽七岁,随父亲读书、歌诗、习礼文。《四书》、《五经》也自是必读科目。李贽读书方法活,范围广,有空暇时诸子百家之书也随意翻翻。令大人们吃惊的是,这位少年不随波逐流,常常能有自家的主见。李贽回忆自己童年“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十二岁时,李贽已经学会作文章了,他试着作了一篇《老农老圃论》。把《论语·子路》中所记樊迟问稼和《论语·微子》中所记子路遇荷蒉老人的两件事综合一起,赞扬了关心农事的樊迟,讽刺了不懂农事、轻视农业劳动的孔子。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从《论语》这本书中挑出这样两件事情,写出具有“异端”色彩的文章,实在是难能可贵。不仅如此,李贽的文章写成以后,很受同学们的赏识,纷纷祝贺林白斋得到了一个好儿子。

嘉靖十九年1540,李贽十四岁的时候,已读完《易》、《礼》,改读《尚书》。但对朱子的批注却读不进去,因为不感兴趣。

为了应付考秀才,父亲不得不迫使他改学《礼》,因为考《礼经》科,更易中秀才。在几本经书中,李贽与《尚书》有着特殊的感情,

14岁时,改读《尚书》。16岁时,便考入了府学。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定科举法以来,使得《四书》、《五经》成为考试的钦定范围,朱熹的《传》注,成了文人尤其是士子的必读之书。李贽出于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去读,以应付考举。

奔走谋生

20岁时,李贽开始外出谋生,到晋江青阳一带私塾教书,“糊口四方,靡日不逐时事奔走”,备尝人生艰辛。在那里,他结识了庄君显等庄姓友人。君显后来与李贽结为儿女亲家,此是后话。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嘉靖二十六年,李贽21岁时,其父白斋择吉日为其成婚。那新娘黄氏也是世宦后裔,“家颇温厚”,是一个“彬彬德素人家”。李黄两家家门相近,往来较多,可称得上是世交联姻。这新娘黄氏年仅15,生得端庄秀丽、心地善良贤慧。自此,李贽有了可伴终生的贤妻。

那黄氏五岁丧父,事母至孝。她嫁给李贽后,由于家境十分困窘,不得不帮人做针线活,吃粗粮野菜,勤劳贤淑,是一位能吃苦、勤快善良的女子,“待娌姒如同胞,抚诸从若己出”。

结婚成家,尤其对于一个兄弟众多、生活拮据的大家庭来说,对于一位负有特殊责任的长子来说,无疑加重了负担。李贽在读书做官之上又加了一重家庭责任。生活是最现实的,他不得不四处奔波,为生计忙碌。

然而,打工糊口毕竟收入有限。随着岁月流逝,父亲年迈,弟妹们一个个都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自己也生儿育女,人口日众,费用日繁。迫于生计,李贽只得在科举业上一搏,走读书做官这条路。

科考中举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贽26岁时参加福建乡试。

为应考,他选取一条背诵的捷径:不背“四书”“五经”,不背朱熹注文,不究义理,只将八股文选中尖新可玩的篇章拿来,日诵数篇,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天赋,临考前竟背得近百篇八股文,想必各种考目已尽收囊中。所以进了考场,题目一发下来,他来了个“对号入座”,应题背文,将那与之相关的好句子,拿来一糅和,兼采众长。所以,李贽这场考试可谓“游刃有余”,只做“缮写誊录生”,顺顺当当地交了卷。

发榜了,李贽中黄升耀榜举人。那天,数骑快马,一张红纸,飞至泉州城南李家大院,“中举了,中举了,李家大公子中举了”这一喜讯,给父亲、给全家带来了安慰、希望,也使林李家族颇觉脸上荣光。

27岁时,李贽赴京参加会试,不第而归。因家境困窘,他再度外出谋生,以尽长子养家的职责。

30岁时,李贽再次赴京会试,又没考中。依照当时惯例,李贽便向朝廷吏部申请派官。不久,吏部下文,任命李贽为河南辉县教谕。于是,李贽开始离家外出为官。

第三章·初涉宦海

李贽26岁考取举人,30岁外出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云南姚安知府等职,54岁辞官,以后著书立说。他在为官期间就接触到王阳明学说和王学左派,并受泰州学派的影响。李贽从政之后本想大刀阔斧搞改革、实现一番抱负,然而现实中的政治生态以及天灾人祸、家庭变故给他以沉重打击,他的反逆、“异端”思想及“狂狷”性格逐步形成。

辉县教谕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李贽初涉宦海,出任河南辉县教谕。他自谓“假升斗之禄以为养。”

补县教谕,他并不为之感到高兴,官职低微倒在其次。他原本想在江南附近求职,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家庭兼顾得到。没想到来这万里之遥的辉县为官,反遭父母担忧,抛下这摇摇欲坠的家,一走了之,于心何忍?若将全家带至任所,升斗之禄又难以为养。盼了三年,以重大代价换来的官不做,甘心守此待毙,也不是长久之计。思前想后,终觉得不如将妻子儿女留在泉州,只身独往,待有条件,再接家眷不迟。

李贽安家于百泉门,自谓“百泉居士”。边任教谕,边潜心道学,以求闻道。但为升斗之禄,不得不拜揖公堂,送迎长官,常常身不由己。万里之外老父妻儿,时时悬挂于心。人刚到辉县,就得知倭寇骚扰泉州,家人安危使他夜夜难眠。

北宋的李之才曾在共城做过官,著名学者邵雍也曾在共城向李之才求过学,并长期隐居于此,还把自己的住所称为“安乐窝”。李贽盛赞邵雍“苦志参学”,以求“闻道”。邵雍以道为先,为闻道舍官、舍婚、舍家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李贽的后半生。

辉县任上,李贽“德器凝重,施教有方”;勤慎尽心,忠于职守。为官之余刻苦探求学问,追求人生道理。但由于他性格耿直,与县令、提学合不来,只好另谋生路。

带孝抗倭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李贽到南京任国子监博士。到任仅数月,因父亲李白斋病故,便守制东归,回乡奔丧。

就在这一年,倭寇数次攻掠泉州,正月窜犯南安英山,三月在泉州东门外浔美登陆,四月进犯到南郊的车桥,焚屋杀人,直逼泉州城下。直到年末,倭寇仍在肆意骚扰,并围攻泉州城。杀人放火,烧毁了李贽的家——浯江祖居。

李贽夜行昼伏,走了六个多月才到家。面对泉州城一场战火,他不顾举行丧事,穿着孝服,率弟侄辈数十人,虽矢石交加而无惧,立即投入守城抗倭斗争。此时泉州满目疮痍,战火正炙。城墙下箭如飞蝗,喊声如雷;城上堆石积木,一片忙乱;城内粮食断绝,十分危急。李贽身着孝服,率领弟侄及族人,昼夜登城,敲锣巡夜,为守城做好准备。泉州百姓家自为战,人自为兵,纷纷自发上城护卫,民众团结一致、奋不顾身的义行,令李贽感触颇深。

自嘉靖三十四年李贽离家北上的六年来,倭寇屡屡进犯泉州,掠夺烧杀,使得曾盛极一时的泉州城,“数年田亩遍为草莽,瘟疫盛行,死者枕藉”。家乡四处烈火烽烟,倭寇四处烧杀抢掠,百姓奔命躲入城内,城外倭寇建屋而居,百姓不能种田,粮价猛涨,“米斗斛十千,无籴处”,李贽家族百余口,无以自活,苦不堪言。

不久,李贽病倒了,不是倒于倭寇的弓箭,而是累倒在地方的烦琐俗务。这次病倒在李贽的心灵上留下了拂之不去的阴影。李贽披缟亲身参加了抗倭斗争,激励了当时泉州军民更加英勇战斗,抗击侵略者。

作《荔枝记》

李贽回泉期间,还根据闽南民间传说“陈三五娘”,创作提倡男女婚姻自由为题材的戏本——《荔枝记》,与潮州版《荔枝记》合编并增补北曲为《荔镜记》,共五十四出。由麻沙余氏新安堂刊行。

《荔枝记》描写泉州才子陈伯卿(陈三)与潮州才女黄碧琚(五娘)要求婚姻自主的恋爱故事。这个民间传说在泉州、潮州方言地区广泛流传。闽南民谣中唱道:“东畔出有许孟姜,西畔出有苏大娘;北畔出有英台共三伯,南畔出有陈三和五娘。”《陈三五娘》最初是民间传说,明永乐年间以小说本《荔镜记》问世。清代收入《奇逢集传记》。剧本最早刊本叫《荔枝记》,后改《荔镜记》。解放后改编为《陈三五娘》,该戏剧至今仍在闽南地区广泛流传。

厦门学者李禧《梦梅花馆诗钞》记载了当时李贽编写此书情况:“卓吾归,燃巨蛀撰稿。堂上书胥二,堂下工匠十,每脱一稿,即誊清发刻、印刷,书成天未晓。”

明崇祯年间,不少人尊崇李贽为“词学先贤”。江苏吴江著名度曲家沈宠绥著《度曲须知》,尊李贽为“词学先贤”,名列于周德清、关汉卿、汤显祖、徐渭等人之间,足见李贽在戏曲界的地位。

清末泉人龚显鸿诗:“沿村荔镜流传遍,谁识泉南李卓吾。”苏大山诗曰:“奇文一卷卓吾血,别写闲情寄岭南。顾曲何人能细说,沿江负鼓说陈三”。

噩耗频至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泉州城内闹饥疫,人死十分有七。“市门俱闭,至无敢出。”李贽守制三年期满后,为避灾荒,举家离开泉州到北京谋生。但居京城十多月,不得补缺,找不到差事,积蓄花尽,生计落入困境,不得不租借馆舍,以教书维持全家的费用。又苦苦等了一年多,才得到北京国子监博士的职务。但不幸接二连三地传来,刚接到祖父李竹轩的讣告,身边次子又病死。他二次回家奔丧。

李贽只身回泉守制,在泉州东门外东岳山上择一墓地,修造了一座三世合葬的坟墓,将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世合葬。实现了“必令三世依土”的愿望。

封建社会以孝为重,他两次回乡守孝,是孝的表现。由于家贫无钱买墓地,又怕别人讥笑自己不孝。因此,曾祖父母和父母死后,都不肯草草埋葬,而暂厝置之。当祖父去世,他下大决心,回乡安葬三代先人,并守制三年,了却一大心愿。

高尚人格

李贽二次回家奔丧时,取道河南,把妻女带到作过四年多县学教谕的河南辉县,并把别人帮助办丧事的钱分一半给妻女买些田地,让他们耕作自食。但这一年辉县大闹饥荒,二女儿、三女儿均死于饥饿。至此,李贽有两个儿子死于贫病,两个女儿死于饥饿。李贽回泉守制前后三年,李贽在辉县的妻女靠种田织布为生。

当时贪官污吏借漕河是运送公粮河道为名,把通往田间的水源引入漕河,切断农田用水,企图乘机敲诈勒索。李贽过辉县时,为民请命,竭力请求当局放水,均遭拒绝。当时他若以自已的几亩地请求用水,一定会得到照顾的,但他没这样做,不为个人私利而低头求人。他说:“嗟哉,天乎吾安忍坐视全邑万顷,而令余数亩灌溉丰收哉纵与必不受,肯求之

从这件事表现他对贪官污吏的强烈不满,他不肯接受贪官的私情,心中想的是农民,表现他的爱民思想。作为一个封建官员,他并没有比老百姓过得好些,他已有二男死于贫病,二女死于饥饿。可想而知,李贽当官,过得同百姓一样,是个清官、穷官。

辗转两京

1559年李贽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五年后,1564年到北京任国子监博士,1566年转补礼部司务职。

有人告诉他司务是穷官。但李贽却认为不知道真理才是最大的穷。当时有人批评他“性太窄”,常见己过与他人之过,说阐道之后心胸当自“宏阔”些。李贽就以“宏父”自命,自称“宏父居士”。后来他道:“自四十岁以至今日,不敢一日触犯于友朋”。从这一年开始,李贽开始接触理学家王阳明的著作。任礼部司务五年,李贽和上司、同僚时有矛盾和抵触,且“厌京师浮繁,乞就留都”。

明隆庆四年1570,李贽改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他再度携眷南京,赁屋龙山下。本年,泉州林李宗人联合祭扫并重修始祖睦斋公(林闾)之墓,李贽为之撰对联一副:“九世同坟,历代明禋光俎豆;一宗两姓,熙朝文物夸李林”。

六年之后,他升任南京刑部郎中。此期间与焦竑、耿定理、王畿、罗汝芳等都有来访及交往,尤其与焦竑朝夕相处,商讨学问,引为至交。曾与焦竑刻行过《太上感应篇》。冬至后,李贽写成《老子解》。

除任职外,他交友、讲学、钻研学问,称王襞为师,受到泰州学派的影响并极力推荐。他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在刑部任职期间,日夜聚友讲学,强调“证验”,反对空谈。李贽“喜商君、吴起、韩非之书。”推荐《史记》、《水浒》等古今五大部著作。李贽任职南京刑部前后共八年,交友研学、访谈酬答、讲学创作,颇有收获,其独具个性的思想也开始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