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王氏修谱建祠倡议书》

《三湖王氏修谱建祠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宗亲:

衡阳县三湖王氏始迁祖少怀,字孔授,江西安福金田人,于1316年三月迁居衡阳三湖镇福城村酬志堂。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开五、十两甲,分十滩、六房,繁衍二十八代,后裔分布世界各地,人丁兴旺,人口超过十万,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徒居各地。

清康熙六年(1667),东塘公房君恒公(仲庆)纠修创建。

嘉庆五年(1800)恒公玄孙福云、福肇捐钱修復。

清嘉庆十七年(1812)耀祖倡族创建于福成寺后並于左右两廊募塑十殿冥王及拷狱各神像。

嘉庆二十五年(1820)我族少怀公嗣孙展其孝思,恭伸报本之忱,恪尽追远之意,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庚辰五、十两甲于锺武城临蒸山后兴建“王氏总祠”额曰《福城祠堂》。祠堂分前后两进,前进为振兴家规所,后进为户内合祭所,左右廊房为肄业请学所。每年十月二十六日合族举行公祭活动。

光绪三十四年(1908),义学公、科甲公、文蔚公各派花银一百二十元,五、十两甲各派花银二百元,重新四修。

福成祠堂前栋为振兴家规所,后栋为户内合祭所,左右建有廊房为后之肄业讲学地,廊有楼置四廒,每年堪储谷数百余石,以一厫为家规祭祀费,一厫为族内子姪乡会两试长途资斧费,一厫为家塾延师费,一厫为慈航周济费。可惜的是宗祠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寺毁祠拆。改建为中、小学校及后来的国策楼。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宗祠,是子孙的根系所在;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之本。修家谱,建宗祠,以史鉴今,以谱育人,对继承传统,启迪后人,有着深远的意义;修好家谱,可极大能量地增强全体族人的凝聚力,体现我三湖王氏家族高远持久的纲常伦纪。有家有谱,子孙万福。

闻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族无谱则世系无序;常人不能名垂青史,但可以归根家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黎民百姓,谱著名迹。为人功德,留与后人,不白涉世;,编撰续修家谱,就是要让所有宗亲都有姓有名,为我族人树碑立传流芳万世。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之举,国盛修志,族旺修谱建祠。试看今日我中华大地,修谱建祠,高潮迭起。我热血族人寝居难宁,倡议修家谱建祠,“溯渊源,分疏亲,序尊卑。”敬亲睦族,扬善惩恶,教化后辈,传承文明,实为一大善举。藉此,我王氏宗族修谱建祠筹备委员会,诚恳向我王氏宗亲郑重倡议。

当前,祖国昌盛,社会和谐,昌明盛世,正是修家谱建祠堂之时,为我族宗亲迫切愿望。是我族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修谱建祠,兴家旺族。

修家谱建祠堂,望我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协助支持、提供信息、出力出资,将家族的辉煌历史和精神瑰宝,将自已名烙记在家谱之中,把珍贵的家谱续修完成,永不断载、代代相传。亲情血浓于水,家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祖辈家教有方,可心未远,数万王氏子孙,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和党的好政策下,让一部分人已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壮大我家族,宗祠是一个家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地,家以国为中心,小家以大家为中心,看到族长年事已高,不辞辛劳,千里迢迢,以及族下其他宗亲为筹建宗祠默默无闻,紧而有序的进行着,感到自豪和感动,希望各位有能力的和一定经济实力的慷慨解囊,为宗祠的早日落成出一份力吧!宗祠是所有宗亲团结,和谐的象征,更保留千秋万代让三湖王氏以后的以后子孙们的纪念和鉴物。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修谱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后辈族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经多次预算修家谱建祠堂需要资金4500百万元以上,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恳切希望我族人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出钱出力,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我们都将在修谱建祠之中流芳榜留名表彰,家谱记录永留传。有突出贡献者单独流芳榜撰文立传表彰,更保留千秋万代让三湖王氏以后的以后子孙们的纪念和教家谱撰文立传永录。不论捐赠多少,款项开支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出钱,慷慨解囊赞助,凡是为建宗祠和修通谱作出无私奉献者,都要载入功德榜,凡是捐款上百万元者在祠堂为其竖碑文(文字自定),凡捐款上五百万元者在祠堂内为其塑造铜像天地无私。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家谱建宗祠之大业。

我族少怀公嗣孙展其孝思,恭伸报本之忱,恪尽追远之意,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庚辰五、十两甲于锺武城临蒸山后兴建“王氏总祠”额曰《福城祠堂》。祠堂分前后两进,前进为振兴家规所,后进为户内合祭所,左右廊房为肄业请学所。每年十月二十六日合族举行公祭活动。可惜的是宗祠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寺毁祠拆。改建为中、小学校及后来的国策楼。当今欣逢和平盛世,全国各个姓氏都兴起修国谱和建宗祠等文化建设之风,这是百年难遇的大好时机,它是祖先神灵之召唤,更是我等嗣孙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重建我三湖《王氏宗祠》、统修我三湖《王氏通谱》两项重大而艰巨的文化工程,实在是困难重重,资金极缺。我族系出少怀公一脉历经七百余年,嗣孙星散神州大地及海外,人口逾十万之众。族人秉祖宗之灵光,承浩瀚之洪恩,锺灵毓秀,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瓜瓞绵绵,人文蔚启,尚德重义,文韬武略,历代先贤众多,近代名人辈出,党、政、军、工、教、卫、科技及企、事业界等单位的功成名就的更是如雨后春笋,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层出不穷,真正是“代代有贤人光炳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值得族众骄傲和自豪!故此倡议重建宗祠,乃是响应政府文化强县之举措,是报本追远、尊祖敬宗,共缅祖德,福荫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嗣孙。要建造一栋宏伟气派的宗祠,需要凝聚族人之心,汇集族众之智,筹备族内名贤之资。

《钟武楼宗祠文化广场》规划征地8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预算花资4500万元。规模计划建造三进、一正厅、两廊、五天井。前进上为戏台,下l为合敬厅;二进为迎宾聚会厅;三进为追远堂,设计我族列宗列祖考妣之神位的神龛。左廊为接待室和宾客休息室,右廊为族内会议室和办公室及保管室(保存资料等)。前进天井置放香炉,供焼纸化钱焚香祭拜祖宗用。只所以要重建宗祠,就是为了团结家族宗亲奋进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族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族年轻一代认识到树本水源,树立尊祖敬宗睦族的意识,激励宗亲们承前启后,开拓进取,为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福城寺位于衡阳县三湖镇印塘村寺干组,距离渣江街道3.5公里,距三湖镇街3公里,有渣洪公路打此经过。福城寺与培元寺、大西林、牧云峰、国清寺、紫云峰,当时号称衡阳县的六大禅林。就其规模,在整个衡阳市境内,除南岳大庙外,当初的福城寺是独一无二的。福城寺始址是吴三桂择建都城之宝地,故名为"福城寺"。该寺建于宋朝,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寺院大厅设四进三横 福城寺又名福城禅林,其下设有九个寺,即台源寺、台源的高真寺、邵阳市的高楼寺、双峰县的洪山寺、永丰的守仿寺、洪市的白洪寺、集兵的白行寺、隆兴的东山寺、新进的龙川寺。福城寺历经岁月沧桑,基本废弃成遗址,尚存一块大石碑刻有记载史。钟武楼文化广场的建成将连接彭玉麟故居和夏明翰公园,船山故居一带一路的旅游景点为推动当地经济可助一臂之力,造福一方百姓和子孙后代。

1316年我们先祖少怀公从江西安福金田迁居现衡阳县,三湖镇,富城村,酬志堂,酬志堂临水依路,四方良田纵横,这个选址足以证明我先祖的超常人之智慧,和勤劳,质朴,经过世代繁衍,生生相息,我先祖们名人辈出,如:朝宾、学俊、学吾、斯炀、墨舫、况裴,都是名扬四海,德高望重的。回首岁月,观望现在,展望未来,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三湖王氏的子孙们勤劳刻苦,自强不息,蕴酿了众多的政客,文人雅士,业界精英,商业骄子,可谓是人才济济,层出不穷,人杰地灵啊!有句名言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饮水思源,人无论你身置何处,事业有多大都不要忘本,为把酬志堂的风水保持和更好去完善,就必须重建我王氏宗祠,先人们的在天之灵和酬志堂的风水作用,子孙们将更发其详,世代旺昌,人才更出新高,为壮大家族和为国家的安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自倡议书发出之日始,愿我族人团结一致,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完成我们共同目标,作出自己的义务和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事,就应该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为了子孙后代,尽自己的一份力!谢谢大家!!!

三湖王氏文化办(宣)2018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