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化复兴的“道”与“路”

祠堂文化复兴的“道”与“路”

祠堂是什么?书院无声,独有民居,至今静谧又喧嚣。读完“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传统村落的形式与意义》,感受多家祠堂后,今有一番史话道尽其古今之模样。

一、祠堂史话

提起祠堂的由来,大有讲究。“祠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最早的祠堂是在墓前建造的一种用于祭祀祖先或长期守考居住的享堂;到南宋时期,士大夫等人的家族伦理观念更加深刻,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其著述《家礼》中首先制定了祠堂的制度,由此开始,原来修建在墓地的家祠改称祠堂。

祠堂和宗庙一样,是过去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帝王、诸侯、大夫、士各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民只能在家里祭祖。

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鼓励民间修建宗族祠堂,祠堂便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广东新语》载:“广之世,大小宗族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

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家,亦有词数所,其曰大宗祠,始之庙也。”广东的祠堂,就是在那时起,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祠堂,也主要是在明清时期开始修建的。

祠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用来祭祀先祖,一类用来祭祀当地贤人。

祠堂的大门上方一般写着“某氏大宗祠”或“某家祠”等字样的,是普通的姓氏家祠,其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祭祖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

同时也满足了宗族议事、维护宗族规法等的要求,像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这些都是宗族的任务,往往在祠堂进行。

但祭祖这类活动内容严肃,能够直接参与的族人有限,为了让更多的族人能参与进来并接受教化,在祠堂里开展一些娱乐庆典活动的做法也逐渐普及。

二、祠堂近现代的存在状况

过去,祠堂多为“两进一井两厅”或“三进两井三厅”的天井院落式。在三进式祠堂中,第一厅为前厅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第二厅叫中厅,也就是宴客厅,用于族人祭祖、红白喜事等的摆酒宴等;第三厅为正厅,也叫“上厅”、“拜祭厅”,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正厅上方设立神龛,放置祖先牌位或者祖宗遗像,下有香案,终日香火不断。

解放前,因为依靠血缘聚族而居的缘故,祠堂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除了聚会、议事以及早期的公审决断之外,祠堂也是近代教育起步的地方(就是人们所称的“啵啵斋”),如广州“陈家祠”就是供陈姓子弟读书应科举之所,祠堂几乎涵盖了早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放后,祠堂也跟着从旧社会来到了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祠堂也被赋予新的功能,祠堂全部收归国有,或用作校舍或用作政府办公场所,或用作建设厂房。

接着,由于“破四旧”等历史原因,祠堂的本来模样在这个年代遭遇了最彻底的破坏,祠堂内所有的祖先牌位、讲述家族来源与发展的对联等基本被毁坏,匾额则多被摘下砸碎或掩埋,那些精雕细琢的东西全都被石灰抹住或拆除。现存的祠堂建筑均由于挪为他用的错位得以留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政府把祠堂归还,祠堂又回归各个宗族所有。族人合捐资金,重新修缮,慢慢使它们得以重见天日。祠堂文化又像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民俗文化逐渐灿烂缤纷。

三、祠堂文化复兴的意义  

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古貌迅速消失,伴随摩天大楼、现代厂房的平地拔起而迅速消失的,不仅仅是村落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快速湮没的还有关于村落历史文化的记忆。

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如何得以发扬光大,在中国大地,随着祠堂文化的复兴,似乎看到了可喜的曙光。

在我国部分地区丰富的祠堂文化和它们丰富的用途是外人无法想象的。祠堂文化至少包含以下的内容和意义:  

1.祭祖以纪念先人,表达孝道和感恩

祭祖以纪念先人,表达孝道和感恩从内在来看,祠堂是族人的精神中心。祠堂是祖先神灵的所在地,承载着族人的归属感。

在岭南,最传统的莫过于清明祭祖,《佛山历史文化辞典》中详细介绍了佛山居民清明节传统的祭祖仪式:清明节早晨,市民不论男女手挽竹篮或藤篮,携带香烛、纸衣、冥镪、爆竹、红白肉、饭菜等,肩荷铁锄到祖坟,扫祭先人。

市民祭祖用的甘蔗是青色的、有头有尾,意味着人们有始有终、过上如蔗般甜美的生活。红皮烧肉、烧鹅意味着生活红红火火,苹果表示平平安安,生菜意为和气生财,而大包则用来“抗饿”,招呼门外的孤魂野鬼。

不管平日里怎么去祭拜神仙,其实他们最崇拜的还是自己的祖先。

祭祖那一天,那些外迁的乡亲父老也会不约而同地回到自家祠堂,还有已经出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参加这一重要的宗族活动。

怀宗溯源的力量驱使,每年祠堂都会源源不断收到来自五湖四海本族子孙的募捐与赞助,或多或少,毕竟人心无法用金钱与物资衡量,心若在,精神便在,根若在,心里就踏实。

祭祀结束后,族人们就相聚于祠堂用餐,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从这种意义上说,祠堂是一种礼制建筑。

礼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往往是宗法制度的具体体现,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社会秩序的法规,也是约束生活行为、伦理道德、思想情操的规范,具有强大的统治力量。

虽然祠堂不再用作“封建道德的法庭”,但祠堂的存在,总能让后人始终警醒,懂得孝道和感恩,始终带着敬畏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2.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

祠堂不仅是礼制建筑,也是文化建筑,处处透着文化气息。正厅的命名、中厅的对联、墙檐的雕刻与绘画,无不体现了先人的文化与寄寓。如佛山南海大沥镇白沙的杜氏大宗祠,其正厅“孔安堂”就有“得夫子训诲而得安”之义。

前人作楹联,多从该姓氏的人中找出一位文治、武功的著名人物作为楷模。佛山南海大沥镇白沙的潘氏大宗祠,正门的木板细隶楹联“红桃留赤县,采藻洁蓝溪”就来自于西晋荥阳望族、大文学家、大名士潘岳(公元247—300年)的人生故事。

祠堂内墙体一般还有精美的彩绘,述说着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典故、寓言、传说故事等,如“孔融让梨”、“八仙过海”等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祠堂成为了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子孙后人熏陶其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3.人们的活动中心

从外在来看,祠堂是村民尤其是本祠族人的活动中心。这里是处理家族公共事务的场所,家族的婚丧寿喜等家族礼仪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闲暇时光,孩子们会在这里嬉戏打闹;老人们会聚在祠堂聊聊家常,颐养天年。

总之,祠堂是维系宗族的根,这个根,不仅仅是指血亲意义上的根,更是文化的根,道德的根。祠堂不是封建遗留,它是一种信仰,一种坚守。祠堂的存在,时刻拷问着人的本心,让人们找到了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国家要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祠堂文化的普及弘扬,必将增进乡村基层人民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新时代鼓舞乡村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