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望公才第 将门将种家

公望公才第  将门将种家

——记福建上杭县才溪王氏太原堂宗祠

·王裕宾·

 

(闽)上杭县才溪大路下象形地域是我们才溪王氏家族的发源地。

公元1362年才溪王氏先祖寿兴公,携眷自长汀迁徙才溪开基创业,孙枝蕃衍,瓜瓞绵延,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六年。

先祖初于才溪大路下立家庙,厅中祀奉观音、太上老君等神佛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沙尤寇至,家庙堂被烧到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重建一座具有古制庙宇格式的宗祠,宗祠建筑占地广,原计有3944平方米。

承继太原传统文化,构筑巍峨雄伟,地理位置在象形山域(母象)。历传,才溪东有大母象,西有大公象,因于母象群域形居,所以发得快;宗祠左右二边各有口水井,是象形的眼睛,清清涌泉,甘甜爽口,永世不竭,是才溪周边水质水性最好的水井。

宗祠建造在母象牙窖(口合)穴,定位正中,极佳。历经数百年来中栋显耀,祠内从无蜘蛛网常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温宜人。

造形:上历左右各有九间,计有18间,相传为18罗汉象征。上厅天子屏中牌位上写着“太原王氏历代考妣一脉昭穆宗亲之神位”及左首边牌位“才溪太原祠神主”。下厅两厢,各厢中间门直达上厅中廊,其二厢各12间,计有24间,相传为24诸仙,即为罗汉、仙家之居。堂构地柱102根,天池通道全用石板平铺,下厅檐低一台是内坪,左侧礼宾室、守卫室,右侧上厨房间。前朝北是逆水大门(子山正针),门首上横楣:“大原宗祠”,左联“公望公才第”,右联“将门将種家“。

门前一对大石狮二边踞立,彰显宗祠雄风礼宾室和守卫室,前大门连接是以十三过青砖砌成的平笔屏墙,升砖平顶。墙外是宽阔的外余坪,矗立着数丈高的缠龙(有龙头、龙眼、龙须、龙鳞、龙爪、龙尾活现如生)、方斗石桅杆各一对及石狮华表一对(即狮子头与千家头)籍以旌表书香门第,留名后世,发扬万代。

宗祠坪沿外,是三坵田合起的半月形池塘,一直以来,族人们在池塘里散养金鱼、锦鲤等水生动物,以示族人的仁心和善念同时传说月池塘能起到蓄气聚财、藏风得水,有财有水则生,主人丁兴旺也。宗祠周边环境青草绿绿、彩蝶飞舞,前向塅阳广阔,牛群悠闲游憩整个象形山域四周青山环抱,极目南山像泰山顶立,群山诸如雄狮相拥护着才溪。草子栋连到樟云山、百嘴岩,圆起天边半月,犹如接到母亲河汀江河水,风水荡漾而来——财源滚滚。

宗祠座落于大路下象形地域,背靠尖尾栋、牛古栋、梅花十八洞、武夷山脉,来龙娇娇宗祠近左砂首上有生长千年常青的松柏、杉树和参天栢子大树,地理位置宛如仙境,宗祠巍峨屹立,日出日落相辉映,风光如画好不迷人。

在这里有过更壮丽的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无名英烈有几百人,许多人为建立新中国曾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有许多将流传千载的动人故事,部份宗亲锻炼成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将军裔孙们的作为,印证了才溪王氏古宗祠大门贯用石刻楹联“公望公才第、将门将种家”的历史含意,真正造就了王氏家族爱家爱国的英雄门第。

才溪王氏太原堂宗祠,确实是王氏家族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