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延安时期的著名人物

王维舟:延安时期的著名人物

李蓉兰 王荣成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天祯,四川宣汉人。青年时代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护法战争。1927年经吴玉章介绍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川东组织武装斗争,后参加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四局局长。全面抗战时期,1938年12月任129师385旅旅长兼政委,担任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任务,率部冲破敌人对陇东和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实现部队“丰衣足食”。

 

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陇东的人民群众中,流传着八路军的干部中有“马青天”和“王善人”的故事。“马青天”是指陇东分区专员马锡五。“王善人”就是指驻守陇东的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长兼政委王维舟同志。

 

1939年6月的一天,王维舟与警卫员李有义,帮助旅部炊事班下河挑水,走到城墙边看到一位妇女带着小孩在挖墙皮,小孩嘴上已经糊满了土。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挖的是一种含有少量盐分的“白板土”,陕北农民在饥荒之年常用它来充饥。经了解这位妇女的丈夫叫史华,是村里的民兵营长,去延安学习一段时间,剩下她带着孩子租种土地。赶上年景不好,交完租后,家里粮食所剩无几,只好采摘榆树叶子和挖“白板土”补充。王维舟看到这种情景心痛不已,把母子俩带回自己家中,让夫人马奎宣去食堂打饭给他们吃,又找出自己孩子的衣服,交给娘俩。王维舟知道,解决一顿饭并不能解决这个家庭的饥荒问题,于是亲自给马锡五写了一张纸条,提出建议:请专署(政府)给这位妇女解决五斗粮和一些救济款,以度粮荒。并责成警卫员小李带着母子俩去专署的相关部门落实。出了大门,那位妇女问小李:“外地口音的大个子姓啥?是八路军啥官?”小李告诉她:大个子是我们王旅长。那位妇女“哎呀”一声:“老天爷睁眼了,八路军当官的是大善人。”从此“大善人”的名声就在群众中传开了,在庆阳城方圆百十里,人们都知道,八路军干部里有个“王善人”,只要是百姓的事,他都会放在心上。

 

1942年,有位老大娘到了三八五旅司令部,要找“王善人”看病。哨兵挡住她,告诉大娘:“王善人”是旅长,不是医生。王维舟知道后亲自出来见她,得知她得了一种陕北叫“瘿瓜瓜”的病,即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他把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大娘送到庆阳城外三八五旅的医院。在当时的诊疗技术条件下,医生认为老大娘需要手术,但陕甘宁边区受到封锁,医疗条件非常困难,旅医院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于是,王维舟专门向延安党中央发了电报,请求帮助治疗老大娘的病。不久延安派来了两位专职的外科大夫,为大娘做了手术,使其很快痊愈。陇东的百姓奔走相告,传诵着八路军救民解困、为百姓谋福利的故事,以至于百姓烧香拜神时,都要祈祷八路军打胜仗,祈祷共产党一定要得天下。

有一次,王维舟在路过新堡村时,碰到一位中年男子在路旁痛哭。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农民辛辛苦苦种了十亩西瓜,一夜之间,已经挂着小西瓜的瓜秧,不知被何人扯得乱七八糟,眼看着他一家大小指望着生存的西瓜地,被糟蹋成这样,他悲痛欲绝。王维舟了解了情况后,亲自到区政府替民告状,并指示一定要查清、处理。一个月后,王维舟专门到新堡区政府追问此事的处理结果,获知圆满解决才放心。

1942年6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朱德总司令祝王维舟56寿辰一文,该文中指出:“王维舟完全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儿子和学生,而群众却把他当作保姆和先生。”朱总司令号召:“他应该值得我们全党来学习和尊敬,值得全边区、全中国人民来尊敬。”毛泽东于1943年亲笔书赠其“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题辞。

 

1946年4月,王维舟调到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1949年任解放西南的西路军副司令员,12月29日,随贺龙率部进入成都。1950年2月到达重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选为全国人大常委。1970年1月10日,王维舟遭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去世,终年83岁。

 

作者简介

李蓉兰:女,四川宣汉人,中共宣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达州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理事。

王荣成男,四川宣汉人,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退休教师,高级讲师、中学特级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