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谱?供奉和祭奠的家谱与记录家族的谱书,区别在哪里?

什么是家谱?供奉和祭奠的家谱与记录家族的谱书,区别在哪里?

 

家谱的定义是什么?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血亲群体世系、人物、规章和事迹等情况的历史书籍。

家谱源于结绳记事,至周代世本,史称为家谱,为开山之作。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愈盛,五代兵燹后,谱牒荡尽,宋代官修谱牒废绝,私修家谱兴盛,庐陵欧公修者创欧氏图谱,眉山苏洵纂苏氏族谱,别于官修,另立谱法,奠定后世修谱之基本体例,代为相袭,而迄于今。迨明清民间修谱蔚然成风。民国肇始,虽战乱仍频,修谱之风仍未衰,尤千载文风江南地,谱事兴盛。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家谱湮迹,当今盛世,修谱高潮迭起,已蔚为大观矣。

——录自中国常州家谱博物馆朱炳国先生《晋陵何留墅何氏家乘三高堂八修序》

它有六大特征

①因为其内容的独特性、资料的原始性、记载的连贯性,所以家谱的资料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史书的一些特点。正所谓有了国有史,地有志,家有史之说

②家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③家谱是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情结的需要

④家谱是血缘学说的重要资料

⑤在修续家谱的过程中,倡导了文化,凝聚了人心。

⑥家谱中的族规、家训、家规是对我们社会法律体系的有效补充,也是一个人占据道德高地的有效依据。

家谱一般三十年为一续,在古代认为“不续为不孝",我们修谱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不让殁去先人被遗忘,纵观传承下来的先贤名谱,对先祖的叙述以生卒年、子嗣、坟茔为基本内容,所以认为家谱是祖先灵魂附着处。续修好的成品谱一般都要有个“颁谱祭祖仪式”,有奏乐、燃炮、点香、跪拜、宣读祭文等,所以领回家后作为祭祀对象就不难理解。

古时家谱在续修过程当中,进行采访登记、寻找分支、撰写序跋等周期长,其间可以增删添加内容,所以称为“墨谱”,即用手写,不是印刷后的成品,所以它不具有成品谱的保存和祭祀功能。

所以一个家族只有且有一套成品谱,家谱录入的人丁和纂修卷数越多,越证明这个家族人丁兴旺,荣光耀祖,有些以家庭和个人为单位编写出来的只能称为“家史”和“小传”,不能和家谱相提并论。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