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古沛王家口支系始迁祖上源考证

三槐堂古沛王家口支系始迁祖上源考证

作者:王清福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三槐堂古沛王家口支系各分支以前老谱几乎丢失殆尽,始祖往上,一直无法探究。明代以前世系湮没无闻,难以理清,殊为缺憾。

一、基本情况

1962年编修的王氏族谱记载我族先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野雀窝迁至古沛东北三十五里广戚乡之王家口,今山东微山湖附近始祖兄弟三人,长曰海,次曰淮(东),三曰天运。自四世起,字辈亦不再统一。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开始创谱,即为第一次统修族谱,至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闫尔梅作序之时,还不到十世,此后累世登之无缺。惜至咸丰辛酉年(1861年)半烬于火,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门外16世新梅公于重为修整。1962年第二次统修家谱时,即以此为基础,经各支共同商议,20世起统一字辈如下步守钦明训善教道义祥彦超精英聚培本润泽光我族堂号三槐堂是世代口传。2020年第三次统修族谱统计,明初始迁祖至今已传至25世,族众五六万左右。

二、疑问分析

1、具体迁民时间。因附近多数家谱记载是洪武二年迁民,而同一地方,少有两次迁民,因此推测我族迁民是洪武二年即1369年。

2、自四世起,字辈亦不再统一。推测是因战乱、饥荒、水患等,族人开始分居各处,此在家谱和《沛县志》中多有记载。

3、隆庆年间(15671572年)创谱,老三支是否都在册?登记了多少人?共有几份?

湖西第六世嘉善公为锦衣镇抚,王家口第七世福魁公出仕怀远县正堂凤阳府通判。推测第一次统修即是此二公主导。

隆庆年间距离迁民仅200年,68世,全谱不过百人。估计整部谱不过十几页。

微山湖当时并未完全形成,湖西王楼支与湖东仅隔一条老泗河,距离王家口、大王庄、田陈不过四十里地。

以上说明:第一次统修族谱条件具备,从人口规模、地理位置来看,如此少的人口、如此近的距离,断然不可能只修湖西支,或只修某一支系,且1962年第二次统修即是以此老谱底为基础,否则一世到十世就不会在一个谱上了。1962年谱中有多处整个支系没有后世信息,估计是从老谱誊录下来的,集中在明初迁民后11—14世,(如卷三22页、25—26页,卷八5页,卷八12页,卷八14—15页,)说明清谱至少已经记录到11至14世。

推测当时至少誊抄了四份以上,王家口、大王庄、田陈、湖西各执一份,后王家口、大王庄遗失,田陈烧掉一半,湖西只剩明末谱序。1962年前,后世各支分谱及所起班辈亦多遗失。

4、寻源线索。经过搜集整理分析,寻源线索总结:

①家族历代口口相传我族堂号为三槐堂。

我一世祖至三世祖,名字按--木--火五行相生之理排列,是以推测一世祖往上应是---金排列 

③按当时迁民政策,四口之家留一,所以推测山西有可能留有一支。迁民前是否一直在山西,还是迁入,无法确定。元末战争,山西并非没有战争,只是战争影响比较小。有关记载显示,红巾军路过泽州、绛州等地元末因避乱迁入山西的外省移民估计200万左右。

④田陈西门外和王庄石碑记载:天运三公先迁沛,后迁田陈西门外,与丁孙表兄弟为邻,创业立家……既然是迁民后才立家,据此推测兄弟三人迁民时极可能是未婚,年龄在二三十岁上下。因此出生年代大概是13401350年左右。此时恰值元至正中后期。

三、考证与结论

三槐王氏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即为三槐堂,则以此入手,经查阅大量资料,在清王国栋《三槐王氏宗谱》中,发现关于三槐九世祖王性南渡居萧山一支有如下信息:十六世王铎后有海、澄,王钦后有浚(濬)、淮,叔伯兄弟四人后世不详。

认为此处海、淮即为我支系海、淮,其理由如下:

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发现该支系后人。

②该支往上自十二世至十七世,恰好为水金五行相生排列。

③按谱中记载推断,十七世海、澄、浚(濬)、淮叔伯兄弟四人出生年代正好在元末至正年间。

④谱中只有澄有可能比淮年龄小,但澄是否就是天运,尚缺乏有力证据据说莘县谱中载:澄,字天运。(尚待考证)。

三槐始祖王言公生于869年,至明初洪武1369年,500年,按照平均30年一代,恰好17世左右

⑥查老谱,三槐九世祖王性后人自16世、17世左右大多外迁,如:安徽定远、安徽凤台、莘县、江苏吴县梅里、江苏无锡、江苏泗阳、湖南桃源县、浙江上虞、浙江建德、浙江富阳、浙江衢州等等。 

据以上事实,结论如下:

元至正中后期(1351年后),16世祖钦公、铎公)兄弟二人为避南方战乱,携幼子举家迁往关中,山西。亦有可能随义军一路北上,至三槐堂老家汴梁,后从汴梁入晋,时海、、浚(濬)、淮四公尚且年幼,信息不通,故老谱只记载后世未详。明初,兄弟三人随移民大潮迁往古沛王家口定居,浚(濬)公留山西(该支系尚未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