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为何成了中华文明中家宅的守护神?

石狮为何成了中华文明中家宅的守护神?

来源:史家之韵

 

狮子原来自非洲,石狮为何成了中华文明中家宅的守护神?

我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建筑物前一般都有一对庄严威猛的石狮来镇守,这也是我们古代中华文明中极具审美艺术的一种传统文化。

可是,自然界中的狮子原产自非洲、西亚及美洲等地,它们怎么又成为了我们古代中华文明中辟邪、镇宅的灵兽了呢?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西域的安息国(今伊朗)遣使给东汉王朝送来了一只狮子,这是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第一只进入中原的狮子。

见惯了老虎、豹子等猛兽的中原人,又见到了一种堪比老虎威猛的狮子,自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许多艺术家便跃跃欲试,为其造像。

然而,狮子作为单独引进来的猛兽,只能圈养在了深宫里,平民很难见到。

于是,民间艺术家们凭借传说和书籍中的记载,发挥自我的艺术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取舍、集中、夸张、突出传神等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开始了我国石雕狮子艺术的创作。

根据现在的实物来看,我国的石狮始于东汉,初盛于南北六朝,在唐代达到兴盛,后经宋元的延续,鼎盛期出现在明清。

现存最早的石狮是东汉时高颐墓前的石狮(刻于209年),在四川雅安姚桥。陕西省咸阳市唐顺陵的石狮,是武则天为其母亲杨氏陵墓建造的,是现存石狮的代表性作品。

卢沟桥上修建的“石狮群”修建于金朝,桥的柱头上都刻有玲珑活泼的石狮子,每只石狮子又隐藏着小狮子,最小的仅几厘米,极不容易数清,所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俗语。

我国古代的石雕狮艺并不是对活狮子直接摹写,而是注重装饰性,强调形体、神态的和谐统一。

古代人们对石狮的形态和安放位置等有很多讲究,比如大门两侧石狮昂头前视,其他门则是回首相望。石狮口角的飘带及脖颈上佩戴的饰品(响铃、链条等)表示被驯服之意。

石狮造型中,相貌威严、傲然端坐、足踏绣球,口含珠者为雄狮;略做蹲态,抚弄着活泼可爱的幼狮,给人以温驯之感的则为雌狮。一般雄狮居右,雌狮居左。

从整体上看,石狮的组成主要包括头、躯干、四肢、尾巴。而狮子的头部又体现了其造型的重点。民间有“九斤狮子十斤头”的说法,生动地说明了石狮的头部在整体造型中的重要地位。

眼睛又是整只石狮的传神之处,所以艺术家们对石狮眼睛的刻画往往又作了艺术性的夸张处理。常见的有八字眼、倒八字眼和一字眼三种造型。

自然界的狮子嘴巴正面呈人字形,而我国古代石雕狮子的口宽而方,张口时可以一直延伸到耳朵下面。“狮子大开口”的俗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特点。

石狮的躯干主要有蹲狮和走狮两种造型。蹲狮挺胸不驼背,胸部结实而丰满,前脚直立而后腿蹲伏,腹部一般作收缩的姿态,从而表现其昂扬的雄姿。

四脚是体现石狮雄健威猛的重要组成部分。蹲狮体现的是前脚支撑有力,后腿盘曲稳固。狮爪的造型也是极尽夸张,其锐长的趾爪像是要嵌入下面的坚石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现在很难考证,具体是从何时起,石狮就成为了我们中华文明中作为家宅的“守护神”而出现的。

但从东汉起,至魏、晋、唐乃至清代,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石狮最早是作为驱魔辟邪、镇守陵墓的灵兽,后来又发展为历代重要建筑物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石狮使我国的石狮雕刻艺术达到了高峰。唐代的十八座帝王陵墓前都有石狮守卫。这些石狮造型各不相同,一个个都体型高大,身躯饱满,骨骼肌肉强劲,给人一种屹立不拔,坚不可摧的气势。

明清两代,石狮已经基本完成了其程式化的造型,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南派和北派两大派系。北派的石狮雄壮威武,四肢筋肉明显,眼睛呈蛋状;南派的石狮活泼有趣,身躯呈筒状,四肢短小,眼睛呈圆球状。

就这样,我国古代石狮脱胎于自然界的真狮,经历代能工巧匠之手的创造,融入中华文明的审美观念和传统文化,形成威猛庄严的石狮文化,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本文参考自《灿烂中华文明·艺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