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涛•姬姓王子晋一支得姓考

      今天的姓甚名谁的姓,春秋战国以前称为氏,当时,氏是由远古传下来的姓分出来的,故郑樵《通典•氏族略》,在王姓下面,一开始就写道:“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又约略记录了各支王氏得姓(被定为姓王)的时间及原因。
单就姬姓之王而言,更早地记载得姓之人的是汉朝王苻的《潜夫论•志氏姓》篇,它只记述了周灵王太子晋一支,而未记载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一支。只是,它比较详细地记载太子晋的言行,记载王氏得姓却颇为简单,今节录于下:
周灵王之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晋)平公遣师旷见太子晋,太子晋与语,师旷服德,深相结也。乃谓旷曰:“吾闻太师能知人年之长短。”师旷对曰:“汝色赤白,汝声清汙,火色不寿”。晋曰然,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汝慎无言,块将及汝。”其后三年而太子死……世人以其豫自知去期,故传称王子乔仙。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
不过,无论如何,这是最早记述王子晋之“裔”得姓王氏的记载。后来因为《史记•周本纪》没有对太了晋的记载,从而怀疑有无其人,故须予以考证。
一、王子晋考
东周,周灵王姬泄心,的确有这么一个名叫晋的长子,本立为太子,或说因直谏废为庶人,或说因年十七就死去,王位便被其弟姬贤继承。虽然其人其事《史记•周本纪》未予记载,但两汉及两汉以前,却有六种古籍分别记载了他的言行的一部分,除上面引录的《潜夫论》外,另五种为《逸周书》、《国语》、《楚辞》王逸注、刘向《列仙传》和应劭《风俗通义(1)》。
《列仙传》将王子晋和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合为一人,特写其仙迹;王逸注《楚辞•天问》“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二句曰:“言崔文子取王子侨之尸,置之室中,覆之以弊筐,须臾则化为大鸟而鸣,闻而视之,翻飞而去。”由于《天问》的问题,多取自传说,其中杂有神怪之言,又所言为王子侨事,故二书记太子晋事不足凭信。
《逸周书》与《国语》则不同,《逸周书》的作者不详,写作时间或以为战国时代,但李起钎先生在《十三经说略》中却说《逸周书》中有七篇确为西周原篇,有十余篇为西周原篇史料,可是在流传中可能写定于春秋时,再有一些可能为保存了一些西周零散史料而写定于战国者(2)”。《国语》一书,前贤(司马迁及注《国语》的韦昭)以为春秋时代左丘明所作,曹道衡却以为“古代的典籍大约成于几个人之手,也许是左丘明草创而其门人后学续成之(3)”。写成时代仍是春秋晚期。二书中的太子晋事迹,是以春秋人记春秋时事,故周灵王太子晋,应该是实有其人。
至于二书所记,《国语•周语》记的是周灵王22年,太子晋进谏,灵王不听的一席话,这段话很长,只能节录部分于后:
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诛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锺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污卑,以钟其美。是故聚不弛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然则无夭昏札瘥之忧,而无饥寒乏匮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将焉用饰宫具以徼乱也。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类之民则则非人也,方之时动则非顺也,咨之前训则非正也。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上下仪之,无所比度,王其图之”……王卒壅之。及景王(4)多宠人,乱于是乎始生。景王崩,王室大乱。及定王。王室遂卑。
《逸周书》记载的是晋平公使叔誉见太子晋(注意:是叔誉去东周谒见,而不是太子晋去晋国会见叔誉),而与之言,叔誉称赞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建议晋国退回过去侵占周的田地(晋周土地相邻)。晋臣师旷不服气,要求自己去周王所居地与王子晋辩难,结果师旷四问,王子晋四答,师旷称善。
然后王子晋问自己年寿的长短,师旷回答的话,见前引《潜夫论》,但最后的几句是“王子曰:‘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将及汝。’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没有记载“传称王子乔仙,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这几句。
应劭《风俗通义》,也是东汉末年的著作了。据清修《四库全书总目》,今所传的十卷本《风俗通义》,《姓氏》篇已轶失。《正失》篇记周灵王太子晋处,与前所引录的《潜夫论》,文字几乎全同,惟独少了最后的几句,即“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看来它似乎也没有记太子晋后裔得姓的事。传唐人陆法言所修《广韵》中引有《姓氏》篇的文字,今查宋陈彭年《重修广韵》、宋人《不知姓名》为之作注,在“十阳”韵“王”字下有引文,似即所传的《风俗通义》的一段文字。仔细对勘,又像是从唐人林宝《姓纂》中抄来(后面将引录其文),故《风俗通义》书中记太子晋事,可以认定者,只有《正失》篇中那一段。
详细考查上述六种两汉以前的著作,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1、王子晋确曾为周灵王的太子。
2、春秋时的《逸周书》、《国语》,只记其直谏及与晋臣叔誉、师旷辩难而胜的事,未涉及其后嗣得姓为王,即使记太子晋自知死期,似涉迷信,整体而言,应当视为信史。
3、西汉时的《列仙传》开始把王子晋、王子乔合而为一,又神仙化了,但记其活动地点只在洛阳、缑氏、嵩山之间,即今河南洛阳至登封一线上,未记他与晋国有何关系,但是混淆了王子晋与王子乔,给后代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4、注《楚辞•天问》的王逸,是东汉顺帝时人。那时除了《列仙传》的记载以外,《古诗十九首》中有“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二句,那么多古仙人,十九首中只提到了一个王子乔,可见他已名声远播。东汉末年的《潜夫论》和《风俗通义》受其影响,言王子晋成仙而去,而不顾《逸周书》所记他十七岁死去的矛盾。到底成仙说可信呢,早死说可信呢,值得我们思考。
5、只有《潜夫论》涉及得姓问题,也只是说太子晋的后嗣因避周难奔晋,家于平阳,因而人称王氏。没有说太子晋的这个后嗣叫什么名字,也没有说他们父子俩中有一人避乱奔太原。
二、魏晋至唐朝记载的王姓考
今天所见的最早的一部《王氏谱》,大约为南朝宋齐时代所修,此谱隋朝似已佚失,故《隋书•经籍志》未予著录。在李贤注《后汉书》时引录了一条。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了三条。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时,引录了二十几条。由于《后汉书》所引时间上限为东汉初平年间,《世说新语》撰写于刘宋王朝,故这二十几条中所记的时间上限为东汉末年,下限为晋末宋初。其中有没有记两汉人物的部分,已不可考,是否向上追溯到得姓源流,更不可知,只知道所记的人物包括琅邪、太原两个支系(琅邪王氏人物较多),故应该是太子晋后裔一系所修的宗谱。只可惜现存的资料太少,无法帮助我们了解这一大系中得姓于何人及其在先秦及秦汉两朝传承的详情了。
到了南朝,王氏一系有好几位谱牒专家,除了熟悉《百氏谱》(5)的王晏以外,还有修《百家集谱》的王俭,修《百家谱》及《百家谱集钞》的东海王僧孺。据说当时《王氏谱》(江东谱)独立存在,不在《百氏谱》之内,然而《隋书•经籍志》没有著录一部王氏谱,故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子弟虽然多为显宦,又多熟悉谱牒学。却少有探讨本族得姓之源及两汉世系传承昭穆者。
萧梁时,王筠给儿子写信,夸耀家世显赫而又有文采:“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王筠所说的“七叶”,应是指王导、王洽、王珣、王昙首、王僧虔、王揖、王筠这七代。
其实,琅邪王氏一支,倘若从西汉王吉又为朝官,又世专经学(除了其中王融一代身无官职以外)算起,还可以上溯七代以上(6)。王筠是个有才学的人,传下诗文集达100卷之多。他夸耀祖先,不追溯到西汉年代,看来似乎魏、晋、宋时代传世的可信度极高的《王氏谱》并未上溯到西汉,更不用说春秋时周灵王时代了。
唐朝中叶,林宝撰《元和姓纂》,孙望、郁贤皓、陶敏三先生在1994年版《前言》中,如是介绍它:“林宝《元和姓纂》之书,于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记载颇详。其论得姓受氏。多源于《世本》、《风俗通义》、《三辅决录》、《百家谱》及《姓苑》等书。
诸书后世颇多失传,赖林氏之征引,后之学者始得约略考知其梗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祖其文而损益之,盖古姓谱之存于今而称详赅者,莫先于此矣。”此书北宋时颇有散佚,现据岑仲勉四校本录其王姓部分于后:
王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东海,出姬姓毕公高之后。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后。天水、新(东字之误)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者,殷王子比干子孙,号王氏。唐王宗,隋末改王氏(在后文符耳氏部分,文曰:“宗,唐兵部侍郎”)。
此文之后,岑仲勉先生所补有冯翊、长沙等16郡王氏之多,因与考证王氏得姓源头无关,故不具引。
按,上一段文字,前文说过,与《重修广韵》云引有《风俗通义》遗失的《姓氏》篇几乎完全相同,今本《广韵》中没有这一段,似应断定它确实出于《元和姓纂》而非出于《风俗通义》。如果此一判断正确,就可以说明,直到唐朝,文献记载中对于王氏得姓,只记了周灵王太子晋、齐王田和、毕公高、魏信陵君,殷王子比干5个始祖以及周灵王太子晋一系之下,包括太原王氏、琅邪王氏这两件事情,没有涉及太子晋以后的传人和怎样,何时又分为太原和琅邪两支的。
王国维先生治史学倡“两重证据法”,即应以传世文献资料和地下(出土)文物资料互相证明。这一方法已经被当代学者所普遍接受,如近年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出土的《王兴之墓志》、《王丹虎墓志》以及在南京象山8、9、10号墓出土的墓志即可以补人王彬的子女名字和纠正史书中误书的子孙辈。到了唐朝,墓志铭写法有所变化,字数多了,添上了铭文,其中便有歌颂宗祖的文字。今从《唐代墓志汇编》中引几条于后。
1、君讳仁则,字行规。琅邪人,益州刺史吉之后,曾祖因官徙于华阴也。(《唐故开府右尚令王君墓志铭并序》)
2、君讳顺孙,字彦升,京兆霸城人也。自素鳞效祉,丹羽降祥,胄圣启其遥源,储仙派□□□。□将门而腰花绶,光辅霸秦;绾相印而戴云冠,缉熙隆汉。在魏则文舒播美’,居晋则夷甫腾口。台衮联华,银黄叠映。详诸史册,可略言焉。(《唐故卫州新乡县令王君墓志铭并序》)
3、原夫命氏之始,本乎缨冕之初。姬乔以显诛匡时,王翦乃戎昭佐命,世传二九,代历四三。骥足龙媒,远司藩牧。琳琅杞梓.近待麟宫。金章与玉佩联辉,紫绶共苍琪奕叶,衮职无替,其唯琅邪王氏焉。公讳素,字仲俭,徐州临沂人也……曾祖翊,魏镇南将军,使持节魏州刺史,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祖淡,齐中散大夫,二府中郎、北徐州大中正。父宗,隋河南王府参军,信都县长乐县丞……乃为铭曰:“於惟王氏,崑峰秀峙。矫矫先君,周灵元子。断鞅犯罪,引据迕旨。轻兹大宝,重寻丹滓,拂衣遐举,蹑云高视。(《大唐故上骑都尉、通泉、金城二县令,琅邪王君墓志铭并序》)
4、夫人讳媛,字□,琅邪临沂人也。尔其崇基耸峙,冠惟岳于嵩华;洪源派分,表洱流于江汉。是知王离王翦,昭晰赢秦之书;王吉、王昌、布炎刘之策。(《张君夫人王氏》)
上面所录的四墓志铭,是唐太宗、唐高宗时代的,没有受《元和姓纂》的影响。却从其中找出许多《姓纂》中没有的资料来,试为分析于后。
第一则证实了曾任西汉益州刺史的王吉为其祖先。
第二则信息更多。素鱗句指周朝,武王伐纣,有白鱼人于舟中之瑞。丹羽句指王子乔跨鹤而至缑氏山之事。胄圣指周灵王的太子。储仙句因为缺了三字,不能妄解。□将门二句,指王翦父子绾相印二句,指东汉王允。在魏句的文舒,指王昶,在晋的夷甫指王衍。因为墓主人已编籍京兆霸城,不明其祖先的郡望,故多举历朝显赫者为其祖先。将太原王氏的王允、王昶和琅邪王氏的王衍并为一支。又指出王翦是其远祖之一,起到上承春秋,下启汉魏的作用。
第三则又昭示了一些以前未谈清楚的事:姬乔以显谏匡时,以及铭文中“周灵元子”、“断鞅犯罪,引据迕旨。轻兹大宝,重寻丹滓”几句,证实太子晋确为周灵王长子,因直谏得罪,失去太子之位这件事,又记其曾祖翊、祖父淡、父宗及其本身王素,可补《魏书、王肃传附次兄子王翊传》。又知王肃的侄孙王宗人隋朝为官,侄曾孙王素人唐朝为官,可纠正笔者从前以为王肃一支人北齐后不知所终(7)之误。
第四则有价值之处在于:1、崇基二句,表示王姓肇始于嵩山王子乔,又分支迁于江南(嵩华之华,江汉之汉,都是陪衬字,并无实义)。2、提及族中远祖知名人物时,举出秦之王翦、王离,汉之王吉、王昌,前面三人,史书都有记载。惟独王昌,应是指王昶,与王吉并列,似已表示两汉时,太子晋一系已分为琅邪太原两大支了。
这四条,于周灵王之子都称王子乔,又相信他仙去。这在唐代文人著作中,有其独特的原因。唐太宗、高宗,为了长生不老,特重道教,又都令道士炼金丹从唐太宗起,唐代皇帝就热衷炼金丹以求长生,太宗于贞观22年命天竺方士那罗迩裟婆寐合长生药……总章元年,高宗欲饵乌荼国婆罗门卢迦逸多所合不死药,被东台侍郎郝处俊谏止(8)。”他们又都相信道教中有很多人成仙,更巧的是唐太宗最信任的一个道士王远知,就是琅邪王氏一族的人,上有好者,下必行而效焉,故以王子乔代替了王子晋,人人以为当然。
综合上述材料来看,到了唐初,已有了太子晋的进谏,被废,后嗣得姓王氏,秦、汉两朝中的显赫人物等记载,几乎形成了王氏族谱的轮廓,所差的只是各代传宗族人的名讳和分成琅邪太原两大支的因由了,完成下一步工作的人和著作,可以说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机。
这样,就有了《新唐表》中王姓先秦世系的出现(9)。

注释:
(1)今传本《风俗通义》、佚失了《姓氏》篇、《正失》篇有记周灵王太子事的一段,却没有关于姓名的内容。
(2)引自曹道衡《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160页。
(3)引自《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132页。
(4)王子晋之弟姬贤继周灵王之位,史称周景王。
(5)东晋、南朝,吏部尚书负责进退朝官,任官时各郡大姓优先,这些大姓记录于《百氏谱》上,故凡为吏部尚书者,必须熟悉(百氏谱》。
(6)指王音、王仁。(佚失者一至二代)、王遵、王崇、王骏、王吉这几代。
(7)见拙著《王羲之及其家族考论》254页。
(8)见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385页。
(9)窃以为欧阳修、吕夏卿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在五代各大族谱牒丧失殆尽之时,抢救保存一部分族谱的用意,因此他们在详于各姓唐代世系之外,又都添上了从得姓到传至隋朝的一部分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