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峰王氏迁徙年考

                                                            王良明

      明嘉靖年间,笔峰王氏创修家谱,虽有名家、进士,乡绅作序,但说法不一,难以甄别。由于年代久远谱中也没有具体说明。今良明寻求根源,追宗慕祖,预考究之。
笔峰(又称将军庙)王氏始祖千四公,元检都御史,祁门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璧公十五世孙。由泾川大成都(泾县)迁太平湖阳唐沟(当涂县),后转迁桐城(枞阳)东乡将军庙笔峰山。
千四公,讳:太康,兄弟七人,排行四。长兄千一公,讳:太宝,迁泾川大城都丁坦,二兄千二公,讳:太和,迁泾川大城都寨下,三兄千三公,讳:太亨,迁泾川大城都栗样,五弟千五公,讳:太安,迁襄安,六弟千六公,讳:太熙,迁南陵,七弟千七公,讳:太寿,迁麻园。
千四公生四子,长子小一公、三子小六公随迁桐城卜居笔峰,次子小二公迁濡须,四子小九公迁桐城。
据传,千四公为元朝检都御史,朱元璋明朝建立后,千四公被通缉,明军在将军庙笔峰山下将千四公抓捕,南京遇害,死不见尸,只寻得血衣,后立衣冠冢于笔峰山下避水岭“鲤鱼涧”。千四公葬于风水宝地“鲤鱼涧”遇水则发,且墓冢是衣冠冢,更是适合“鲤鱼涧”此局中风水要求,下游建水库墓冢被淹,成全鲤鱼涧之风水格局。风水先生说:遇水则发,走出笔峰山,百里皆为王。据不完全统计,千四公后裔经700多年的繁衍,今有20万之多。
新安琅琊王氏始祖讳璧,字大献,唐武宗会昌乙丑(公元845年)二月十二日未时生,传十五世笔峰始迁祖千四公,按一世25年计算,15世乘以25年/世,得375年,大概可以推算出千四公出生在1220年左右。再逆推,由千四公传至吾族有30世孙,根据一世25年大约规律,千四公到吾辈大约历750载,今2017年,减除750载,大概1266年左右,南宋灭亡是1276年,如果按照此种算法,千四公可能出生在宋末元初时期。
古人实行早婚制度,父亲与长子相差约20岁(还有长子前面有生女子的情况,暂忽略不考虑),我房纨裤子弟小六公为三男,郡痒生,估计与其父相差30岁,三世祖大五公为长子,又与其父相差20年,四世祖福五公亦为长子,又与其父相差20年,五世祖华一公再传长子,又与其父相差20年,六世祖富七公,仍是长子,又与其父相差20年,不难得出(30+20+20+20+20=110年)从千四祖一世到六世祖中间大约为110年时间。
六世祖富七公谱中记载就非常详细了,描叙如下:六世祖富七公,讳:衷,字衷和,号德远,生于洪武五年(1372年)壬子月五月廿三日,洪武五年再向前推110年,则是1272年,南宋灭亡是1276年,以上资料论推,六世孙出生于洪武开国年初,非明人也,110年前,乃宋人,宋亡后,进入大元时代,仕元就很正常了。
又考《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记载,千四公二兄千二公仕宋御史,二房和四房相差一般来说不会超过10岁,还有其他几房,只要到大献公十五世孙(千四公为大献公十五世孙),基本上都是宋末元初时期,故断,千四公生于宋末元初时代并成人。但元朝只有97年江山,等不到元朝灭亡,千四公早就过世,这样又跟传说的故事,年代不相符。
不管怎么说,笔峰始祖千四公仕元检都御史是肯定准确,族谱赞曰:德禀乾坤,秀钟川岳,熏猷震世,才智超群,光启前人,令绪创开,百代楷模。
千四公永远是我们子孙后代学习楷模。

千四公廿七世孙良明 沐浴谨撰   
                                   癸酉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