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王氏祖彦超公上源世系

一、凤林王氏上源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简称《总谱》)中的记述
    《总谱》)是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历经十八年努力、汇集100多名编委(其中22名副主编以上骨干编委)于2019年初编纂完成的。该《总谱》为精装版,分7部39册,共2万3千多页,2300多万字,图片800多张,总重80多公斤。在初始阶段就以起点高、技术新的高要求进行编纂,并由国家级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同时向我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了版权证书。编辑技术上,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方法,世系记述采用一图(世系图)一表(世系表)形式,既节省了篇幅,又丰富了内容。
(一)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总上源
即太子晋——王元世系,见《总谱•总卷首》第一册《世系卷》
268~269页: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
愤—11谕—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
(二)王元——王导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卷二—1”中。
1、王元——王吉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第一册(卷二——1)1~5页:
19元—20忠—21浑—22曜—23袭—24吉。
2、王吉——王和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第一册(卷二——1)6~13页:
24吉—25骏—26崇—27遗28遵—29音―30安―31高―32超—33和。
3、王仁——王导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第一册(卷二——1)14~26页:
33和—34仁―35融—36览—37裁—38导。
(三)王导——彦超世系
1、王导——思恭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第三册(卷三—1)中(1~38页):
38导—39洽—40珣—41昙首—42僧绰—43俭—44骞—45规—46褒—47鼒—48弘直—49缄。
2、缄——瓒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第三册80~100页:
49缄—50思恭—51希倩—52珪—53添—54迈—55知蕴—56昌禹—57瓒。
3、瓒——彦超世系,见《琅琊王氏总谱》第四册(卷三——2)1~15页:
57瓒—58周—59重霸—60彦超。
综合:凤林王氏祖彦超公上源在《总谱》中记述的太子晋——彦超公世系为: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
—11谕—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 
—20忠—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遗―28遵―29音―30安―31高―32超—33和—34仁―35融—36览—37裁—38导—39洽—40珣—41昙首—42僧绰—43俭—44骞—45规—46褒—47鼒—48弘直—49缄—50思恭—51希倩—52珪—53添—54迈—55知蕴—56昌禹—57瓒—58周—59重霸—60彦超。

二、凤林王氏上源在《王氏通谱》(简称《通谱》)中的记述
王庸敬,字圣传,号简候,浙江慈溪人,生于嘉庆甲戌(1813)
年六月十八日,卒于同治戊辰(1868)年十二月十八日,享年55岁。
经数次乡试均落第,便决心不再参加科举,在邑南太平桥举办云华堂,专为民间操办善事,规模很大,影响深远。此间,以例贡捐州同知衔加一级,并诰授奉政大夫、晋授朝议大夫。
后全身心投入编修族谱事业。先花两年时间编修完成本支族谱,便立即投入编修全国性的《通谱》中。
为修此《通谱》,除收集二十四史外,又购各郡邑省志300多部,并亲自外出采访绍兴、温州、杭州,外省如太仓、上海、无锡。更远者不能顾及,就写信给人请求代访。
正当《通谱》文稿基本全部完成时,庸敬因积劳成疾,于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不幸去世。该《通谱》是在庸敬去世26年后的光绪二十年(1894),由其三个儿子全力印刷出刊而完成的。
《通谱》分六部,共106卷,将王氏全部世系分为五大派,即:太原派、琅琊派、三槐派、别派、零派,又有卷首二卷作为总纲。
(一)琅琊王氏上源•太子晋至王吉世系
    在《通谱》中,是以王吉作为琅琊支派的始祖的。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
愤—11谕—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20忠—21浑—22曜—23袭—24吉。 (摘自《通谱•卷首》第2册)
(二)王吉至王导世系
吉——25骏—26崇—27遵—28音—29仁—30融—31览—32裁—33导。  (摘自《琅琊王氏通谱》第1册)
(三)东晋名相王导至王褒世系
33导—34洽—35珣—36昙首—37僧绰—38俭—39骞—40规—41褒。  (摘自《琅琊王氏通谱》第2册)
(四)王褒至思恭世系
41褒—42鼒—43弘直—44缄—45思恭。  (摘自《琅琊王
氏通谱》第5册)
(五)思恭至周的世系
45思恭—46希倩—47珪—48添—49迈—50知蕴—51昌禹—
52瓒—53周。  (摘自《琅琊王氏通谱》第7册)
(六)周至彦超世系
53周—54重霸—55彦超。 (摘自《琅琊王氏通谱》第11册)
综合:在《通谱》中凤林王氏祖王彦超的世系为: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愤
—11谕—12息—13恢—14亢—15颐—16翦—17贲—18离—19元—20忠—21浑—22曜—23袭—24吉—25骏—26崇—27遵—28音—29仁—30融—31览—32裁—33导—34洽—35珣—36昙首—37僧绰—38俭—39骞—40规—41褒—42鼒—43弘直—44缄—45思恭—46希倩—47珪—48添—49迈—50知蕴—51昌禹—52瓒—53周—54重霸—55彦超。

三、考证分析
从《总谱》与《通谱》中关于“凤林王氏祖彦超公上源世系”的
结论来看,两者相差5代。其中,在《总谱》中,彦超为太子晋60世,而在《通谱》中,则为55世。其主要原因请详见附件3——《关于琅琊江左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总结》第5~7页。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从太子晋——王吉,两者均为24代。而王吉——王导,在《总谱》中为38代,在《通谱》中为33代,两者相差5代。其原因在哪里呢?
请看,《总谱》的记述为:
24吉―25骏―26崇―27遗―28遵―29音―30安―31高―32超—33和—34仁―35融—36览—37裁—38导。
而《通谱》的记述为:
24吉—25骏—26崇—27遵—28音—29仁—30融—31览—32裁—33导。
由此可见,主要是王崇与王音之间相差一代,王音与王仁之间相差四代,总共相差五代。
这是因为在“崇”与“遵”之间应增加“遗”一代。在“音”与“仁”之间相隔80多年,有族谱证明应增加“安”“高”“超”“和”四代。详见附件3——《关于琅琊江左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总结》。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主编 王听兰
2021年8月10日

附注:
附件1:《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总谱•总卷首》第一册,《琅琊王氏总谱》第一册(卷二——1)、第三册(卷三——1)导公大系、第四册(卷三——2)凤林支。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由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19年全部完成出版发行。
附件2:《王氏通谱》:《通谱•卷首》第一、二册,《琅琊王氏通谱》第二、五、七、十一册。
《王氏通谱》由清•王庸敬编著,清•同治七年(1868)编纂完成,清•光绪二十年(1894)印刷出刊。
附件3:《关于琅琊江左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总结》。由中华王氏大成编辑部于2010年10月30日考证发布。臷于《琅琊王氏总谱》第一册“总述”第47—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