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以先祖封地为姓

在中国的姓氏中,不乏有复姓。这些复姓有的起源于居住的地名,比如:东门、西门、南郭等;有的以国名为姓,如:周朝有个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就用“钟离”为姓;还有用部落名称作姓,如:万俟、慕容、尉迟、宇文等。也有用官职名称为姓,比如:司马、少正、左史等。

“上官”氏,是以先祖封地为姓氏的,其姓源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第411位,在复姓中排序第三。

得姓于河南滑县郡望在甘肃天水

《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上官氏出自芈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时代楚国庄王少子子兰。这位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以官为氏而姓上官。

又据《天水郡上官氏源流》记载,上官氏系黄帝后裔,出自芈姓。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生二子,长子名横,继楚怀王之位为楚顷襄王;次子名子兰,公元前298年官令尹,掌管楚国军政大权。楚怀王时期,子兰曾任大夫,赐封上官为食邑,史称上官邑大夫。上官当时为地名,指今河南滑县东南方向的上官镇上官村。

古代君王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称为食邑。大夫为当时的官名,虽然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子兰公任大夫时,已是楚国王室要职。子兰被封大夫并赐上官为食邑后,他的后裔就以其任大夫官衔时所在地地名为氏,姓上官。

在顷襄王芈横和子兰俩兄弟执政的数十年里,他们竭尽职守,尽心尽力,大大延缓了秦灭楚的进程。楚国是在他们退出政坛40年后才亡于秦国的。

汉灭秦公元前221到206后,因考虑到原六国的遗老遗少们聚居在一起,对汉的江山不利,因此用“徙大姓以实关中”的口号,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今甘肃天水

西汉高祖时公元前206到193年,上官禄被封为谏议大夫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并赐以天水为地。因此,甘肃天水就成为上官宗族的郡望。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上官家族的家谱上都印有“天水堂”字样。

从唐末开始,朝政受到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此间上官氏先人们也受到影响。据《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所载:上官氏从中原开封入闽,开基始祖是上官偕,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登进士第入闽任福州户曹参军,后裔子孙繁衍,支派众多遍布在闽各邑,在北、南两宋期间尤以樵城福建邵武禾坪一支为最兴旺。朱熹所撰《上官氏宗谱序》中也有讲述:“得上官之家谱披阅之,乃见其源流之远,人物之盛,绅笏之多,以及名公巨卿……皎如星月朗朗。”

有资料显示,宋代福建邵武的进士有156人,在北南宋期间有据可查的上官氏进士就有61人。另外,在明代邵武县志和府志的名人里,上官氏竟占据了半壁江山,几乎成了上官氏的族谱。

随着年代的长久,上官族人不断迁徙各地,逐渐出现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堂号,如:江西吉安的花萼堂该支系族人后迁徙到湖北宜昌、荆门、荆州等地、江西建昌府新城县现抚州市黎川县的爵禄堂该支系族人现多迁居于湖北十堰地区、河南光山的敦本堂、广东田丰的藏宝堂等。

上官宗族祖孙两代执掌文衡

河洛地区是中华先民最古老的生息繁衍地之一。上官世家早在三国、汉唐就在滑县上官、陕州今渑池因封地和为官生息在河洛大地上,进而蕴育成名门望族。

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到649年的文学家、宫廷诗人上官仪,就是陕州人。当时其父亲上官弘是江都宫副监,后举家移居江都今江苏扬州。隋大业末,天下大乱,其父为仇人追杀,上官仪脱逃他乡,私度为僧,遂虔心佛典。

贞观初,天下渐渐平定,上官仪走上仕途进取的道路,取得进士,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升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至宰相。因为他广泛涉猎经史,有学问,并且精工典章文词,擅笔墨,受到当政赏识,得到朝廷重用。

上官仪在为官时从政清廉,忠心朝廷,政风端正。公元664年冬,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上官仪对武后的所作所为早有怨愤,劝唐高宗废后。武后得知后,便与上官仪结下了冤仇。麟德元年公元664年12月,废太子陈王李忠和宦官王伏胜被诬坐罪,因上官仪曾任陈王咨仪,与王伏胜都服侍过李忠,武后就指使亲信朝臣许敬宗诬陷上官仪、王伏胜和李忠等谋反问罪,结果上官仪及其长子庭芝和王伏胜都被下狱诛杀。

上官仪祖上是陇西名门望族,他集传统文化于一身,不仅善于继承,而且还勇于创新,作为诗人,他在诗歌的形式上下了很大功夫。

《全唐诗》称上官仪的诗是承袭梁陈余绪,沿续江左风格,这也是初唐诗坛的总格局。上官仪在南朝刘勰“四对”说的基础上,提倡“六对”之说,即归纳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种对仗。之后,他又提倡“八对”之说,将自己所提的“六对”中同类对改名异类对,另归纳出回文对和隔句对两种,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他将“当对律”运用到创作之中,增添了诗歌的形式要素,人们称他的诗歌为“上官体”。上官体催生了律诗的问世,这些法式对于律诗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成为后人写作律诗的规范。

上官家族中为朝政参理国事的还有上官仪孙女上官婉儿公元661到710年。祖上获罪被杀后,她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奴。14岁时,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得到武则天重用,当时朝廷文诰大多出自于她之手。

上官婉儿在历代文人心目中的是一个旷世才女和大力推动诗歌发展的天才诗人。公元710年,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所害。

上官与官姓虽有别但难切割

有关“上官”和“官”姓之间的关系历来有多种说法,有的只说一个“上官”姓;有的只说一个“官”姓;还有说“官”姓即“上官”姓等。

在福建邵武生活着许多“上官”及“官”姓人,他们将上官姓和官姓等同。其中有些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时而称“官”姓,时而称“上官”姓。长久以来,这些地方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同祖同支同系甚至同一家庭的宗亲叔伯兄弟,有的称为“上官”姓,有的称为“官”姓。每到清明时节,他们一同祭祖祠,祭扫祖墓。正因如此,有人说:“上官与官姓是同宗共祖一家人”。

近些年来,有些专家学者通过各种史料考证,认为“上官”与“官”姓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姓氏,两者之间不能割裂也不能等同。

据《姓源》记载的官姓: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官吏之长,其子孙以官为氏。据《姓苑》和《左传》所记载: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姓。还有一说:官姓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官氏”简化过来的。因此官姓较为复杂,同姓也许不同宗,如今有些少数民族亦有官姓,得姓时间不一,祖宗居住地也不一。所以,这些官姓的原由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从宋朝官方编写的《百家姓》中,当时“上官”排在数十个复姓中的第三位。而“官”姓没有得到显现,但是不能说当时没有“官”姓的存在。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上官”与“官”姓之间的联系,不排除有些姓“上官”的人变成姓“官”这个事实。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把“上官”姓改为“官”姓的?

从目前历史文献考证看,元朝初年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对很多在宋朝朝廷为官的望族大肆抄洗,这其中就包括上官姓氏的一些官吏,杀其族人,放火烧其村庄。导致不少上官族人四处逃亡,有些投靠在外地为官的宗亲隐居深山。他们为了保住性命,在姓氏上去“上”保“官”,即使是改了姓也算是保住姓的一半。这样,官府看起来不是姓“上官”也就不深究了。这可能是“上官”姓变成“官”姓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明朝朱元璋登基后的改姓运动中,许多复姓改成了单姓。在此期间已经有大量的“上官”姓人省略了“上”字,而称为“官”姓。这种由“上官”姓简化为“官”姓的人在如今官姓中也占有较大份额。

所以,在元、明、清以来,上官氏族人在政治高压下,畏繁喜简和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以及千百年来由于战乱,天灾人祸,展转迁徙,族谱家谱的遗毁,迫使许多“上官”姓人逐渐衍生成为“官”姓。这从福建闽汀一带众多古墓碑文中也可得到印证,现在该地的官姓人多已恢复上官姓。

这些简化了“上”字的“官”姓人,大多不忘自己的老祖宗,在他们的族谱里也都不忘写上自己的先祖姓上官,在祠堂和家中的厅堂里贴着“天水堂上官氏一脉宗亲之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