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世系总述

伟大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古老的华夏文明光耀千秋,在世界人类的史册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地处我国黄土高原的三晋,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神话,还是嫘祖养蚕、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的传说,以及黄帝战胜蚩、尤开创农耕文明的伟大创举,都诞生在这片古老而丰腴的黄土地上。

作为黄帝后裔的太原王氏家族,为这古老文明的播扬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部太原王氏宗族的历史,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中华王氏宗族不愧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优秀的一支。

位于山西太原城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源头的晋祠,是块山青水秀的宝地。这里的祠堂是为纪念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叔虔而兴建的。规模宏伟的圣母殿,供奉着武王之妻、姜子牙之女邑姜。圣母殿的创建,确立了晋祠作为周室帝王家祠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位。

周室天下传到东周第十一代周灵王时,立姬晋为太子。太子晋,字子乔,幼年成德,聪明博达,十四五岁时便辅佐周灵王治理天下,各路诸侯按时朝贡。当时,谷水和洛水猛涨,将要冲毁岸边的王宫。周灵王想要在水中填土筑坝,阻挡水患。太子晋认为,这样做势必淹没百姓的农田,引起民怨,不同意父王的做法。结果被贬为庶民,流落民间。

关于相传太子晋被贬后的去向,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太子晋被贬后曾在晋阳龙山之巅的晋居观居住,随后得道成仙,乃跨鹤吹笙,升天而去,时年17岁。宋代诗人宋元晦有诗咏之曰:“王乔吹笙去,列子御风还。至人绝华念,出入有无间。千载但闻名,不见冰玉颜。长啸空碧宇,何许蓬莱山?”又说晋祠南7里有晋王陵,是太子晋的陵墓。太子晋祠一带七月初七到七月十五,附近的乡民们都成群结队地到晋居观赶庙会,就是对他的纪念。

第二种说法,太子晋被贬后就在东周都城洛阳东面的缑山(地处洛阳、偃师境内)地区生活,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成仙。大周女皇武则天游缑山,谒升仙太子庙,立“升仙太子碑”(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撰2000多字的《升仙太子碑并序》。清乾隆皇帝曾兴挥毫书《登缑山极目》,刻碑立于升仙太子碑旁。

第三种说法,在浙江天台县的天台山,也有太子晋升仙飞天的遗迹,那里也建造了“太子晋纪念堂”,成立了太子晋文化研究会。在太子晋纪念堂里有庄严的太子晋神像。在天台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国清馆,有一弘伟的太子晋大殿——伽蓝殿,将太子晋神像作为护法的伽蓝神像供奉。也似验证了太子晋在天台升天成仙的传说。

以上种种传说说明,中华王氏的人文始祖太子晋是何等地深入人心。

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年轻时胸怀大志,曾官至  司徒,后辞官居太原。当时,人们仍称之为“王家”。于是,以王为姓。后代遂奉宗敬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太原王氏自太原立姓开族之后,承先启后,一脉承传,几度播迁,遍及神州,并且衍派海外,名扬全球,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支英才辈出、百世绵延的名门望族。

宗敬立族王姓之后,历史上经历了战国纷争的动乱。宗敬娶姜氏,生一子:凤;凤生二子:覃、石。从覃起之后为渠——丰——芝——亿——错。王错曾佐魏惠王为相。公元前353年,庞涓从鬼谷子处学成入魏,以精通兵法为王错重用,推荐给魏王,魏王任庞涓为大将军。错生墳,墳之后为渝——息——恢——亢——颐。王颐生王翦,其时为战国末年,秦国崛起于陇西。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王翦起了重要作用。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仕秦昭襄王、秦始皇、秦二世,历三朝为大将军,王翦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为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秦二世亥时,王翦与其长子王贲先后去世。王贲子王离,初为大将军蒙恬手下的俾将。及始皇崩,胡亥谋位,伪造圣旨赐太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不久,蒙恬自杀。胡亥篡位成功,诏令王离接任大将军。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8月,张耳、陈余在起义地擅立武巨为武王(后立赵歇为王)。不久,刘邦、项羽也起兵反秦。有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此时,秦王朝岌岌可危,中原大地一片金戈铁马、刀光剑影。12月,项羽率军救赵,赶到巨鹿城外,立刻包围了王离率领的秦军,楚军勇猛作战,九战九捷,切断了秦军的粮道,秦军大败。次年正月,楚军斩杀秦将苏角,虏获了王离。王离自殉谢世。

王离生二子:王元、王威。巨鹿之战,王离兵败自殉后,王氏已难以立足渭水流域。长子王元在兵荒马乱之中,举家避难于山东琅琊,后徙临沂,韬光养晦,生聚教训,世称为“王氏琅琊祖。”次子王威则仍留在原籍太原晋阳,传承太原王姓之香火。自此,太子晋开族之太原王姓,在中华大地上分衍出“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两大系。鉴于历史上海内外王氏宗亲均称太子晋为太原郡始祖,因此我们尊重习惯,将太子晋到王元、王威的十九代称为太原郡总系。

经秦末战乱后的太原王氏后裔,支分派别,散去各方,世系较为纷乱。两汉时,王威曾任扬州刺史,其子孙长期不显。其一线图为:威——志——珣——言——峙——嵚——彝——彛——勖——励——霸。到王霸时,又重返太原。王霸曾做尚书,后隐居读书,不再做官,以寿终。这是自王威后太原王氏最早见于史传的第一人。故也有人据此认为“太原王氏”的称法应自霸始。

王霸生活在两汉交替之际,距今已1900多年。霸生二子:殷、咸,分为两系。

先说长子王殷,传山西祁县王氏一系,唐时称为“乌丸王氏”。王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祁县在今山西省太原盆地中部,汾河中游东岸,汉时置县,距太原仅60公里。王殷四世孙王述,官东汉侍中、幽州刺史。生三子:隗、懋、允。王允,任司徒尚书令,后与吕布密谋,设连环,诛董卓,为汉末著名的孤臣。不久,又被董卓部将李傕所杀。长子盖、次子景、三子定及宗族十余人皆被诛害。唯晨、凌脱归乡里。及朝廷平定李傕之乱,为王充昭雪平反,又封其孙黑为安乐亭侯,食邑300户。

祁县王氏在王允之后,王凌(陵)贵显于三国曹魏之时。王凌即幸免于王允之难,以才能为魏武帝曹操知遇,入魏后官至太尉,时人说他“文武俱赡,当今无双。”司马懿有不臣之心,诛除异己。王凌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举兵讨伐,兵败被杀,时人无不认为他是“固忠于魏之社稷者”。有子四人:广、飞、枭、金虎,个个才武过人,后皆为司马懿所杀。

祁县王氏遭汉末、魏末两次家难后,元气大伤。此后,司马氏代魏。王家因是罪臣之家,在两晋之时倍受压抑,以致无人贵显于世。直到南北朝时期,才相继有几支祁县王姓人为官为宦。南朝宋车骑将军王玄谟,是王凌以后祁县王氏中第一位最有影响的人。

王玄谟在晋宋之际遇宋武帝于青徐地区,被任命为从事史。以后,因军功不断升迁。至孝武末年,官至顾命大臣。其后,家世相传,显于南朝。子宽,任光禄大夫。从弟玄载,为兖州刺史。玄载弟玄邈,任雍州刺史。曾孙茂,任梁朝开国元勋,官至太尉。玄谟二弟玄则,南朝宋仕太仆、国子博士,其三世孙傑,生子隆。隆生七子。次子王通,隋代名儒文中子在河东龙门传授王道之业。唐朝创业功臣房玄龄、魏征等都是他的门徒。王通的孙子王勃,才华横溢,文思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词齐名天下,史称“初唐四杰”。他的《滕王阁序》,瑰丽飘逸,语惊四座,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词句,广为世人传诵,脍炙人口。王勃长兄勔,生二子:怡、鹤年。怡生潜,潜生六子,其四子名未详,有一子扶,扶孙埙,自碭山迁虞城,后裔居江苏常州毗陵。其五子质,为宣州刺史、御史中丞。王质三世孙王言,军旅无名,后从文职,官授从事郎、新安邑丞,累官至滑州(今河南滑县)黎阳令。子二:彻、永。王言系三槐王氏始祖。傑弟竟,竟生仲华、仲奎。仲华由河汾龙门徙居越州山阴,后迁钱塘养沙坑居仁里,其十世孙庆嗣,北宋初官会稽尹,于五代间徙浙江乐清高园,继迁乐清左原,是左原王氏鼻祖。仲奎,留居河汾龙门,传文中公派。王勃二兄勮,生永年,永年生纶,纶生一子逢。传十九世王整征西番,钦升贵州赤水卫,后升武略将军。

与王玄谟同时,宋镇北大将军王懿,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二千石。懿与兄叡皆在晋末自前秦出奔江南,为宋武帝代晋功臣,兄弟双双封侯。叡孙文和,历青、冀、充、益四州刺史、平北将军。又有梁右卫将军王神念、宰相王僧辩父子等人,人称“乌丸王氏”。 其中,僧辩生顗,入齐时为竟陵太守。顗生珌、珪。王珪(571—639),字叔玠,唐初大臣,隋开皇末为奉礼郎,煬帝时因叔父牵涉汉王杨谅举兵事,亡命山中10余年。李渊入关,始再出山。唐太宗即位,诏拜谏议大夫,历迁黄门侍郎、侍中,与房玄龄、李静、魏征、温彦博等同知国政,多所谏诤。长子崇基,主爵员外郎。崇基生体仁、尚逸、齐望、茂时。齐望,通州刺史,生左司郎中旭。茂时生光大、焘。光大,大司勋郎中,生子开名。焘,给事中,是古代医学文献《外台秘要》的编著者,生大理少卿,遂和苏州刺史遘。

王珪次子敬直,生乾易、乾理。其后裔象仪,天宝时为范阳长史,因乱弃官归隐。象仪的二十五世孙王原为湖北蕲春县始祖。

梁右卫将军神念三子僧修,生子景孝,景孝四世孙嵩,嵩四世孙顺,任唐户部侍郎,在仕9年,告老致仕,有三子:孟实、孟容、孟宝。其后裔王琮由江西婺源迁浙江金华,又由金华迁江西南康,后迁宁州(江西修水),隐居泥湖里(今旌阳山下),为修水王氏始祖。子孙又分迁湖北的崇阳、蒲圻、嘉鱼、洪湖及湖南浏阳等地,十八世孙洌贞又从江西南康迁湖北咸宁县大幕乡定居,后裔又分迁湖北的枝江等地。

五代宋初的祁县王溥家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王溥的六世祖王隐。王隐为唐末人,事迹不详,居祁县。王隐传子文礼,文礼生子后,后官赠太子太保。后生建福,字好德,赠太子太傅、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建福生子祚,即北宋宰相王溥之父。

王溥这一支先几代均默默无闻,它始显于王祚,最盛于祚子王溥,此后尚持续了好几代。王祚,五代人,初为太原郡小吏,自汉入周,升随州刺史,移刺商州。曾以自己的俸钱募人开凿大秦山岩梯路,行旅之人很感激他。后又移镇颖州。其间导通商渠以利舟楫,使郡无水患。入宋后,又迁官为宿州防御使,课民凿井修火备,筑城北堤以防水灾,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晋国公。祁县王氏传到王溥手里,家族更加显贵,并从老家山西祁县东迁至当时的首都开封府,落籍祥符县近善里。王溥(922—982),字齐物,五代后汉乾佑元年(948)戊申科进士,在后周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周世宗时官参知枢密院事,恭帝时加右仆射。北宋初,王溥任宰相,进位司空,成为北宋初王氏家族中最显赫的人物。后唐辉州刺史王埙,先世居祁县,避五季乱,留家砀山,其后徙迁四川虞城。传六世有亨迁徙江苏常州毗邻,又传王溥元天历间迁奉化浦口,王深迁浙江慈溪,王炎迁浙江鄞县,九畴迁浙江海宁。

再说王霸次子王咸,传太原晋阳王氏一系。王咸子孙长期不显。据考证:咸子甲,字子初,后汉元和中屡征不就,隐居石室山,生子二:甫、申。甫,字伯仲,抱道不仕,子二:畊、畟。畊,字子农,后汉郡使,生子一:恬,生子四:锟、烈、柔、泽。泽,字季道,代郡太守,生子一:昶。晋阳王氏的兴起较祁县王氏稍晚,约在东汉末年。《三国志·王昶传》说:昶,家于晋阳。父泽,伯父柔,少年时因得郭林宗品评而知名。郭林宗即郭泰,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善于奖掖后进,有盛名于东汉桓帝时期(147—107年),卒于灵帝建宁二年(169)。柔、泽兄弟谒之求名,最早不过桓帝时,最晚在灵帝初年。知名后分别官至北中郎将和代郡太守。

晋阳王氏自柔、泽兄弟开基后,便成为魏晋盛门。柔子机,仕魏官至东郡太守;泽子昶,史称“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可知是与祁县王凌同时的人。他仕魏后官至司空、京陵侯,魏末因助司马氏篡魏有功,子孙入晋后皆平步青云,超级贵族的基础也随之奠定。故在西晋时,王柔孙沈以佐命之功官至司空,封博陵郡公;沈子浚,任大司马,父子皆登三公之位。昶子浑,晋武帝时率方面之军灭亡孙吴,实现全国统一,建不世之勋,官至司徒,增封京陵侯爵为京陵郡公,食邑八千户。子济,妻子是武帝女常山公主,官至骠骑将军。浑弟深,冀州刺史。深弟湛,汝南太守。湛从兄默(黯),曹魏时已当上了尚书。默子佑,仕西晋为北军中侯。湛子承,亦当上了东海太守。承从叔遐,光禄勋。自晋初至此仅40余年,王氏可考者十三人,除一人早卒外,其余十二人全部进入仕途,且三人三公,一人尚书,官位都在中级以上,可谓鼎贵一时,是晋阳王氏的黄金时代。

西晋以后,五胡乱华,皇室遭劫,在东南一角建立东晋,晋阳王氏也出现败落之象。尽管如此,东晋时的晋阳王氏仍是当代名族。这不仅表现为它能继琅琊王氏、颖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之后独霸东晋朝政达数年之久,而且族中还有三人相继为哀、简文、孝武三皇之帝后,一人位至三公(王恭),五人官至正副宰相(述、坦之、蕴、国宝、恭),五人任大州刺史(淡、愉、忱、绥、恭),八人有恭侯爵位(峤、道素、崇之、聿、承、述、坦之、恺),除去其中的重复因素,仍可窥知晋阳王氏当时的荣华。

晋阳王氏在东晋末年连遭三次家难,一是因为宰相司马道子而起,结果是副相王国宝及从弟琅琊内史王绪被杀;另一是因为前将军王恭起兵清君侧而起,结果失利,他与五子及弟爽、爽兄子和同时被杀;最后一起家难是因宋武帝诛除异己而起,结果是江州刺史王愉及其子孙十余人全部被杀。接连的家祸使这支晋阳王氏元气大伤,以致他们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东晋以后,南北朝乃至隋唐,都不断有自称是他们后裔的晋阳王氏显贵于世。如北魏隋唐时被作为整个太原王氏代表的王慧龙支,“自云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宗尚书仆射愉之孙,散骑侍郎缉之子也”。 慧龙当初遭家祸时,得沙门僧彬鼎力相助,从建康(今南京)逃奔雍州刺史鲁宗之,得到他的资助,渡江北奔后秦。后入北魏,宰相崔浩弟恬知他是王氏子,妻之以女,才得以与北朝首族清河崔氏联姻。

王慧龙是晋阳王氏的开创者,又联姻清河崔氏,北魏太武帝时以军功官至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其家族在北朝的地位由此奠定。至孝文帝定族姓时,纳慧龙孙琼之女为妃嫔,把琼作为太原王氏的象征。从此,因为有皇帝的扶持、大族的提携,王慧龙的后裔终于登上了北方一流大族的地位,与崔、卢、李、郑四姓合称为北朝五族,“世之言高华者,以五姓为首。”

王琼后来官至征北将军、中书监、并州刺史,封长社伯。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并有时誉,各自分房立支,人称“四房王氏”。遵业为大房,子孙贵显于北朝隋唐,十世孙溥至唐末犹任昭宗宰相;广业为二房,贵显略逊大房,后裔知名者有北齐胶州刺史王野父、唐御史中丞王君儒、中书舍人王孝远、祠部郎中王佶、太常博士王仙客、殿中侍御史王鄄卿等人;延业为三房,季和为四房,并早亡,后裔不显。

晋阳王氏除上述几支外,南北朝至隋唐时还有多支贵显,其家族地位虽不能与王慧龙支相比,但也是各朝有影响的贵族。《北史·王士良传》云:士良先祖出自晋阳,晋末避乱,西入凉州,世代在河南做官。北魏太武帝灭北凉,其曾祖景仁归魏,做了敦煌镇将。祖公礼,任平城镇司马,因此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安家立业。父延,任兰陵郡守。士良魏末遭乱,迁居河右,后仕东魏北齐,又仕北周,隋朝时官至小司徒、荆州刺史,封瑯琊县公。子德衡,北周末年任仪同大将军。又《北史·王韶传》云:韶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祖谐,字德衡,原州刺史,父谅,早卒。韶北周时以军功官至开府、车骑大将军,封昌乐县公。入隋后极受文帝敬重,后官至司徒、尚书令,灵豳等十州刺史,封魏郡公。子士隆亦有文风,隋末任尚书右仆射。王世充代隋建郑,他依然受重用。士良与韶本是一支,一直传到全斌,北宋并州太原人,武宁军节度使,是五代至北宋的著名将领,其后裔分别居山西太原刘家堡村、湖南沅江市新湾镇赤山、江西南昌县武阳镇等地。

入唐以后,晋阳王氏贵显者有王慧龙后裔中的大房、二房,以及汾州长史王满支,即文宗宰相王播、僖宗宰相王铎、魏郡公王起、武宁节度使王式、浙东观察使王龟、太常博士王炎等人所在支系还有诗人王翰支,宪宗时太尉王锷支。其长子稷,唐末任德州刺史,为节度使李公略所杀。稷子叔泰,唐亡时仍任九品官。

浑长子尚,晋以父功,封关内侯。尚子成,其后裔迁江西临川,有宰相王安石兄弟七人,其中安仁次子放,由江西临川分派迁居湖北武穴市龙坪镇;王棣,字仪仲,本元浩次子和甫之孙,荆国公请于朝命继荫於元泽薦辟,以荫入官太常博士。后裔积贤迁江西乐安县稠溪村定居。安义孙撝由临川迁浙江鄞县;安国孙王辉、安礼孙仪侦、仪仁、仪信分别定居于江西赣州。赣南地区有大批王安石家族,说的就是安国、安礼的后裔。安礼四世孙厚之由临川迁浙江诸暨市;安石从子景迁江西吉水县;还有安石从弟安重支下的定二迁江西抚州东溪。

澄后裔全斌九世孙子实为太原刘家堡村始祖,传五世孙琼,字德华,号晋溪,他和于谦、张居正被史家称为明代三重臣。

“四房王氏”遵业支世系。遵业的六世孙光谦,其后裔徳载,讳顺,唐季由进士刺吉州,为江西安福金田始祖,子孙分迁于江西莲花、湖南衡阳、邵阳、湘潭等地。又有后裔普,为唐协律郎,先世居光州固始,东晋南渡迁泉州晋江温陵里,后又转迁广州黄阳延兴里。六世孙光復,其孙篆,唐进士,著作均见《全唐文》。篆的四世孙元暕,历任唐御史、属三院,尚书郎、北部员外郎。生一子:景肃。景肃,讳仪,字元真。唐高宗乾丰二年(667)生,开元初,历官丹阳(今江苏镇江市)太守,徙豫章后居东湖之滨,以子贵封“豫章伯”。有三子:政(孟友)、致(仲友)、徴(季友)。

王政(孟友),唐时仕官至襄、邓等州防御使、鄂州采访使,赠礼部尚书。复徙居河南。子一:仲舒。

王致(仲友),与季友留居江西丰城,有二子:运俊、武俊。

王徵(季友)是唐开元二十四年江西省第一状元,任御史中丞,致、徵的后裔分别居住在江西南昌的湾里、三江镇、丰城市等地。

王仲舒(762—823)唐太原(今太原西南)人,字宏中,历官制诰,任峽庐州、 婺州、苏州刺史及江南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任苏州刺史期间,捐玉质宝带集资建桥,此桥位于苏州城东南15里,横垮于澹台湖与运河相接之处,全长316.8米,宽4.1米,共有53个桥孔(王仲舒时年53岁)。桥孔之多堪称国内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名桥之一,故名“宝带桥”。 在任江南西道观察使期间,岀官钱两千万,代贫民输税。他有七子:初、哲、贞、宏、泰、復、洄。

王初,字辑先,又字叔恭。进士及第,出为登州判官升袁州刺史。有三子:希羽古、吉。长子希羽词艺优博,昭宗天复元年与曹松、刘象、郑希颜、柯崇同登进士,时称“五老榜”,同授秘阁校正。时年70多岁,其余4人都在60岁以上。由于是长孙,令名“家长基”。希羽次子延祚生明,明长子锡,锡生陈光、德光、邦光,其后裔分居安徽歙县、浙江湖州市、金华市、淳安县、湖北阳新县等地。古的后裔由江西的吉水带源分别迁出,盛之迁徙江西的赣州。延年于北宋初迁乐安湖坪开族立基,为湖坪开基祖。国宝公在绍兴中以义兵助国,功赠扬州府尹、中宪大夫。初步统计延年的后裔散居10多个县市,男丁就有数万人。必泰迁江西大余县等地。吉有二子:讥、该。王讥,字仕禹,居流江,其后裔范居江西南康、吉安等地。王该,字仕契,随父吉过继给谋,为庐陵王氏始祖。唐末富甲乡邑,好善乐施,乡称长者。五代时期自四川迁于江西庐陵(今吉安市),他的事迹富有神话色彩。在南宋宰相周必大为王该九世孙王庭珪撰的行状中,有这样的记述:“公姓王氏,讳廷珪,字民瞻,其先太原人。八世祖该避唐末乱,徙居庐陵郡西60里之河山,好善乐施,人称长者。伪吴顺义元年,龙见所居陂田间,有异僧云:是将为佛寺,公宜北去百里,遇三白即止,子孙当繁衍,且岀文士。长者如其言,行至安成北之连岭,遇白马一,问其地名,曰大白茅,稍前曰小白茅,乃家焉。李氏保大中龙复见何山,遂为龙田寺,今金地寺也”。其后裔遍布江西、湖北、广东、福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等地。

王哲,字叔贤,与兄初同登进士及第,任右拾遗、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王贞,字叔逊,官拜博士,子一:希翰。其子结迁河南开封,十二世孙久禄元末明初入蜀。王宏,字叔敏,唐秘阁校正,子一:希翔。王泰、王復、王洄(泗)其后裔不详。希翔有六子:延镇、延钊、延铨、延钺、延铅、延锜。王希羽等七兄弟以及由他们形成的泽富王氏、云川王氏、双杉王氏、武口王氏以及延钊的一百个四世孙分迁在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四川、重庆、新疆、福建、湖南、广东、山东、天津、贵州、云南、黑龙江等地。后裔中有宋孝宗朝宰相王刚中,亁隆年间休宁状元王以衔,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王友亮,近代贷币理论家、财政学家王茂荫等。

光谦五世孙德载,讳顺,唐乾符(874—879)进士,任吉州剌史。为江西安福县金田王氏始祖。其后裔分迁湖南邵阳、衡阳、湘潭,台湾,江西莲花。

琼长子遵业四子柬,北魏从事中郎,出为祁县令,遂家焉,周受禅历大将军,封太原郡公,遂为祁县王派祖,生二子:思政、裕。思政,柬长子,官并州刺史、都官尚书,封太原郡公。“永徽元年(650)丙午,唐高宗李治立妃王氏为皇后。后,思政之孙也。”以后父仁祐为特进魏国公。王皇后,祖思政,父仁祐,母柳氏,方冀从祖妹。642年,唐高宗李治封晋王,纳为晋王妃。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崩,李治继位为高宗。永徽元年(650),立王氏为皇后。永徽六年(655)十月,后被武则天所陷,废去王氏后位及萧氏妃位,随后被谋害。

王柬五世孙王鉷,王瑨次子,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七郎”。开元初,贤良方正科进士,开元时,累除户部员外郎,天宝中拜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京兆尹,兼二十余使,封太原县公。天宝十一载,因刑縡谋逆,词连公及弟銲、鉷和郭氏在同僚的帮助下,隐居湖北黄梅县鼓角山,耕读传家,遂为迁梅始祖,生三子:信养、华养、保养,其后裔分布在湖北黄梅、蕲春及江西的九江市。民国五年合修《王氏祠志》时,已有72户新说。又传鉷七世孙念九,元至元间中举明经。至正四年,任广西容州同知,辞官后植根容州,后裔子孙已传二十六世,人口达三千余众。念九的十六世孙维新,26岁中举人,三次赴京考进士未中,42岁任武宣县教喻,后升平乐府教授,后又咨调池城府教授兼理凌云县学事,著有诗词文赋数十卷,天文方面的论著《天学钩钤》六卷。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在广西历史名人专栏登载其事迹,誉为广西文豪、清末两广文学大家。

“四房王氏”广业支。琼之次子,广业长子乘,支下伟俊,是广业的五世孙,甘肃陇西人,举唐上元庚子第进士、平章事、江西节度使。唐建中四年(783),讨安成北岭白茅洞、南岭孤源洞,捕贼首石明横之徒,即降凯还。后徙居安成(今江西安福、莲花县境内)东郭村,为东郭安成王氏鼻祖。其长子宁,为琼州刺史,徙居琼州(今海南省)。第六十三世允文,登宋丙午第,初任宣瑜迁枢密副使。允武,宋武举第,任太子洗马。志立,率文彬、文焕、文奎三子徙居安成黄岗。第六十八世以贤、以观,分别徙居江西莲花县金滩和良坊,为金滩、良坊祖。晋七十世彞、伦,为分宜义门王氏始祖。第七十七世庆,徙居十五都月角山,为安福县月角山王氏始祖。

“四房王氏”季和支。琼之四子季和传二十五世孙世昌,是宰相、太原郡公王播的后裔。世昌,字永盛,号叶卜,种善积德,授江都牧。元末从明太祖起义,赠勇略将军。其先祖王恕,举进士,任南京扬州仓曹参军,遂徙江都,卜居乌衣巷,乃为江左始祖,是三江名族。世昌三世孙鉴,字孔昭,号梅轩,袭广东惠州千户,诰封武德将军。正统辛酉调任信谊卫所千户,遂带母辞弟赴任后落籍广东信宜,为信宜窦江王氏始祖,其后裔遍布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还有王望迁徙于浙江东阳县南里定居,为画溪王氏始祖。

自周灵王太子晋开族立姓至今,子孙绵延海内外,太原王氏前后相继近百代,上下达两千五百余年,真可谓“王家远祖肇轩辕,百世流风溯太原。”

历经五千年文明的祖国,适逢中兴之时,作为太原王氏的后裔,定会弘扬祖德,作出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养育了祖先的这片热土的特殊奉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太原王氏源远流长。愿普天下的太原王氏子孙,携手并进,终求民族之强盛、世界之大同。

炎黄子孙名扬五洲,太原王氏彪炳千秋。

                                                                                    2014年10月


参考资料:

1、《中华姓氏通史·王姓》(王大良著)

2、《小店文史资料第三辑》(政协太原小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