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里 尊崇老子 ——从涡阳民俗说起

                                    老子故里 尊崇老子 ——从涡阳民俗说起
                                            王燚(散文) 编辑 磐石

     涡阳,是老子故里,道源圣地。
    涡 阳人对老子的尊崇,是发自内心的,精诚热烈的。
    众所周知“避讳”的意义,最早是指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否则,就是对君主和尊亲的不尊敬,同时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涡阳有个全国独一无二的“避讳”民俗,就是我们称李子树为“辉子树”,称其果实李子为“辉子”。而这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避讳”民俗的形成,自然是缘于我们对老子的尊崇。国家非遗《老子的故事》一书,记载了这样的传说:老子的母亲在一天午睡时,朦胧中忽然梦见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自东向西直扑到她的怀中,从那以后老子母亲感觉自己有了身孕。历经八十一载孕育,老子降诞于李子树下。老子出生后,就对母亲说“我既然生在李子树下,那就姓李吧!”……所以当地老百姓为了尊敬和纪念老子,就把李子树改叫为“辉子树”,把李子也改名叫“辉子”了。这种叫法自老子出世一直叫到了今天。
我们知道,推牌九是民间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娱乐民俗。娱乐过程中,虽然有一些约定成俗的“规矩”,但有一些临时性的“规矩”,则是由那个操纵全局打骰子的人规定的,其他玩家必须“言听计从”,因此其他玩家称“操纵全局打骰子的人”为“庄家”。然而在涡阳,其他玩家则称“操纵全局打骰子的人”为“老庄”。称“庄家”为“老庄”,也是涡阳独有的娱乐民俗。这一娱乐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同样表明,涡阳老百姓长久以来对“老子”和“庄子”及“老庄文化”的尊崇。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多人常用这句俗语来劝诫那些做错事的人。然而,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旦做了错事,父母或邻居长者,就会绷着脸极其严肃地对我说:“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我自然也明白这句俗语的意思,因为平日里,我就听他们给我讲过有关“老子的传说故事”。时至今日,大多数家乡人面对犯了错的孩子,依然用“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来劝诫他们。我知道,“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绝非家乡人的口误,而是因为受到老子文化的熏陶,感知老子文化的教育作用,缘于对老子尊崇,进而形成了老子故里这句特有的民间俗语。
尊崇老子,秉承老子慈孝美德,涡阳还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种植”民俗。苔干是涡阳的地方特产。它在清乾隆年间作为贡品送进皇宫而成为“贡菜”,又因为食之清脆有声,曾被周恩来总理幽默地称作为“响菜”。如今,涡阳人依然传承着苔干“种植”的民俗。涡阳苔干漂洋过海,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涡阳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苔干(贡菜)之乡”。苔干“种植”的民俗,之所以能在老子故里道源圣地形成并持久延续,也是缘于老子。传说,老子撞断母亲三根肋骨出生后,母亲重伤,久卧在床,健康每况愈下,老子心急如焚。一日,老子听说有一种草,能治疗母亲的病,于是在自家的叫“无忧”的菜园里种植了这种草,并每日亲手将这草给母亲煮饭食用,久而久之,母亲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这草因为种在“无忧”园里,老子便给这草取名“无忧草(苔干)”。周围村民得知老子种草能医好母病的消息后,纷纷效仿,广泛种植,这种习俗传承至今。
“老子天下第一。”老子故里人,自然尊崇老子,所以便代代相传,因老子和庄子,在涡阳形成的全国独特的习俗和俗语。

【作者简介】王燚,笔名王体友,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作品集《道乡吟》;全国名人名家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安徽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