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节选)

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节选)

编者按:节选自《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

宗祠作为宗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表征和物化的文化精华,其历史演变具有从特殊到普遍的特点。宗祠文化在传统社会承担着个体启蒙、道德教化、失范惩罚、文化传承等社会教化功能,这些功能在宗祠的各种活动中充分体现,如祭祀、倡学、惩治、融入日常生活、拟堂号堂联等。宗族对社会的治理也是以宗祠为中心展开的,其治理逻辑主要体现在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实现文化的传承与选择等方面。宗祠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富矿,亟待保护、开发、提炼和传承。

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考量,作为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宗祠文化中确有糟粕,如忽视人权、歧视女性、宗族械斗等,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科学观念的普及,宗族观念也确有淡化的迹象,但其作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毕竟在历史风雨中屹立延续了几千年,宗祠文化能够应变、自变地生存下来,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原有宗族制度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宗族观念的消除,更不是民俗民风的消失,恰恰是隐匿于民间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日常生活和人们的记忆中,这在本质上不仅不会影响宗祠社会教化功能的发挥和社会治理逻辑的演绎,还会对社会文明、社会秩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宗祠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空间的缘由所在。

首先,宗祠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是社会教化的有益支撑。

在当今社会,虽然道德教育被列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甚至从孩童开始,社会各方就把“理想的行为规范”进行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但当前社会的浮躁功利、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不断出现,令人担忧。既然接受教化的主体是人,就必须考虑到人的特性,即人格的独立与完整,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与国情,即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宗祠文化对国人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人的道德价值建立在宗祠文化中、熟人社会下,社会日常生活更多地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而现代社会是以核心家庭为单位的陌生人社会,自律行为没有约束,他律影响日渐衰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不妨研究和借鉴传统的宗祠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进行社会教化。

宗族本是中国古代为数极少的合法民间组织之一,而且比其他的合法宗教、行会组织历史悠久得多。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是连接后人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宗祠文化,后人实现与祖先的心灵沟通,强化现代社会中弥足珍贵的饮水思源、家国至上、慎独自省的道德观念,令族人追本思源、光前裕后、效法先贤、奋发向上。现代社会中,虽然不是以宗族为中心形成宗族范围内的公共生活模式,宗祠文化突破空间的局限依然可以在精神领域发挥作用,敬宗收族,改变当前人们价值目标的单一和精神信仰的缺失,使人们寻根谒祖,尊祖敬宗睦族,重温“宗祠”、“祖先”、“族规”,反省自身。现代宗祠,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宗族祭祖场所和宗族内部的司法执法场所,而是在保留追思祖先精神依托的基础上,成为基层社会中的公共空间。除了每年一度的大规模祭祖以及年节庆典外,宗族以宗祠为空间载体开展规范族人的行为习俗、婚丧礼仪、文化娱乐等社会活动,是其他社会组织难以做到的。这种保留无疑更多的是作为文化形态的保存,是对传统文化中旧祠堂的优秀因子的继承和发扬。香港敬罗家塾修复、广东从化广裕祠修复、佛山兆祥黄公祠修复等行动,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表明宗祠所传承的独特传统文化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价值受到了国际历史文化保护活动的关注。

其次,宗祠文化凝结着深厚的血缘亲情,是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

宗祠文化对国家历来认同并持续维护,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宗祠文化中最原始的莫过于对共同祖先炎黄始祖的崇奉,这种认同正是形成我们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文化因素。这种血缘宗族情结是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家族,一串生物的血统关系,真把全家人连锁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事业团体”,“宗族构成介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得天独厚的中继站”。宗祠文化把血缘亲情融入整个国家、社会,使得中国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血缘联系基础上产生同宗共祖的观念,促使中国人的良知系统更倾向于“安身”与“安心”,自然形成深具稳定性力量的血缘关系与社会性的宗族情结的结合,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越发稳定。而在“修身齐家治国”中,国家利益必然永远高于宗族、家庭和个人利益,促使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更倾向于“天下大治”、“安定团结”,这便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静态目的意向性,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宗祠文化生存发展于基层社会,有益于人心的团结凝聚。中国人同宗共祖意识的血缘溯源指向不仅仅局限于以宗祠为物质载体的“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同姓宗族组织,事实上,血缘关系在社会发展中一直存在外倾的趋势,这也是通常说的亲缘伦理型文化,在“亲不亲故乡人”的地缘群体和“家族式阶序”的各种关系中都普遍存在。这种民间社会中的血缘关系和由血缘“拟制”形成的社会横向联络组织,具有统一协调、群体整合的功能,它能提供安全保护、帮扶互助和精神慰藉,使其成员具有较强的“内团体”意识和归属感,即便是遭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只要稍微具有相应的社会条件,就会因为亲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谋事及其他福利的需要而组织起来。这在我国已经成为历史和文化传统,为人们所习惯,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从未中断的文化动力。它有利于社会的向心内聚和相对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捐资兴学和社会联络,强化文化认同和增进团结,促进海内外华人的相互协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宗祠文化内含丰富的治理经验,更益于中国式社会治理实践。西方治理理论已引入我国多年,然而却不能在我国扎根,只在形式上敷衍应付,社会治理实践中仍然问题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治无教,忽视了对蕴含传统文化的宗祠文化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的研究和继承。宗祠文化在历史中是鲜活的,每个人对宗祠都拥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关注备至、费心劳力,宗族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依附,而族长则是灵魂性的存在。对比当前的基层社会,每个人都生存发展于社区之中,但对社区似乎又毫无感情,对社区的事务也很少关心,难以为社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在社区居民看来,社区主任不过是政府委派的处理各项事务的负责人,与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社区建设工作缺乏动力和凝聚力。这也是社会教化难以落在社区、社会治理重形式缺实效的原因所在。可以说,继承和发扬宗祠文化中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理内核,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选项。当然,笔者并非主张退回到传统社会,这在流动性极强的现代社会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起码我们要考虑到文化因素,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出发来治理我们的社会,让社会充满生机、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每个人对社会都充满感情、充满自觉的关心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宗祠虽然只是一种文物建筑,却囊括了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诸多内容,无论从社会教化还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宗祠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而宗祠文化则反映着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凝聚力,折射出传统文化合群和众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承载着祖先珍贵创造力与情感的物质载体已然脆危。……文化良知催促我们去护持这些斑驳脆弱却秉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挖掘其中深含的义理,扶正民族文化与自觉的人格”序,构筑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纠结、延伸、交相辉映中实现道德向善、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以此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吴祖鲲,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教授;王慧姝,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讲师,吉林大学博士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