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姓氏源流概略

一、唐大历年间,随罗荣征讨播州之军人留镇而落业

1、罗村罗氏

唐朝大历年间,播州地方叛乱,朝廷派何司马、蔡经略征剿,都三战无功,九争败绩,于是又派镇守麻阳的都督金事罗荣率兵征剿。罗荣沿赤水河征播,在赤水河中游留下一支家兵镇守于要道之冲,保障进退之路。罗荣征播得胜,授六州沿边招讨使、太子太保、荣禄大夫,封播州侯而镇守播州。这支家兵遂家于斯,长期驻扎,任土目,执掌一方军政要务,居久,势旺而名罗村。罗村罗氏已传数代,计约2000人。

二、唐僖宗乾符年间平播军人留镇而落业

2、学孔、喜头、高大坪穆氏

唐信宗乾符二年(875年),穆星明征播,败于域境之芦村,有家兵遂家于此。另有穆星天乾符三年(876年)征播,镇守播州,居白田坝。后裔穆庸,于明隆庆年间迁入境内穆营坝,后落业闵山屯。同时落业落炉的穆央后裔迁入喜头耙梳屯石火炉、学孔茅坪风吹坡、高大坪、梯子坎等地。计约万人。有武举穆云魁,岁贡穆正贤、穆荣春、恩贡穆芝章,农民起义军首领穆继贤、穆玉朋等。

3、火石岗娄氏

娄殿帮,唐乾符年间入播,居桐梓娄化里。其后裔一部迁火石岗石滚头落业,计约500人。

三、宋理宗绍定年间平叛军人留镇而落业

4、学孔、喜头、后山、九仓袁氏

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今土城地区有自称为曹王的人反叛袁世明率兵从江淮入境镇压。事平,遂留守罗汉坝,其后裔在今之仁怀境内分住于后山、小湾、学孔喜头、沙滩等地。计约1.2万人。

5、五马云安母氏

母友贤、母友亮、母友政亦奉命带兵进剿,平定后留镇缉麻山、永安寺、三合土等地,后裔计约4000人有武举母元超,贡生母应耕、母泰龄,威远卫屯官母纲、母俊、母体湖等。

四、红巾起义军入境落业

6、安龙场安氏

元朝末年,长江中下游爆发了红巾军农民起义,占领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给元朝统治以沉重的打击。红巾起义军明玉珍率兵攻占了四川,并于重庆建立大夏农民军政权、后大夏政权覆灭,起义军便解甲落业于四川各地。安朝和,江西吉安人,参加红巾起义,随明玉珍人川。因与明玉珍政见不一,便投奔播州杨铿。后随杨怪进页,得朱元璋封为世袭骑都时,诏守怀德司(今二合镇安龙场),遂家仁怀二合安村。有土司官安守邦、安密、安在嵩等。后嗣衰微。

五、明正统、嘉靖年间,平乱军人留镇而落业

7、鲁班文政铜鼓水、坛厂、礼貌沟、中元叶村湾王氏

明正统五年(1440年),水西诸夷叛乱,王昂领兵平服。平定之后,王昂封平南侯,令镇守吴马隘,天车屯,关门屯,黎民镇,羊儿寨,马湖屯等处,以防水西。后以吴马隘、放牛山、苦葛烂赠与王昂作俸田,诏领百户粮自收。王昂后裔分住鲁班文政铜鼓水、坛厂、礼貌沟、中元叶村湾等地,较长一段时间为地方长官,王氏后裔曾参与平杨应龙,平奢崇明战事。有贡生王伋、王龙安、王文垓,王偀等。凡传18代,计约3500人。

8、龙井王氏

王忠君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清里十八都王家庄,明代入四川,住成都府内江县龙桥里。明嘉靖九年(1530年),因川黔边蛮夷叛乱,王忠君奉旨领兵征讨,战平,令镇守地方。嘉靖十七年(1538年),落业龙井小鹿乡。后裔分住兰家曹、大鹿乡、龙井街上、鲁班祁家湾子、五马高山荣及金沙等地。

9、三合、烂溪、石板塘任氏

任让,于明成化初年率军剿匪,进入播州,落业罗汉寺。后裔分住三合土一碗水、烂溪、石板塘、长岗等地。有举人任之楷、任思正、任之楘,任清臣,贡生任曾培、任国经、任铭轮、任树棠、任铭谷、任铭礼,任汪、任清钱、任淳、任涛,任济午、任铭韩,任金华及陕西长茅隘游击、武毅将军任耀等。

六、明万历二十八年平播官兵留镇而落业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派兵24万征讨播州杨应龙,播平,改土归流。李化龙《播地善后事宜疏》云:“播沦于夷阅八百余年,风俗犷悍,法令扦格已久。今地虽荡平,而逋孽潜藏,汉夷错杂,招苗树党,越界侵田,时所必有。今议播州留兵1万,黄平留兵3000,粗足防守。”朝廷采纳了这建议,于是有以下官兵留镇仁怀,为威远卫屯官,后编入民籍,落业仁怀。

10、九仓火烧岩王氏

王甫松及子王尧,王舜为永宁安抚司土目。播平,王甫松任守边把总,留镇黎民。遂家黎民,后裔分住火烧岩、排沙坝、杜包、柑子树、大面坡等地,计约3000人。

11、黎民王氏

王江,官游击,留镇黎民,后裔遂家仁怀黎民藏兵沟。计约1000人。有威远卫屯官千总王育才、王正相、王嘉漠等。有贡生王钦贤。

12、火石岗欧家营吴氏

吴璜,字天鹏,居四川东道荣昌新桥里十甲罗石溪口北岸吴家铺。任合江路官兵粮导官。播平,屯二郎里,后裔遂家火石岗欧家营。明代有贡生吴振举、云南罗次知县吴仕奇。

13、学孔余家坝陈氏

陈潮、陈林,籍四川内江高粱村石子岭。平播后,陈潮,于遵义大溪里八甲余家坝落业。凡传18代,计约1000

14、二合陈家嘴陈氏

陈林,于仁怀与古蔺交界的杜家端鸡壳屯镇守,为威远卫屯官,遂家二合陈家嘴。凡传18代,计约1000

15、孙家事孙氏

孙汝刚,原籍江西泰和县西乡韭菜园。平播后,奉命镇守安罗里五甲屯上,为威远卫屯官,后裔遂家屯上孙家寨。凡传17代,计约2000人。

16、白鹤溪卢氏

卢三应,祖籍江西瑞州府高安县,平播后,奉命镇守生界坝,为威远卫屯官,后裔逐家李博里白鹤溪。有贡生卢治安任湖南新田知县,贡生卢治馨任山东蒲台知县,贡生卢萱任黄平州学正,贡生卢郁芷。凡传13代,计约50人。

17、龙井彭家嘴蔡氏

蔡鹏霄,籍四川内江马街子,平播后奉命镇守黎民,为威远卫镇边千把总。后落业龙井彭家嘴,计约3000余人。分住龙并彭家营等地。

18、二合玉林沟张氏

张德友,原籍四川泸州,平播后,落业仁怀县安罗里八甲二合树玉林沟。凡传19代,计约1.81万人。分住二合、小耳沟、河包土、生界、草子坝、长岗并坝,喜头后坝等地。

19、合马罗村赵氏

赵奇,籍四川内江,平播后屯兵安罗里罗村。后裔分住合马、二合、三合等地

20、后山王氏

王守营,先祖籍浙江余姚,转徙四川,居泸州蓝田坝。王守营平播后,受威远卫指挥使袁惠芳之令,镇守吴马口,后驻防后山木栏关、冷水、鸡场关。历任屯官。遂家李博里后山屯。凡传16代,计1588人。分住后山大土等地。有武举王世勋、王世漠。

21、五马杨村熊氏

熊珠,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平播后,屯军李博里一甲梅子丛,后落业水安寺杨村。后裔分住五马镇杨村等地。有威远卫屯官熊廷信,熊国政、熊耀。

22、楠木坝严氏

严维皇,原籍浙江严州府铜炉县,平播凯旋之时,因病未随军回朝,遂落业安罗里簸箕坝米桶坝,后裔迁楠木坝落业。计约600余人。分住楠木坝、中枢。

23、木石坝杨氏

杨有兴,原籍江西南昌后大水沟,平播后,镇守李博里坛厂骡马场,后迁安罗里杨保坝落业,后裔计246人。分住交通木石村。

24、五马谢家寨谢氏

谢仲武,先祖籍江西南昌府北门谢家街,明洪武年间移民入川,居成都府华阳县。明万历年间随刘綎平播州。平播后,留镇仁怀县二郎里谢家坝。后裔迁李博里谢家寨落业。凡传16代,谢家寨计约500

25、上坝田田氏

田有充,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封泉邱山。平播后,镇守安罗里四甲上坝田,扎营处称田家营。计约3000人。分住上坝田、荒溪沟,高大坪高堰等地。

26、合马马胡沟、学孔仇山胡氏

胡诏,居四川江津杜里三都荣因山担水溪上沟。平播后,镇守安罗里火石坪马胡沟。其孙胡可锐居安罗里马胡沟,胡可用居遵义县大溪里杨坪岗(今学孔乡仇山)。凡传17代,计约5000人。分住合马马胡沟、火石坪、油沙岗,学孔仇山、水沟等地。

27、沙坝河张氏

张金山,居四川泸州大田角寨子坝。平播后,屯守李博里六甲石关(茅坝二号湾杨保沟),后移营沙坝河。凡传17代,计约400人。分住沙坝河、两河口、龙井、中枢等地。

28、学孔马鞍山李氏

李富,居重庆江北富家冲李家湾。平播后,奉命屯兵遵义县高坪小田角。其子李万现落业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里马鞍山(今学孔乡),凡传17代,计约1500人。分住学孔马鞍山、河村、银水、中枢、芭蕉沟等地。有外迁贵阳。

29、合马马胡沟罗氏

罗金旺,居四川永川松溉,平播后,奉命与胡诏一起镇守安罗里马胡沟,凡传17代,计约1300人。

30、三合青菜沟程氏

程聪、程明之先人。程钟灵,明军校尉,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明正德四年(1509年),平叛人川,平定后驻守内江高粱镇石子岭程家湾。程钟灵后裔程聪、程明随总兵官吴广进播州。播平,程聪、程明留镇安罗里三甲青菜沟。程聪后裔凡传19代,计约3000人。分住三合青菜沟、合马陶洪、中枢、茅台、坛厂、高大坪、大坝、鲁班,外迁习水、金沙、遵义、四川古蔺等地。程明后裔迁二合,凡传19代,计约2000人。分住二合、茅台等地。

31、火石岗底水王家寨王氏

王启,籍四川内江高粱镇王家坝,平播后,留镇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十甲底水沟。凡传18代,计约4000人。分住火石岗乡王家寨、两岔、荣华、大坝、西河坝等地

32、鲁班车家湾刘氏

刘世珍,籍江西吉安府秦和县,明朝万历年间,奉旨征播,播平,留镇李博里鲁班,后领落业李博里车家湾。后裔计约千人。分住车家湾、黄泥田、白果坝、冠英、坛厂石子坝等地。

七、明朝天启年间平奢崇明、安邦彦之乱军人留镇而落业

明朝天启年间,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反,水西宣慰司同知安邦彦亦响应。朝廷派兵征讨,战火殃及仁怀。战事平息,征剿官兵有部分即令镇守仁怀,逐家。

33、黎民、龙井刘氏

刘兴浦,为泸阳左都司,奉旨征剿奢、安之乱。即率子都司刘启荷、孙都司刘显耀出征。曾大战龙场营,克破水头屯、岩下一带。随侯良柱副总兵征白凼、滑石、普市、歹响堡等地方。经多方招徕,阵斩擒共107颗,招抚顺民3000余家,招奢军头目张大安、闰虎,斩杀奢阿冬父子。复招奢军头目杨柳、刘朝和,逆党数千来降。天启三年(1623年)927日,桃核寨大战斩敌7颗。1120日,攻打闶定屯,生擒奢军头目沙衣,兵18人,斩2颗,复克龙场营、岩下。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初四、五日,攻打水头屯,辆敌4人。初七日,攻打陇角、老耗沟等地,新故23人。后奉令战守遵义城,后又移营桐梓,把守磨枪岭,与夏金海擒斩有功,得纪功嘉奖。刘显耀因功升参将,恰兵450名。平定之后,奉令镇守黎民隘,遂家仁怀。凡传21代,计1万人,有贡生刘玠。

34、喜头史氏

史鉴,原籍江西,奉命平乱,平定之后入安罗里六甲鱼塘落业。凡传18代,计500多人。分住喜头白果园、石坟湾、坛厂桑树、五马等地。

35、大坝尧村汪氏

汪朝春,任都统,籍四川荣昌县荣德乡汪家庄,天启三年(1623年),率命平乱,平定后,令镇守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十甲鹿啼屯,遂家,凡传15代,计约800人。分住大坝尧村,梅子坳、石家寨、坛厂、银水等地。

36、二合正觉寺罗氏

罗汉辉,籍江西古安府者水县罗顶山床陶银塘,奉命率军平乱,阵亡于安罗里龙井山军师岗,后裔逐家于斯。凡传20代,计约2000人。分住二合正觉寺等地

37、三元洞吴氏

吴塞罗,率军平乱之后,留镇九仓坝,子吴连登迁三元润落业,凡传16代,计约2000人。

八、南明遗臣、军人、大西农民军隐退入境而落业

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天亡,福临登基,清朝建立。明朝遗老旧臣在江南,先后建立了弘光、隆武、永历政权,史称南明政权。弘光、隆武很快被清兵剿灭,唯永历政权与清政府抗衡十多年。永历政权,以朱由榔为帝,立于广东肇庆,后在贵州安龙经营多年,最后被清兵所灭。为避乱,明朝遗老、军人便隐退避居于境内,遂家。

38、喜头夏氏

夏国样,籍会槽,为明朝遗老,护永历帝于安龙数年,见清军进剿,南明难以维持,便隐居于遵义干溪,其后裔部分迁仁怀岩后、后坝、中枢梅家堡等地落业。凡传18代,计约6000人。

39、鲁班葛氏

葛仁奇,祖籍江西泰和县神仙口永兴桥四大牌坊。投南明永历军,永历六年五月,葛仁奇随军攻四川失利之后,退遵义,命守黎民,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进黎民。四月,明军败散,葛什奇避退至闶定,后落业鲁班。凡传15代,计约430人。

40、大沙坝李氏

李万学,居四川叙水厅南天生桥,参加大西农民起义军,永历八年(1654年)甲午,得永历帝委署仁怀,住火石岗,管理仁怀县上五里地方。后裔居安罗里大沙坝石粉沟罗锅塘。凡传17代,计约3000人。分住大沙坝、羊石头、小沟湾、茅坪、观音、盘龙等地,有举人李子赞任江西东乡知县等。

九、清兵入境,择地落业

清朝建立后,其西南仍为南明政权统治,至清顺治十五年,清兵进军西南,兵临仁怀,自此,仁怀始归清朝统辖。战事平定之后,部分清兵落业。

41、仁怀文政穿山洞王氏

王狮,系琅琊之王,居四川江津。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吴三桂统兵入川,南下攻遵义,王狮偕兄弟6人在总兵沈应时指挥下,进攻驻守仁怀生界坝的白文选农民军,白文选退守七星关,仁怀县归顺清朝廷,王狮因其弟王象在小水沟黎家山阵亡,便解甲落业李博里文政穿山洞。后裔计约5000人。分住文政八合头等地。

42、生界后田陈氏

陈以荩,原籍江四临江府清江县崇学乡光里松湖围阳田角西堡黄龙潭。崇祯末年,避乱入川,在重庆中东街三牌坊设药行以济民。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兵进遵义,陈以意以军医随军而临生界坝,逐落业后田。后裔分住后田地方。

43、三合沙坎陈氏

陈金玉,居四川隆昌,参加大西农军,后脱离部队,定居仁怀三合沙坎,后裔约800人。

十、清康熙三年平水西之乱,军人留镇而落业

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水西安坤聚众反清,仁怀茅坝大安洋、小安洋起兵据沙岗屯响应,吴三柱统兵十四镇进刷。其中两镇进军茅坝征剧大小安洋。战平,部分清兵留镇仁怀,遂家。

44、石良坝张氏

张升,字耀龙,原籍湖南衡山县。随吴三桂镇云南,任守备。平大小安洋之乱后,留镇茅坝,入籍茅坝石良坝。后裔计约1000人。分住茅坝石良坝等地。有拔贡张义超。

45、茅坝衙头许氏

许载奇,吴三柱麾下参军,平大小安羊之后,留镇茅坝,为威远卫屯官,主政地方军民要务,故称住宅为衡头。凡传14代,计约100人,有贡生许尔炽、许楷。

46、茅坝丁氏

丁瑛,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丁瑛进则水西之乱,遂落业茅坝。后裔计约1000人。分住仁怀茅坝等地。有贡生丁德昭。

47、茅坝方氏

方伦,官游击,平定后,遂家茅坝。凡传17代,计约1320人,后裔分住茅坝大土,鲁班朱家沟等地。有武举方大成。

十一、人地失衡,奉旨填实而落业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派24万大征讨播州土司杨应龙。平定之后,改土流。负责次军务的川、湖、贵总督李化龙在《播地善后事宜疏》中写到,“播地旧民,自逆酋倡乱,大兵征讨之余,仅存十之一二”,“遗弃田地,多无主人,册籍不存,疆界莫考”。并提出了处理办法,“遗下无主民田,另行招人承种,纳粮,当差。应龙官庄,并杨兆龙、田一鹏、何汉良等诸擒斩有名头人庄田,尽数没官,听三省之民愿占籍者承种”。李化龙时为川、湖、贵总督,其“三省之民”,即指四川、湖广、贵州。

朝廷采纳了李化龙的意见,便令湖广、江西及四川中部的居民,迁人遵义“领照为业”。这“照”即是土地证。对于土地,当时“亦有为限制,平人不得超过五十亩;指挥、千、百户不得超过百亩”。于是,就有如下居民入籍仁怀领照落业。

48、生界卞氏

卞运昌,明末(1644年)甲申,从四川江津迁遵义军民府,落业仁怀县李博里生界坝。计约700人。分住鲁班生界坝、文政、贵阳等地。有进士、翰林院编修、云南武定州知州、开化知府卞云龙,举人卞贞、卞庆藻,贡生卞清桂、卞霖、卞天桂、卞应柱、卞承谷、卞德元。

49、曹沙坪、楠木坝曹氏

清顺治元年(1644),曹金禄、曹金兴由四川江津牛角口谢圣坝迁仁怀。曹金禄落业安罗里三合曹沙坪。曹金兴落业李博里生界坝,后迁楠木坝禹王田。凡传18代,计约1000人。分住三合曹沙坪、坛厂楠木坝、喜头柏香坪等地。有贡生曹体巽、曹一爵、曹大魁、曹大章。

50、鲁班桃佳寨、水塘老木垭刘氏

刘天奇,刘天国,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罗鼎山中谷乡谷罗村。先祖刘治安,于明嘉靖年间宦游四川,落业内江。清康熙年间,刘天奇,刘天国徙迁李博里吴马口白羊窝居住,1805年,购陶远聘产业,定居鲁班桃佳塞。刘天国之子又迁安罗里六甲鱼塘洞湾,后定居水塘老木垭。凡传15代,计约600人。分住鲁班桃佳箐、水塘老木垭、中枢,外迁贵阳、成都、徐州、石家庄、北京等地。有贡生:刘芳型、刘琳。刘汝芳,武举。刘秉铎,武德骑尉。刘莘园,保定陆军军校毕业,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参加者、陆军中将、国民政府二十二集团军前故临时总指挥。刘茂材,保定陆军学校毕业生、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参加者、在反袁护国成都战事中牺牲。

51、生界坝熊氏

熊应文,于明朝末年(1635年)从江西移民入李博里生界坝落业,凡传17代,计407人。分住生界坝、楠木坝、城北黄家坡、坛厂盘根树等地,有熊文瑞:举人、湖北黄梅知县。熊廷杰:举人,学正。熊佐:岁贡等。

52、生界坝张氏

张淳,其先祖籍甘肃原州,清朝初年迁李博里生界坝落业,张淳因设计出一种适应赤水河二郎滩至新龙滩水势的盐船而得领盐务,成巨富。有张淳,奉政大夫。张必琳,浙江绍兴府海防同知。张必想、张必楚,候选布政司经历、朝议大夫。张大昌,候选知州、朝议大夫,云南陆凉州知州、泰政大夫晋中议大夫。张昭,候选事府主薄张大展,候选同知、朝议大夫。张大伟,刑部四川员外朗、朝议大夫。张土育,候选郎中。张坦,候选议叙盐知事。张炳南,户部湖广司员外朗。张志源,候选郎中等。张氏后裔现多居赤水。

53、二合新田沟高氏

高应富,从南昌蒿安乡鹅宫岭脚樟溪十一都二图徙转迁入安罗里一甲梨返坪落业,凡传17代,计约1000人。

54、岚垭庄、沙坎虞氏

虞际美,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1620年由江西经四川,入籍回龙湾核桃湾,转徙茅台岚垭庄、学孔沙坎落业,凡传14代,计约2000人。分住茅台岚庄、学孔沙坎等地。

55、茅坝扯水朱氏

朱友贵,原籍江西抚州府金鸡县半边街,清朝初年迁李博里朱家沱落业,凡传15代,计约300人。分住茅坝扯水、龙井割耳坳等地。

56、两河口庹氏

庹启蛟,原籍江西吉安府,迁湖广黄州,后入四川,清朝初年,分发李博里七甲熊家营落业,凡传15代,计约110人。住茅坝熊家营、两河口。

57、学孔大孔岩杨氏

杨大佐,明万历年间迁遵义县大溪里八甲(今学孔乡)彭家营蒋家湾纸火铺落业。凡传16代,计约8500人。分住学孔、坪营,水塘、鲁班等地。

58、学孔底坎陈、李、王氏

陈乙朝、李在道、王启先,原籍江西临江府。清康熙年间,三好友相偕迁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甲河村乌骨山,后落业底坎。陈氏凡传15代,计约500人,李氏凡传12代,计约100人,王氏凡传12代,计约100人。

59、鲁班枇杷湾韩氏

韩洪刚,原籍江西古安府水平县,明末入川,转徙李博里鲁班大柏杨落业。后裔分住鲁班批杷湾等地,有举人韩文开。

60、学孔老杨坪杨氏

杨能宗,原籍江西南昌府,后迁宝庆城鹅羊河。明崇祯年间,迁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甲老林坪领照落业。凡传16代,计约5000人。分住学孔老扬坪、桐梓花秋九坝,遵义祁家坪等地。

61、大坝杨村杨氏

杨苍,原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清雍正年间,从江西经四川入遵义府遵义县北乡大溪里马鞍山,后于杨村落业。凡传15代,计约300。分住大坝杨村、中枢石亢坝等地。有新开知县、江汉大元帅杨金。

62、龙源刘氏

刘满,原籍江西,从四川内江迁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甲(今学孔乡)小孔岩锣锅井落业。凡传16代,计约2000人。分住高大坪龙源等地。

63、生界杨氏

杨国梓,原籍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崇学乡光园里夹都城杨家村。1644年,迁生界坝开药铺行医逐落业。后裔计约3000人。分住生界坝、苦养寨、茅坝、坛厂等地。

64、磨槽湾李氏

李荣贵,先祖籍江西,平播后居四川江津李氏坝。李荣贵,于清朝初年迁仁怀县安罗里四甲杨堡坝落业。凡传17代,计约1000人。分住磨槽湾、坛厂怀阳等地。有:李世杰,字长庚,贡生。李世珍字长欣,贡生。

65、喜头闵家岩秦氏

秦忠,原籍江西安府吉水县。其父秦朝华,于明崇祯年间迁正安。秦忠,于清朝初年迁安罗里六甲纸槽沟,后落业闵家岩。凡传17代,计2500人。分住喜头米江、香树湾、中枢建村沟等地。有贡生秦大寿、秦钖泰。

66、合马官田坝王氏

王正茂,先祖籍江西吉安府,转徙湖广麻城孝感,于明洪武初年迁四川资阳县资德乡,数传后,王兴,于清朝初年迁桐梓县娄化里。王兴之子王正茂迁安罗里冷塘,王正茂之子王鹤林迁安罗里四甲廖家坝落业,凡传19代,186户,计约1100人。主要住合马镇官田坝。外迁古蔺、土城、遵义洪关、桐梓娄山等地。

67、大坝苍耳坳杨氏

杨守禛,先祖籍山西大槐树,迁江西转徙湖广继迁四川落业。杨守禛,于明朝末年迁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十甲杨柳沟领照落业,凡传18代,计约400人。分住大坝苍耳沟、中枢、茅台、坛厂等地。

68、鱼塘刁氏

习国益,先祖籍江苏准安,后居南昌,择居泰和,又家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柑子林刁家坝。传至刁时范,于明洪武年间随军平蜀,授重庆府尹。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择选江津刁家坝冠子溪定居。传至十世孙刁国益,于清朝初年,迁安罗里鱼塘刁教落业。凡传15代,计约100人。

69、沙滩喻氏

喻东山,清康熙九年(1680年)从四川泸州大田角火青山柑子树迁入沙滩柏杨坪杨坪落业。凡传17代,计约300人。

70、喜头长头徐氏

徐烈,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明末徙遵义北乡大溪里竹坝黄土坎领照落业,凡传20代,计约2000人。分住喜头共和、中枢梅家堡、水塘等地。

71、九仓仁和寨罗氏

罗朝明,居四川永川松溉,明天启年间奉命征永宁奢崇明之乱。事平,命守永宁观文岩塞屯,子罗拱极继任屯官。罗朝明第五代孙罗甡(16661733),廪生,入赘李博里仁和寨。

72、大坝陈氏

陈自强,祖籍江州,几经转徙,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承买遵义县大溪里龙井坳产业而定居。陈自富,落业遵义县大溪里十甲(今大坝镇)上水沟余家湾。后裔分住大坝,高大坪、茅台石溪坪,坛厂等地。有拔贡陈芳,讯把总陈元堂,协镇陈文瑛,贡生陈著,陈茂。

73、长槽尹氏

尹从德,先祖籍江西言安府吉水县,明初入籍四川江律,数传之后,尹从德,于清康熙年间入籍李博里余家岗。后裔分住长槽、冠英、龙汪田,桑树,鲁班、坛厂等地。

74、坪营辜氏

辜廷榜,其先祖籍南昌,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辜德祥从江西经湖广安陆府京山县入四川,落业仁寿县龙桥乡辜家坝。明崇祯甲申(1644年),辜廷榜迁遵义军民府,其孙辜帮才,入籍遵义县北乡大溪里七甲(今高大坪乡)坪坝营童家沟。后裔计约700人。分住坪营、喜头李村沟、学孔大合田地。

75、黎返坪许氏

许尚国,其先祖籍江西抚州府金鸡县许家庄,明初,许时泰迁四川江津,后裔许尚国明朝末年迁安罗里八甲黎返坪落业。后裔计约4000人。分住合马黎返坪、鲁班、沙滩、茅圳等地。

76、二号湾王氏

王朝礼,原籍江西古安府庐陵县东门城外十里大水桥,清康熙六年(1667年),入籍安罗里青杠园领照落业。其子王金鳌迁李博里茅坝箐坝落业。凡传17代,计300人。分住茅坝二号湾等地。

77、石良坝姜氏

姜明贤,原籍山东褒州府曲阜县姜孔祠,清朝初年入四川眉山二郎坝小汇口陈家湾,因四川大乱,又迁李博里鲁班枇杷湾安居,后其姜文举、姜文选转迁茅坝石良坝落业。后裔分住石良坝等地。

78、石良坝李氏

李嘉美,原籍江西吉安府,清朝初年,经湖广麻城,迁石良坝落业。凡传14代,计约100人。分住茅坝石良坝等地。

79、立岩孙氏

孙时孝,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井四十八都,明朝末年经四川泸州大田角转徙入李博里龙井坝,后落业立岩。凡传18代,计约400人。分住茅坝立岩等地。

80、官院子赵氏

赵金财,赵高峰后裔,清康熙三年迁入李博里茅坝锅匠湾土地坳落业,后裔分住茅坝官院子等地。

81、水堰坝罗氏

罗平,号贵珠,明朝末年迁入遵义县北乡大溪里七甲(今高大坪乡)石灰窖,后落业水堰坝。凡传20代,计约3500人。分住高大坪水堰坝等地。

82、洗马塘、桃坝口何氏

何三学,先祖籍江西吉安府秦和县太和村,后迁四川。清朝初年,何三学之子何乾、何坤迁仁怀县洗马塘、桃坝口落业。凡传16代,计约2400人。分住三合洗马塘、合马、桃坝口等地。有举人何国型。

83、韩家营韩氏

韩琴帮,先祖籍山西太原,元末避乱迁四川,居江津。明朝末年,韩琴帮迁遵义北乡大溪里七甲韩家营(今高大坪乡)领照落业。凡传16代,计约40000。分住高大坪乡韩家营等地。

84、团岩张氏

张启明,原籍江西吉安府,清朝初年经湖广、四川转徙入李博里茅坝团岩落业。凡传15代,计约1000人。分住茅坝镇团岩等处。

85、傅家沟曾氏

曾世孔,其先祖籍江西永丰县,曾芬,于元末为避乱,从江西经湖广徙四川泸州水车坝落业。明末曾世孔迁入李博里六甲傅家沟落业。凡传16代,计约2500人。分住龙井乡傅家沟、兰家田等地。

86、芭蕉沟、云峰山徐氏

徐志启,原籍临江府,明万历末年迁遵义县大溪县八甲核桃坪(今高大坪乡),落业芭蕉沟。凡传17代,计约60。分住高大坪笆蕉沟、学孔云峰山等地。

87、岩桑溪张氏

张洪消,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张家坝蒿芝坪。张洪消出征为沪州总兵,镇守叙永赤水卫,其后裔有部分迁仁怀后山、鲁班岩桑溪等地居住,计约100人。

88、杨堡坝蒲氏

蒲守营,先祖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二十六年,蒲天锡奉旨人川,其第十三代孙蒲守营,于清朝初年迁入安罗里杨堡坝姜家山落业。凡传16代,计约1200人。

89、官院子郭氏

郭汝清,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水通坝小水桥。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奉命移民入遵义县西乡沙溪里泮水外塞落业,后裔郭尔寿迁入茅坝官院子,计的100人。

90、茅坝廖氏

廖成广,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于康熙十九年(1690年)划船溯长江,顺赤水河,到茅坝乌龟井,遂家李博里茅坝。凡传13代,计约80人。

91、五岔李氏

李容春,先祖籍江西吉水县顾村,明初李再明,宦游四川遂家隆昌,李再明第七代孙李容春,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入籍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十甲(今大坝镇)五岔皂角树。凡传17代,计约数万人。分住大坝五岔、高大坪小箐沟、三合苍耳坳、火石荣华、中枢黄孔垭等地。

92、转山、坛厂梁氏

梁臣节,籍江西吉安府,1644年避乱逃至四川,后落业李博里生界坝。凡传15代,计约2000人。分住中枢转山、坛厂营上、云安团田等地。

93、岩滩欧氏

籍江西泰和县杨柳街,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入籍茅台岩滩龙骨山领照落业。后分住岩滩、水塘、中枢张家坪等地。

94、彭家营彭氏

彭爵禄、彭贵禄,籍江西九江府湖口县南乡十三都,明朝末年避战乱迁四川,转徙入安罗里三合屯上坡落业,后裔分住三合彭家营、中枢青杠园,坛厂、鲁班、水塘等地。彭呈绿几经转徙,其后裔彭文贵落业建村干堰。后裔住中元干堰等地。

95、戴顶坡张氏

张仲伦,其先祖于红巾起义时迁四川居走马岗。明万历末年,张仲伦迁遵义县北乡大溪里柯家坳,后徙戴顶坡落业。凡传14代,计约2000人。分住大坝戴顶坡、二合浸水坝、白杨坳,桐梓园、长石梯等地。

96、批把湾郭氏

郭仕乾,先祖籍江西吉安府,明洪武年间迁四川江津李氏坝。数传后,郭仕乾,于清康熙年间避乱迁入李博里毓猴窝(芋头坪)落业。后裔凡传14代,计约200人。分住鲁班翁石坝,枇杷湾、坛厂缉麻山、云安、小水营等地。

97、喜头、茅台邬氏

邬觉善,先祖籍江西武宁县,邬琳迁四川永川侯溪镇德化坊落业。琳第十三代孙邬觉善清朝(1644年)甲申,避乱迁入安罗里六甲鱼塘官田坝落业。凡传17代,计1880人。分住喜头镇后山、鱼塘、茅台等地。

98、三元刘氏

刘朝辅,原籍江西,清康熙四年(1664年)奉旨移民人川,住巴县西城里八甲太清山太师坳,转徙入李博里立堡庄落业。凡传16代,计约500人。分住五马镇三元等地。

99、冠英场胡氏

胡钱吉,原籍江西,清朝初年移民入川,几经转辗,落业李博里冠英场后大土。后计约210人。

100、星宿坎焦氏

焦仕贵,先祖籍陕西西安府三原县焦马村,入籍四川富顺县焦云山落业。数传后,鱼仕贵,于明朝末年迁入安罗里一甲星宿坎领照为业。后裔计1000人。分住茅台椿树、鲁班等地

101、鲁班山脚罗氏

罗世明,从回龙湾(今习水境)迁鲁班山脚定居。后裔分住鲁班、坛厂、中枢等地。有拔贡罗国铨任礼部京官,岁贡唐仕唐。

102、龙井苏氏

苏元明,籍四川高家岭,迁李博里六甲龙井小鹿租黎民柯常庭家土地耕种并落业,凡传6代,数十人。

103、合马柑子坪黎氏

黎况,字大千,清康熙二十六年(1706年),由遵义常山徙居安罗里四甲后岩石荷乡核桃湾(今合马联合村柑子坪)落业。约80户,计约450

104、鲁班冠英吕氏

吕学成,清朝初年从四川荣昌转徙安罗里茅台鸭滩落业。后裔吕文举,迁鲁班冠英场。凡传15代,计约500人。

105、喜头孔字营王氏

王开彬,其先祖王荣镇,籍江西临江府安乐县易伞坝王家庄,明万历末年奉旨移民入遵义草烟坝孔字营落业。清光绪年间,王开彬迁滥草坝三王庙居住,带来地名孔字营。凡传11代,计约300人。

106、茅坝柑子坪龙氏

龙元、龙麟,其先祖龙裔,籍江西泰和县大溪乡九村三十六都龙江大丘滋溪,明初年经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入川,居重庆石板街。传六代后,定居合江。第七代龙在位,于康熙二十六年(1768年),由合江迁黔西州清水塘,住数十年,龙元、龙麟兄弟为避祸迁入李博里茅坝立岩桅干树。嘉庆四年(1799年)龙麟之孙龙占俸,迁柑子坪落业。龙占俸后裔凡传10代,计约100人。

在市内,龙氏支脉繁多。

1)龙风举,于同治初年(1862年)迁李博里吴马口沙坡燕子岩落业,凡传8代,计约250人。

2)龙德云,于清朝中叶从永川高粱湾迁安罗里三合土河丫沟落业,凡传8代,计约200人。

3)龙厚礼,于1975年从四川壁山县来风驿马鹿沟大木桥迁茅坝平桥定居,凡传3代,计10人。

4)龙仕科,于明朝末年,从湖广宝庆府武岗州新代县九间塘舒家湾,移民入李博里茅坝黎民下街,后裔迁后山陇岗落业,凡传12代,计约200人。

5)龙世国、龙世景,于清乾隆末年从湖广嘉鱼县西安里五甲西海横山保大崇树,迁李博里茅坝官院子落业,凡传8代,计5人。

6)龙瑞珍,其先祖籍湖广麻城杨柳街,请朝初年移民经四川,转徙遵义高坪田坎脚,清同治末年,龙瑞珍迁长岗井坝木登坝落业,凡传8代,计约200人。

7)龙在位,其先祖从江西移民至遵义海龙坝,后转徙二郎里,1920年,龙在位迁城西黄树庄落业,凡传10代,计约30人。

8)龙裔,其先祖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入湖广麻城孝感乡,龙裔向氏移民至四川泸州分支,徙小湾三涨水落业,凡传15代,计约200人。

9)龙廷盛,于1937年从四川壁山来风驿青杠镇迁苹坝街上落业,凡传4代,计15人。

10)龙德安,从四川合江九支坝列神湾山王坝迁茅台经商落业,凡传4代,计20人。

107、合马田湾王氏

王本香,其先祖王德贵,于明洪武年间从湖广黄州府麻城孝感乡,迁四川荣昌县昌宁里六甲狮子处王家坪。王本香,于清朝初年迁安罗里四甲沙坪落业,凡传18代,计约600人,后裔分住田湾、高石坎等地。

108、二合茶跃王氏

王金贵,明万历年间从四川,入安罗里二合树茶跃落业。凡传15代,计约3000人。后裔分住茶跃、高台、坪上、水塘、中枢及金沙等地。

109、高大坪骆家嘴骆氏

骆庆荣,其先祖籍陕西凤翔府歧山县,骆庆荣,于明朝末年从四川迁遵义军民府簧卫(后更名芭蕉水)落业。骆庆荣之孙骆朝忠,转徙遵义县北乡大溪里七甲李福台(今高大坪乡骆家嘴)居住。骆庆荣后裔凡传15代,计约3000人。分住高大坪骆家嘴等地。

110、喜头高家湾王氏

王朝南,于清康熙年间,从桐梓蒙渡迁安罗里喜头顺宝窝落业,凡传14代,计约600人。分住顺宝窝、高家湾、三百梯、杨保湾、水塘等地。

111、学孔刘家坪刘氏

刘应贵,于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从江西瑞金移民入四川。刘应贵之第五代孙刘玉洪、刘玉海,于清朝初年领落业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甲煤炭坡(今学孔乡刘家坪)。刘玉洪后裔凡传17代,计约1400人。分住刘家坪、中枢等地。

112、九仓郑氏

郑朝銮,于清康熙年间与涂姓,入籍李博里高家山落业。后裔计约700人。分住九仓街上等地。

113、黎民柯氏

柯隆俊,于清雍正年间从江西九江府瑞昌县红阳上乡官林坪迁李博里六甲黎民镇上街桥头上落业。之后,柯瑞祯、柯瑞梅、柯瑞模随迁入,共住黎民。黎民柯氏凡传12代,计约500人。

114、高大坪王东田、三合卢大坪卢氏

卢白玉,于明朝末年移民入遵义县高坪落业。其第四代孙卢表,转徙学孔穆营坝,卢现转徙高大坪王东田,卢智转徙三合土卢大坪。

115、九仓黄连塘谢氏

谢朝位,其先祖谢元启,于元至正年间避战乱徙四川泸州水通坝。数传后,谢朝位,于清朝初年移民入李博里六甲里六甲蔡家落业。凡传16代,计约2000人,分住九仓黄连塘、橘榔坡、凉水井等地。

116、两岔梨树坪李氏

颜志能,移民入安罗里两岔沙坝沟梨树坪落业,颜志能之孙颜先,娶五岔李先茂之妹为妻,颜先李氏后裔改姓李。颜志能之后裔分住两岔梨树坪等地。有举人李登宪,任湖南醴陵知县。

117、中枢三官楼王氏

王映奎,其先祖居吴马口曹家沟,王映奎过继中枢城三官楼石氏,改名石荣霄。王映奎,岁贡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与王立夫,孙全太,在王立夫家祖人酒厂旧址新建“荣和太”酒厂。后因孙全太退股,更名“荣和”烧坊。荣和烧坊的酒,1915年以“茅台酿酒公司”名义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奖。1951104日,仁怀县政经委员会决定将没收的荣和烧坊估价500万元(旧币),并入茅台酒厂。王映奎后裔凡传7代,计46人。住中枢三官楼等地。

118、二合木老坝李氏

李九华,于明朝未年奉旨从四川移民至仁怀县东皇殿落业。李九华之子李汉河,迁安罗里一甲陈家嘴磨刀溪(今火石岗田鹿子塘)。李汉河之子李应俸,移居安罗里一甲木老坝磨当田落业。李九华后裔凡传19代,计约3500人。分住二合木老坝、华家寨等地。

119、茅台中华嘴唐氏

唐贵元、唐贵连,于清朝中期由遵义迁安罗里二甲中华嘴落业,凡传14代,计约450人。分住中华嘴、辑麻山等地。唐兴和,黄号军招讨大元帅。

120、喜头杜营沟陈氏

陈项泽,于明朝未年由湖广麻城入安罗里六甲蒋家坪(喜头杜营内)落业,凡传16代,计约1000,分住杜营沟黄泥堡、三合头,四合头、石子湾等地。

121、喜头田坝汪氏

汪思千,于同治九年(1870年)迁安罗里一甲喜头田坝落业,凡传8代,计约300人。分住田坝、田湾、中枢梅家堡、石亢坝等地,同来的有匡、史,盛、,夏,石等7姓,分住在大坪上,段家山、田坝、水塘等地。

122、学孔罗锅井、高大坪坪坝营周氏

周尚责、周尚富,于明朝末年由遵义混子场迁罗锅井火石岗,泥扒土落业。凡传23代,后裔分住学孔罗锅井、河坝、高大坪坪坝营等地。

123、尧坝、高大坪程氏

程钟林之子程智,明朝末年从四川内江高粱镇石子岭程家湾徙高大坪、尧坝落业。凡传18代,计约1800人。分住尧坝、高大坪、大坝田坎上等地。有庠生程天章。

124、高大坪王氏

王廷元,于清朝初年由四川入桐梓娄化里打柴溪,再转徙三合土方家岩。至王永让,迁高大坪大山坡落业,王永清居三合士香草垭,凡传11代,计约444人。

125、闵家岩张氏

张福旺,于明朝末年移民入遵义县四面山张家坪凉水井,张福旺之第四代孙张海,于清朝初年迁遵义县大溪里七甲黄连坝(今高大坪乡坪营关口)落业。张洪海之第?代孙张明,入安罗里六甲闵家岩落业,凡传17代,计约2000人。

126、沙滩钟氏

钟氏原籍江西泰和十九都钟家村,钟大玖,于明嘉靖迁四川内江安居。钟大玖之子钟睿,于明末移民入遵义军民府仁怀县二郎里入甲米粮渡官斗山落业。钟睿后裔分住仁怀沙滩、上坝槽,桑树、隆胜及习水二郎、周家等地。凡传15代,计约1600人。

127、井坝胡氏

胡兴国,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明末移民入四川泸州大田角,其子胡邦梁,迁遵义府县松林牛场坝。胡邦梁之子胡尚书,迁遵义府城南门关。胡尚书生子胡自现。胡自现领照入仁怀县李博里一甲井坝幡堡老房子落业。从胡自现起,凡传15代,计约800人,分住井坝、云安、五马、中框、长岗等地。

128、二号湾刘氏

刘大享,于康三十年(1601年)由遵义转徙茅坝二号湾凉水井落业。凡传14代,计1288人、分住茅坝二号湾、沙坪子、沙坎等地。

129、学孔沙土杨氏

130、杨益达尹氏

落业遵义县大溪里(今仁怀学孔乡)沙土,凡传14代,计约200人。住学孔乡沙士等地。

131、喜头石火炉黄氏

黄玉儒,于清光绪年间从四川长寿县迁入喜头石火炉落业。凡传6代,计15人。

132、九仓尹氏

尹昭聘,从江西吉安迁四川古蔺石堡鱼化尹家岩,其第九代孙尹复望,迁仁怀九仓冷山旧屋基落业,凡传7代,计约90人。

133、大坝五岔雷氏

雷炼,于明万历年间,由四川内江雷家嘴入籍遵义县大溪里桑树坪(今大坝镇五岔村)落业。雷炼任大溪里十甲里长。凡传18代,计约2000人,分住大坝桑树坪,高大坪桅杆村石门坎,学孔乡穆营坝、三合镇雷沙坪、中枢城区及遵义县平正、鸭溪、松林、遵义市区等地。有解元雷奋远,举人雷在文、雷发远、雷科远,修职郎雷雨通,忠直郎雷天云等。

134、鲁班八合头雷氏

雷统,任都司之职,明万历年间率兵平播后,留镇四川古蔺丹桂李子沟。雷统之子雷尚明,随之从四川内江高粱镇老鹳窝迁古蔺大村雷家沟落业。尚明第十一代孙雷正万,于1865年迁仁怀李博里鲁班场八合头曹村沟,凡传11代,计约1000人,

另有雷氏多支落住仁怀。

1)雷统次子雷安明,随迁四川古蔺水口马湖屯落业,其第八代孙雷开珏,迁仁怀李博里茅坝三涨水,凡传18代,计约800人。

2)雷统三子雷应明,于明天启元年迁四川古蔺土城坝河口落业,有雷定祥、雷洪权迁入仁怀居住。

3)雷统六子雷成明,迁四川古蔺李子沟,后迁仁怀安罗里合马柳岩,凡传17代,计约100人,分住仁怀坛厂马坎、中枢等地。

4)雷树春,于民国年间从合江县福宝(大漕)天堂坝乡正大村新厂迁仁怀县城,凡传3代,计约20人。

5)雷万天,于1573年避乱从四川内江高梁镇老鹳窝迁仁怀坛厂小坝,凡传21代,计约700人,分住坛厂小坝,鲁班雷家坡、石板井,茅坝黑皮寨等地。

6)需茂辅,征仕郎,授都督佥事,于明朝末期随军从四川内江高梁镇老鹳窝迁遵义县平正乡于溪,其后裔有迁仁怀落业。

7)雷肇兴,于清朝初年从四川永宁迁仁怀县双龙(今习水双龙乡)兴中村大坪落业。其第七代孙雷登义迁仁怀水塘板桥定居,凡传3代,计约20人。

8)雷籍然、雷洪然,于明朝末年从江西泰和县迁入遵义县大溪里七甲高坪四方土(今仁怀高大坪乡四方土)、仁怀县安罗里梅子均落业,凡传18代,计约1000人。

135、五马周氏

周赢,原籍江西,明万历二十八年奉命平播,遂留镇遵义。其子周岐山,落业四川古蔺柏杨湾。周岐山之第十一代孙周国恩、周国锭等四兄弟,避荒迁仁怀五马街上定居,凡传4代,计约50人,分住五马街上、中枢等地。

十二、宦游入境而落业

136、二郎冯家营冯氏

冯延富,字宁阳,原籍江西庐陵县思义乡,明成化四年(1468年),授四川省布政使,后致仕落业播州永安庄泗渡水布政坝。其后裔冯大贵,入籍仁怀县二郎里六甲冯家营,生子茂华、茂彩、茂璀,分住仁怀三合、大坝、高大坪等地,计约2万余人。

137、鲁班孟氏

孟绍虞,籍湖南,武官协镇,入播州。其后裔孟学旺,徙入李博里鲁班场落业。后裔分住鲁班场等地。有著名国画家孟光涛,贡生孟先春、孟锦春、孟洁等。

138、亭子坝陈氏

陈必官,由四川内江陈家沟,宦游遵义,遂家县城南亭子坝。有陈国柱,举人,任广东封川知县。陈彪,黄埔生,少将。

139、茅台饶氏

饶应元,字健锋,又字九嶷,原江西抚州府金鸡县三十六都上东槽泥红桥松林坡,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分发贵州,先后任镇远、遵义、息烽知县、正安知州。卒于息烽,葬于茅台,后裔遂家茅台。凡传8代,计10余人。分住茅台、鲁班、岩孔等地。有饶国漠,岁贡,授通议大夫;饶裕,陕西上原知县。

十三、避难、发配、乞讨入境而落业

140、茅台德庄陈氏

陈继盛,为明末山海关守将袁崇焕麾下一名将军。袁崇焕被害后,陈继盛之子陈应举携弟陈理举,率子陈良枝、陈良栋、陈良柱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入四川古蔺北山朝避居,后落业百家寨。陈应举第六代孙陈大常,迁入中华嘴史坟湾,后名德庄。陈应举后裔凡传14代,计约1000人。分住茅台德庄、中枢等地。有陈大常,字笃庵,岁进士。陈于逵,拔贡、遴选州判、加赠都察院经历衔、圣旨“忠烈水垂”。陈以观,袭云骑尉。陈希龄,袭恩骑。

141、马桑坪陈氏

陈万里,其先祖系江州义门支系,宋代受封果石庄。元朝末年,陈受一,避乱入四川,落业富顺县大山铺陈家坡。明嘉靖年间,陈万伯,官泸州同知,因曾反对严崇而虎祸殃及,为保全计,陈氏家人便奔走他乡。1545年仲春,陈万里携张氏及子勉之和堂兄陈万伯之子陈金友以及随员涂仕洪、聂应春往南寻水生息之区,经川南入播州,进至二郎里老翁坟李家营(今沙滩乡美酒河村),便避居下来。陈万里张氏生勉之、美之。陈氏人住之后,渔耕课织,鸿基恒固,人丁繁盛,人才辈出。陈万里后裔计13万余人。遂为仁怀望族。有:陈勉之,明军旗牌官。贡生:陈则化、陈文茂、陈文著、陈鸿宾。陈义元,武生,候选千总。有庠生、廪生、武生四十多人。另有陈金友落业火石岗乡欧家营。聂应春先居李家营,后迁四川古蔺龙井坝落业。

142、大坝簸箕坝刘氏

刘国卿,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明正德年间,刘国卿,供职于朝廷,不料被奸臣阉官谋害,贬谪四川。便经富顺,入播州,至娄山关南麓板桥河摩坝病逝,葬于斯。刘伦,遂家板桥。刘伦之子刘宗臣,徙安罗里八甲簸箕坝落业。刘氏于明历九年(1581年)辛已,创修簸箕坝永安寺。刘国卿后裔凡传21代,计约1500人。分住大坝簸箕坝等地。有刘青山、刘华山在参与平定奢崇明之乱的战事中阵亡。刘正兴,字益兴,办团务,在攻桐梓鼻孔山之险战事中获捷,赐五品衔,与号军作战阵亡。刘正恩,字伦,奖五品军功。

143、茅台沙坎、大坝岩坪、学孔余家坝余氏

元代末期,元王朝皇族争权夺利,兄弟相残,致使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军备废弛,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红巾军的崛起,元朝在北京的统治集团逃去漠北,而居于湖广黄州麻城的宗亲南平王铁木见的91婿由于无法退回关外,便举家西逃。欲投奔云南王和梁王的蒙古族部众,进入四川南部遭到明军的追杀,铁承烈等10人只好在四川泸县风锦桥边插柳盟誓,改汉姓余,匿名散逃各地。铁木改余氏,繁衍于西南各省。仁怀境内有余氏计约7880人。

144、苍头坝汪氏

汪氏先祖,姓王名洪,世居浙江衢州府开化县太平乡。明武宗正德年间,朝中刘瑾等专政朝廷,排除异己,残害忠良。受刘瑾陷害,前朝遗臣王洪被发配贵州卫。在赴贵州卫的途中,刘瑾又派人暗中追杀,王洪经过钱塘时,将衣袍投人江中,造成投水自尽的假象,才幸免于难,王洪秘密西逃,到达播州后,与播州宣慰使司杨爱及杨斌交好,遂改姓汪,居穆家川踏水桥忠孝坊。其后裔汪源,字绍怀,娶仁怀麻山王氏为妻,于永历六年七月初三亥时,在李博里四中坛厂辑麻山新寨舅氏王宅病故,汪源后裔遂家缉麻山。汪源第三代孙汪鏆、汪铿,迁苍头坝居住。汪源后裔分住坛厂缉麻山、苍头坝等地。有汪廷才、汪廷用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六月初六在海龙屯阵亡。汪应魁在辽东战场阵亡。汪克宪,字小原,号彝堂,又号石樵,心远,副贡,卒追赠云骑尉。

145、茅台天和号王氏

王振发,字汉清,生于乾隆癸丑(1793年)正月二十九日丑时,卒于清咸丰丁已(1857年)五月二十日丑时。幼时因家境衰落,居无定所,乞讨到茅台,得张三老爷收为伙计,后招为女婿,因偶尔获得盐价将涨的信息,便与张三老爷一起将茅台库盐全部收买。商机使王振发发了大财。随即经营盐业,兼营酒业,行号“天和号”,富甲一时。王振发后裔王立夫与石荣霄合伙开酒坊“荣和烧坊”,生产出的酒称“王茅”。1951104日,仁怀县政经委员会没收“荣和烧坊”,估价500万元(旧币),并合茅台酒厂。

146、冠英欧氏

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韶山乡三块石。欧梦理,入籍广东省潘源县信香街。欧梦理之孙欧联熙,因政务失职,于清乾隆年间律判充军到仁怀县,居城南,居后称欧家巷子,娶炮台上陈氏为妻,遂家仁怀县城。凡传12代,计约300人。分住中枢、冠英、马坝、生界、李村、茅坝等地。

147、生界张氏

张正元,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张家村,其父张世相,宦游大定府,遂家大定府属打鼓新场骡马街。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不慎失火,街房尽毁,连夜逃离,至仁怀生界盐律河畔之龙井暂住,遂落业生界坝。后裔约50户,计约300人。分住生界、坛厂、中枢等地。

十四、游学入境而落业

148、学孔岩后王氏

王世贤,原籍江西临江府,明末迁遵义风朝门,人住遵义高坪。王世贤之子王宗禄,到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甲(今学孔乡)仇山教书,遂落业王泥坳。凡传16代,计约500人。分住学孔岩后、荔枝坪等地。

149、尚礼村蔡氏

蔡建学,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万鹅都石河水人,岁贡生,入居遵义府城杨柳街小十字,以教学为生。康熙初年,受陈以荩之请,来李博里生界坝后田陈家设馆授徒,遂落业鲁班尚礼村三台寺。后裔计约500人,分住鲁班蔡家寨等地。有蔡国恩,举孝廉。蔡登龙,候选总府,给六品顶戴。

150、卧麟村王氏

王从尧,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第七都大桥头王家庄。与弟从舜游学遵义,于高坪设馆授徒。王从尧复游至李博里五甲堰塘坎坝设馆讲学。视黄泥田山清水雅,遂落业于斯,更名卧麟村。后裔计约1000人。有:王永安,贡生。王钟灵,字彝玖,特授政治科举人。

十五、红军长征流散仁怀而落业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仁怀,部分红军因伤因病流散仁怀,遂落业。

151、萧开华,又名萧开礼、萧应贵,江西泰和县石山乡上东湖村人。因病落住坛厂。

152、丁尚标,改名向宗顶,江西吉水县白沙人。因病落住茅台。

153、李德明,江西瑞金县人,因伤落住鲁班。

154、范良顺,又名范良生,福建汀州水口区刘彪人。因伤落住茅坝黎民。

155、彭忠裕,江西于都县洋乡小州竹人。因伤落住火石岗两路口。

156、钟枢华,江西石城县大庙区南田乡人。因伤落住坛厂撞头。

157、许正才,江西吉安水新县高桥脚坡头人,因伤落住长岗茶林。

158、曾德全,江西广昌县玻头镇山下村人。因伤落住鲁班农保。

159、李中南,原名何桥柏,其父何所留,江西宁都县苦竹乡井华村人。因伤落住学孔小孔岩。

160、刘海云,又名刘四奎,江西兴国人。因伤落住合马陶洪滩。

   ★161、邓银章,江西于都人。因伤落住鲁班。

                 来源:《仁怀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