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的历史沿革 2009-6-26

我国的姓氏,历史上各有其地望,地望即地区名门望族。《广韵》载王氏二十一地望,太原王氏居二十一之首,即居王氏二十一地区名门望族的首位。《广韵》是宋人据隋代韵籍编著的。可见在隋代之前,就已“居二十一望之首”。“太原王”氏,“郡望太原”,即地望“太原郡”。太原郡名始于秦,无怪历来有“太原王氏显于秦汉”之说了。

 

据谱牒记载,太原王氏奉2500多年前的周灵王太子晋(前565-548)为始祖。汉王府《潜夫论》载,周灵王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俭让。谷、洛水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以为不顺天心,不若修政。因太子晋早夭,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改姬姓为王。

 

太子晋为始祖,有文字记载的有一千八百多年。《后汉书逸民传》载“太原王霸,新莽时,隐居不仕,阎阳毁之曰:‘太原俗党’。”可见“太原王”氏在西汉时已有影响,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近两千年来,太原王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艺术等领域中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谱载“琅玡王”氏、“太原王”氏同出于周灵王太子晋,南齐琅玡王氏王俭撰著《姓谱》置“太原王”氏于“琅玡王”氏之前,可见“太原王”氏的影响很早就盛于“琅玡王”氏。现在海外王氏谱很多论著都说“琅玡王”氏同属于“太原王”氏。按谱牒说,太子晋之子宗敬避难于晋,改姬姓为王姓之后,第十三世孙秦大将军王翦的曾孙时分为二支,长门王元迁山东临沂为“琅玡王”氏,二门王威留居太原续“太原王”氏。琅玡王氏在东晋偏安江左时,晋元帝宰相王寻与谢安一同,支扶东晋王朝,以抵中原“五胡”混战之乱,史称“王、谢世家”、“王、马共天下”。书圣王羲之即属琅玡王氏。太原王氏在汉王霸之后,汉末有名臣王允,晋有王玄、王坦之等。坦之与谢安及“琅玡王”氏的王导,同为东晋宰辅,南北朝时“琅玡王”与“太原王”均代出将相。南朝的王玄谟励志北伐,北周的王庆出使吐鲁番,隋代名儒文中子王通讲学河汾,在继承和发扬儒学上,朱熹誉之胜过韩愈。王韶自锁以谏杨广,人赞刚直。唐代有王氏宰相十三人,太原和琅玡王氏即占十一人。文坛诗苑中,太原王氏的王绩、王勃、王维是传世名家。北魏孝文帝以鲜卑族统一中原,提倡汉文化,为团结中原汉族士族定“太原王”氏为“天下四大姓”之一。唐太宗制《氏族志》,以巩固唐室统治定“陇西李”氏为第一高姓,但太原王氏仍为“天下五大姓”之一,有“天下第一王家之称”。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述,“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为庶人,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为王家,因此为氏。其后裔分琅玡王氏、太原王氏”。列入国典籍,影响更巨。

 

至其世系沿革,汉代王霸二子,王殷为祁县王氏,王咸为晋阳王氏两支。至后魏(550年前后)又分为“乌丸王氏”和“四房王氏”。北齐亡(587年),“乌丸王氏”王神念之后徙家万年县(今西安市)是为万年太原王氏。太原四房王氏也先后分支,迁居山西蒲州的为河东太原王氏;为官滦州参军的王轨子孙居甘肃武威姑藏的为武威太原王氏;五世孙王桥官侍御史,赠武威定王,其子王睿封中山一,号中山王氏,后徙乐陵,为乐陵太原王氏;另一支出太原徙平州,南迁河内温县,为河内太原王氏;王满任汾州长史,为汾州太原王氏;王孝杰相武则天居华阴为华阴王氏。据《王通论》,隋末名儒王通的祖父王乙“本家于祁”受压龙门,为龙门王氏。据《忠懿王氏谱》五代闽王,王审知开发闽地,传琅玡“开闽王氏”。苏轼《槐堂铭》及三槐王谱载,宋代王佑植三槐于庭称三槐堂,以喻三公,他曾官侍郎,子王旦为相,孙王素为尚书,恰和“三公”,称三槐王氏,正籍太名,实系龙门王氏。王氏各派后人因外出为官或避北方战乱尽多南迁,支派传遍南国。如祁县王氏南迁的衍派有:婺源王氏、武口王氏,武溪王氏、丰洛王氏、碧溪王氏、藤溪王氏、海川王氏等,其后人又迁往常州、荆门、淮、浙等处。安徽的“绩溪王氏”系太原大房王氏之后。据“皖桐太原王氏谱载: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又称桐城,传“桐城王氏、古塘王氏”,桐城还有由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眼王氏”。太原南迁山东的有馆陶王氏;迁江苏的有吴县太原王氏;迁云阳的“包港王氏”;迁江州的德安王氏、金沙王氏;迁嘉定的黄岩西樵王氏;迁镇江的苦竹氏。

 

唐开元年间,王景肃官为丹阳太守(今开封市),离任携家迁徙豫章(今南昌市),先卜居东湖菊花巷,后隐于郡城之南。景肃公生三子,都以科举入仕。长子政,字孟友,官至礼部尚书;次子致,字仲友,举乡荐,官至江陵太守;幼子征,字季友,禀赋非凡,于开元二十四年进士及第,廷试居榜首,是为江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号称豫章王氏。豫章王氏人丁兴旺,仲友公后裔散居赣北诸县;季友公后裔迁居丰城白土镇一带为望族。孟友公,因做官回迁河南,其次子仲舒曾为苏州、洪州刺吏,江西观察史,生七子。长子王初,进士及第,官为袁州刺史,生有三子,长子王古,号寿安,次子王吉,号仁安,留在江西;另一子名希羽,在安徽,后迁湖北阳新县一带。在江西袁州的寿安、仁安的后代再迁往吉水、吉安,称为“庐陵王氏”。寿安之子仕尧的五世孙王延年于北宋初年迁往乐安大湖平,称湖平王氏。仁安之子仕契,名该,号长者,他的子孙再迁往福建上杭、长汀、龙岩等地,还有的迁往湖南、四川等地。王仲舒次子哲进士及第,曾官为虔州刺史(今赣州市),他的后裔遍及赣南诸县,有的甚至飘洋出海。至于其他的就不再传述了。

 

总之,太原王氏,源远流长,衍派极多,声誉显赫,社会影响极大。

 

江西省乐安县湖平中心小学:王友祥

 

邮政编码:344300

 

联系电话:1397946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