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姓氏起源历史浅析 2012-11-16

重庆铜梁  王远禄

 

 

     我看过的姓氏书籍中,不少的资料曾报道过,中华王姓氏族的始祖为周灵王太子晋,公元前549~565年,当时太子姬晋15岁,辅佐父王治国。公元前550年,首都附近的谷洛两河河水猛涨,危及京城安危,周灵王害怕水淹京城,便决定堵塞谷洛两河。太子姬晋以民生为重,认为河水危及农田,直谏父王堵塞之不当,被贬为平民。心情不乐,忧虑而病终,年仅17岁。灵王去世后,曾由太子姬嗣子宗敬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官职。因当时诸侯争霸,战乱四起,王政失坠,周室衰微,宗敬从京都(河南洛阳)迁至太原定居,因宗敬是周王室的嫡传后裔,是为王子王孙。这样,宗敬一支便顺理成章为王氏了。

 

     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家族制时期,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姓与氏是两方面的内容。从母系家族时期到父系氏族时期,距今有几千年呢,可待查考证。宗敬从公元前540年至今也不过2650年左右,这两千多年来,宗敬为王姓始祖,没有任何异议。太原始祖王姓之后,出现了赐姓王氏、冒姓王氏、改姓王氏、复姓王氏、少数民族王氏等五大类王氏,因而发生了同宗不同姓、同姓不同宗的情况。而这五大类王氏又以太原王氏和京兆王氏这两大支系为人口最多、发展最快,且又同属姬姓王氏,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内外。

 

但是。在2004年6月3日,《重庆晚报》刊登了一篇“新华网6月2日电”报道称,专家揭开千年谜底——中华姓氏起源于河南淮阳。文章说,6月2日在河南周口举行的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揭开了一个千年之谜底——中华姓氏起源于羲皇古都淮阳县。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伏羲“正姓氏、制嫁娶”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源。50多位专家学者提供的资料,论证了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的源远关系。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而北宋(公元960~1127年)距今最早也不过870多年历史。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王应麟原著《三字经》解释说:伏羲氏号昊。始画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代结绳,造网教佃鱼。神农氏,姜姓,号炎帝,兴医书,制五谷。,黄帝,姓姬名轩辕,其作甲子,造律吕货币,舟车,宫室等,从伏羲神农到黄帝,他们三人号称“三皇”,都是上古社会的皇帝。

 

早在6500年前,太昊伏羲率部从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定居于今河南淮阳,直接起源于淮阳县的大姓就有100多个,大多数是李、王、陈、孙,根据上述情况分析,专家和学者提供的依据论证,王姓的起源在周朝以前无疑。

 

据《通志氏族略》,周朝分东西两周,而最早的西周距今已有3170年历史,而东周距今有2780年历史。也就是说,从太子晋开始,只不过3000年。而河南淮阳专家论证,王姓等姓氏距今有6500年历史,两者之间相差2500年。而《百家姓》一书出于宋朝,清朝几个朝代学者,逐步完善综合整理规范成今日《百家姓》一书,也不过870多年历史,这也说明姓氏的起源时间。从建立夏朝开始至今有4100多年历史,也就是说,建立夏朝2400年前就有了伏羲的“正姓氏”,这也是理论依据。而我王氏在当时已排第三位,而且人口也算是百多个姓氏之首。

 

为什么在6500年以前,伏羲要从甘肃天水沿黄河东迁移到河南淮阳定居下来呢?据我考虑,因为从西藏、青海、甘肃现存的地质情况来看,青藏高原山上有鹅卵石、沙石粒的存在,据地质专家解释说,早在6500~10000年以前,由于特大持久的洪灾和大水的冲击,改变了地质地貌,形成了现在的地形状况,而甘肃天水同样被特大持久的洪灾改变成了现状,人们的生存受到了大自然的威胁,无法继续在此生活,因而才大迁移,沿黄河东移,到河南淮阳定居,这是生存的需要。以上更说明专家们的论证理由是充分的,这说明中华姓氏起源早于周朝。

 

当然,究竟是“周口会议”专家学者们的论证正确呢,还是“从周朝开始有王姓或其他姓氏” 正确呢?这个问题还有待姓氏文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们进一步考证,以便得出各姓氏的起源时间和始祖。

 

上述分析只不过是我个人浅薄的分析和观点,因本人文化水平较低,不妥之处,请王氏族人及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便把弘扬我中华王氏文化引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更上一层楼,共同为王氏文化事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