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锡三沙始祖始居地寻根游记

根据《尚儒王氏宗谱》记载,三沙王氏是以王巩的幼子王皋(1081——1156)为始祖,南渡后隐居在苏州的荻扁,其三个儿子分居在三地发展繁衍而成的。长子王易、字吾置迁昆山沙头(今属上海);次子王鐸,字吾伍留居荻扁(苏州府长洲县);幼子王胤字吾曾徒居无锡沙头。因都在水边,均称沙头,故称三沙王氏。王皋南渡时在大多数官员逃命要紧时他却举全家并将三槐堂祖传家乘谱牒(连同木刻版)用车装载一起南运,南宋朝中文武百官无不为之赞叹。他还叫次子王鐸拿着《王氏家谱》到岳飞家中请他写跋。因此,三沙王氏宗谱承载了三槐堂王氏先祖的几乎全部的谱牒资料,这在整个王氏,乃至全国其它姓氏的宗谱中是不多见的。而且王皋因护驾南渡有功被封为殿帅府太尉,长子袭授太尉,次子为尚书郎,幼子为显谟阁直学士,都在朝廷做官,子孙繁衍兴旺,遍布华东地区乃至海内外,到清朝中期、县令以上官员、名人已有近百人。如此重要兴旺的三槐堂嫡传支系,在史藉中却不多见,就连近年出版的好几本王姓书中也很少记载,一般仅提王皋之名。我们俩作为三沙王氏后裔,又在力主研究王氏家谱,且始祖始居地就在近邻,因此我们商议决定到始居地作寻根探秘之游。
临行前,仅根据《尚儒王氏宗谱》知悉王皋南渡后的定居地为姑苏长洲县荻扁乡,九百年后的今天的地名已一无所知。我们俩约定于10月15日中午在苏州大学门口碰头,下午在苏大图书馆古藉部浏览了几部残缺不全的王氏宗谱,立即赶往苏州市行政中心,在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受到了庄建中主任的热情接见,按照我们的调查提纲,帮助查阅了有关资料,并且介绍我们到该市“方志馆”去进一步查询。当晚我们在观前街估计是“方志馆”附近的“观前饭店客房部”的普通房间住下。次日上午很方便地找到了处在宜多宾巷21号的“方志馆”,一进门工作人员便将《苏州市地方志》等有关资料搬出来供我们查询。不久,对王氏文化有专门研究的王开征老师来了,一见如故热烈地交谈起来。原来早在1995年为了研究王氏历史文化,经苏州市哲学社会学联合会和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苏州市三槐堂历史人物研究会》,就在该研究会成立初期,对王皋及其始居地、墓葬、祠堂进行重点实地调查和论证,并在当地召开了现场会。王皋护驾南渡时曾在平江府(苏州)停留三日,乘小舟遍游吴中佳山名水,经荻扁见此地滨湖控海,水土深厚,遂将家小定居在此处。自己辅佐朝政,因“力主出师恢复中原,迎还二帝”,但南宋朝廷却力主和议编安定都临安。他便一气之下弃官曰“吾亦从此逝矣!”回家荻扁隐居,宋高宗念其有功,几次派人来叫他还朝,他称病不拜,于绍兴26年9月17日卒,葬苏州府益地乡十七都东。因此,王皋南渡的始居地和隐居地古时的准确地名为长洲县益地乡荻扁村,该村处在荻川、荻溪两条小河的交岔处,故又名荻川或荻溪,现在的地名已是苏州市相城区太平镇王巷村。
从王开征老师的介绍和他所赠送的《三槐堂文史研究》知悉,王皋身为太尉,是个忠君爱国的名臣,而史藉中却又无名的原因,是因为他刚正敢言,官场上得罪不少人,又最后不听皇上召唤,坚持归隐乡间,必然淹没无问。还是在《太原王氏皋桥支谱》(西沙支)上范成大写的《子高公传》弥补了不足。范成大又为什么能写此传呢?一是因为他家住石湖与荻川相望,对王皋家的情况和他的生平比较了解,也与他有几个昼夜的叙谈游乐,二是王皋的幼子王胤也出面请他为父作传。因此他就写出了此篇《子高公传》,列入了西沙支的宗谱,从而弥补史藉之不足,王皋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的业迹才能流芳百世。
按照王开征老师的指点,我们于当天下午从苏州北站乘中巴车赶到离城约20公里的太平镇,在该镇文化站倪汉忠先生的陪领下找到了年已9旬的中沙支嫡传后裔王传坤(谱名志勒),他虽年事已高,但脑子清醒,激动地讲述了原有一部《三沙王氏宗谱》,100多本,装满一箱,文革时期被迫拿出来烧毁。他记得家谱中记载,始祖王皋有三子,长子迁昆沙、次子留守,幼子迁无锡南方泉。他认为南方泉肯定有三沙王氏谱。他还领我们去会见他的堂弟王廷良(谱名志康),王廷良,今年71岁,身体硬朗、精神炯炯,为乡镇退休干部,非常健谈。他详细讲述了当年王皋就住在王巷村,亦即太平等七大队,当地人又叫旺巷村。故居“阁老厅”,旁边有座凤凰桥,他将自己精心拍摄的且有文字说明的凤凰桥和阁老厅现存的一块青石沿的相片册(14幅)赠送给我们,并带我们瞻仰了原王皋墓地,就在去年改建为“太平镇人民公园”(或叫农民公园),观看他所撰写的公园的纪念碑,其中第一句话便是“这里原是王皋墓地”,王皋的祠堂现在是一个庙宇。我们边谈边看直到下午四点半多,由于在这里没有见到三沙王氏谱,决计立即赶无锡南方泉去寻找三沙王氏谱。于是急速返回苏州,又立即乘汽车奔赴无锡,当晚在崇宁路附近的一个人防地下招待所住下。
17日清晨,我们在无锡汽车站乘68路公交车抵达终点站南泉镇(南方泉即今已南泉镇),经镇派出所、镇政府、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本镇附近王姓最多村在南泉村,塘前村和壬港村的王村庄,并从《无锡市志》查得南宋初西沙支王氏迁居无锡开化乡,此乡就是现在的南泉镇。我们首先拜访南泉村委,在村委办公室又巧遇曾任村书记后在镇里任职的王良斌先生和现任村主任王中和先生,他们听说是来西沙寻根的,表示热情欢迎,便筹划如何寻访知情人士。时值中午,就首先安排由锡南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老板王松青先生作东在附近一所餐馆午餐。王松青先生一家盛情宽待,王良斌和已退居二线的陆均副镇长作陪,共叙研究王氏文化的意义,西沙王氏的历史变迁和南泉镇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饭后,由王良斌先生全程陪同,王松青先生派出自己的车,去塘前村寻访,在塘前村委办公室,钱中华书记和王富南副主任热情接待,72岁的退休教师王君琪先生闻知后立即赶来,他对本支王氏研究多年,他说经过多年来的调查,本支王氏宗谱也在文革中销毁,他本人属西沙支27世,只能往上追述到22世,并在22世以下作了简谱,22世以上已基本上不知晓了。但是当地人所共知塘前村有个“王公祠”,即王家祠堂,西沙支总祠堂在无锡惠山。在王公祠改建时他有意地将一块石碑埋在墙基上,作为保护措施。于是我们立即赶去观看王公祠遗址及这块石碑。此碑恰好埋在祠堂墙基的地面上,文字面朝外,横放着,字迹已很模糊,我们两人只好轮流扑在地上辨认抄录,良斌、君琪、富南等用清水、肥皂水擦洗,终于基本抄录下来。详见本文附录《西沙支碑记》。这块碑成为我们来西沙寻根所得的重要的文字依据,碑中明确记载“吾祖文正公世居汴京,宋朝名相,越四传子高,扈跸南来,卜居苏郡之荻川沙头为南迁始祖。二世吾置公再迁太仓沙头为东沙派;吾伍公居荻川沙头为中沙派;吾曾公迁居无锡沙头为西沙派。三沙支派虽分,而祖师公(祠)建于锡山之惠山之麓,岁时官祭。另建支祠与兹里,祭越祖公之神像及本支名人之灵位,春秋享祀以敬孝心。”可见,这里是西沙始祖吾曾公之三子越祖公的支祠,初建年代不祥,乾隆二十二年重建,三十五年捐田四十亩供祭祀之费用,五十四年又扩建刷新,乾隆五十八年23世孙王文湘书此此碑文、立此碑。由于寻访尚未完成,当晚住在本镇影剧院招待所。
18日上午,经王良斌先生安排,由南泉村油巷的王南坤先生陪同我们继续寻访,他说西沙始祖始居地的沙头就是现在塘前村的太保山和白龙山一带,接着就去壬港村的王村庄。先去后王村庄拜访94岁的王容先生,曾任过厦门大学教授,身体硬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20岁。退休在家,对自己的家史有所研究,打开他珍藏的资料袋,说他是以王问为始祖的20世孙,属东沙支。接着我们又去前王村民王少政家,据口述他与王容先生同属一支,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先祖任过两江总督,家居六进遗迹尚存,从前门庭精雕砖刻可见当年建筑之豪华,据说有部分家谱,待找到后再行研究。西沙寻根访问暂此结束。我们中午又急速返回无锡,下午奔赴南京,参加19日在南京为纪念王氏家谱研究活动一周年的峰会。

附录: 西沙支王公祠碑
(位于江苏无锡南泉镇塘前村)
恭维望族常崇祖庙,史家專重明禋,祠宇巍峨乃見先靈之赫,躍門牆高峻益隆後嗣。
觀瞻吾祖文正公世居汴京,宋朝名相,越四傳子高,扈蹕南來,卜居蘇郡之荻川沙頭為南遷始祖。二世吾置公再遷太仓沙頭為東沙派;吾伍公居狄川沙頭為中沙派;吾曾公遷居無錫沙頭為西沙派。三沙支派雖分,而祖師公建於錫山之惠山之麓,歲時官祭。另建支祠與茲里,祭越祖公之神像及本支名人之靈位,春秋享祀以敬孝心。後因年深月久,以致祠宗傾禿,雨驟風狂,牆垣圯倒。時奕、用周、聖井、祖福、純協、文夏、維鈞、堂杰、秉鈞、汉卓、大中、挥吉、大朝、志学、秉葉、正祥等念祖情深,敬宗志切,於乾隆二十二年本支重建中槽。彩臣囗建前槽、美輸美奐雖末敢云苟合苟完居然者见。歲時囗祭祀不缺月日之瞻禮必恭。但歷年渐遠,惟恐後懈馳以致前規狹隘,因於三十五年,永明、用周、懷元、秉正、文斗、躍宗等本支公同設法捐資,陸續置得自田四十餘畝,有俊卿懿行捐自田一畝,子孫世守以供祭祀之費用。又於五十四年裔正學、用周、祖福、槐芳、大夏、秉正、維翰、國新、萬生、振興不為無箱爰資本土,再造詹廊肯构,堂課完工於指,后輩如企恢舊址於崇朝將見神像立新為仰先人之懿範,家聲之克振,咸祈後世之綿長僅勒碑文,永垂不朽!
(捐款、捐田名單數量略)
乾隆五十八年春王正月 二十三世孫文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