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王氏赴福建江西赴考察调研记之一 ——福建考察实录

                                                       王继松

      农历2012年9月4日(公历10月18日)我和兰机副理事长,肩负着龙川王氏宗亲的重托和期待开始福建上溯祖源之行。出发前我们做了认真的准备,学习查看了族谱等相关资料,察看了地图,确定了行程方案。

      据族谱分迁录及相关记载,龙川王氏“谨按三槐以来,浙江分派,荆国公兄弟七人,科甲联登,父子继盛,螽斯衍庆,分徙各支,皆从溪头、临川之祖而来也。其溪头,               朝奉公居抚州府城盐浦岭…,十六郎公居邵武建宁县富田宝葛藤窠,十九郎公居邵武府建宁县银坑堡竹薮,六三郎公居订州府宁化县昭德里冯家圩…,五一郎公居邵武府泰宁县,徙居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山池约罗婆山落居,五二郎公居邵武府建宁县,后徙龙川县七约开居…,自三槐以下,分居诸郡,子孙繁衍,豪杰辈出…”。

      依据这个分迁录和此次修谱要上考福建等地的意见,我们于农历9月4日(星期四)从老隆乘火车直达福建永安,转车,第二天中午一点半到达宁化县。吃罢午饭开好房,下午二时半我们开始工作。先找民政局,民政局的有关领导给了宁化县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王荣灿的手机号,和提供了文化局长是王兴树,同时说他们两的关系很好等情况。几经周折 我们是在下午近四点,请车直达档案局。档案局的伍玉新股长和张梦川同志热情地接见了我们,并按我们的要求取出王氏族谱给我们查阅和复印,张梦川同志还带我们到复印中心去复印资料。大约五时半我们联系上档案局的副局长王元新女士,又通过她联系上宁化县王氏宗亲联谊会的副秘书长王开士。为表谢意,晚上我们请档案局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及相关宗亲吃晚餐。

       到宁化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去宁化县王氏宗亲联谊会办公室,副理事长王兴旺,秘书长王善金、王开土等几位热情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倾诉宗亲情感,查看资料,午餐他们宴请我们。下午据他们的介绍,我们和兴旺、开土等五人,请车去了淮土小王乡,到小王乡后,我们察看了小王乡三个王氏祖堂。即见三个祖堂都香火很盛,其中一个祖堂还正在修善,最老的祖堂叫“太子食奶”形,三个祖堂墙上的列列木匾,博士及其他知名人可见几十,其博士教授名匾有5。

      在宁化县的第三天,联谊会长王荣灿在百忙中很热情地接见了我们,安远镇原人大主席,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站站组长,宁化联谊会副会长王文雄也从安远带着谱料赶来县城与我们相聚。在办公室我们一起查看谱料,交换意见,当我在族谱里得知我们是同宗同源时,我兴奋地握着文雄组长的手说:我们找到了老祖地的宗亲。。。。。。

      午餐,据王荣灿会长的按排,宁化县供销总社主任,联谊会副会长王兴平作东,用当地客家风俗高格调地宴请了我们。酒席欢声笑语,互相敬酒祝愿,实是房门祖叔万代亲。午餐后我们全体合影留念。

      王荣灿会长还给我们讲了宁化县王氏源流等情况,讲述了宁化县城原有三个王氏祠堂,因昔时战乱和动乱已全毁灭,今通过多方周节和疏理初定在县城谢氏祠堂(原红军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背后重修宁化县王氏祠堂等情况,并带我们到实地察看了情况,在盛情之下为表谢意,我用手机与我们办公室有关人联系,趁的同意后,给予修建王氏祠堂捐赠1000元。然而龙川王氏得到宁化宗亲的高度好评,并表示我们是一家人,要常来常往,联宗睦亲。

      在宁化县的第四天,我们去安远县。我们在文雄组长的引荐下,安远的宗亲联谊会长王仟祥,秘书长王凤富(镇在职干部)、王兴发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家一见如故,倾吐心声,查看资料,交换意见,晚餐酒没有少,宗亲相敬如宾,席间我即兴而说“溯源闽地会宗亲,相见恨晚一家人,血浓于水何可比,王氏家族代代兴”,表达对宗亲的谢意和情感。晚饭后我们合影留念。

     第五天,因文雄组长安远的党委书记亲自通知他要参加有关会议,他没有陪同我们去建宁,在他的安排下,安远的仟祥理事会长等一行四人,用专车送我们去建宁县城。当天的十点半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建宁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建宁县的原人大副主任(正处级),现客家联谊会主席王登远先生和陈副主席,伍秘书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王登远主席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会员,在建宁县有较高的威信,在福建三明市客家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对王氏文化有研究,曾主持修王氏等姓族谱,热心客家,王氏宗亲事务,牵头修建竹薮祠堂,他对王氏家族事务有一股很高的热情和激情,好象是一个不会疲倦的人。我们一到他的办公室,他就取出资料给我们查阅,并讨论相关问题,我们办公室现在的《中华王氏源流示图》就是他提供复制的。他的性格很开朗,健谈,且会喝酒。特别他还有一个做人经验之谈:做人一要正,二要“恶”,他同时解析说,恶是放引号的,即是说对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对不正之风要抵制,三是要活,即工作要从全局出发,要灵活处理,要会变通。他一天陪了我们达12个小时以上,晚九时半还带我们游览建宁县城,给我们讲建宁的有关历史和介绍现在建宁县的基本情况。我们耳闻目睹建宁很美。那一晚又没有睡好,清晨五时多我随笔写下了“闽源滔滔曲河流,万安桥边多锦绣,昔日红年号角响,今朝城乡生活优”及“闽地祖居好地方,梨甜莲美五谷香,祖是何故南徙去,此地长留也适宜”的感慨,同时我用手机短信发给了王登远主席。

      10日早饭后,我们乘车返程,晚上住江西定南。第二天中午从定南搭车回家。回到家的第二天,我美美地睡了一天,然后我们把福建考源的基本情况与隆柏会长观金副会长等作了认真的汇报。

                                               一、闽地相关王氏的分布

     泰宁王氏人口173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6%。主要分布:彬城971,朱口260,上青云17,新桥126,大田67,下坪88,开善22,梅口109,大龙74。

     建宁县王氏人口4134人,占全县人口2.84%,主要分布在溪口659,均口中624,滩城618,黄埠594,里心506,金溪337,黄坊315,客坊280,伊家125,溪源76,本县有九大姓氏。

      宁化县王氏人口16864人,占全县人口的4.87%,分布较广,分布在全县的16个乡镇。王氏人口列三明市区王氏人口之首。

      闽地县乡均有宗亲联谊会组织。

        二、福建三明市宁化县是客家祖地,当地重视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利用

      宁化县是客家祖地,有全国著名的石壁客家文化,王氏谱文化盛行,人们敬祖尊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1、当地政府重视客家祖地建设,兴建有石壁客家宗祠,新建了近五十米高的大佛朝拜景点,正在打“客家文化牌”,重视民族文化,档案局馆藏有多姓氏的族谱及其它大量的资料;

     2、当地政府重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稳步发展,治安秩序好。

     3、我们考查的地方,县乡都有姓氏联谊会(或理事会),尊祖睦族,兴修祠堂(或会馆),续修族谱。如建宁王氏已对族谱进行了10修,宁化县王氏族谱分别进行了8—9修。据宁化县王氏联谊会长王荣灿说,他们修谱人平缴交35元,建宁县修谱据王登远主席说人平收100元。宁化王氏联谊会长还介绍说,他们联谊会的主要职能是敬祖睦族,研究王氏历史文化,修祠堂,修族谱和协调发展王氏宗亲事务,服务社会和经济。

      三 、福建省宁化、建宁与广东龙川王氏谱 源相同,特别与安远乡影树坑族谱更为吻合

     1、谱序分迁录基本相同,均为浙—临川—邵州—建宁—宁化——泰宁—,属安石(安礼兄弟)抚州临川王氏宗支。如谱中龙川“四二 四三公”均有记载,建宁县的竹薮由王登元主持重修了王氏祠堂,谱中所称“葛藤窠今为建宁县委、具政府所在地,谱中 称“昭德里”为现在的宁化县安远乡,“和平”应为禾坪。

      2、龙川王氏族谱仅记“五一公”福建泰宁某年迁龙川,没有始迁详址,今查不到,据王登远主席说他对泰宁考了三年,谱料均无可考。“五二公”为某年从福建建宁迁龙川,也没有详细的始迁址,详细的始迁址也查不到。据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会会员,宁化王氏联谊会副会长,原安远县人大主席王文雄先生说,他安远县影树坑有一宗支迁龙川南关,“南关”何处?龙川王氏族谱与影树坑族谱最为吻合,如我谱先祖记“若舟”,他们的先祖记“若彬”,若舟和若彬是同一辈兄弟。这个记录内容龙川光绪二十九年谱中有载。影树坑的四三五一公,景璋辈七兄弟没有记载,四二公五一有记载等,总之我们是同宗同源。

       四、议点:龙川王氏是否出“三槐”。

     我们龙川、福建的宁化、建宁、泰宁等地大部王氏后裔据族谱分迁记录均系从江西临川而来,综合多方资料考问,不得不对我们龙川王氏是否出自“三槐”而产生疑问。龙川几百年来用着“槐”字的屋名、堂名、对联举不胜举,“三槐堂”深入人心。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修谱必须正本清源,不能一错再错,定要实事求是,对的应坚持,错的要纠正,同时证者应有据,否则应有理。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福建时与宁化安远的王文雄宗亲和建宁的王登远主席等进行讨论。王文雄说我倾向我们不是三槐的,是江西临川宗支,王登远主席说:“我们的源在太原,根在浙江、祖在临川”,宁化的王开土宗亲说,三槐的巩公生于公元1021年,而王安石生于公元1048,而相差27岁不能成为祖辈。而更重要的是不可争辩的历实(事实)王安石(荆国公)是出自江西临川上池,他和兄弟安礼等七人的上祖不是王祜。原龙川王氏谱祜、旦、素、益、用、舜、安、元.....,祜为54世。祜为三槐始祖,其父辈是彻,祖辈是言。龙川谱把“言”也接写为是祜的父辈,三槐的第三世“素”没有生“益”,综合初考、推理逻辑不通。总而言之,是三槐世系,就不是王安石(安礼)宗支。

     龙川王氏谱载五一公五二公于明洪武戊申(1368年)7月13日徙迁龙川,据考本先祖从江西抚州临川迁福建是公元1283年,上祖在闽居住了85年,从闽徙龙川为644年,即龙川王氏先祖从江西临川迁到今为729年。这次修谱的初衷之一就是要上考祖源,源不清,则本不正,建议再考祖的上源,考清为止。

     通过上考福建祖源的汇报,理事长隆柏,副理事长观金等表示要再考江西临川。隆柏会长令我们事不宜迟,请尽早出发。于是,我和兰机于公历11月5日(农历9月22日,踏上了江西临川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