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枝自茂,源远流自长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文化复兴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得以修缮恢复,人们续修族谱,因此,堂号再一次被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堂号都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槐后裔满天下
    三槐堂,即三槐王氏的堂号。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是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的一衍派。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
2011年11月1日起,《大河报•厚重河南》先后用四个整版,推出“王祐与三槐堂”系列文章;26日,开封三槐堂王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王立群教授被聘为开封三槐王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2012年5月22日,开封三教堂古三槐堂保护扩建座谈会在曹门社区召开。三槐王氏,开封根亲文化的一束奇葩,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据《宋史》记载,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祐,曾在开封自己的庭院亲手种植3棵槐树,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官到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于是,“三槐堂”便成了他家的堂号。王祐对于三槐王氏的创立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三槐王氏后裔习惯于将首先定居于莘县的王言当作他们的开基始祖,但从本质上讲,王祐才是三槐王氏真正意义上的开基始祖。而今全球王氏人数与河南人口不相上下,约有1亿:2007年,公安部统计信息显示,王姓是中国(大陆)第一姓,有9288.1万人。王姓,人口多郡望也多,支派多堂号也多。但说起堂号,还是以宋代后起的“三槐堂”最为王姓族群所尊崇。三槐堂是中国王氏家族中最为耀眼的堂号,盛过其它郡望。瓜衍椒繁,相续数十代,不仅株树参天,浓郁繁茂,更是枝连九洲,德披四海。
                        历史上第一座三槐堂建于开封
    三槐堂王氏兴起,得益于科举;三槐堂王氏不衰,得益于仁德;三槐堂王氏兴旺,得益于恪守家训,不坠门风。对三槐王氏家族的重视,可以说从宋代就开始了。宋朝是一个崇奉文教的社会,重文轻武,三槐王氏家族的光耀,正是这种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铸造出来的。王氏代有闻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有不少士大夫为之写碑铭或墓志,文人笔记中,也有不少篇幅,记叙三槐王氏家族的遗闻轶事。宋朝的大文学家苏轼,曾经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三槐堂铭》,文中记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事迹,一时才以物显,人以文传,三槐堂之名声传遍华夏。堂号随铭文流传千古,铭文因堂号熠熠生辉。正是一门忠义,百世流芳,历经千百年之后,他们忠厚仁恕的浩然正气依然令人神往。《三槐堂铭》,被清代的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入了《古文观止》,从此成为历代士子必读的文章。“三槐堂”这一符号自然在民间也流传甚广。《三槐堂铭》中赞誉道:“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三槐文化依然凝结着海内外无数炎黄子孙所敬仰崇拜的民族精神。这座三槐堂的房屋建筑,在“金季兵毁”,然而槐树犹存,直到清末民初时期。
    王祐(亦名王祜),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关于王祐在开封的安家落籍一事,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宝珠先生做了考证。宋人苏舜钦写的《王公(雍)墓表》称:“公讳雍,字子肃,世为魏人。自烈祖祐历职中禁,如有第京师。”苏氏撰写的《王公(质)行状》迹云:“公讳质,字子野,其先占籍大名,由公(祐)贵,始居京师。”再具体一点说,据宋人张方平的《懿敏王公神道碑》记载:王素“祖祐,国初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始家京下,著籍开封。”《宋史•王祐传》云,祐于乾德三年(965年)为知制诰,开宝二年(969年)以知制诰出任大名府,这中间就是王祐在开封安家的时间。这次安家,张方平称之为“著籍开封”,表明他在开封有了籍贯,也就是在开封落户了。追溯这支王氏的历史“其先太原人”,到王言、王彻时,“占籍大名”,而王祐又“著籍开封”,其迁移之迹甚明。元祐六年(1091年),王旦后人王巩、王震在开封城东门外建王氏宗祠,效王祐 “手植三槐”旧事,在宗祠院内亦植槐树三株,并将宗祠命名为“三槐堂”。
    树高千尺,终有置根之地,水流九派,固因启始之源。王祐落户开封的具体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说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说在望春门外。这仁和门和望春门实际指的都是曹门,即今曹门关中街偏北一带,现三教堂附近。
                            累世风流的三槐王氏家族
    王祐实事求是,以德为上。他在自己的庭院栽三颗槐树,并认为自己的后代子孙将来要出宰相,果然次子王旦作了宰相,槐荫满庭,也赢得了北宋时人的赞扬。王旦为太平宰相12年,治理国家,发展经济,使北宋出现了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被人们称颂为一代清官。开封古都学会会长、开封博物馆原馆长徐伯勇认为“没有名相王旦15年的治理,就没有北宋的繁荣盛世”。三槐王氏在王祐、王旦的引导下,具有良好家风,品质高尚、名人辈出,如王素、王巩、王伦、王阳明、王安、王淦昌、王震等人。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祐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祐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祐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祐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 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祐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祐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祐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王祐在同僚有难时,不落井下石,而能仗义执言,舍己救人,世人都称赞他积下深福厚德,必将荫蔽子孙。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祐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祐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祐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王旦多年为官,官至宰相。但他从不居官自傲,佐真宗,致太平,荐贤才,举寇准,实为忠厚长者,因其肚量极大,令寇准十分佩服。王旦临终前不为宗亲求官,而是告诫子弟:“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枢中。”富而不骄、贵而不舒,他强烈的敬业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王氏族人众多,但在王旦以身示范的引领下,个个友爱笃实,好学勤俭,使人们叹为观止。对于王旦要求他们避嫌居低位的安排,大家都欣然接受,而且从不以官宦子弟夸耀,更不作威作福,盛气凌人。反观当下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教训,联想到最近丑闻不断的李天一,我们的社会尤其需要弘扬这种风尚,对于反腐倡廉极具典范效应,也符合中央的精神。
    王祜在庭院中植槐明志,苏轼写下《三槐堂铭》,欧阳修为王旦作《太尉文正公神道碑铭》,成为千古佳话。 在整个宋朝三百余年的历史上,三槐王氏家族几乎代代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宋史》上专门立有传记者十一人。当金兵灭亡北宋时,三槐王氏中的王伦,挺身而出,以赴国难,以极大的勇气,数次使金,威武不屈,被金人杀害于河间,后人称他为“一代之奇桀”,“可谓无负三槐家风矣”。自宋以来,悠悠千百余年,虽然历尽人世沧桑,三槐王氏的后裔绵延不息,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秉持先祖忠恕仁厚的精神,牢记先祖的教诲,做到为民者勤劳生产,艰苦奋斗;为官者廉洁自持,秉公正直。
                           传承创新开封三槐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电脑大王——王安先生,要到开封寻找三槐堂祖庭。王安,正是“三槐王氏后裔”。开封方面闻讯,除了收集相关史料外,还在三教堂门前重植了三棵槐树。1986年时在开封市郊区地方志办工作的王宴春先生发现原三槐堂前有一枝老槐树的树枝(已枯死)冒在地面上,越往下挖枝干越粗,确认是北宋时原三槐堂前老槐树的,就在此种了三棵槐树,后其中二棵死去,又重新补栽,因此形成了现有的一棵较粗二棵较小的三棵槐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王安先生未能成行。
    当前的三槐堂遗址,位于都市村庄的狭小空间内,周围环境与三槐文化的丰厚内涵极不协调。在开封东区,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还不够丰厚,通过着力发掘三槐文化遗产,也是对这一短板的弥补。
    建议将开封三教堂(三槐堂遗址)的保护扩建纳入开封市城市建设规划和市政府的工作对接,对外推介,开展招商引资,申请纳入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同时申请“三槐堂”符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安徽休宁有“国保”三槐堂一处,其他省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多处,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一处。三槐堂遗址的保护规格不妨提高,明确责任单位,在这个基础上,借助人缘,物缘、地缘,要主动走出去与国内外三槐堂“认亲”,联络感情。未来曹门段城墙保护修缮时,应充分预留空间,广纳民意,不妨在曹门外命名一处“三槐公园”作为德育基地,三槐文化所包涵的贵而不骄、直道谋身、忠于国事等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广植槐林,这样也能和城墙东段(苹果园处)原有的槐林连为一体,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观赏林带。三槐公园内精雕细刻王氏先贤像,雕刻苏轼像,请能代表我市水准的名家书丹《三槐堂铭》巨幅书法作品,同时将与三槐王氏有关的宋代名人如寇准、欧阳修、王安石等通过艺术方式创意,借助计算机科技与尖端投影技术,采取动漫等时尚方式演绎故事。这样的话,外地游人一踏入此地,恍若梦回千年,浓郁的宋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这项工作完全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化立项运作,面向海内外招商,有望开创多赢局面。
    三槐王氏家族在开封一个庞大的墓群。王祜自在开封建立府第,其子孙就逐渐落户开封。他们中的大部分生在开封,即使有人当官客死异乡,也要千里迢迢把灵柩运回开封。综合各种史料看,王祐葬在“开封县大边村之原”,名相王旦葬在“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大边村即今边村。王旦逝世后,被追赠为太师尚书令、封魏国公,谥曰“文正”,史称王文正公。王旦墓规模宏大,置有神道和石像生,立有《王文正公神道碑》。其碑额为真宗所赐,曰“全德元老”。其碑文为欧阳修奉君命所撰。 据边村村民们讲,王旦墓在村东,原联合收割机厂西墙内中部,墓已淤没。20世纪50年代,尚有石人、石马、石羊、石方柱等露出地面,俗称“马石园”。这些石马、石羊等遗物后移至铁塔公园内供人观赏,这可是地地道道的见证者呀。相关史料还表明,王旦长子王雍,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先茔”。 王旦第三个儿子王素,“葬于开封县新里大边村文正公原下”。王旦弟旭之子王质,卒于陕州任所,“家贫,柩不能还先茔,朋旧在要官者皆力之,遂得还京师”,“葬于某所先茔之次。” 王质长子王毖,卒于夔州官舍,夫人李氏几经磨难,独护丈夫灵柩还京师。后李氏“与其夫合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原”。 王旭之孙王元, “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原”。 据此可知,大边村有一个规模可观的三槐王氏墓群,这也是他们落籍开封的又一重要证据。 
    该墓葬遗址也是当前已知的开封唯一一座宋代高规格墓葬群。如今,这里已成为开封宏达拔叉集团的作业区,恢复墓园也不现实,但文保部门当树标示碑明示墓葬遗址,同时也能为三槐后裔指明一个大致的纪念范围。铁塔公园的石马和石羊等(八个石像生)即便不能重新回到原址,但公园的管理者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强调这些石刻的来龙去脉,向公众解释这批文物独特的人文价值。唯有如此,方才能体现出文物保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才能在保护中传承宋代的文明,创新我们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这些工作该如何展开?尚不得而知,因此,三槐物质遗产的保护亦变得日益重要。
   《开封府题名记》碑还显示,王祐、王素(王祐之孙,王旦季子)、王震(王祐玄孙、王素侄孙)等均担任过开封府尹。除去皇室,一个家族,五代以内有三辈人执掌开封府政务,绝无仅有。王祐为政“清节廉著”,王素为政务合人情,号 “王公异断”,王震“ 府颇有治,以致狱空”。包公戏中,那个智慧的化身——王延龄,这一虚构的人物形象,其实能让我们看到王旦的影子。开封府景区、开封博物馆的相关讲解中,不妨针对这一史实,适当增加对三槐王氏的介绍,也能吸引更多三槐后裔前来寻根凭吊。
    2012年11月25日,首届开封三槐堂文化王氏宗亲联谊会在我市举行。11月26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三槐王氏还在三槐堂遗址所在地,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祖仪式,共同继承弘扬三槐堂优秀的人文精神。
    三槐堂盛于汴梁,开封是三槐王氏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开封,作为知名于世的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是中原根亲文化的中心。三槐文化是大宋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更是开封根亲文化的绚丽篇章。在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需要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支撑的今天,我们应抓紧组织力量,加强开封三槐王氏的研究深度和三槐堂遗址的抢救保护力度,这对于开封在中原经济区框架内争取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地位,支持我市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年,开封将要承办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从1971年起已先后在亚、美、非三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城市举办,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开封已成功举办过几届影响较大的清明文化节,我们还有久负盛誉的菊花文化节,只要主动联络,积极推介,借助这些平台,部门联动,资源整合,民间为主,也许能和海内外三槐王氏社团建立起更为稳固的根亲关系,期待不久的将来,三槐后裔能在王祐手植三槐的开封,开始他们全新的寻根之旅。(作者:开封市郑氏历史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