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阁(文塔)、石拱桥景画,记录了碧沙乡东南旧貌,作者为沙头人王青夷先生画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七日,距今已八十九年头。文塔高三层,巍峨壮丽,瑞气映人,内供文昌帝帝君及文曲星魁星踢斗造像,建于明朝中叶,至今已历四百多年历史,塔门对联云:“九桥锁水龙湾聚,一点明星照碧沙”。把周边的景色点缀得怡到好处。而塔又正对沙头圩市,故又称文阁望圩。文塔则有龙船坞,沙路相接,一湾清流,景色宜人。
石拱桥(大桥头)东走,由一条蜿蜒二里石路与市桥西郊小桥头相接,其实三者同属一组建筑,两桥造形相似,同一主人建造,可说是一对孪生的姐妹桥。大桥西端,过去有座刻有皇帝圣旨准王天香在村中自执白骨的碑亭,并记载历次修桥的经过,桥头有古榕数株,沿涌水松遍植,环村绿树成林。丽日晴天,鸟语花香,登桥远望,青萝叠翠,行人在此憩息,小桥流水,风光明丽,颇具江南农村景色。这里也是历年端午龙舟意技胜地。水上锣鼓喧天,岸上八叉吹打助兴,人潮如海,十分热闹,过去有一扒龙船对联云:“息鼓偃旗扒白水;鸣锣放炮出青云”。这是赛龙夺锦的真实写照。
惜文塔、桥亭、石路,因城建需要都先后已毁,现重建石桥原样迁住大夫山森林公园,供人瞻仰,特此略述,以上所说的塔、桥、亭、路,据有史可查,为明朝嘉靖间,我乡巨富王天香重资所建。天香公乃我王姓八世祖,公虽无功名,但家财富有,公生有六男一女,其女爱如掌上明珠,后嫁往茶东村,过去交通不便,河涌阻隔,为便于行人来往及女儿回乡省亲,天香公斥资建筑了从沙头经市桥到茶园十八道桥梁,为了赞扬天香公的善行,清代名人辛昌五曾撰联云:“拱十八道之虹桥,荡荡平平月旦品题光史册;……”(下联已经忘失,望知情者补缺)。天香公修桥筑路功德无量,流传迄今,望我王姓子孙克绳祖武,发扬先祖爱乡美德,共同建设沙头(碧沙),让大家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广东番禺沙头王青夷画于一九一九年春
里人王泽滔、王日崧忆记撰文
里人王冠华整理编稿
二○○七年三月二十五日丁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