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县东平新村王氏族谱中八位鼻祖之谜的 探索

                    广西博白县东平新村王氏族谱中八位鼻祖之谜的探索
                                  ——王安石的一支直系后裔初现端倪
     1999年,王大良先生来信说,广西博白东平王氏的志中、志南兄弟俩在寻根,要我和他们联系,我按照大良先生给的联系资料,和他们接上了头,他们给了我一本1995年版的《广西博白东平新村王氏族谱》,并介绍了他们寻根的一些情况。
     博白东平新村王氏始祖名瑞,字积珠,法名王千三郎,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由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迁来博邑(今博白县),任博邑教谕,至今已500多年,传二十余代,嗣孙4万人左右,主要聚居在博白、北海、合浦、浦北等地。
     1994年,该族曾派专人去江西安远县寻源。但发现现居安远的各支王氏都和始祖瑞无关。那么,祖先源流何处寻?1985年,在浦北县白石水街一位后裔家发现1848年手抄的《王氏家谱》,封皮记录着这支王氏的八位鼻祖:王明、王孔、王文、王镇、王权、王玉、王喧、王(王受)。
     1994~1995年,又在合浦县闸口镇五里牌一位后裔家发现了相同的《王氏家谱》,封皮同样记录着这八位鼻祖的名字,然而,却没有记载这八位鼻祖生活的地点和年代,要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他们,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我在见到志中、志南兄弟俩后,还是硬着头皮上了。经过一段时间查找,虽然找到不少同名的人,但支离破碎,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我在查看达良先生的《中华姓氏通史•王姓》第一版中王安石一支的资料时,发现王安石的世系中有一个叫王明的就是王安石的曾祖父,我立即联想到王安石的谥号不就叫“文”吗?再看下去,王安石的次子王滂的孙子名字叫“珏”,曾孙名字叫“宜之”。我突发奇想,这“玉”和“珏”, “喧”和“宜之”会不会有某种关系呢?会不会是手抄时的口传笔误或因某种原因而故意误写呢?这“之”字,只是道教的一个标志,在名字中是可写可不写的。
将两条世系列出如下:
     《通史》第一版中王安石世系:
     明—用之—益—安石(1021~1086,字介普,号半仙,封荆国公,谥“文”)—滂—桐—珏—宜之
     博白东平王氏八位鼻祖:
    明  孔  文  镇  权  玉  喧  (王受)
    1、王安石的曾祖父即“明”。
   2、王安石的谥号即“文”。
   3、“玉”和“珏”、 “宜“和“喧”,“桐”和“权”极可能是手抄时的笔误,而且王安石世系的“桐”“珏”“宜之”相连,“珏”和“安石”隔两代,博白东平王氏祖先的排列中,“权”“玉”“喧”也相连,“玉”和“文”也隔两代,“之”是道教的一个标志,在名字中是可写可不写的。如本人先祖王悦之,在《南史》中记作王悦之,在《宋书》中记作王悦。不久,我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志中、志南兄弟俩。这以后,由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此事,一晃14年过去了。今年7月4日,听兰先生来南宁,我向他提了此事。
    最近,我在看《历代王氏望族》中第七章临川王氏时,又发现了一条极有价值的记载,全文如下: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中有一则较少为人留意的记载:
‘王荆公所赐玉带,阔十四掏,号玉抱肚,真宗朝赵德明所贡。至绍兴末,王氏犹藏之,曾孙奉义郎璹,始复进入禁内‘。
    这个王璹,可能是王滂的孙子,这大概也是宋(南宋)元时期唯一的一条关于王安石子孙的资料。至于其他详情,还是无人知晓。“
    我看到这个“璹”字,立即想到博白东平王氏排列在最后的那个“(王受)”字,会不会是同一人?这二字的发音应该是有相似的可能,也可能是故意将“璹”写成“(王受)”的。查目前收字最多的《中华字海》和《辞海》及《汉语大字典》,居然没有这个“(王受)”字,《族谱》中这个“(王受)”字,可以看出是拼字排版的。由此可见,很难排除故意将“珏”写成“玉”、将“宜” 写成“喧”的可能,其目的不是一目了然了吗?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隐”字啊!如果确是如此,博白东平王氏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应该有八九成把握了。事情办到这一步,如果要再进一步,则应该是考证王璹的后代在绍兴中到弘治年间迁徙的情况了。
                                                 王荣明
                                             2013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