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新安石井王氏 上源世系的修改补充意见(二)

尊敬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总编王听兰先生:

您好!再次打扰实在不好意思,但为了如期上报支谱信息以及弄清我族上源世系,不得不再次讨教,请求谅解。

在《王氏十八公总家乘》里,十二公王魁上源世系里有一位先祖讳王钦若。从诸多资料得知,王钦若是江西新余人氏。因此必须澄清王钦若的上源。今春,我在《新余王氏网》看到“王钦若派下血脉总传承图”看后感觉比较混乱,图上既有琅琊王氏先祖吉公、骏公、崇公、遵公;又有太原王氏先祖晋阳支的烈公、泽公、昶公、湛公、承公、述公、坦之公、国宝公;还有祁县支的寓公、牢公、秀公。从先祖人数多少判断,似乎应归属晋阳王氏世系,但祁县王氏的秀公记载为王元寿之父,牢公是其祖父,寓公是其曾祖父,据此又可归属为祁县王氏世系。然而,当我又看了该网“以前修谱序言译文”,参考了其他资料,认为上述归属均不对,应归属琅琊临沂王氏。请看下面几段文字。1、明朝金幼孜(钦若公后裔王鹗家庭教师)写的《喻城王氏族谱序》:新余县王姓氏族是唐代中和年间恩窿公王御。唐户部尚书度支使王元寿奉朝庭之命迁来新余。到钦若父仲华累世居新余县。2、北宋临川人晏殊为王钦若写的墓志铭记载:王文穆公名钦若,字定国,他的先祖是琅琊会稽人。他的先祖是王吉,历二十六世至其祖王元寿,奉朝庭之命迁来新余,因爱这里龙蟠形胜,山明水秀,致仕后携子作霖定居于此。王仲华,五经博士,进士及第,授新余县令。3、北宋丞相王旦为钦若公写的“喻城王氏族谱原序”;定国的先人也是由琅琊郡临沂、庐江而来。定国是喻人,而我王旦是莘人,若不是根据族谱来追根源,怎能知道我们是一脉所分,谱系相通的。

以上几位历史名人写的谱序、墓志铭,可以肯定王钦若的先祖是琅琊郡临沂人氏,始祖王元、王吉、王览、王元寿。既不属太原王氏祁县支,也不属晋阳王氏王咸支。所以,我认为应采纳修改后的世系源流。

前面记述了明朝金幼孜在他写的《喻城王氏族谱序》王元寿以唐户部尚书度支使的身份奉命迁居新余。北宗晏殊为钦若公写的墓志铭:王氏一族始于王吉,历二十六世至其祖王元寿。王旦写的“定国是喻人,始祖从临沂、庐江而来。”以王吉为始祖,世系图为:25世骏—26世崇—27世遗—28世遵—29世音—30世安—31世高—32世超—33世和—34世仁—35世融—36世览—37世彦—38世尚—39世休之—40世明之—41世惠—42世以礼—43世重弊—44世能养—45世富贵—46世经国—47世享公—48世同道—49世来朝—50世元寿。吉公是太子晋二十四世,50—24=26,正好与晏殊写的墓志铭相符。

王元寿到王钦若多少世?新余王氏谱记载是16世,根据大成总谱局考证的三槐王氏上源世系,50世勉约生于公元670年左右,与王元寿是同辈。王钦若生于公元962年,962—670=292,即从王元寿到王钦若经历了300年左右,历10—11代。世系图为:50世元寿—51世作霖—52世九郎—53世勘公—54世历公—55世惜公—56世支公—57世御公—58世闻公—59世郁公—60世仲华公—61世钦若公。

理顺了新余王氏上源世系,新安石井王氏上源世系就好办了。王钦若生子二,长世禄,次世隆。世禄子三:显祖、荣祖、明祖(生死、后代不祥)。我认为,明祖是否我们族谱上所记载的明诚?虽然一字之差,但都是钦若公之孙。既如此,世系图为:61世钦若—62世世禄—63世明诚—64世相—65世有子—66世劝贤—67世荐—68世明德—69世从—70世有功—71世敢问—72世王奉—73世王魁,石井王氏祖。子一:景才,景才子二:长王整,白石井迁城西七里站,今王庄村;次安,仍居东石井。

以上是我根据诸多资料经过推敲,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还望编辑部先生多多指导。

                                                              公元2013年8月第三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