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槐堂

中华民族各个姓氏,公认炎帝,黄帝为其人文始祖,而中华王氏大多数都为黄帝姬姓之后裔也。明代科学家王世贞曾说:“王于义大也,君也,天地人一贵三为王”。王姓标志着源远流长,群贤辈出,光耀华夏,辉煌腾达,王者之后。

早在公元前564年,周灵王太子姬晋,字子乔,赐厥王姓,为我族之始祖,子孙繁衍,以王为姓,故称姬姓之王,封邑于晋阳,秦划为太原郡。故又称太原王氏。到唐末五代时,曾做滑州黎阳令的王言,居山东莘县。据《王氏宗谱,三槐王氏》载:“其先太原人,世居渭南,唐季占籍魏郡,家大名莘亭(今莘县),生唐懿宗咸通十年乙丑(869年)世唐为滑州黎阳令,卒于唐明宗兴元年庚寅(930年)年六十三(虚岁)。合葬山东东昌府莘县城东北二里群贤堡”。后来,因其曾孙王旦故,被追封为许国公。

三槐王氏的发迹,以王祜为肇端。王祜在《宋史》中有传:王祜时任兵部侍郎,因以百口之家,担保魏州节度使符彦卿无谋叛事,而违背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本意,不但没做成宰相,反而贬为镇国军(今陕西华县)行军司马。王祜心有不甘,手植三槐于庭,并预言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次子王旦果成为一代名相。

一代贤相——王旦,字子明,又名延皊。(生于957年,卒于1017年)享年60岁。王旦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由少言寡语,聪明好学,文才出众。24岁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后任平江(今属湖南)知县,继任殿中丞,郑州通判,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宋真宗拜王旦为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再进银台封驳司。真宗赞其“致太平者”,意即“太平宰相”,时年40岁。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加拜王旦为尚书左丞。北宋景德三年,王旦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登上宰相之位,时年49岁。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初十,王旦病逝,享年60岁。宋真宗废朝三日,亲临祭奠,钦命京城十日内不得举乐。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授官者十余人。服孝期满后,诸子又各进一官。真宗追赠王旦为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其曾祖父王言为许国公,加太师;祖父王彻为鲁国公,加尚书令;父王祜为晋国公,加中书令。王旦棺柩暂厝于开封祥符县大边村(今属开封县新里乡),其外祖父家新辟的坟地中。王旦有遗文集二十卷传世。

宋仁宗赵祯即位后,下诏让王旦灵位配享真宗庙,亲书“全德元老之碑”的碑额。之后,欧阳修奉旨为王旦墓碑撰写了碑文,再后,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

北宋元祜六年(1091年),王巩,王震率王祜后人在汴京开封东门外建王氏宗祠,定名“三槐堂”。从此,三槐王氏声名鹤起。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三槐王氏祖墓所在地大边村,地处黄河畔,常受洪水侵袭,加之金兵南犯,三槐王氏裔孙决定将先祖遗骨迁葬故里山东莘县群贤堡,并建宗祠“三槐堂”。

以王祜,王旦为代表的三槐王氏,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演变,已形成了名扬海外的“三槐文化”。其核心为忠诚、仁义、宽容、善良。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文明的源头,已植根于广大的中华王氏人心中,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王氏裔孙的健康成长。

山东莘县群贤堡乃三槐王氏发祥地,祖陵所在地。“莘县群贤堡”,故名思义,就是三槐王氏代代贤才居地之所。据《宋史》载,王旦、王旭、王素、王质、王巩、王靖、王古、王震、王伦、王楠诸人,均曾居于此。王旦墓保存至今,其黑色的墓碑正面,清晰地镌刻有“宋相王文正公旦子明墓”十个大字。在莘县王化村,三槐裔孙王虎臣家,收藏有极其珍贵的木质三槐堂牌匾,匾长2.25,高0.85,厚0.04,黑底金字“三槐堂”三字。笔力遒劲,外涂金黄色,据说为北宋文字家欧阳修所书。

山东莘县于20031226成立了莘县三槐王氏文化研究会,出版并发行了三槐王专辑《槐荫千秋》一书。三槐堂协会副秘书长王传友及诸宗亲,现在四处奔波,寻亲联谊,在做一件功德千秋,永垂后世大事,将三槐王氏祖陵尽快修复起来。

20121125,“首届中国开封三槐堂文化王氏宗亲联谊会”如期在河南大学第四会议室召开。

三槐堂王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守忠,秘书长王金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玉洁博士(女)(研究会总顾问),河南大学副教授张明华(女)及开封和外地宗亲代表(含笔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长王守忠致欢迎词。王金超宣读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王听兰的贺信。张明华畅谈三槐王氏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河南垦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王玉环(女)向大会宣布,该公司正筹备拍摄电影《风雨三槐堂》。主持人王钦昭向大会宣读并通过《三槐堂复建方案》。

1226上午9时正,参会亲宗前往曹门村三教堂,举行隆重地祭祖大典活动。王守忠宣读祭祖文,全体王氏宗亲先后向列祖列宗进香,敬礼。

三槐堂遗址位于今开封曹门三教堂街一带。北宋灭亡后,三槐堂被金兵焚毁。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王氏后裔出资在三槐堂遗址上,修了一座“三教合一”,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庙堂——三教堂,供奉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三位始祖。现今三教堂仅存三间大殿,占地不足一亩,却被民宅所围。

复建后的三槐堂,将占地360亩,为四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建有山门,祭祖广场,王旦塑像,《三槐堂铭》等碑亭。第二进院落建三槐堂主堂,侧堂以祭祀先祖列公。第三进院落建三槐堂二堂,侧堂。第四进院落建三教堂,有山门和三座堂宇,分别供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位始祖。

三槐堂复建方案业已经开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批准,筹建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着。

三槐堂复建后,必将进一步弘扬三槐文化精神,继承和发扬王旦“当国唱大雅,宰相肚里撑舟船,守成治国,发展经济”的治国精神,和“忠、怒、仁、厚”的三槐家风。推动海内外数千万三槐王氏后裔寻根联谊活动,促使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槐王氏世系与播迁

 根据山东莘县杨巨源,杜言青在《槐荫千秋●三槐王氏一线传承情况概述》一文中所述,三槐王氏始于北宋初期,源于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相关研究者认为,三槐王氏属于前太原王氏支系)。王氏自周灵王太子晋受姓,传承52代至王言。自王言以后,史称“三槐王”。又太子晋上溯到姬姓周始祖后稷,共历36代。今根据目前史书、地方志字谱清材料所载,梳理三槐王氏一线传承情况,供宗亲参考。当然。由于史载不同,尚有疑存待考处。

一、太子晋以前时期,1——40世,代表人物:黄帝、玄   虫乔极、帝喾、后稷、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商圉 、公叔祖、古公亶父、季历、姬昌、姬发、姬诵、姬钊、姬瑕、姬满、姬伊扈、姬艰、姬林、姬    、姬胡、姬静、姬宫涅、姬宜臼、姬孤、姬林、姬佗、姬胡齐、姬阆、姬郑、姬壬臣、姬喻、姬夷、姬泄心。

二、太子晋至王言时期 1——51世,代表人物:王子晋(有称姬晋者,因其为王姓系姓始祖),王宗敬,王仕蠲、王知瑜、王恙、王昱、王颖、王荣、王错、王跡、王息、王恢、王亢、王颐、王翦、王、王离、王元、王忠、王浑、王曜、王渊、王吉、王骏、王崇、王遵、王仁、王融、王览、王裁、王导、王珣、王昙首、王僧绰、王俭、王骞、王规、王褒、王鼒 、王弘直、王方庆、王难得、王宠、王仲舒、王练(迁莘始祖)王玙、王及、王    、王乾。

三、三槐王时期,1——10世,代表人物:王言、王彻、王祜、王旦、王素、王巩、王皋、王伦、王述、王楠。

四、宋代三槐王氏世系表

 

五、三槐王氏播迁

三槐王氏肇兴地,主要在北宋时期的山东莘县和河南开封一代。北宋末年,金兵入侵,黄水泛滥,宋廷偏安淮河流域及江南诸地,主战派三槐王氏后人为忠君保国,随军南迁。据《三槐王氏宗谱·凡例》载“世系自称黎阳公(王言)起经八世为此谱,犹有可证,故得其祥”。又“宋南渡以来,一十八支,或吴或越,分支派别,不能备述。惟吴之无锡,三沙、松江、洞庭等支,与越之余姚,上虞,山阴、会稽、诸暨以及四明,四溪,湖州,孝丰等派,各叙其略也”。据《王氏通谱》记述,三槐王氏南迁者,尚有建康,九江,   州,泉州诸地。

北宋末年,山东莘县十八学子下江南,王皋护驾南渡,王如京父子守淮抗金诸事件,便为佐证。

王如京系王巩之子,为王皋胞兄。王如京儿子王维中,率宋兵9万余人在淮河中游凤阳县境内守淮抗金。其八世孙王弼族兄弟十四人,随朱元璋抗元打天下,功勋显赫,被封侯者七人,子侄世袭或封伯、子、将军者十多人。现该支三槐王氏后裔分布于皖北,淮河两岸约百万人之多。

近年来,各地三槐王氏通过寻根连宗,续修宗谱,特别是以王听兰为理事长“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诸宗亲,历经十余年不懈努力,已经初步掌握了全国各地的三槐王氏主要分支分布情况。其中有,山东省的莘县王氏,曹县王氏,巨野莫村王氏。江苏省境内苏州三沙王氏,昆山王氏,南京江左王氏,江阴小沙庄王氏,沭阳王氏,溧阳东坡王氏,苏州阳山王氏,盐城王氏,泗阳射洪王氏。昆山王氏,泗阳县桃源王氏,在浙江境内,较著名的支系有长兴尚儒王氏,鄞县王氏,余姚王氏,三衢王氏,绍兴会稽王氏。安徽境内,三槐王氏支派较多,目前上源世系明确者有潜山王氏,滁州开沙王氏,凤阳武店王氏,合肥肥南王氏,颖上宽河王氏,宿州龙门王氏,另外四川省内有冕冕王氏,筠连王氏,射洪王氏,绵阳樟潼王氏,宜宾高县王氏。福建省有王竹坑王氏,湖南平江王氏。

特别值得说明是,三槐王氏之一支系,群居于皖北蚌埠地区,自始迁祖携五子於明洪武九年,由山西迁皖以来,已历26代,繁衍人口约5万人。始迁祖墓茔630多年来保存完好。长子过继给其舅章氏,其墓茔在始迁祖墓左侧,二房苗裔遍及淮上,祖墓茔在今固镇县美辰居委会(俗称王井孜)境内,三房祖有明公,夫人张氏,和其三子的墓碑坐落于今怀远县高庄乡王圩村(即西王圩)之“谷堆眼”,三房人口最多,约1万余人。四房祖墓茔坐落于固镇县常郢村附近,离二房祖茔约0.5公里

笔者曾与2010年初,统计出五大房支系已有字辈,并编制出《各支系辈谱对照表》1份。

据怀远县长王村王化喜提供:民国三十六年四月五日,安徽三槐堂王氏,52个村落代表,召开宗谱联谊会。保存在淮南市泉山区史院集王炳超,号王北海家的文字资料表明:参会52个村落代表认同明南京统一十字行辈:家学以振广,国景乃克延。又择用编定的二十个字辈:长祝康年乐、慎终列序基,仁和云孔定,信义树良知。

会议文件序言中说:“吾族散居凤阳、怀远、六安、临泉、明光、霍山、嘉山、凤台、武清等处。关山之阻,声气难通,王玉如以情感之要求,得族人之同意,召集全族代表大会,共同联系荷族人,更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心八者为本族家学之标准。切记三槐世泽冀绵延,两者晋名贤望祖德。老曹老集王氏之三房,怀远县西王圩人王占林参加了该次盛会。


“三槐堂”谱字材料摘抄

 

1、三槐堂楹联

三槐世泽,两晋家声。

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

慎终不忘三槐志,追远长存忠孝心。

忠厚传家远,勤俭继世长。

2、题咏

三槐堂   王琛

借问槐堂几度春,青荫犹胜篆犹深。

群公元气流天地,一种清风振古今。

先后香名昭宋史,光明事业等商霖。

观风何幸瞻遗址,慰却生平斗仰心。

(王琛  广西宜山人,明正德七年任莘县知县)

3、王旦 墓碑坊联

   田勿置,宅勿奢,百官楷模,德颂百世。

   伎毋养,婢毋用,万民拥戴,功贵千秋。

   王旦卒于宋天禧元年(1017年),后迁葬山东莘县城东北群贤堡。据原三槐堂县总执事,王祖俭先生回忆:墓地修有石人,石兽,望柱,碑刻。上联为茔路牌坊镶嵌联。

4、三槐家风

   忠:爱国敬业。

   怒:宽宏处世。

   仁:爱民为民。

   厚:厚德载物。

5、王旦像 (祖陵规划坐像,及三槐堂“匾


文摘选登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国之将兴,必有世得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者十有八年。

 

王旦奏请王氏族谱序疏

臣谨昧死言:王旦奏请王氏族谱序疏恭遇皇帝陛下扶大同之运拥之体,容臣复述先志,采探商、周、秦、汉、晋、唐、宗支裔派,或端木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定其所知,谨修家谱,则阖祖沾恩,子孙爱泽。乞赐御宝,勤书谱牒之首,以启将来。

 

司马光《王氏宗谱序》

呜呼,魏公(旦)殳子斌之备,政事之敏,守之以正,行之以谦,此功名富贵本乎天相也,予生也晚,而不识晋魏公父子,与懿敏公之子巩同契宦游,因嘱予序其谱。光喜而敬书。

 

岳飞为《王氏宗谱》作跋并题词

北宋亡后,三槐堂八世孙,三沙王氏始祖王皋护驾宋高宗,孟太后南渡,曾两次拥立宋高宗(赵构)的皇位。宋高宗感其恩,封王皋为殿帅府太尉。王皋举家南下时,将所有祖传谱牌资料,随身带运。赢得满朝文武百官的叹服。王皋还派儿子,拿着家谱到临安岳飞家中,请岳飞为《王氏宗谱》作跋,并题词:

皇宋受命,贤臣辈出。而相业显赫得君最厚者,无若魏国王文正公而其子懿敏公素及孙太常公巩。皆以文章气节显名於时。若余所交殿帅君子高,固文正公曾孙也。君以名家子释铅颖从戎马,当靖康末造斥金虏,拒叛臣,崎岖万状輦从南行。虽疆场宿将无不闻名叹服。岳飞为《王氏宗谱》作跋并题词而君之仲子省郎吾护,捧君手书,谒予於临安私第。目出宗谱,索予为跋。余既喜故人之有子,更深喜故人之子贤且才也,乃受命而读之。谨谢省郎为我寄语,尊人曰:是可为王氏世宝矣。爰题四字於卷首而归之。

 

三槐王氏在中华王氏六大支系中,属最大的一支。宗亲们在编修家谱,寻根联谊活动中,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基本理清了各自的世系。但亦应看到,尚有许多的三槐王氏支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仍有不少存疑待查的问题,众说纷纭,便是一种表现。

笔者因为资料匮乏,加之水平局限,对于三槐堂的解读,尚需宗亲和社会贤达给予多多赐教,本人不胜感激!

                                            王克付

 

                                          2013年3月16日  于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