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亮公迁徒仙源誌

      仙源始祖元伯,字立仙,号尧亮,系55世祖仲公后裔,派78世,父亲显鳌,祖父公绮,曾祖宗海,高祖王廉,始居临川黄洲,上溯50世祖王季友始居丰城,49世祖始居豫章为景肃公,元伯后裔繁衍至今历时339年(1654--2013)。
     康熙年间,元伯公携妻陈氏由黄洲外出谋生,历经丰城、樟树、宜春等地远走他乡谋生,一日,夫妻俩行至万载仙源梨树坳,时已傍晚,听得鸡鸣狗吠,见路边一草房有人家居住,即借宿一晚,次日早起,登山眺望,只见眼前遍处是可耕之地,四面群山环抱,观北崇山峻岭.叠峰连绵,山前有清泉一泓泻出,犹如仙境, (也是仙源之来历),遂留居下来,后做了几间土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开荒种地,逐年衣食无忧,故后来自取名为立仙,寓意立足仙源。
此后的岁月,是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到同治年间(1862),其子孙在仙源开发了近两个世纪,用勤劳和智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开垦的良田上千亩,购买的山场达千顷,遍布仙源各个村落,远到浏阳张坊、上洪,到第五代良字辈,男丁人数超过四百,由奕字辈分枝有辅、聘、选、佐、栋、球、相、弼、柱、棠十房,并还有迁新昌、安福,陕西者不详。这时的仙源,已是烟火缭绕、傍着河岸建起了多排烽火墙楼宅、店铺、行成街市,座落正北的是王亮公祠,各房享堂及选公建的万寿宫拔地而起,东西山麓宅屋各具特色。特别壮观的是王家大屋,占地二十多亩,按八掛布局设计了108间,内称笃庆堂。有清风阁(又称邀月楼),凉亭水廓和花园,供读书人赏花吟诗。仙源王氏此时与几户杂姓人家相互友好为邻,过着古朴的乡土生活。
     乾隆时期,世顕公王发轫,智商过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造纸业(万载三大特产之一),做表芯纸生意,远销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年销量达当时全国人均一张,民间称他王百万,发了马鞭财。王家大屋就是凭他的经济实力建造的。他五世同堂居住此屋至84岁而终,一生有传奇的经历和家庭秩事流传。
     读书明理,慈善济世是先辈的独到之处,同治年间,首创乐英书院,出重资请有名望先生执教,培养了后世子弟,故有珍修,干成等公作为老家籍在临川县中举(干成公中武举),还有松筠、玉堂等公才华出众,在地方各有所为。清末民初,政府倡导民间办学,有大桥龙云书院、白良龙桥书院,高城龙章学校等都是亮公各房积极捐资修建,有谱记载。仙源福寿桥、南丰桥、杨树桥石桥、道路、河堤建设,无有不是先辈作为。
咸丰四年(1854),太平天国洪秀全部在湘赣边境与清湘军对峙,军需告急,万载有钱绅士临危逃之,先辈王子材曰:“我不能出身为国效力,亦当择其力之得为者为之”,捐数千金不邀功,还自募勇士守卫仙源要塞,而退之告终。后受皇恩加援覃恩四级受通奉大夫,荣封三代受宠立传,历代受封的还有列隆、世顕公等,媳黄氏树贞节牌坊封宜人。
      民国王德琳公,少将军衔,督查全国邮政,王建甫公才华出众,擅长七律,有赞言曰“前身定是陶之亮,此日同称孟浩然”。历任万载前道报社总编,第一区区长,万载图书馆馆长,教育馆长,政府督学。
     解放后,十房人口已遍布万载、宜春、铜鼓、浏阳、弋阳、南昌、浙江、广州等地,建国时有训贞、德元、士益等人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役,有村老支书仕儒、振兴、仕云等人默默奉献,有副科级以上的惠清、柏清兄弟、国勇、智鹏等人为民效力,建楠父子终生从教,筱文先生企业致富,润生先生经商致富,飞凤、仕华等勤劳致富,民间艺人王勇等人积极向上,年轻一代茁壮成长,紧跟时代发展。
     仙源的地理环境特殊,西接浏阳,北临铜鼓、湘赣边陲,故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湘鄂赣省委、政府,由修水迁入仙源。有老一辈革命家王首道、彭德怀、傅秋涛等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王氏子孙积极参与,义孙公为彭老总做饭,从梅、佐牙、秋发等公参加赤卫队,大享、细妹等公,参战付出了生命追认为烈士。红军撤离后,国民党进剿苏区,飞机狂轰滥炸,首先是省苏政府所在地-----王家大屋,所剩无几。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王佐牙一家三口被杀,惨不忍睹。史料记载:“吾仙源王氏自己巳至甲戌五载(1929---1934)之中,兵燹之余庐舍半成坵墟。老弱转乎沟渎,丁年男妇殉难者六七十人,或则全家遭戮或则举室逃亡”。地方生命财产遭受重创,多处旧址已不复存在。遗留有三座古迹牌坊也在文革中被拆,仙源又受一次浩劫。有读书人或因家庭出身问题的,在政治上受到打压迫害,有的含冤而逝,在这一时期,他们后一代人的发展受到制约。
     仙源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现在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进入仙源地界就能看到有一醒目流金大字门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仙源纪念地。已保留下来的有月山下王姓屋-----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王亮公祠----红旗报社旧址,王家大屋一栋-----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等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源被省政府批准为红色旅游景区。这里的过去,不但有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还有王氏先祖的发展足迹,相互构成了一部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发展史,为仙源的明天增添了光辉。      
 
      史料来源:家谱、八十七世裔孙 王国才  提供
      八十六世裔孙仙源支 王志敏敬撰
                                       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