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川王氏美名扬

    芙蓉章舍王氏是常山进士大家族的典型代表,且大多为人正直,性情豪爽。这里介绍了迁居今辉埠彭川村的王宗海及其嫡系后代王开同的故事。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敢于开拓、济贫帮困的精神。
                      始迁祖王宗海:猎犬为媒到彭川
  
                            王汉之弥留遗言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朝廷名臣、进士王汉之从江宁(南京)太守的官位上致仕(退休),带领一家大小数十人回到芙蓉的章舍村。到村里后,只见眼前一片灰蒙蒙,“一无所望”,遍地都是瓦砾。过去他们祖孙三代所建造的数座荣誉标志———“进士坊”也倒塌在地,石梁、石柱东倒西歪,惨不忍睹,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地老人告诉王汉之,宣和年间(1119年至1125年),方腊领导农民起义,曾占领常山,并直奔章舍,想走山路奇袭衢州城,不料宋军官兵早已赶到章舍,结果两军短兵相接,整个章舍村遭了殃,村民无家可归,只好四处流浪,谋求生存活路。
    王汉之见此情景,又听老人这一番诉说,内心无不伤感。不多日,王汉之病倒在床。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对子孙们说:“你们还年轻,不如到外乡去,找一个安静之地,各自求生存。”数日后,王汉之死于抱石,终年七十岁。后人评论王汉之:
  人生七十,满腹文章;高官厚禄,致仕回乡;
  子孙分散,布遍天涯。王起宗打猎到彭川。
    若干年后,王汉之的一位嫡系孙子,名叫王起宗,他年方二十,身材魁梧,常习弓箭,善于打猎。如今他想起了祖辈的话———要到外乡去找一个安静之地求生存。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身背弓箭,手牵猎犬,毅然决然地离开章舍,冒着大雪,来到宋畈彭坞(今辉埠镇彭川村)的金足坞山。
    王起宗紧跟猎犬往前走去,一直走进山下的一座破砖房里。只见那阴暗的房门里,有一老一少两位妇女在抱头痛哭,哭声凄惨,好不令人伤心。
    王起宗便问那老妇人:“老太太,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我能帮你们忙吗?”
    老太太哽咽着说:“小后生,你是哪里人?大雪天,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我是章舍人,如今无家可归了,只好外出打猎过日子。”
    “孩子,你也是一个苦命人,外面风大雪大,你就在我家破房里歇一下,避避风雪吧!”
    王起宗领了老太太的情,就解下弓箭,放在一旁,无意识地看见老太太身边那位少妇,头发上插着一朵小白花,按民间习俗,这可能是为哪位亲人戴的孝,但是又不好多问。王起宗刚走到门口,迎面看见老太太手里拿着几个热番芋。老太太对王起说:“这几个番芋给你充充饥。孩子,下雪天,外面无地方住,你就住在我家破房里吧。”客随主愿,王起宗就在老太太家住下了。
    转眼,王起宗在老太太家已住了好几天。白天,帮助劳动;晚上,随意交谈,感情融洽,亲如一家。老太太家也是书香门第,宦官人家。老太太家的祖父曾任过县令,因得罪顶头上司某州的太守,恐受其迫害,只好离家出走,迁来彭坞安家。去年老太太的独子江承志得伤寒症,不幸早亡,年仅二十一岁。今日正是江承志病亡一周年的忌日。那天,老太太很通情理,劝媳妇说:“好媳妇,你已守了一年孝了,还年轻,只有二十岁,我劝你改嫁,找个好靠山吧!”但少妇不从,愿意伺候婆婆一辈子。
                             患难夫妻结成双
    在一个月圆宁静的夜晚,老太太喜滋滋地对王起宗说:“孩子,这几天你外出打猎很辛苦,明天就在家休息一天吧!要不,你把那个大房间打扫一下也好。”
    “打扫房间干什么,给谁住?”王起宗问。
    “给你住。你就在我们家长期住下去吧。”
    “你老人家喜欢我吗?”
   “喜欢,我媳妇也喜欢你,不过她不好意思开口,由我作主,让你们一对受苦人明晚就结为患难夫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今后你在外打猎,我们妇女在家种菜、种粮,又养猪、养鸡,你说好不好?”
    王起宗早已看出少妇的人品好,劳动也好,这时候经老太太这么一说,当然十分满意,连忙脱口而出:“妈,你说得好!”
  王起宗与少妇结为患难夫妻后,为了避免同宗人讥笑他做了上门女婿,就私意改名不改姓,叫王宗海。王宗海就是彭川王氏的始迁祖,数百年来,王氏子子孙孙数以万计,人人皆知,不忘祖先。
                         知县题诗赞王宗海
    到了清雍正五年(1724年),朝廷派山西太原的王玮来常山任知县。王玮上任前,他父亲说:“玮儿,你这次到常山去任父母官,既要关爱当地的子民百姓,还要特别关照我们王氏同宗共祖的远房亲戚。如有公闲,应去祭拜祖先。”
    王玮一到常山,就打听到他的老祖先王伟在北宋初年是安葬在芙蓉章舍的。王伟有五子,王言是长子,入常山籍,另有四个儿子仍在太原,王氏后裔众多。常山与太原相距数千里,今有人来寻根问祖,的确不容易。王宗海就是王伟的嫡系后代。
    有一天,正是清明时节,彭坞王氏祠堂里有两个陌生人在烧香拜祖,拜毕,就点燃爆竹,“嘣啪、嘣啪”的响声惊动了王氏宗祠四周的乡亲,大家都赶来看热闹,究竟是谁在祭祖。大家一看,不禁面面相觑,各不相识。
    王氏族长便问:“请问两位客官,你们是哪里人?怎么到我们王氏祠堂里来祭拜?”
    穿便衣的小衙役对族长说:“我们是山西太原县人,姓王。听说你们村里的人也姓王,也是山西太原王伟的后裔,我们都是同宗共祖的乡亲,所以特地赶来祭拜祖先。”
    “那真难得。请二位乡亲到我家去喝茶、休息。”老族长一边热情打招呼,一边诚恳地邀请他们。
    在喝茶休息时,族长把王氏祖先王伟始迁常山芙蓉章舍,王宗海从章舍迁来彭坞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个明白,两位外地乡亲也听得一清二楚。临别时,族长要二位乡亲留下姓名和住址,以便下次去回访。
    那位风度翩翩的乡亲就在一张纸上题写了一首诗:
  《赞王氏宗海公》
  大雪纷飞白茫茫,外出谋生离故乡。
  猎犬为媒婆作主,患难夫妻日月长。
    落款是:山西太原县王氏后裔常山县知县王玮敬拜于清雍正五年清明节。
    当地的王氏乡亲见落款题的是常山县知县王玮的大名,甚为惊奇,无不拍手欢呼:“知县老爷好!知县老爷好!”可惜,王玮题写的那首诗,在“文革”中不幸被毁,不然那将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太学生王开同:富而仁慈传四方
                       常山相遇同路行
    在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宋畈彭坞(今辉埠镇彭川村)有位品学兼优、外表堂堂的青年举人,名叫王开同,被朝廷选拔到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去深造。
    临走的前一天,王开同把自身上下修饰一番。第二天,他步行至常山就遇上一位名叫江子文的玉山县学友。他家庭殷富,有些学问。于是,两人同路而行。
    王开同问:“江兄,你穿戴得这么衣冠楚楚,又春风得意,准备到哪里去?”
    “我要到北京国子监去读书了。‘学而优则仕’么,说不定三年之后我就要做大官了!王老兄,你今天也很潇洒,有何贵干?”江子文反问一句。
    王开同回答说:“朝廷选拔我到国子监去深造,是公费的,一切开支由国家负担。至于今后是否去任官职,我倒没有那个想法。青年人有机会走出小天地,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道德修养,那才是第一重要的。”
    “读书不为升官发财,还读什么书!”江子文不以为然地斜眼看了一下王开同,轻蔑地说,“王兄,你去国子监读书,真的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吗?我不信。”
    既然两人同路不同心,王开同一时也难说服眼前这位学友江子文,只好随便说了一句:“江兄,你看我的实际表现吧!”
   
                            济贫佳话传千里
    一年之后,王开同因父去世而中途离开国子监,弃学回乡继承父志,经营家业。他在本地开办榨油厂、水碓、酒坊、杂货商店等,每月下来,至少可赢利一二千两银子,成为富甲一方的小财主。
    家里虽富,但他人心向善。有一年,东鲁山坞里有位贫困老农民来向王开同借粮度荒。王开同满口答应,并叫老农到仓库里去挑。王开同慷慨无私的精神,使这位贫困老农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二年,老农的儿子挑来一担谷子说:“王先生,我父亲去世了,去年向你家借了一担谷子,今天我挑来归还你。”
    “既然你老父已去世了,债也不用还了。这担谷子你挑回去吧。以后你有困难,我仍旧会帮助你的。”王开同说。
    王开同不收下一担谷子的好消息,迅速传遍四邻八乡。大家都称赞王先生是个大善人,借出去的物品可以不用归还。玉山的江子文听到这一消息却不相信,便趁此机会来常山试探一下虚实。
    一天,江子文身穿短衫,蓬头垢面,装得很落魄的样子来到彭坞,对王开说:“王兄,近来我家有困难,想请你借些银两给我,不知王兄意下如何。”
    “江兄,不知你困难有多大,银子要多少,请讲明。”
    “不多,不多,借三百两银子就足够了,一年之内按期归还。”
    “那好。只要你是正正当当地为了解决困难,我可以再多借二百两银子给你,你一定要牢记,这五百两银子,绝对不要花在赌场、嫖场或吸毒场上。至于归还时间,我随你的意见,不那么着急。”说完,就叫账房先生王大伯捧出五百两银子交到江子文手里。
    江子文虽然向王开同借到五百两银子,但是他争强斗胜的美梦却没有实现,心头反而觉得沉重许多,究竟是什么滋味,他也无法说出口。
   
                          五百银子理个发
    三年过去了,仍不见江子文来归还银子。王开同把账房先生王大伯叫到堂前,说:“大伯,你到玉山县江子文先生家去一趟,问问他借去的那五百两银子花在什么地方,再问问他目前还有什么困难,但是绝对不要提及讨还银子之事。”又补充一句,“你要早去早回,两手空空而去,两手空空而回。”
    王大伯来到江子文家,先拜见了江子文,然后说道:“下人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贵府,一则拜望江先生,二则想问问先生家近日是否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家先生帮助的。”
    “我知道你今天是来讨还那五百两的。那些银子对我这大家庭来说,根本就派不上什么用场。我回来后就随手丢在鸡舍上。如果你家先生有困难,不妨你今天就取走吧!”江子文一股傲气。
    王大伯便直奔厨房,在那又脏又臭的鸡舍上,取走五百两银子,头也不回的离开江府大院。
    五百两银子背在身上有些沉甸甸的,王大伯边走边喘气。走到一家理发店门口,他抬头望,只见门楼上写着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刀”,门旁挂着一幅对联:“头从我的刀下过,钱自你的袋中来。”他见景忆旧,忽然想起去年有个传闻,说有位风流倜傥的富家先生来此理发,事后,理发师傅要先生付理发费两个银角子,当时那位先生不乐意,强词夺理地说:“人家理一个光头,应该付两个银角子,可我头上是有辫子的,辫子在头上占了一大半地盘,你理发只花了一半的时间,也只给我理了半个头,当然只能付你一半理发费。”说罢,丢下一角银币扬长而去。王大伯心想:“不知那位趾高气扬而又吝啬到极点的富有先生是否就是江子文。我今天既然有缘来到‘天下第一刀’理发店,不妨也见识一下理发师傅的高超技艺。
    王大伯理发完毕,起身向店外走,理发师傅连忙把他叫住,说:“客官,请付两个银角子的理发费。”
    “理发费全在那个布袋子里,全部给你。”王大伯说完扭头就走了。
    师傅连忙过来取袋子,打开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他惊呆了,高声叫道:“客官,这一袋子银子你背回去,我只要两个银角子就够。”
    “师傅,我家里银子多的是,这袋银子算我的理发费,它是干干净净的,你放心收下吧!我家先生早吩咐我,叫我两手空空回家的。”王大伯说完,头也不回,昂首挺胸回彭坞去了。
    当王开同知道账房先生王大伯将取回的五百两银子作为一次理发费开支出去,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在百万富翁面前不卑不亢,以彭坞王氏的慷慨精神压倒了江子文的傲慢。当地的村民也把这件新鲜事编成顺口溜来唱:“玉山大大江子文,不如常山小小王开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