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会议论文集选登:中华王氏源流概述

                                              王听兰 

      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是表明家庭系统的称号,是中华民族相同血缘亲族的代号,是一脉相承骨肉同宗的标志,是中国人所独有的“根”的源泉。姓氏不仅是一个血缘符号,又是一个文化符号,历史符号。上古的姓氏主要是一个文化认同符号。经西周分封而产生的姓氏及其后裔有谱为证,有据可查而传承下来的姓,则是个血缘符号。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大动荡分裂,谱系散乱等种种原因,越到后期,姓氏来历就越复杂,那些无谱可循,无据可稽的近现代姓氏,主要是作为个人名谓的文化符号。
     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三划连中谓之“王”。王字的本义为光,王字的原义是指大斧。大斧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有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先人作造了以大斧作为权力象征的王字,并有兴旺发达的意义。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笔画简洁明快,涵义却十分丰富、玄妙。西汉大儒董仲舒认为:“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之,非王者孰能当是?”;孔子曰: “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儒家对“王”字的理解,浸润着“天地人合一” 的浓郁哲学思想。上述三种对“王” 字字源的理解,其观察视角与论述虽然不同,但却殊途同归,肯定了“王” 字是至高无上的称号。在混沌初开乾坤的氏族社会里,它指的是执着圣火或大斧的氏族首领; 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它指的是参透天、地、人的最高统治者——君王。这是对“王” 字基本涵义的共识。     
      王姓又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群星璀灿,光耀华夏。
王姓渊源流长,氏系出多门,对古华夏文明进程的演绎,有着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据公安部2007年4月24日通报,在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 的7.25%。李、张分别为第二、第三位。追溯起王姓的起始,诚然,主要是发自于子姓、姬姓、妫姓三大源头。然而,细察之,也兼合了外族及异姓缘于各种形势,改姓等因合成的复杂支流。可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以及华夏统一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轨迹。
                                     一、华夏共祖系炎黄
     中华民族都把炎黄二帝作为自己的人文共祖。
     中华先民最早发祥活动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原地区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今所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分布区。华夏集团有两大支系:一支称黄帝,一支称炎帝。黄帝即轩辕氏,发祥于泾河流域的姬水,故以姬姓;炎帝即神农氏,发祥于渭河流域的姜水,故以姜姓。据古书记载,黄帝四出征讨,迁徙无常,东至大海,西至崆峒,北逐荤粥,南达长江。他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居于轩辕之丘(一说在天水市,一说在陕西渭南),长于姬水(大致在今陕西北部地区),与炎帝战于阪泉(一说在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在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与蚩尤战于涿鹿(一说在今河北涿县,一说在今河北巨鹿),死葬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战败炎帝之后,势力大增,炎帝姜姓部落与黄帝姬姓部落联合,并尊黄帝为“大帝”(领袖),炎、黄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
     传说炎帝陵在陕西宝鸡、湖南酃县等地,黄帝陵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附近的桥山。这两位古帝,同为最早的得姓者。但炎帝只传有姜姓一系,而黄帝却分衍出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等 12 姓。自此,随着支系派衍,华夏民族的姓氏越来越多,后起的姓氏大都源出于此。
司马迁著《史记》,坚持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思想,认为中华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的姓氏产生于唐、虞、夏、商、周等上古时代,而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出于黄帝。从《史记•五帝本纪》可知,黄帝共有 25 个儿子,其中他娶西陵氏的女儿螺祖为正妃,生下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后代都曾掌有天下,由此分出两系: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即帝喾),高辛生放勋,放勋即唐尧(帝尧),此为一支;昌意生高阳(即颛顼),高阳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臾生重华,重华就是虞舜(帝舜),此为另一支。《夏本纪》:“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殷本纪》:契是成汤的祖先,而契又是帝喾的次妃所生。《周本纪》:周王室的祖先为后稷(弃),后稷乃帝喾的元妃所生。这样,“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姓。弃为周,姓姬氏”。唐、虞、夏、商、周之古帝都出自黄帝一系。如图所示:

元妃姜原生后稷(弃)……→周太王亶父—季历—昌—发(周武王)
           玄嚣——蟜极—————高辛(帝喾)—— →放勋(唐尧)
                            娶次妃生契……→主壬—主癸—天乙(商汤王)
黄帝        昌意——颛顼 (高阳)—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虞舜)
             骆明—鲧—文命(夏禹王)
(黄帝共有25个儿子)
(注:……→表示传承数代)

                                  二、源远流长出多门
     王姓的源头主要有以下:
     (二) 、子姓为王
子姓是王姓的一个源头。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便怀了孕,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又传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这是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县南)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定都,建立了商朝。
    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 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
    提起帝辛,就是纣王,人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
    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王子比干死后不久商朝就被在其西方兴起的姬周灭掉了。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商王室的3个子姓贵族却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而被视为商朝的3个仁人,他们就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后来被封在宋(今河南商丘县城南),箕子也受到周武王的优待,比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也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后代。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治今河南卫辉市)10里250步。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县到卫辉市一带的土地上生活,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

      (二)妫姓为王
妫姓也是王姓的源头之一。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的虞舜。虞舜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的陕西省的南端的薄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的所在地。舜的八世祖即为黄帝。据《史记》记载,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已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妫姓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密切的最典型事例就是历史上“虞、芮观周”的故事。“虞、芮”就是当初舜家族活动生息的地方。据说在商朝末期,虞、芮之人发生了争执,久久不能解决。他们听说周国的姬昌是个仁德之君,便到周国请求他们给解决。当他们进入周国时,意外地发现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人们互相礼让,蔚然成风。虞、芮之人感到非常惭愧,他们说:“我们的争执行为,是周人认为耻辱的事情。我们把这不光彩的事情告诉周王,是自取其辱啊!”便没有见周王就回去了
    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已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说:“我这个亡命寄身之人,您能收容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不敢再当高位。”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陈完把自己的姓氏改作了“田”,这次改姓,成了妫姓后裔的王姓在其发展源头上的最后一个醒目的标志。
    田完虽然谢绝齐桓公给予的高位,但田完家族似乎被注定了要在齐国身居高位。在田 完入齐约170年以后,田完的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果然,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此时,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100多年了。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赢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三)姬姓为王
     姬姓是王姓源头中最主要的一个源头。
     姬姓在先秦时期也曾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西周以后将近300年的春秋时期,姬姓的周廷在名义上仍保有天下宗主的地位。就是在战国时期,姬周也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存在了将近200年。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把他抛弃,所以给这个孩子起的名字就叫弃。
    这不过是姜原部落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的一个传说而已。传说固然不可信,但弃确有其人,他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他“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谓,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亶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旬邑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亶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继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从此后,姬姓改姓王有以下五支:
1、 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改姓王。
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周公旦手持大钺,姬高手持小钺,护卫着武王进城。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候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将周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康王曾作《毕命》,命毕公高“以成周之众”“保厘东郊”。据史记记载,成王、康王的时候,“天下安宁,刑罚四十余年不用”。天下治理成这样,不能说没有毕公高的功劳。
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姓魏了。这支由姬而姓毕,由毕而姓魏的后稷的后人,在春秋晋国出了不少名人:有随从晋文公流国并协助他回国即位的魏武子,有魏绛,有与赵简子一共同攻范氏、中行氏从而拉开“三家分晋”序幕的魏侈。在这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它有辉煌的时期,也经历过衰败的阶段。在经过250多年的战火风雨之后,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建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建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由姬而姓毕,由毕而姓魏,由魏而姓王的除了魏国君主王建的后代外,一些魏国宗亲的后裔也经历了这一条道路。最著名的就是魏公子无忌。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昭王死后,无忌的哥哥即位,为魏安釐王。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好养门客著名,很多有才干的人都慕名投到他的门下。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在长平大破赵军后,又乘胜进军,围困赵首都邯郸。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因此,赵国写信请示魏国援救。秦王说:“谁敢援救赵国,等我军攻破赵国后就先打他”!魏王果然害怕,他急忙令晋鄙驻扎在赵国的边境上,停止进军,观望秦赵的胜败。赵国的平原君急了,写信给信陵君说:“我之所以和你结成姻亲,是因为敬幕你为人仗义,以解别人的危难为己任。现在,赵国有难,魏却视而不救,怎能说明你为人仗义呢?况且,你的姐姐还在赵国,你即使不关心别人,难道也不管你姐姐的死活吗?”信陵君听了门客候赢的计策,让魏王的爱妃如姬偷了兵符,自己带了兵符矫诏杀了晋鄙,亲自邻兵救赵,解了赵国之危。信陵君这个举动,在各国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国诸候都愿意与他结交。后来,信陵君率五国之兵大破秦军,把秦军逼入函谷关使其不敢出来,因此,信陵君名震天下。秦国对他既怕又恨,花费巨资行反间计,离间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使魏王不再信任信陵君。信陵君被魏王冷落后,日日沉湎于醇酒美色之中,忧郁而死。几十年后,秦国灭掉了魏国,信陵君的孙子卑子害怕受到迫害,率领家人逃到泰山。他们也不再姓魏了,因是王族后代,也改姓了王。
2、 周灵王太子晋为王的世系是最著名的一支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贵族。据说有一次晋平公派叔誉入周觐见,太子晋的能言善辩令叔誉感到十分意外,回到晋国后,就对晋平公说:“灵王太子晋才15岁,竟如此厉害,我和他辩论,竟被他问得理屈词穷。我们还是及早归还先前侵占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则我们就会大祸临头”。在一边的师旷听后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廷与太子晋辩论。没想到师旷见了太子晋后也被太子晋问倒。师旷是个盲人,他利用这个生理上的残疾为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他说:“我是个盲人,看不见,只靠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耳闻要比眼见的东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问倒。”话虽这么说,师旷也确实领教了太子晋的厉害。
太子晋不但对来较量的使臣唇枪舌剑,对自己国家的事也据理力争。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用堵截的办法阻住洪水,太子晋坚决反对,主张用疏导的办法根本解决。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太子晋从如何治水的问题中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指出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而使矛盾激化。他说:“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乃章祸而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这哪里是在谈治水,分明是在总结东周的政治教训。
太子晋是东周时唯一的一位具有太子身份而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人。关于他为什么没能继承王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因为直言相谏而被废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种说法是年幼早丧,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无论怎样说,人们都对这位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太子充满了惋惜之情,于是人们便把他的早逝加以神化,从而使他变成了一位神仙。《太平广记》引《列仙传》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无论是史书中记载的太子晋还是神话故事里的太子晋,都曾被后来王姓家族引为自己祖先的根据。《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说:“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徙,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传至现在的《西清王氏族谱》中有一篇《太原王氏宗族探源》,文中说:“周灵王太子晋,名子乔,英年辅政,诸候宾服。只因谷、洛二水将浸及王宫,周灵王患而壅之;惟太子以谷、洛二水既壅,势必泛滥于民田,民以食为天,力主其不可。因此触怒父王,被贬为平民。自是太子赍志以终,年仅17岁。所幸有子宗敬,少有大志。及灵王崩,次子景王嗣位,宗敬曾仕周为司徙。究因王政失坠,周室就衰,于力不从心之余,毅然辞职徙太原,而邻里仍称之为王家,乃以王为姓,并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这两个记载是从史实角度上对太子晋为王姓始祖的认同。唐刘禹锡《王质神道碑》说:“质字华卿,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宾而天仙,时人号曰王子,因去姬而为王氏”。也有史料称“太子晋因失去王位,贬为庶人,为了免去皇室之争减少父忧,自言诈死而随浮丘公前往深山(嵩山),……”,所以刘向记载过了三十年又有人见到了他。因此,太子晋为王姓始祖之一已成为千百年来被人们认可的不争的事实。
3、周平王孙赤
周平王孙赤相传是居住在河东猗氏一带王姓人的祖先。唐王颜撰《王卓神道碑》说:“卓,河东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也,子孙因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赤父泄未立而卒,平王崩,赤为嗣,叔父桓王林废赤自立,用赤为大夫。及庄王时,赤奔晋,用为并州,自赤至龟八代,代牧并州。龟生乔,至文昭十六代,通前八代,代袭封晋阳候。文钊生叔隽,叔隽生伯明,伯明生屯。屯,河东太守,征西大将军。屯生卓,字世盛,魏晋时官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候。卒,遇刘聪、石勒乱晋阳,不遂归葬,而厝于河东猗氏县焉。隋析猗氏为桑泉县,子孙复为桑泉人。……”
上述碑文称河东猗氏王氏源于平王孙赤,下及王卓以前世系,并还说太原、琅琊二望是妄称太子晋为祖先,也为历代史家所注意。但文中误以赤弟桓王为赤叔父,赤父洩父误作泄,且所叙官职多与史不合,所列世系皆不可靠,等等,不免影响其真正价值,难怪有人要深斥其非了。
考周平王,《史记 周本记》是幽王子,在位五十一年,有太子名洩父。及崩,洩父早死。国人拥立其孙林,是为桓王,是时赤可能不在国中,故《王卓神道碑》有林篡位的说法。而且,以平王孙赤为王姓祖先的,从古到今也只此一家。
4、 王子成父,也是太原王姓的祖先。
王子成父,又称公子成父、王子、成甫、城父。相传是东莱、太原王姓的祖先。三国魏《王基碑》即说出自“成父”,至唐韩愈撰《王仲舒神道碑》,更说王氏皆王者之后,在太原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后世居太原。
王子成父是何王之子,今天已经无从稽考,他的生平事迹也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大致在齐孝公至惠公时期(前642-前582)。昭公十七年(前616),北狄郪瞒国王之弟荣如率众侵齐,王子成父败之于周首(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临阵斩荣如埋其首级于北门外。他在惠公时仍任大夫,其后不知所终。
《通志 氏族略》和《王仲舒神道碑》都说王子成父出于姬姓,看来应是周朝某王的王子,而《王基碑》则说是比干的后人,就是子姓之王了。后人都称为太原王氏,尊太子晋为始祖。
而且,王子成父要比太子晋早出生一百多年。因此,王子成父就是王子成父,太子晋就是太子晋,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也不在同一个世系一線图上。王子成父不是太子晋的孙子,更不是太子晋的爷爷,都是周王室的宗源,当然也是來自姬姓源头。
5、 王城王氏
王城王氏,是西周桓公的后人,至今,王城公园仍牡丹盛开。
东周考王在位的时候(前440-前420),都于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为了加强对故都王城(遗址在洛阳市王城公园下)的控制,把胞弟揭封到王城,让他当了一国之王。从此,姬姓之王中王城王氏的历史便开始了。
王城是周成王时周公奉命所筑的都邑,后因成王一度迁都这里而叫王城,西周时一直处于陪都地位。西周亡后平王东迁,这里便成了东周的首都,从此直到公元前516年敬王东迁成周,二百五十六年间一直是东周的国都。至东周最后一个国王赧王时,又把国都迁到这里,直到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攻占。
揭受封于王城后,人称桓公。为了把他的封国与东周王朝本部区别开来,后人称他的封国为西周,因此他也被称为西周桓公。从桓公经威公以至惠公,又封少子班于恐(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史称东周,班也被称作东周惠公。公元前256年,秦兵入王城,灭西周及寄居在西周的东周王朝,迁西周文公于惮狐(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七年后入巩。灭亡东周。迁东周君于阳人聚(今河南临汝县西北)。从此,桓公揭的后人再度分化。
桓公揭的国家存在了近百年。国都所在的王城,当初因为是成王之都而得名,而桓公揭的后人,后来又因为曾在王城居住而得姓。这部分王姓人与王城的关系正在于此。如今,桓公揭的王城早已不复存在,而王城之名仍在那片地方使用着。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如果你有兴趣到洛阳看牡丹,王城公园便是最好的去处。到时候你脚下踏着的土地,就是当年的王城城池。
(四)融姓王
融姓之“融”不是姓氏,而是一个概念,是指除子姓之王、妫姓之王、姬姓之王以外的形形色色的王姓的来源,有的是汉族人的支流,也有的是少数民族支流。融姓之王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只有一部分与王姓源头有关,而另一部分则与王姓的干流有关。如果把子姓、妫姓、姬姓看作是王姓的主要源头,那么融姓王的一部分则是与主要源头并行的涓涓细水;如果把王姓的发展看作是一条大河,那么融姓王的那一部分则是许多流入这条大河的支流。
据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以王为姓的人。
春秋时,晋国有一个叫王生的人,在晋国贵族范吉射那里任家臣。范吉射需要一个能干的人作柏人宰,而王生恰巧认识一个叫张柳朔的人,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但这个张柳朔又是王生的仇人。王生权衡再三,最后还是摒弃了个人恩怨,向范吉射举荐了张柳朔。
春秋时,卫国有一个叫王豹的人,善于讴歌。他当时住在淇河边上,结果当地之人都受他影响,全都善于唱歌。
战国时,有个名叫王斗的人要见齐宣王。齐宣王听说他是个有才的人,忙叫人把他请进来。不料王斗站在门外不进去,他对来人说:“我如果进去见齐王,说明我是个好势之人;如果齐王走出来迎我,说明他是个好士之人。究竟应该怎样,请大王定夺。”齐宣王听说后,急忙走出来把王斗迎了进去。
战国时,齐国人王奢逃离齐国至魏。齐国因此发兵攻打魏国。齐军兵临城下,王奢登上城头,对齐军将领说:“你们今天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我的缘故。我不忍心为了我一个人而让魏国受连累。”说完便当着齐军饮剑自杀。
战国时齐人王躅以贤能闻于世。燕国大将乐毅破齐时,闻听王躅的贤名,便令士兵不要进入王躅家乡,对王躅以礼相请。王躅誓死不背齐降燕,最后自杀身亡。
融姓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能够比较清楚地知道他们是由什么姓改姓王以及什么原因改姓王的。这类情况的人在改姓前姓氏很杂,原因也很多。他们因种种原因把自己的姓氏改成王时,王姓的主流已经逐步形成,因此这部分人只能算做不断流入这条大河的支流。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劂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这是由刘氏改姓王氏的例子。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禾辱)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这是由支氏改姓王氏的例子。
五代时,幽州人刘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清人王树荣所作《小湖王氏宗谱》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览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公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自是改姓氏”。这是谢姓改姓为王的例子。这支小湖王氏,现在叫小河王氏,就在浙江省湖州市的织里镇区,谢贵墓在织里的谢溇村,谱作者王树荣的孙子孙女们在上海,有的在海外。
浙江仙居现有支赵王合谱家族,现共有8万多人。据谱载:宋太祖赵匡胤四弟、魏王赵匡美第八代孙赵(氵丕)夫,官据江阴知绿参军,隶属於安微滁州知府陈侊(陈公祖籍仙居清口园)。因陈公无嗣,招赵(氵丕)夫为婿,后陈公告老还乡,朝廷恩准(氵丕)夫随岳父还乡奉老。因(氵丕)夫系宋室皇族,不能改姓;(氵丕)夫仍沿用赵姓。陈公遗命把一生所置家产:民田三仟八佰亩;房屋九十八间及童仆十一人,全数传于(氵丕)夫。陈赵二姓结为义族,世代好友。后人尊(氵丕)夫公为赵氏仙居“始迁祖” ,族谱载为一世祖。王公庚甫,原籍东阳棋盘街人士,早年移居仙居县邑东门街行医,与赵氏三世祖若禺公为莫逆之交,庚甫公晚年乏嗣,赵公命四子嗣宗入继庚甫为嗣改姓为王(王氏后裔尊庚甫公为仙居王氏“始迁祖” ;尊嗣宗公为仙居王氏“本生祖” ),此为,原县邑下赵大宗祠堂扁额上书“陈赵王一家”的来由。自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四世祖嗣道公历时壹年,主持赵王合并首次编纂族谱以来,至1997年第十一次续谱,无不体现了赵王前辈宗亲溶溶亲情。赵王合谱延续之今,为全国少见。目前赵王支族的8万多人,根据自愿原则,约有1万人姓赵,7万人姓王,大家都很亲情和谐。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原來姓王后來被赐为他姓,但仍不忘自己的“王”姓,本姓与赐姓合用,如“王杨氏”。据《太原王杨氏支谱》载,原太原王氏后裔王杰,在隋文帝时因开国功勋被封安康王,赐国姓杨,遂称王杨氏。称“王”为不忘其祖,称“杨”为不背其君。王杰的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鄱阳屋屑坝。富春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从此鄱阳王遂分为两支。元末战乱,陈友谅肆毒鄱阳,遂渡江來皖(汉置皖县,元改置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徙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侄子兄弟亦相继而來,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其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间,又多次重修。现王杨氏支族在江西九江一带已枝繁叶茂。
因各种原因改姓为王的例子从古至今都有,有了他们的不断加入,使得王姓不断壮大。
我国少数民族改姓王的融姓王
《通志•氏族志》在叙述改姓王氏的少数民族来源时说:王姓“出于河南者则为可类氏,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出于营州者本同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
1、《通志•氏族志》中所说的“可类氏”在代北复姓中没有,代北复姓中只有“可频氏”,我们怀疑“类”可能是“频”字之误。在繁体字中,“類”,“频”二者形近,很可能把“頻”写成“類“。在可频氏下,《通志》引《贞观志》说:王雄是代人,“泾州总管,庸国公,西魏赐姓可频氏”。《周书》卷十九《王雄传》说:“王雄字胡布头,太原人也。”《北史》卷六十《王雄传》与《周书》基本一样,只是说他字雄胡布头。王雄是代人还是太原人?如果他是代人,那他就是代北拓跋鲜卑人的后代;如果他是太原人,他就是汉族太原王姓的后裔。
王雄出于代人可频氏,也能说明《通志•氏族志》说的河南可类氏就是可频氏。河南在这里指洛阳。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从此,这些代北鲜卑人就变成了河南洛阳人。王雄家族就是出于河南的可频氏。
2、《通志•氏族志》所说的冯翊钳耳族,就是指陕西关中地区的羌族。在“关西複姓钳耳氏”条下,郑樵注引《西羌人状》说:“王季之后为虞仁氏,音讹为钳耳。”羌人进入关中地区早在东汉初年就有记载。光武帝建武年间,“以马援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处,数岁之后,族类蕃息。”西晋时,江统曾主张把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地区的羌人迁走。北魏时,安定王拓跋燮也说:“冯翊古城,羌魏两民之交。”这说明,关中地区的羌人以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不但没有被迁走,反而更加发展壮大了。
羌人钳耳氏改姓王的例子,有北魏时的宦官王遇。《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姓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汉人与羌人杂居共处自东汉已有之,但汉人改姓羌姓却不见记载。三国时马超的父亲马腾,在与羌人错居时,因家贫无妻,娶了羌人妇女作妻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把自己改为羌姓。因此,王遇自己说他的先人本来姓王并不可信,他是在为自己改姓王氏制造根据。
羌人钳耳氏改姓王氏,还有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这同样是改姓的一个说头,但理由要比王遇充足多了。
3、《通志•氏族志》所说改姓王氏的“出于营州者本同丽”,“同丽”应“高丽”。营州是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置治所在龙城县(今辽宁朝阳市),乐浪郡(治今辽宁义县)就在营州管辖之内。乐浪郡最早时不是在龙城附近,它的治所当初在朝鲜县(今朝鲜人民共和国平壤市),是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征伐高丽后所置。后来逐渐西迁,到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才迁到棘城,即今天的辽义县。随着乐浪郡的西移,大批的高丽人也到了营州地区,在北朝时他们仍被称为乐浪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旧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4、《通志•氏族志》中所说“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安东”,指唐时设立的安东护府;“阿布思”,是唐时回纥人的一个部族。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其辖境西起今天的辽河,南到朝鲜北部,东北到大海,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两岸直抵海口的地方都在它的辖区内。安东都护府的府治最早设在平壤城(今朝鲜人民共和国平壤),后来逐渐西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新城(今辽宁抚顺市北)、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都曾作过安东都护府的府治。在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的时候,又把府治移到辽西故郡城(今辽宁义县东南)。
安东都护府的治所不继西移,和它西部的回纥部的逐渐强大有关。回纥族是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本是匈奴人的后裔,在北朝时称高车、铁勒,唐时称畏兀儿、回鹘、回纥。回纥本臣服于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后突厥衰落,回纥部渐渐强盛起来。唐玄宗天宝初年,回纥部已经南居突厥故地,其统治地区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控大漠,东达室韦,与安东都护比邻。唐朝对回纥采取羁縻政策,回纥人本来与唐朝就有着联系,唐太宗贞观年间,他们曾参加唐朝征伐高丽的战争,以后与唐军一起攻打突厥,所以,当他们的势力扩展到东与唐朝安东都府比邻的时候,回纥部有人归附安东都护府就是自然的事了。
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一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李宝臣死,他的儿子李惟岳要求承袭其父之职,朝廷不许,并派军队攻李惟岳。王武俊临阵倒戈,诛杀了李惟岳,被朝廷任为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县)节度使,王五哥之的后代们一直在王武俊手下任裨将。镇州也是中唐朝后期割据一方的藩镇之一,镇节度使的职位也是子孙相承,不待朝廷任命,当王武俊的孙子王承宗任节度使时,镇州的力量衰弱下来,朝廷乘机对他施加压力。这时候,王五哥之的曾孙王廷凑任镇州衙内兵马使。王承宗死后,王廷凑杀掉朝廷派来的观察使田弘正,自任镇州节度使。王廷凑自幼喜读《鬼谷》、兵家诸书,骁勇善战,多次打败朝廷军队,迫使朝廷承认了他的镇州节度使职位,使镇州的割据势力又一次强盛起来。这支出于回纥阿布思部的王姓家族从王廷凑起又在镇州称霸了近百年。
以上我们追溯了《通志•氏族志》所列的王姓四个古代少数民族的来源。古代少数民族改成王姓的,不仅鲜卑、羌、高丽、回纥,还有一些其他的民族。
5、乌桓族。乌桓又称乌丸,是古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为避匈奴人的攻击,迁居于乌桓山一带(今内蒙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大兴安岭山脉南端),从此便以乌桓为名。汉初依附匈奴,汉武帝以后归附汉朝,迁移到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右北平(今河北丰润一带)、辽西(今辽宁义县)、辽东(今辽宁辽阳市)等郡。三国以后,又大批迁入中原地区。三国、两晋时,史籍记载中已经出现姓王的乌桓人。如《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六《牵招传》载:“鲜卑大人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为隙,将部落三万余家诣郡附塞。敕令还击比能,杀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又如《晋书》卷一百二十四《慕容盛载记》说,慕容奇与丁零严生、乌丸王龙之拥兵背叛慕容盛,“盛出兵击败之,执奇而还,斩龙、生等百余人”。最有意思的是南北朝人王神念改姓的事。《梁书》、《南史》都说王神念是太原人,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说,王神念的祖先是太原人王霸,只是到了王神念父亲王冏这辈,由于在北魏任护乌丸校尉,所以称乌丸王氏。后来,王神念投奔了南朝梁,又恢复了太原王的姓氏。这个说法不禁使人产生一个疑问:南北朝时世家大族是十分重视自己地望的,如果王冏真的是太原王氏,怎么肯因任护乌丸校尉就改姓乌丸了呢?今人姚薇元对王神念的姓氏作了考证,指出王神念的祖先不是太原王氏,而是乌桓人,只是王神念投奔南朝梁以后,假冒北方的著姓太原王氏。我们知道,南朝的世家大族也十分看重地望,北方人士到了南朝如果不是有名的望族,便无法在政界立足。仅从这一点考虑,王神念到萧梁后假冒太原王就是十分可能的。王神念的后代出了许多名人,有南朝梁、陈之际与陈霸先进行殊死争斗的王僧辩,有唐初的宰相王珪,有唐朝的通州刺史王齐望、汾州刺史王诠,有被任为特进封为祁昭宣公的王仁皎,有辅佐唐宪宗、唐文宗的王涯。如果姚薇元先生的考证确实,那么王神念的家族就是由乌桓而改姓的最兴盛的王姓。
6、匈奴族。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西汉武帝时封的潦悼侯王援訾,本来是匈奴赵王。汉宣帝时封的信成侯王定,本来是匈奴左大将军。《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中有休屠王羌,《魏书》卷四《世祖纪》上有陇西休屠王弘祖,卷五《高宗纪》有陇西屠各王景文,卷十九《景穆十二王列传•元丽传》有秦州屠各王法智。休屠、屠各各是一回事,都是匈奴的种族,上述那些人的的姓氏全是从匈奴姓氏改过来的。
7、羯族。鲜卑、匈奴、羯、氐、羌,是十六国时期的五胡,羯就是五胡之一。严格地说,羯并不是一个纯一的少数民族,“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据唐长孺先生考证,羯人的成份很复杂,有很大的比例出于西域的少数民族。建立后赵的石勒家族,有很多地方都与西域的少数民族相似。《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说石勒下令“其烧葬令如本族”。卷一百七《石季龙载记》下说:“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拜火袄教。石勒的儿子石宣也长得“胡状目深”,和西域胡人深眼窝、高鼻子、多胡须的相貌特征也很相符。从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相貌特征看,石勒家族应该是出于西域胡人。《晋书》卷一百《祖约传》载,祖逖有一个胡人奴仆,名叫王安,祖逖对他很好。祖逖北伐,走到雍丘时,就对王安说:“你家在北方,你与石勒是同一种族,我不少你一个仆人,你回家吧!”便给他很多路费放他走了。王安和石勒同一种族,都是羯人。石勒的姓是西域姓还是汉姓不好定论,因为中原和西域都有姓石的,但王安的姓肯定是西域胡姓改过来的,因为西域胡人没有王姓。
8、契丹族。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宋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9、女真族。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10、宋朝以后,蒙古人、满族人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这些在《续通志》、《清通志》有关部分中有许多记载,兹不一一叙述。
严格地说,少数民族的融姓王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后裔,由于她在历史不同时期纷纷汇入王姓的主流,使得王姓数量与日俱增,从这个意义上说,少数民族的融姓王也是王姓不继壮大的源泉。

三、太原王氏为主要源流
无论是子姓、妫姓、姬姓为王的三大源头的主流中,还是姬姓为王的5支源流中,太子晋的一支是最为主要源流,当今王姓人士十之七、八都承认自己是太子晋的后裔。而且,王氏后裔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都是太子晋的后裔。事实证明以太子晋为始祖的太原王氏是所有王氏源流中最主要、最庞大的一支。
(一) 太子晋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公元前565~公元前549年)字子乔。晋王,系轩辕黄帝第四十二世裔孙,是帝胄之后,帝子皇孙,簪缨之族。被全国众多的王氏后裔奉尊为姬姓之王。
太子晋十五岁时早已参政,《汲冢周书》曰:“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五穷,逡巡而退其不遂,归告, 曰:‘太子晋年行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返及有于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曰:“不可。请使暝,臣使与之言,若能蒙予及而复之”。师旷见太子,……“这就是晋国师旷经与太子晋辩论服输的故事。
太子晋因直谏被父王废为庶人。《国语》中记载:“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冬,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坠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於高,归物於天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唐圩痹,以钟其美,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然则无夭、昏、礼、瘥之忧,而无饥、寒、乏、匮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古之圣王,唯此之慎………”。这是太子晋直谏父王,据理直言,激怒父王,被废为庶人。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太子晋被废后,离开洛阳东宫,赴晋地龙山居住在静居观,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此为氏。”
(二)太子晋被废后的活动地区在晋
王符《潜夫论》记载:太子晋登仙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今考:平阳,乃古地名,春秋时属晋,三国分晋后属韩,后属魏(读史方与纪要四一)平阳府一节记载:“平阳,相古帝尧所都,因其地在平水之阳,故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置河东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分河东的汾北十县置平阳郡。宋政和六年为平阳府,明以来府治在临汾县,公元1991年裁府甾县,今属山西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平阳府,古帝尧所都。三国魏置平阳郡。故治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治所为今临汾县。由此可见春秋时平阳属晋地。不言而喻,不论是太子晋及其嗣,都在晋地,太子晋领地也在晋。他以太原晋阳为活动中心。其先祖庙祠在晋阳,晋祠里有周武皇太后邑姜“圣母殿”,有叔虞的神祠,也有太子晋祠。至今晋祠里的王氏祖先还食着王家的烟火。
王锺所编《王氏三沙统谱》和《尚儒王氏宗谱》中的“三沙合谱原序”中明确记载:“我王氏之源,其自后稷始,……历至灵王惰政,太子晋几谏忤旨,滴居并州太原成都乡唐坂里,后乃隐居于缑山……”。
静居观是太子晋生前居住过的地方,他死后,历代每年七月初七日,人们都在这里举行上观“庙会”。这种活动,一直举行到清代,后由于天火毁灭静居观后,才停止了庙会。
太子晋采邑在晋,他生前在晋活动,殁后仙骨也埋葬在晋阳,至今晋王陵还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由此可见,太原晋阳的确是太子晋废为庶人后的活动中心。
(三)关于太子晋的被神化问题
确实,在汉刘向撰的《列仙传》上确有《王子乔》的记载,诸多谱牒也记载了太子晋成仙的传说。太子晋是天下的储君,因直谏而被贬为庶。汉班固《竹书纪年》和司马迁《史记》均记载,周灵王二十七年,王陟。次子贵即位,是为景王。而作为储君未能即位,关于他的死因即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在神权很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对于人的生死现象的解说,都往往带上神话色彩。这在当时神话的社会里是可以理解的。如《封神榜》里的人物在当时几乎都是一些不能被现代人理解的人物。
(四) 太原王氏枝繁叶茂
为了便于对太原王氏的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我们将太原王氏分为1至19世(王元、王威兄弟俩)的前太原王氏,和19世以后的后太原王氏。现分别简述如下。
1、前太原王氏
按王庸敬的《王氏通谱》,前太原王氏的主流一线图: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亿——9世错——10世墳——11世渝——12世息——13世恢——14世亢——15世颐——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元、威。
一世为晋,太原王氏始祖。
二世为宗敬,晋长子。周司徒,家平阳。一云家河东城都乡唐版里,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卒葬晋阳城北五里曰:司徒塚《路史》及《唐书宰相世系表》并《寰宇记》)。配姜氏,子一,名凤。
三世为凤,宗敬子,卒葬晋阳唐里邨,配郭氏,子二覃、石。晋阳,今山西太原县治。
四世为覃,鳳长子。抱道躬耕,晋侯屡避石就。配囗氏,子一渠。王淇文《姚江谱》曰:见《八州谱》。
五世为渠,覃子,周司徒。配囗氏,子二:莊、丰。
(另介紹三世鳳的次子石,明易理。《姚江谱》曰王弼总论。配囗氏,子一,诩。诩(为第五世),世称鬼谷先生。受道於老君,居清溪之鬼谷,因此为号,所著有《鬼谷子》、《周易(玄)悟髓玦》。鄞县东六十里,太白山有鬼谷先生祠,以其尝游太白山居山南南沧墺之水濂洞,又鄞东三十里有鬼谷子祠,祠前有黑水池,俗传鬼谷洗砚处。《宁波府志》及《鄞县志》诩均有传。
六世為丰,渠的次子,初仕范中行氏,后为智伯家臣,晋六卿吞,智伯灭中行,遂入东都为封人,卒於鞏,葬北邙山。配囗氏子一:芝。(鞏县,今河南府属北邙山,在河南府城北)
七世为芝,周东都城守长。配囗氏,子一:亿。
八世为亿,隐居不仕,以子为将,魏王尝以百金为寿。亿郤之,曰:子贵若显,亲吾更愧於子职矣!终不受。配囗氏,子一:错。王国栋《萧山谱》曰:见《百家谱》。
九世为错,魏将。配囗氏,有子二:墳、愦。错曾在魏惠王登上皇位时,仼大夫,后又在惠王二年(公元前368年)因故出奔于韩。《史记•世表》说他有子名贲(谱为贲(上加艹)),任赵为中大夫。王错裔孙为王翦、贲、离。均为秦大将军,其事迹见《史记》、《竹书记年》。
十世为墳,错长子,魏中大夫,配范氏,子一:渝。
十一世为渝,墳子,魏上将军(见宰相世系表),配上官氏一子:息。
十二世息,渝子,魏司寇。配钱氏,子二:恢、昱。
十三世为恢,息长子,魏伊阳君,配姜氏,子一:亢。
十四世为亢,秦以中大夫召,不就,隐居频阳,配胡氏,子三:颐、敛、躅。亢。《宰相世系表》作亢。秦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五十里。亢,也就是频阳派的始祖。
十五世为颐,亢长子,有文武才,秦以中大夫召不就,卒葬频阳。配孔氏,文信君斌之女,子一:翦。继周氏,女一,适左監门汪永。
十六世为翦,颐子,频阳东乡人。少而好兵,事秦始皇为将军,始皇并天下,翦与蒙(恬)之功为多。卒年八十四,葬富平县东四十里,旁列六冢,相传为六国图书,每六月朔望,墓若海市状。(见《史记•本传》及《陕西通志•古誌》。配桓氏,封谯县君,继杜氏,大将军赫之女,封南阳县君,子六,贲、戊、勇、刚、毅、乙。女一,适中郎将汪陈。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王翦、王贲、王离立有传记。这里不再赘述(见《史记》卷七十三)。
十七世为贲,翦长子,字典,秦武陵侯。配吕氏子一:离,女一:适武安侯马兴。
十八世为离,贲子,字明,秦大将军,封武城侯。秦二世时离击赵,围赵,及张耳钜鹿城,为项羽所虏。配孙氏,秦将军胜之女,封富春县君,子二,元、威。
以上是太子晋后裔前太原世系的十八世系的源流和一线系人物的简述。
2、后太原王氏简述
大家都知道,离公有二子,一是长子王元,居琅琊,是琅琊世系的始祖,关于琅琊世系因历代传承都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我们将另文专门论述。而次子威公之后,因大多数仍世居太原,我们将之称为“后太原世系”。
《广韵》上记述:《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出自离次子威,汉扬州(即今江苏南京地域)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后汉连聘不就,霸生咸,咸十九世孙泽,字季道,雁门太守,生昶,字文舒,魏司空,京陵穆候,二子:浑、济。浑,字玄冲,晋録尚书事,京陵元侯,生湛,字处仲,汝南内史,生承,字安期,镇东府从事中郎,蓝田县侯,生述,字怀祖,尚书令,蓝田县侯,生坦之,字文度,左卫将军,蓝田献候,生愉,字茂和,江州刺史生缉,散骑侍郎,生慧龙,后魏宁南将军,长社穆侯,生宝兴,龙骧将军,生琼,字世珍,镇东将军,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等等。
以下是“后太原王氏”一线主要人物的世系表:
十八世  离
十九世  元(琅琊派)
威,离次子,字武□,秦左长史,辟乱於琅琊,仕汉为扬州刺史复归太原之广武为太原王氏之祖,配刘氏上大夫淳之女,子一:志。(威迁太原广武本宋濂撰《孝思庵记》)。广武今山西代州西。
二十世  志,威子,字仲□,年将耄耄,汉□帝徵为扬州刺史,卒葬太原麓台山,配程氏,子三:珣、玕、琪。
二十一世珣,志长子,字东石,配□氏,八世孙霸。汉杨州剌史
二十九世霸、珣八世孙,字儒仲,太原广武人,居晋阳。《后汉书》有传。配贾氏,有子二:殷、咸
三十世,殷,霸长子,后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因家焉,配沈氏子一,亥。为祁县派始祖。
咸,霸次子,隋父居晋阳,配□氏子一:甲。咸,为晋阳派始祖。
……等等。详细阐述我们另有专论与专著记述。
(五)“天下王氏出太原”是一种概括性说法
从上所述,以太子晋为始祖的后裔下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二大干系,二大干系下又繁衍出许许多多分支世系,其中著名的支系有王导为始祖的江左王氏、王肃为始祖的龙门王氏、王羲之为始祖的山阴王氏、王褒为始祖的咸阳王氏、王壁为始祖的新安王氏、王潮王审知王审邽为始祖的开闽王氏、王景肃为始祖的豫章王氏、王仲舒为始祖的徽州王氏、以王鉷为始祖的鼓角王氏,以王明远为始祖的湖南上梅王氏……等。
尤其是以王言为始祖的三槐王氏,是目前以堂号命名的王氏支族中最大的一支,虽然三槐王氏是归属琅琊王氏还是太原王氏(指后太原世系),长期争议,但都是太子晋后裔,只不过是挂在其十九世孙王元、王威兄弟俩的那一个名下的事了了,是太原王氏内部划分的事宜。三槐世系下又分有许许多多的分支,其中著名的有王懿支下以王睦为始祖的永泰王氏;王旦支下以王皋为始祖的三沙王氏(分东沙、中沙、西沙),王鏊所在的洞庭王氏,王守仁所在的余姚王氏;王旭支下的以王明远为始祖的楚南上梅王氏,以王玄为始祖的昆山王氏等。还有太仓王氏、嘉定王氏、汉阳王氏、上潢王氏,……等等。2008年月11月,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经过认真考证,已认为三槐王氏上源应是太原王氏王威的后裔,详见《三槐王氏上源考证总结报告》。
总之,目前所见的王氏宗谱和王氏宗亲十之八、九称是以太子晋为始祖,大多称是源自山西太原,有的称是太原郡王氏。所以“天下王氏出太原”不仅仅是唐太宗皇帝一人的说法,也是大多王姓同宗依据自己的家谱或祖传的传说的一种概括性说法。

四、郡望源流相演绎
郡望,堂号,是历史上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也是表示一个姓氏内涵的专用术语。郡望,是某郡显贵世族为标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称号,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望。堂号,是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不过后来也有将郡望、堂号混用,共同表示某地的一个姓氏的家族来源。
王姓来源众多,郡望堂号也十分多,在当今中国所有大姓中,拥有郡望堂号之丰富,还没有一个能超过王氏。一个郡望堂号的背后包含内容丰富的家族历史。
(一) 传统的二十一望
历史学家为了便于对王姓的研究,根据各支王姓人的不同来源和祖居历史,将其分为二十一望。南宋硕儒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王氏”注中,以及宋鄢恩《姓解》中,均称:“王氏凡二十一望,各以分封食隋地而立也。”
传统二十一郡望及其主要源流大致分布如下:
1、太原:太原王氏以太原为郡望者,多称太原晋阳人或太原祁人。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市郊区一带,祁即今山西祁县,在太原市南(详略)。
2、琅琊:琅琊王氏为祖居琅琊临沂都乡南仁里,亦即今山东费县东。
注:太原、琅琊王氏都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其中王元为避秦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祖(详略)。
    东晋建立后,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因协助司马睿建国有功而被委以要职,分掌军政大权,形成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
3、北海:北海王氏世居北海剧县,即今山东昌乐县西。
4、陈留:陈留王氏世居陈留浚仪,即今河南开封市。
注:北海、陈留,出自妫姓,为虞舜后裔,齐王田和之后。北海王氏因所居地望不同,以县分为三支。三支中,营陵王氏知名最早,剧县王氏影响最大,密县王氏家富于财。世人所说的北海王氏,一般指北海剧县王氏。献帝初年,营陵王氏开基祖王修初显于仕途,任高密令。王修有二子忠、仪,忠仕魏,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仪魏末任司马昭安乐府司马,因事得罪了司马氏,终身不事晋,以教授为业,门徒多达数千人。晋末遇乱,不肯随宗亲渡江,迁于泰山郡,终为盗贼所杀。营陵王氏衰落后,剧县王氏代之。两晋十六国时,王猛侨居魏郡(今河北临漳县南),博学好兵书,佐前秦主符坚成就霸业。剧县王氏亦因此而兴。王猛有子四人:皮、休、曜、永。皮仕前秦,官散骑侍郎,休官河东太守,永官至丞相。前秦亡后,王猛子孙一分为二,分仕于南北朝。仕于南朝者,有王曜及休子镇恶等人。宋武帝率众北伐,镇恶任前锋,进军关中,功居第一。武帝惧其功高震主,遣参军沈田子诱杀之,连同镇恶兄基、弟鸿、遵、渊、从弟昭、朗、弘等共八人。后武帝虽追封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封龙阳县侯,让镇恶后人袭爵,但仅传四世,至镇恶曾孙睿时,遇齐代宋,爵位被革夺,此后便衰落不显。王猛子孙仕于北朝者,则风光贵显达数百年。如镇恶弟宪,少遭父丧,随伯父永在邺(今河北临漳县南)。永仕前秦为宰相,秦亡时被西燕将慕容所杀,宪逃奔清河郡(今山东临清东北),北魏初年出仕,官至并州刺史,封北海公,年八十九卒。长子崇袭爵,次子嶷历官尚书,封华山公。卒,子祖念袭爵。祖念弟云,官豫州刺史。云子昕,历仕北魏、北齐,官至吏部尚书,有盛名。兄弟九人,贵显一时,母清河崔氏,深谙风训,所生九子时号王氏九龙。其中王晖少与兄昕齐名,官至兖州刺史。晖弟昭,官至考功郎中。昭弟隋,北齐孝昭帝心腹重臣,官太子太傅、散骑常侍。齐亡入周,周武帝用以为仪同大将军、仪同谏议大夫。隋弟皓,官郢州刺史。皓弟晔,官沧初仕文林馆侍诏。北海王氏居于密县者,北朝时有名讳王闾者,数世同居共财,家人有百作余口,家门雍睦,乡里敬慕。官府奏闻,被旌表门第,号称天下著名义门
5、东海:东海王氏世居东海郯县,即今山东郯城县。
注:东海王氏亦东海郡郯县王氏,世居今山东郯城县城北。自东汉以至南北朝,东海王氏也是王姓人的一个著名家族。东海王氏起于东汉会稽太守王朗,王朗是个儒生,以孝义闻名,徐州刺史陶谦慕名举其为秀才。王朗因替陶谦代写奏章受到汉献帝赏识,被任命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因当时天下大乱,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官至司徒。子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卫将军,有子八人。司马懿当政后,王肃坚决站在司马氏一边与曹爽对峙,并将自己的女儿王元姬嫁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妻。
    王元姬的长子司马炎后来成了代魏而立的晋武帝,王元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后。元姬弟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袭封兰陵侯,恂弟虔官至尚书,封安寿亭侯,虔弟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王恺曾和石崇斗富,名噪一时。王虔子士文袭父爵,镇许昌,被匈奴人刘聪杀死。入东晋后,王虔之后王隆官后将军,隆子景,景子雅。王雅有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晋末分别任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刘宋时,王雅孙庆任员外常侍,庆子元闵任护军司马,元闵子谌任黄门郎,入齐后转南兖州刺史,卒于官。有从叔王擒,以文学见党赏于宰相王俭、齐竞陵王萧子良等人,官至尚书左丞。又有王准之任司徒左长史,准之子延年任员外常侍,延年子僧儒仕粱为尚书郎,有盛名,是东海王氏在南朝影响最大者。萧齐时,东海王氏又有长沙太守王沈。南北朝以后,东海王氏衰落无闻。
6、高平:高平王氏世居高平郡,汉魏时属山阳郡,即山西省晋城。
7、京兆:京兆王氏分为京兆郡霸城、新丰、蓝田、杜陵四支,分别相当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临潼县东北、蓝田县柳城、长安县东北杜陵。四支之中,以霸城和杜陵两支最知名。
注:高平、京兆王氏亦为姬姓传人,据说其始姐是战国时期的魏公子无忌。秦灭六国之后,无忌的子孙逃至泰山,始以王为姓。西汉时,泰山王姓被迁至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因此地属京兆尹,后来便被称为京兆王氏。凤阁王家起于汉宣帝时济南太守王贤,世居京兆郡霸城县(一作霸陵,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后徙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咸阳凤歧原(今陕西咸阳市一带)、汲郡(今河南卫辉市)等地。王贤是魏公子无忌玄孙,祖卑子,始姓王氏。卑子九世孙遵,后汉河南尹。遵生鲂,鲂生某,某生景,景生均。均后八世,衰落不显,至北朝,有同州刺史王罴,追随宇文恭任骠骑大将军,进位柱国,生三子:谟、轨、文楷。谟袭爵,轨仕隋官至东郡通守,文楷官起部郎。王罴孙王述在帮助杨坚代周建隋中立有大功,被授予军职。其后,京兆王氏族人在隋唐两代显示出了超人的文韬武略,名人辈出。王遵十一世孙直也世居京兆,官至瓜州刺史,子孙亦贵显唐代。其中有名王德真者,是其孙,在高宗和武后时两任宰相。《新唐书宰相系表》说,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有三支: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这实际上在是为当时的王姓仕途,排座次。在从唐朝建立到大中年间两百多年中,京兆王氏家庭有十八人登进士科,三十多人登台省之位。唐玄宗年间,这个家庭中有三人曾任凤阁舍人,故京兆王氏之被称为凤阁王家。随着唐王朝的消亡,京兆王氏也渐渐销声匿迹。
8、天水:天水王氏世居天水郡上县,即今甘肃天水市。
9、东平:东平王氏世居东平郡新桃县,即今东平县一带。
10、新蔡:新蔡王氏世居今河南新蔡县。       
11、新野:新野王氏居今河南省新野县。
12、山阳:山阳王氏世居今山东滕州市西。
注:山阳王氏又称高平王氏,是继元城王氏之后又一个王姓著名望族。山阳即山阳国,西汉景帝时分梁国设置,武帝时改称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下辖昌邑、巨野、高平、金乡等十县。西晋时改称高平国,后降为郡。王氏始居高平腻子县,即今山东滕州市西北、南阳湖边的鲁桥乡南。山阳王氏开基始祖是东汉顺帝时太尉王龚,永和元年(136)征拜太尉,在位五年。王袭后,山阳王氏成为文化大族,其子王畅于灵帝建宁元年(168)拜司空,登三公之位。畅子谦,任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粲,汉末文学巨匠,为“建安七子”之一。……南北朝后山阳王氏逐渐败落。
13、中山:中山王氏世居今河北定县。            
14、章武:章武王氏世居今河北行唐县。
15、东莱:东莱王氏即东莱曲城王氏,世居今山东掖县东北。
16、河东:河东王氏世居河东猗氏县,亦即今山西临猗县南。
注:天水、东平、新蔡、新野、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均为子姓敫王子比干之后。
17、金城:金城王氏世居金城郡,亦即今甘肃省兰州市。
18、广汉:广汉王氏即广汉郡郪县王氏,世居今四川中江县东南。
19、长沙:长沙王氏世居今湖南长沙市。           
20、堂邑:堂邑王氏世居今江苏六合北。
21、河南:河南王氏即河南郡王氏,世居河南洛阳市。
(二)三十八郡望及四十四望
两宋及两宋以后,王姓望族与分支更多,远远超出二十一望之外,仅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一书所记,两宋时的王姓就有三十八望之多,其中除去二十一望外,多出的十七望是如下:
1、河间王氏(毕公高之后)。   
2、汲郡王氏(王子比干之后)。  
3、乌丸王氏(乌丸族)。
4、冯翊(同州)王氏(羌族钳耳氏)。
5、安东王氏(回纥阿布思族)。
6、营州王氏    
7、华阴王氏   
  8、河内王氏    
9、广陵王氏   
10、聊城王氏   
11、长安王氏   
12、高陵王氏   
13、蓝田王氏
14、上党王氏   
15、邺郡王氏   
16、广平王氏  
17、乐陵王氏。
此外,还有周考王弟之后的考城王氏、高丽族的拓王氏或乐浪王氏等等。
还有以下二支大的王氏也未列入。
(1)元城王氏出自虞舜之后,属妫姓之王。秦灭齐后,齐王室田氏后代被遣散。西汉初,田安一支来到平陵(今山东东平)。田安的四世孙王贺得罪当地豪强终氏,为避祸乃迁居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大名县东),遂为元城王氏。王贺的孙女王政君连嫁两次皆未婚丧夫,十八岁时被送入宫中当了最低一等的宫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政君到了太子身边,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骜。三年后,汉宣帝死,刘骜被立为太子,王政君随之成为皇后,其父王禁被封为阳平 (今山东莘县)侯。
    王禁死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承袭了爵位,元城王氏由此开始知名。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登上皇帝宝座,立新朝。十五年后,新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刘秀建东汉,元城王氏也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与荣耀。自西汉元、成二帝时开始,到东汉建国前,元城王氏为天下第一望族,权势地位远远超过西汉皇室。至王莽时代汉自立,建立新朝,其声望与后起的王姓二十一望相比毫不逊色,然而,却不被包括在王姓二十一望之中。
(2) 三槐王氏
太原王氏后裔王言,其先祖为太原祁人,是姬晋第五十六代孙,娶妻姚氏,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王言之子王彻,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魁首,官至左拾遗。从此,大名莘县王氏便日益兴旺繁昌。王彻后被追赠为鲁国公,妻田氏,赠泰国夫人。王彻之子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而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的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祜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北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祜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综上所述,三十八望也不能归纳王姓的望族,这里再简要归纳为四十四望如下:
1(39)、王城王氏,周考王弟之后的考城王氏。 
 2(40)、高丽族的拓王氏或乐浪王氏。
3(41)、元城王氏,妫姓之后。                
4(42)、三槐王氏,属太原王氏。
5(43)、豫章王氏,太原王氏景肃后裔世系,居江西南昌、婺源武口、安徽歙县、湖北阳新、鄂州、浠水等。
6(44)、开闽王氏,居福建,后扩大到台湾与东南亚。
(二) 地望源流相演绎
研究地望常常必须与该地的主要支系的源流结合起来,以便于真正把握世系传承。但是,往往某一地方有多支王氏族人存在,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变化。依据我们的经验要把握以下几点。
1、古代族人往往首先在封地繁衍集居,迁徙时也往往同族同宗相聚而居,以便相互保护与照顾,从郡望之城市到广大农村均普遍,所以,以地望研究世系源流比较方便。
2、在当代,隋着交通与通讯的发达,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行业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员流动范围与速度的加快与扩大,族人以地集居的现象逐渐淡化甚至在逐步消失。因此,姓氏世系研究应当偏重以世系。因此寻根连祖、编绘世系图,成为研究的主要形式。
3、现在虽然古代的郡望已基本消失,集居现象也在逐步消失,但是在广大农村的一些村、多个村、或一大片区以某个姓氏为主还很常见。也就是说说地望是以较小的地域范围形式而存在,当然在某省或某市县以某姓氏为第一。农村人士的家族观念仍较强,城市人的家族观念在淡化。
目前,我国处在太平盛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光,重修家谱与寻根连祖活动也在发展扩大。这对抢救、保护与宏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悠久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从东南沿海到大西北、大西南,从大城市到广大农村,修谱之风出现可喜的发展。形式上略有差异,城市修谱以个人为主,农村则是以宗族为主的一村、多村,甚至联合城市人进行。他们不计报酬、自筹资金、以奉献精神默默地在撰写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家谱文化而努力着。

五、关于中华王氏研究
中华王氏研究与整个中华姓氏研究一样,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出现了寻根问祖、重修家谱,宏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热潮,也隋之出现了姓氏研究的热潮。各地修谱委员会如雨后春笋,家谱研究与宗亲联谊组织也相继出现。许多同宗、和非王姓的学术研究与热心人士踊跃投入对中华王氏家谱乃至中华王氏文化的研究。我们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王氏文化民间研究组织,自然致力于中华王氏家谱与中华王氏文化的研究。现关于王氏文化与王氏渊源的研究方法陈述以下要点。
1、研究的宗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自2002年开始筹备,2003年挂属在四川省中华姓氏文化学学会下正式成立的。目前实的会员已涵盖28个省(市、地区)。我们的宗旨是重在研究与整理王氏世系传承,计划编著《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绘出《中华王氏世系总图》与各《王氏分支世系总图》。前几年我们主要是由下往上研究整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从现在开始将上下兼顾。因此,中华王氏渊源的研究已列入今不可分刈的重要内容。
2、家谱是了解每个人的根,认识每个人姓氏的百科全书。族之有谱,尤国之有史。族之有谱,所以动木本水源之思;而国之有史,有所明兴衰治乱之由。家谱是记载本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谱,是中国宗法血缘文化的产物;记载着该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荣衰、升沉的全过程,包含了诸如姓氏渊源、世系、演变、人口增减、支脉迁徙、宗族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变故,以及族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等。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系统的家族生命史。 
中华民族各氏,历来重视家谱文化。早在周代就有在“鼎”刻记的家谱,在唐代以前只是官方修编,宋代才开始民间修谱,在当代的和平盛世各地正在蓬勃开展的修谱活动,一条追踪家族生命轨迹的长流,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家谱学与姓氏学有着十分亲密而不可分割的关联,从汉朝开始研究,至南北朝时期,《王氏谱学》已自成系统,王僧孺等学者当然是谱学的集大成者。据《唐书•艺文志》所载,王姓最早的完整家谱是唐代王方庆(?――七零二年)撰写的《王氏家谱》十五卷、《家谱》二十卷,经五代十国大动乱,到宋代只剩下一卷,宋以后己杳无踪影。宋、明时代的王氏家谱,现在所能见到的非常稀少了,尤其是宋谱更少见了。明、清时代则是修谱旺盛时期,清代有我们王姓二部规模巨大、资料丰富的二套王氏家谱,这是我国各姓氏家谱中少见的。这就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王锺等编著的《三沙王氏全谱》,122册,八千多页;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王庸敬编撰的《王氏通谱》,82册,五千多页。
3、人民的历史人民自己写。家谱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因它数量庞大,保管分散,又联系到国人的每个人,自宋朝开始就交由民间自己编修。我国政府已十分重视家谱的收藏、保管与研究工作,由上海图书馆与各地图书馆负责收藏与保管工作。但是家谱的具体编修与整理研究工作则只能依靠民间自己组织完成。湖南冷水江的《楚南上梅王氏通谱》主编人员说得好:“人民的历史人民写,自己家族的历史自己来写。”因此近年来主要分布在广大山区、农村的上梅王氏自己编修了有322册的《楚南上梅王氏通谱》。
另外,我国官方机构的谱牒学专家也不多,也不能适应如此庞大的家谱的整理与研究。因此,中华王氏世系的研究、整理和《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编撰,需要在广大王姓同宗积极参与下由具有奉献精神、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组织能力的人士通过民间组织的集体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主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史籍与地方志资料,也要依靠丰富的家谱资料,并虚心学习谱牒专家们编著的书籍或论文资料,虚心讨教与共同研讨。
4、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现在在广大农村,同姓人集居在一个村或多个村还是存在,但是流入城市的则是百家姓汇合了,也是五湖四海了。但是绝大多数城市人的根在农村,而且也有不少已漂洋过海到海外去了。目前,修谱在农村已较盛行,在城市也已为数不少。所以,王氏渊源研究和王氏文化研究必然要走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当然也要海内外相结合,才能完整反映世系源流。
5、重证据,多研讨并结合文化认同。王氏源流涉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国家历史与地方志都有一些断层与疑难问题,反映家族历史的姓氏源流自然也会存在许多争议与疑难问题。我们王氏世系源流同样存在着许多疑难问题,对此,我们希望大家深入调研,多找证据,用证据说话,杜绝主观臆断、任意虚构、凭空推理、盲目猜测之不良方法。并且我们将充分利用本研究会的《通讯》与《中华王氏网》二个交流工具(或称平台)进行交流研讨。还将举办一些研讨会,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规则逐步澄清或留同存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历史上所存在许多争议与疑难问题仅靠我们民间组织是很难考证清楚的,有的官方机构也很难解决的。因此,对于比较久远的历史问题,我们在查阅国史、方志资料的同时,也应采用文化认同的方法。江西莲花良方王氏族谱编委们说得好,对于远祖要重其历史名位即采用文化认同方法,对近祖要重于血缘世系的考证,坚持“行吾所明,不行吾所不明”的修谱原则,有的还要考虑宗法制度的应用。
6、全力以赴开展寻根活动和整理各支系的世系工作,不介入对王氏渊源及源流等问题的争论。
根据广大同宗近期来电来函以及论坛留言中表示,多数同宗关心的是“寻根”,并非要作更深的学术研究,更非一定要弄清远古的历史渊源,而是首先想弄清本支族人中近现代失去联系的近亲的联宗和沟通,而且多数人只有在这第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才会共同去关心相同的更遥远的源流问题。本研究中心和中华王氏网的宗旨也是首先要为广大同宗寻根连祖活动,逐步研究与整理各支世系图。为此,我们决定在现阶段不介入对王氏渊源问题学术研究的争论,全力以赴开展寻根活动和整理各支系的世系工作。
在世系整理时涉及对王氏渊源的陈述时,我们将引用我国丰富的史料、地方志、与多数谱牒中出现的资料为依据。尤其是唐以前的人物与世系将以唐皇朝经考证的史籍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为依据。唐以后的则以各朝史籍、地方志和多数谱牒的引证为依据。
我们相信,只要能坚持长期努力,群策群力,必然会取得丰硕成果的。
六、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
和编绘《中华王氏世系总图》
经过六年来对中华王氏文化、家谱和王氏主要干流世系的研究实践,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决定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简称《大成总谱》),并采用高科技的数字化网络技术,编撰成既继承传统家谱特色,又具有现代化创新模式的现代化大成族谱。由于我们与武汉大族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就有完成作为我国第一大姓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宏伟愿望,并力争将《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创建为我国家谱文化的品牌。
1、《大成总谱》的构成,按王氏源流大干枝系的特点,分成以下三部分:
(一)、《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从黄帝至太子晋的干系阐述,和除太子晋以外其它王姓来源及其主要支派的阐述。
(二)、六大派总谱: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下分撰六个大系总谱。
(1)《太原王氏总谱》:从太子晋至太原王氏祖王威以下的支派世系。 
(2)《琅琊王氏总谱》:从太子晋至琅琊王氏祖王元以下的支派世系。
(3)《三槐王氏总谱》:以王言为始祖的三槐王氏的支派世系,对于其挂属将作客观陈述。
(4)《开闽王氏总谱》: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开闽王氏祖的支派世系,对于其挂属将作客观陈述。
(5)《别派王氏总谱》:除太子晋王氏源流以外的其它王氏源流世系;
(6)《零派王氏总谱》,将暂时无法连上上述总谱世系源流的支派纳入该谱。
(三)、各个支谱:以上六个大系总谱下的全部各个支谱,即中华王氏的全部支谱。
2、配套编绘《世系总图》,在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同时,配套编绘出版五个相应的世系总图:
1、《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大总图》;   
2、《太原王氏世系总图》;
3、《琅琊王氏世系总图》;         
4、《三槐王氏世系总图》;
5、《开闽王氏世系总图》。
3、完成时间,在已经经历六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计划再用五至八年时间完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与六大系总谱。至于凡能编撰的各个支谱,争取在八至十年内全部编入。卷首、六大系总谱和各支谱的入编工作将适时并举进行。
4、工作班子:
研究中心成立直属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谱局”(简称“总谱局”),又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撰委员会”(简称“大成总谱编委”)。总谱局和大成总谱编委是二块牌子一个班子。研究中心的理事会班子即是《总谱局》或《大成总谱编委》的班子并适当增加非研究中心成员。总谱局与武汉大族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合力完成编撰大成总谱的重要任务。总谱局下设三个主要机构,即:总编辑部;数字化处理工程部(简称“工程部”);联络部。
我们相信,只要能坚持长期努力,群策群力,必然会取得丰硕成果的。

参考资料
1、 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东方出版社,2000年月12月出版。
2、 达良撰《中华姓氏通书——王姓》,海南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
3、 王泉根著《华夏姓氏丛书——王》,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
4、 王育济、党明德主编,周祚绍、何与、范子辉、任思亮等著中华名门望族丛书《历代王氏望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5、 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编《太原王氏》,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
6、 历史学家李学勤主编梁满仓著作《中华姓氏谱——王》,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7、 王庸敬 清光绪二十年编《王氏通谱》。
8、 王锺等  清光绪五年编《三沙王氏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