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入闽第一站考略

                           作者:刘光军   王本增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原人士南迁,入闽教化,对于开发福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迁闽越地区的移民大多来至河南,而淮河南岸的固始是其中最有名的两支南迁队伍的始发地,即唐初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来闽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和唐末光启元年(885年)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三人及其所率领的队伍。作为既非战略要地又非交通要津的固始,因何能成为福建重要历史人物的输出地,这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还是必然过程,有待专家、学者考证。但“二陈”父子和“三王”兄弟在福建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尤以“三王”兄弟为最,已是不争的事实,历代典籍都有定论。而关于“三王”兄弟入闽的因由和行经路线及时空概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以新的考古材料为论据,结合方志、地方宗谱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对这一事件进行重新梳理,以求客观、完整地还原这段历史,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起兵经过
关于三王兄弟起兵的经历过程,各种典籍记载基本一致。《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四》载: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中和元年(辛丑,公元八八一年),八月,寿州屠者王绪与妹夫刘行全聚众五百,盗据本州,月馀,复陷光州,自称将军,有众万馀人。秦宗权表为光州刺史。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邽、审知皆以材气知名,绪以潮为军正,使典盗粮,阅士卒,信用之。《旧五代史-王潮别传》载:“黄巢犯阙,江、淮间群盗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王绪起事是唐广明元年(880年)十月,“黄巢率农民起义军自岭南返师,流淮西攻长安。江淮间诸种势力蜂起。有寿州屠者王绪与妹婿刘行全亦聚众起事,据霍邱县自为镇使。”中和元年(881年)三月,王绪攻占了寿州,杀寿州刺史颜璋。起义军“有众万余。”同年九月,王绪又攻占了光州。“绪获光州后,于境内招士民以广队伍。”王潮三兄弟于此时参加了王绪的所谓义军。身为兄长的王潮此时已是固始县佐,且“志尚谦恭,誉霭乡曲,善于合众,士多归之。”王绪“素闻潮名,乃招徕署为军正,使典甾粮,阅士率,颇信用之。并其二弟亦招置军中。”身处这样的时代,只有顺应潮流,才能挣扎图存以自保,王氏兄弟自觉不自觉地裹进了时代大潮,成为成色不足的王绪义军的一员。寿、光两州在手,王绪却丝毫没有顾盼自雄的感觉,因为距光州约200余里的蔡州,是奉国节度使秦宗权的老巢。秦宗权,蔡州上蔡人,初为牙将,广明元年(880年)驱逐蔡州刺史,占据蔡州,黄巢军入河南,宗权被义军所败,遂降黄巢,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兵败山东,失去控制的秦宗权野心极度膨胀,一度占据中原二十余州,并自篡帝号,补署官吏,“恃势侵凌四境。”宗权为人极其残酷,所克州县焚杀掳掠“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历史上少有的把掠杀百姓的尸体腌制起来做军粮的队伍就是他的部下。心狠手辣的秦宗权绝不能容忍另一股势力在百里之外的光州坐大,来至蔡州的军事压力随即而至,在强敌睽视之下,王绪自知自己的势力尚不足以与之抗衡,便投靠了秦宗权以求暂时的偏安。秦宗权封王绪为光州刺史,令其“戍境抚民,耕守自效”。偏安局面注定不会长久,因为秦宗权毕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秦突然向王绪发难,迫王绪率众出逃光州南下。
    二、南奔起因
关于这次对福建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南奔”事件,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一)《闽国编年史》载:“秦宗权召王绪击黄巢,绪迟留不前”;因而“宗权发兵攻绪。”由此可知王绪招致攻击的理由是“剿巢不力”,可据有关资料记载,广明四年(884年)黄巢军已兵败山东,黄巢自杀,义军星散,淮河道境内已无大股义军出没,不存在“剿巢不力”的前提。(二)《闽王墓志铭》载:“时秦宗权据淮西以利啖四境,而固陵不从。宗权势不可遏,席卷五陵,三龙(指王潮三兄弟)于是奉版而南下。”颇有奉王命诏讨抚判的意味,可当时的情形是天下大乱,各地封疆大吏拥兵自重,籓镇割据,占地为王,形成独霸一方,政出多头的局面,唐王朝只能节制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等数十州,已没有能力命某某“奉版南下”。此语出自《闽王墓志铭》中也不足为奇,这是后世文人为王氏治闽寻找“理论正确性”的饰词,与历史的真相相去径远。(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六》载: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光启元年(乙巳,公元八八五年),“春,正月,……秦宗权责租赋于光州刺史王绪,绪不能给,宗权怒,发兵击之。绪惧,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以刘行全为前锋,转掠江、洪、虔州,是月,陷汀、漳二州,然皆不能守也。”这段话中除个别时间节点有待商榷外,基本上是可信的。因为王绪占有光、寿两州,却又依附秦宗权,只不过是势不如人时的权益之计,岂能长久寄人篱下。宗权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在强权就是一切的纷乱世道,只有绝对的强大,才能保持自己的绝对权力,再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眠?秦宗权打压王绪的法子犹如钝刀杀人,就是无穷无尽地“责租赋于光州刺史王绪,”“赋不如期,宗权切责。”最后的结果是“及秦宗权窃弄五兵,遍侵四境。绪内乏婴城之计,外无善邻之助,遂率众以作窜,欲辟地而偷安。”至此,王绪“率光、寿兵五千人,并携吏民南逃”,这五千兵士中有王潮兄弟三人的身影,作为这支队伍的中下级军官,其当时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违坟墓,捐妻子,羁旅外乡为盗。”的沉重感始终挥之不去,可以说,他们是带着沮丧、困惑甚或惶惶不知所终的心情踏上南下之征程。
     三、一路向南
    王绪军离开固始后的进军方向非常明确,尽快摆脱秦宗权的追击,尽早寻到可立足栖息的地方,是全军上下的普遍愿望,当时情形下,只有地方势力相对薄弱的南方地区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迅速穿过淮南道地境,直抵江南西道的地域江州(今江西九江)、洪州(今江西南昌)。企图假道洪州继续南下。可是在洪州受到洪州节度使时钟传的阻拦。时钟传认为“王绪若得福建,境土相接,必为己患,阴欲除之。”僧人释上兰出面劝止了时的意图,他说:“老僧观王潮与福建有缘,必变彼时作一好世界,今公宜加礼厚待。若必杀之,令公之福去矣。”于是,时钟传打消了杀王绪的念头,并“加以援送”。王绪军得以继续南行过吉州,并一度占领虔州(今赣州)。南康人潭全播举兵,立卢光稠为主,“所向多捷,兵势渐强,遂破王潮之众,入据虔州。”王绪只好继续“率众南奔,所至剽掠,自南康入临汀(今长汀)”。至此王绪及王潮兄弟等进入福建境内,不仅无虑秦宗权等,且闽地地旷人稀,山隔水阻,地方势力鲜有强悍者,对队伍能发起致命攻击者几乎没有。于是“是月,陷汀、漳二州。”请注意,这里时间节点出现问题。按王绪军“光启元年,统兵来闽”,具体时间为是年春正月。而攻陷汀、漳的时间仍为同年正月,试想:一支五千余人的队伍,吏民混杂,妇孺相携,况一路要行军打仗,辨路径,筹给养等,更值初春时节,阴雨霏霏,路径湿滑,如此算来,行军速度又要大打折扣,而固始至漳州一千三百余公里,这还是按现代铁路里程推算,将近2800华里的路程,按常理推算,就算是心无旁顾,一味地走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走完全程,更何况一路上又有羁洪州,打虔州(得而复失),陷汀、漳二州等耗时费力的攻城之战呢?那么,王绪军到底什么时候攻下漳州,来到闽南的呢?其实《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一》已有记载:“秋,七月,……王绪至漳州”。以秋七月的时间节点推算较为合适,一支队伍扶老携幼,且战且行,风餐露宿,爬山涉水,用半年时间完成此次南迁之行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四、岩前休整
    那么,王绪军攻打临汀之后2月至6月间这段时间到底在何方活动,根据永安、三元一带王氏宗亲的考证以及该地所出现的三王文物古迹和文献资料,可以确认,王绪军当时的活动中心是以三元区岩前镇为中心的闽中地区。这里的闽王寨、闽王藏兵洞、王潮、王审知母亲墓、闽王演兵场、忠山十八寨及百阶冢等“三王”遗迹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们是见证这段历史的信物。
    1、闽王寨,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后约500米的万寿岩山顶,距三明市区约30公里。万寿岩又名黄杨岩“界永安、归化间。岩上多水黄杨木,故名。又名万寿,又名麟峰。四壁如削,周回可十里,角出群山之上。”兵寨位于山顶之上,成书于南宋庆历年间的《临汀志》载“绍兴间,设黄杨寨,因旧寨起舍栅。”直至南宋绍兴年间,山上寨址犹存。又据清流《东溪陈氏族谱》记载:其祖上由北宋祥符年间由贡川一迁忠山,再迁岩前黄杨岩下,顶有闽王寨,石垣洞门犹在。据当地老人口述,解放初期万寿岩山顶仍有部分石筑寨墙存在,山上尚能检到朽烂的铁矛、箭镞等物,相传:闽王兄弟在此驻守三月有奇,为适应闽地多山的地形特点,闽王每天率军士徒步爬万寿岩锻炼脚力,胜者犒赏牛酒。时至今日,岩前村每年的大年初一仍有攀爬万寿岩的比赛,全村男女老幼踊跃参加,气氛热烈,先到山顶者被认为一年都有好运伴随。
    2、闽王藏兵洞,位于闽王寨所在的万寿岩山脚及半山腰处,共有三个洞口。“三洞连属,一在淳化院寺旁。洞户空阔,秉烛而入,萦纡二里许,路狭风驶,炬遂灭,不能进。旧传有龙居其下,每云气氤氲辄雨。一在岩半,名碧云。怪石仿佛如狮子。洞极幽邃,路险,人迹罕至。一在绝顶。有石井下透两洞,深不可测。”(永安县志-明万历版)三洞中尤其底洞,空旷幽深,洞洞相连,可容纳数千人马。宋代秘书少监陈世卿游历此洞后写下“箕踞列千人,未克空洞腹。”诗句。该藏兵洞与山顶闽王寨相通,上下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形成一整套立体防御体系,与闽王寨一起组成王潮军驻守闽中的重要据点。
    3、忠山十八寨,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西南约15公里的忠山村周围,山寨分布在附近地势相对陡峭的山包之上,逶迤相望,互为犄角。其中以乌石寨、祥云寨最为有名。这些山寨因多在山顶,大多保存完好,历经千年而不倒。寨墙多为随地取材的片石垒砌,寨内原有房舍等建筑,现已荒颓。这些石寨明清之际都被当地村民修葺使用过。关于石寨的来历,《忠山曹氏宗谱》曾有明确记载:“唐季,天下扰攘,闽王率众据忠山,筑石垣以御寇。”忠山曹姓,是最早来到忠山村驻足的三姓之一,时间为唐宝利年间(810间),其宗谱中所载十八寨内容应该为信史。忠山十八寨距岩前闽王寨15公里,与闽王寨遥相呼应,应是同期闽王驻军之地。
    4、闽王演兵场,位于万寿岩脚下南侧,岩前村北,背依万寿岩,南邻渔塘溪,面积25000余平方米,为山前台地与河岸阶地组成的一块相对平整的场地。相传,闽王率军驻扎此地后,组织人马伐树薅草,平整土地,树桅杆,立将台,整出一块演兵场,供军士们演兵操练,并登上点将台检阅队伍,今万寿岩前尚存点将台址。
    5、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母亲墓,位于福建省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墓址在光坑自然村清坑名为“东边挂月”的小山丘顶。墓坐北朝南,取“梅花落地”形,主要由梅花蕊、梅花瓣、半月池三部分组成,墓桌、墓碑、墓手、墓脚、墓埕完美,墓区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墓四周有三层背龙相护,中心呈“凸”字形,墓方圆呈五朵梅花瓣盛开状,栩栩生辉。尤其是墓地中心位置的坟丘,隆起于墓埕之上,与中原风俗一脉相承,与不封不树的闽地葬俗大相径庭,显示出该墓历史年代的久远与确切。每年的阴历八月初十日,世界各地的闽王后裔代表偕来拜谒,溯宗追远,归德恩报。2007年7月列入第二批永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百阶冢,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宋末王九三与妻陈氏合葬墓,面积近20000平方米。墓由坟面、围拢、天池(墓室上坪)、百阶台阶、享堂、堂下大埕、神道、木牌楼、楼前坪、半月池及祭扫便道、排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墓依宋制,砖砌数重,坟前砌阶百级,俗称“百阶冢”。王九三(1228-1299)为闽王王审知第十世孙,明溪、莘口、荆东、荆西、岩前王氏始祖,后裔分布三明、漳州、广东、台湾等地。以乡行举孝廉,后举文林郎,任连城县令。2008年10月,百阶冢被推为第七批福建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休整因由
    以上三王文物遗迹点的发现及相关资料的佐证,已经可明确的得出结论,王绪军在攻下汀州并“不能据”之后,并没有以疲乏之师,冒浇漓大雨,翻崎岖山路以趋闽南,而是选择以岩前为中心的闽中地区暂时住下以修养生息,因为队伍经过一段时间不停顿的行军打仗,可以说已经到心力俱疲的地步,尤其是一些随军的老幼妇孺,情况更为糟糕,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作休整,已成为队伍首领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经过甚重考虑,决定在岩前一带休整,事实证明,王绪军这个选择是正确决定,历史的机缘使岩前小镇成为闽王入闽第一站。现在看来,王绪军选择岩前作休憩之地,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
    1、岩前位于闽中地区,虽地属汀州,而它恰处于福建五州福、泉、漳、建、汀的结合地带,政府统治力量薄弱,且该处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地方土著势力单薄,对王绪军构不成威胁。而力量相对强大的福州、泉州等地方势力由于戴云山系及闽江,九龙江水系的阻隔,对此也鞭长莫及,军事环境的相对安全是促使他们停下脚步的根本原因。
    2、岩前位于闽江水系的中游,由渔塘溪泛舟可通闽江而下福州,进可直下闽东,退可据守武夷山脉,万般无奈,亦可退江西返回河南。事实上,王潮统军后确实有打回老家去的打算,并真的从闽南退兵沙县(即岩前一带)休整,并伺机北还。而王潮取代王绪统军后的首次行动既是率军退回岩前,可见王潮及其部下官兵已把岩前一带当成可靠的后方和根据地。
    3、岩前盆地周围15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岩前、吉口、星桥、忠山、楼前等几块相对平旷的盆地,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早在新时期时代,这些地方都有闽越先民活动的遗址。最迟在唐代早期,已有中原人在此生息繁衍,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已在此地开花结果。相对丰富的物产保证了队伍修整时的基本需求,这也是王绪军驻足停留此地的主要原因。
    五、进军闽南
    事实上,王绪军此次进军福建也并非完全没有目的地,从现有资料看,闽南漳州一带可能是他们最终要去的地方,或许王绪们想起了两百多年前先到此地的老乡陈元光,或许认为那里是固始人的福地,总之,当事人的心绪已无从猜测。在结束岩前休整之后,王绪军再次出发,七月陷漳州,“八月,绪率部至漳浦,有数万众”。队伍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事实上,漳州之行并没有给王绪军带来好运气,反而因道路崎岖,筹粮困难等原因,使军中积怨爆发。王潮等设计发动“竹林兵变”,一举除掉王绪,使这支队伍终于成为王潮兄弟制下的义军,并以此为基础,靖定了福建全境,最终登上闽王的宝座。
    关于“竹林兵变”,史料记载甚多,《闽国史事编年》记载尤为详细,现摘录如下:“------绪以道险粮少,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犯者斩!”唯王潮兄弟扶其母崎岖从军,绪召潮等责之曰:“军皆有法,未有无法之军。汝违吾令而不诛,是无法也。”三子曰:“人皆有母,未有无母之人;将军奈何使人弃其母!”绪怒,命斩其母。三子曰:“潮等事母如事将军,既杀其母,安用其子!请先母死。”将士皆为之请,乃舍之。有望气者谓绪曰:“军中有王者气。”于是绪见将卒有勇略逾己及气质魁岸者皆杀之。刘行全亦死,众皆自危,曰:“行全亲也,且军锋之冠,犹不免,况吾属乎!”行至南安,王潮说其前锋将曰:“吾属违坟墓,捐妻子,羁旅外乡为群盗,岂所欲哉!乃为绪所迫胁故也。今绪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绝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前锋将执潮手泣,问计安出。潮为之谋,伏壮士数十人于篁竹中,伺绪至,挺剑大呼跃出,就马上擒之,反缚以徇,军中皆呼万岁。潮推前锋将为主,前锋将曰:“吾属今日不为鱼肉,皆王君力也。天以王君为主,谁敢先之!”相推让数四,卒奉潮为将军。绪叹曰:“此子在吾网中不能杀,岂非天哉!”
    六、走向巅峰
王潮执掌兵权后,第一次军事行动便是“引兵将还光州”,可能是此时得知秦宗权已被朱文忠虏杀的消息,觉得有重回故里收复失地的可能,于是率军重新回到沙县地(今岩前一带),队伍集结作短期休整,然后再西越武夷山踏上规归程。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这支队伍的行踪。一是王潮兄弟的母亲病故于军中,虽是在非常时期,但王氏兄弟对母亲是相当孝顺,这一点,从他们与王绪的争执中可以看出。兄弟三人延名师,遍访名山,终于在永安青水龙吴村找到一块风水宝地,按中原规制安葬了母亲的遗骸,并留下兵丁为之守制。另一件事情是泉州人张延鲁等见王潮军过境时军容严整,一路上秋毫无犯,以为王者之师,遂奉牛酒遮道相留,要王潮等为其除去贪暴的刺史廖彦若。于是王潮重新引兵杀向泉州,在泉州百姓的支持下,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打下泉州城,迈开了走向福建政权顶峰的第一步。有关王绪的结局,很多文献中都有提到,就是在“竹林兵变”中被杀。这里有另一种说法:“ 八月,……王潮拔泉州,杀廖彦若。潮闻福建观察陈岩威名,不敢犯福州境,遣使降之,岩表潮为泉州刺史。潮沈勇有智略,既得泉州,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吏民悦服。幽王绪于别馆,绪惭,自杀。”这种结局比较符合王潮处理事情的方式,面对王潮们的成功,王绪自感惭愧而自杀,也切合一个乱世小枭雄的性格行为。
    接下去,一切都很顺利,只是王审知率军攻打福州时出了一点麻烦。《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八》载: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顺二年(辛亥,公元八九一年),十二月,……福建观察使陈岩疾病,遣使以书召泉州刺史王潮,欲授以军政,未至而岩卒。岩妻弟都将范晖讽将士推己为留后,发兵拒潮。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九》载: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公元八九二年), 春,正月,……范晖骄侈失众心,王潮以从弟彦复为都统,弟审知为都监,将兵攻福州。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
    二月,……王彦复、王审知攻福州,久不下。范晖求救于威胜节度使董昌,昌与陈岩婚姻,发温、台、婺州兵五千救之。彦复、审知以城坚,援兵且至,士卒死伤多,白王潮,欲罢兵更图后举,潮不许。请潮自临行营,潮报曰:“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俱尽,吾当自来。”彦复、审知惧,亲犯矢石急攻之。五月,城中食尽,晖知不能守,夜,以印授监军,弃城走,援兵亦还。庚子,彦复等入城。辛丑,晖亡抵沿海都,为将士所杀。潮入福州,自称留后,素服葬陈岩,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抚其家。汀、建二州降,岭海间群盗二十馀辈皆降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二年(癸丑,公元八九三年),九月,……戊戌,以泉州刺史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乾宁元年(甲寅,公元八九四年),
    十二月,……是岁,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击之;蛮解去,承勋追击之,至浆水口,破之。闽地略定。潮遣僚佐巡州县,劝农桑,定租税,交好邻道,保境息民,闽人安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载: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三年(丙辰,公元八九六年)。
    九月,庚辰,升福建为威武军,以观察使王潮节度使。《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一》载: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公元八九七年)。
    秋,七月,……威武节度使王潮弟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以让其兄泉州刺史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光化元年(戊午,公元八九八年)
    三月,己丑,以王审知充威武留后。
    九月,……癸卯,以威武留后王审知为节度使。
    结语:王氏三兄弟治闽,其业绩彪炳青史,史书和方志记载甚详,这里不再赘述。回顾这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感觉到历史吊诡而多变的一面。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历史人物对一地一城的特殊感情,既是偶然事件,也是必然结果。岩前一站的休整对王潮兄弟及整个队伍的影响意义深远,在这里,他们不仅休养了身心,补充了体力,更能静下心来对前路、对全局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反思,从而走上了正确道路,于乱局中统一了福建版图,为五代时期福建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因闽国为边陲小国,又处在纷扰杂乱的五代时期,故历代以来记载其历史的史料较少又多有错讹。也许真实的历史一如跌碎的七巧板,被层层尘埃深埋,我们今天有幸获得几块碎片,并试图拼出真实的历史图案,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谬误之处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相信,终会抹去历史的尘埃,还原它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