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主要来源

                                              (撰稿  王长钧)
                    一、重庆各地县志、族谱对移民来此地的记载:
     清朝顺治末年到嘉庆初年,历时130多年的大移民,移民人口究竟有多少?有人认为先后入川的移民应该在100-200万之间,而在移民期间繁衍增加的就更多了。入川移民中湖广籍贯多,所以民间将这次大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依次为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以客家人为主的移民。再其次为江苏、安徽、浙江、山西、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山东、河南等省的移民。一般认为,各省向四川移民中,湖广籍约占1/2,而川东即现在的重庆一带湖广移民的比例超过70%。还有史料记载“外来者什九皆湖广人。”各地县志对这次移民活动和移民原籍也多有记载。
       民国本《巴县志》记载,“自晚明献乱,而土著为之一空,外来者什九皆湖广人。”又如同治本《璧山县志》卷一记载“明末献贼几变,土著几空,清初招复业者十分之一二,余皆楚、粤、黔、湖人”。又如《南川县志》(1991年版)记载,前明万历十三年(1985年)到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历经灾害和战乱,南川县人口锐减。康熙三年(1664年)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移民来县“插占为业”。康熙六年(1667年),在原外流户逐渐回县归里的同时,贵州省也有不少移民南川县落户。又如《长寿县志》记载,明末战乱四川人口大减。清康熙十年(1971年)清政府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时有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张、王、李、陈、叶、杨、沈、邓等各姓迁入长寿定居。最多者为湖北麻城孝感人氏。
                                   二、家谱对移民来源地的记载:
      有人查阅了几十部家谱,所记载祖籍无一不是各省迁川移民。
     1、由湖广入川的。例如合川《刘氏家谱》记载,刘氏先祖显公、灏公、全公的马、孙、尚、良、朝、臣、述等字辈20余人携家带口分别于康熙四十二年从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上祁乡东园迁徙到四川的合川、南充、武胜等地插占为业。又如铜梁县《雷氏家谱》记载:“吾族光胜,光灵两房自康熙时由湖南永州府祁阳县迁到铜梁县城西巴岳山之蟠龙桥坎上的跳墩坝”。
      2、由江西迁渝的。如巴县《王氏族谱》(同治十三年重刊)“入川高祖定曾公”江西吉安府永兴县莲花厅砻西乡第九都土凫东社土主宫七郎祠下凫村下田屋基生长人氏。斯时也,为子孙谋深远计,长久风闻西蜀平原沃野千里,于是将家与弟,嘱族经理,率五弟琏公同行到蜀。所过都邑,津梁、涉水登山,不知几经劳瘁,越数月以停骖,乾隆初年入蜀巴西城土主场居住。置买街房,则曰适彼乐土,爰得我所矣。又如璧山县《朱氏族谱》记载:“入川始祖婆李媛贞,生于康熙三年(1664年),江西龙泉人,与十一世主宏昌公结婚,生四子一女。康熙三十四年宏昌公去世。康熙四十八年,李媛贞时年45岁,携带全家长途跋涉,历数千里,来到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福里一甲冯家寨河坝老房子(今璧山县狮子虎村河坝老房子定居)。”
      3、由广东入川的。如隆昌县《梁氏族谱》“至七世承迪,于前清雍正五年,由粤携眷入川,十月十五日到隆昌东五里杨柳桥而定居焉。”又如江津仁沱《古氏族谱》(光绪十年增修)“啟宇公,娶张氏儒人,粤东长乐人也。暨辛丑年挈家来蜀,居隆邑。置田而耕,是时公年二十有七矣。历十四年,中间生祖荣公。雍正乙卯,始至津邑。置田数百亩,居龙门之上槽。”又如重庆邻水县《余氏家谱》“我斌祖后裔十七家于康熙五十至六十年间(1711-1721年)从广东乳源县移到了四川,除日韶,之女长荣祖在大竹安家外,其余十家便分别居住在邻水县城郊及牟家、观音、古家、西天等地落户。如是繁衍,传宗接代,延续至今近三百余年,人丁发展到上万。余氏家族已成为邻水大姓之一。”
       4、由福建、江苏迁渝的。
     如江津《陈氏家谱》(同治六年编,民国十七年戌辰岁仲冬月四修)“君礼公配邱氏,旧居闽之武平。公卒、邱孺人抚五子成立。闻蜀东遭献贼蹂躏,地广人稀,欲迁居焉。乃使次子上瑛、三子上琳往观可否?二子奔驰蜀东,卜筑于津之德感十余年。衣物稍裕,具书极归,邱孺人乃偕长子上球,幼子上举,并四子上辉之子馨,举家迁蜀,故今五房嗣孙必以君礼公邱孺人为本支始祖。”又如《朱氏家谱》“先世由金陵入蜀,住渝州西城朱家漕(即净室寺左边河岸上一带,今则改为刘家沟矣)世居其地。”
       5、江西迁湖广、湖广迁四川的。
     如长寿《傅氏家谱》“本族籍贯在普,由赣迁楚,由楚迁蜀。迁蜀后或又黔返蜀,由蜀又返楚。”又如遂宁《唐氏家族支谱》:“自明朝洪武年以来,始祖室由预赣西来,迁于湖南宝庆府邵阳县居城北。北江历有年矣。传七世至硅、璋、珊、湖、琏、瑞六公,相续继而为瑞公传至十三世应拨、应硅、应玉,三公兄弟,于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秋,拨公携两弟入川,抵蜀北潼川府遂宁县上安里三甲潼川镇落业居住。”
                                           三、再听移民后代的叙述
      1、《重庆晚报》和重庆湖广会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举办的《我家与“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征文》活动中,收到不少征文对移民祖籍来源作了记述。1、由湖广迁徙。如蓝岩全(江北区观音桥居民)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为炎黄子孙,历年蓝氏兴旺,代代有名人,子孙遍及全国海外。120代迁徙到福建福德县,又入楚之黄州府麻城县。142代前遇明末张献忠乱,蓝氏祖宗迁到四川资中,承继男丁200余人,置下大片家业,每年清明、冬至二节,全族在自建的祠堂聚会,祭奠祖宗。又如:蒋明禄(大足县新闻庄):“我家是湖南零陵县进贤乡上甲里大庙头老屋基蒋应栋的后代。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值移民入川时期,蒋应栋遗孀唐氏和儿子儿媳五人,自愿报名赴川垦荒。是年,从湖南零陵县有组织地结伴而行,历时一年多,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到达四川省大足县北端天台山(今重庆大足中熬镇天台村)插占土地,垦荒种植繁衍后代。
       2、由湖广迁贵州,又由贵州迁四川
如唐大美(江北区大石坝居民)“我已年过古稀,在欢度晚年时,从族中寻得《唐氏宗祠晋阳家谱》浏览。据《晋阳家谱》中称,唐氏入川始祖礼进系湖广麻城孝感乡人。”清初,礼进同刘氏夫人告别家乡,沿途步行数千里,到了贵州遵义府桐梓县箭楼湾住下,齐氏夫人在此生育了志见、志朝而卒于此地。之后,礼进又携带其子继续前往,大约在1680年进入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石堰坎下四楞碑脚下插占为业。
从以上家族和移民后裔所记述各地移民来川,有的应诏入川,有的避难入川,有的闻风巴蜀沃野千里慕名入川,有的前有亲人入川,至此插占为业。站稳脚跟后,返乡携其他亲属入川,有的是被强制入川。大量家谱的记载证明,由湖广移民到四川的占了绝大多数。湖广移民大多数从长江溯江而上,重庆府所辖州县,多数位于长江沿线,故成为“湖广填四川”外来移民的第一站。移民在这些地方安定之后,有的再逐步向川北、向川西、向川南扩散,即所谓二次移民。
                                         四、土著流民返回四川原籍
      四川前后遭受30多年的兵荒马乱,长期战争,灾荒,瘟疫,人口大减。而重庆一带战乱平定之后。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经济复苏,人口增长,究其原因除了外省移民入川之外,与大量外逃原住民返回原籍重振家业有关。许多家谱记载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贵州遵义一带较为平静。重庆府辖州县相当一部份人为逃避兵乱,逃离到贵州遵义桐梓县等处避难,躲避兵乱而定居。清刘景伯《蜀龟鉴》记载(王)祥守遵义八年,流寇不敢入其境。川东南遗民倚以全活者数十万口。“战乱平定之后,这些外逃的原住民响应朝廷的号召,又返回故乡,重振家园,恢复生产。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看收集的家谱对这一段历史有不少记载”。
     如长寿县《傅氏家谱》:“蜀自先朝丙子(1636年)明崇祯九年”,摇黄作乱,甲申献逆入川,两贼杀戮千人仅存其一。吾族中趋避黔、楚者居半。又如江北县《曹氏族谱》(民国23年编修):初祖兴玉公湖北黄州府麻城也。明洪武初入蜀,卜居于渝北跳石河,传至七代后,值明季沦桑之变,群贼蹂躏全川,先祖扶老携幼,避居黔之遵义,仓皇逃走,谱牒因此散失,清朝定鼎,扫除群孽,巴渝平静,始复挈眷回川,仍居故里。
       又如江北县《胡氏族谱》:时值明末流寇四起,张献忠洗蜀,川省黎民,靡有子遗。合族移民遵义府桐梓县罗九甲唐堡岩胡家大湾居住,以避之乱。至康熙年间,献曲殄灭,有承训分同子先祯回四川居于袁家坪。又如江津《幸氏族谱》(成谱于道光十年),崇祯十七年甲申岁六月,巨贼张献忠虎踞全川,而群蜂四起。不敢安处,尧世祖回江津洞下回滩湾,盛世祖归江津麻沟湾卧牛滩。元相祖落业綦江县金泉厢,良相良朝祖落业贵州遵义桐梓水银溪。
      又如江北厅《陈氏宗谱》(民国本)记载:原笈自楚省黄州府麻城孝感乡桃子岗,下李凹第八房祖分派入川。后因张献忠八大王作乱,逃贵州遵义府居住。嗣后,八大王平静,回四川插占为业。又如《朱氏家谱》记载:“先世由金陵入蜀,住渝西城朱家漕,世居其地,迄后值明季之乱,母何民卒,应魁公亦卒。二世祖尧年舜年福年四公未获奉葬,推墙掩棺,仓促同逃,随遇贼,福年公被获。执见贼鬼,命且监视,是夜,乘监者熟睡,绝得夺刀,杀监者数人,监旗聚众,皆奔贵州遵义府桐梓县华头坎下吼狮湾寻获耕种,始求婚韩氏,蒙可后生。后回渝州西城里朱家漕”。
      从川东南到贵州遵义桐梓县一带,山高水险,森林密布,野兽出没,人迹罕见。为保全家性命,黎明百姓,不得已携妻带子,弃家出逃。其奔命之仓皇,途中之艰辛,流离之苦楚,是难以言喻的。
                                      五、移民入川路途之苦与创业之艰
      移民入川别土离乡,迁徙路途遥远,历经千难万苦,到了陌生的新家园,又面临白手起家和创业之艰难。对移民迁徙路途之艰险,创业之艰辛,县志和家谱也有不少记载。
如梁平《王氏宗谱》(同治十一年)康熙四十七年,湖南零陵王氏阅巫山、渡巫峡、历夔,两岸猿声心酸他乡亡客,轻舟万重波惊失路之人,早行夜宿,亦步亦趋,“月余而四川简阳”。
       刘勇(我家与“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征文)从我这代人往上追溯十代先祖刘吉林,在康熙年间,带领两个儿子背井离乡,从湖广宝庆府邹阳县大东林洪桥三溪一都官员庙王城路土地祠出发,历时半年,经过怀化、铜仁、秀山、酉阳、涪陵,一路走走停停,最后选择在合川县四新里七甲江家湾落地生根。
       道光《城口厅志》卷二十《重修溪坝蜀王宫碑记》记载“楚人入蜀者,必由二水(长   江、汉水)溯流而上”。《三省世界防备是览》卷十一记载,流民之入川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则取道重庆府、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住宿。取石支锅,拾柴作饭。遇有乡贯、便寄住写地,开垦伐木支橼,上覆桑草,仅避风雨,借杂粮数石作种,数年有收,典当山地,方渐次筑土屋数版,否则就迁徙他处。
        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一段历史,平武县《李氏族谱》先祖遗祠记载:兄弟商议往川,丁丑别了家院,到川开荒劳苦,四川没有人烟,有钱又无买卖,勤耕苦作难堪。遂宁安居买卖,回转路要七天,大小忍饥受饿,只为乐守家园。儿孙昌盛世守,祖宗黄泉安然。又曰:“开垦老荒三十年,每日刀斧在身边。一年四季无间断,早夜辛勤不得眠。田土开得成熟种,年老总是要归泉。初一十五化钱纸,为愿儿孙个个贤。好堂庭前书教子,祖宗幽冥有眼观。”
       璧山县《郑氏家谱》记有先辈留下的歌谣“吾祖挈家西徙去,途经孝感又汉江。转辗跋涉三千里,插占为业垦大荒。被薄衣单盐一两,半袋干粮半袋糠。汗湿黄土十年后,鸡鸣犬吠谷满仓。”
       从长江水路入川的移民,第一站到达川东,即现在的山峡库区,部分移民在这一地区择地落业,另一部分沿江而上,到达重庆、泸州、宜宾等州县或经嘉陵江、沱江、涪江、渠江上行到南充、内江、遂宁、广安等州县落业。也有经水路到重庆城后,再走旱路,上重庆去成都的官道沿途插占为业或投奔已安居乐业的亲友。过去从陆路进出重庆城要经石桥铺和太坪七牌坊。《巴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到本)记载,正西陆路出通远门,十里佛图关,十五里石桥铺,又十里二郎铺,又二十里百市铎,又七里凤山铺,又十五里走马岗交璧山界。
      大坪七牌坊位于佛图关之石桥铺之间,来此处建城墙,设有官防。是进入重庆城的重要关口。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至清末,这是先后建政坊,节孝坊,人瑞坊等九座牌坊,以后逐渐形成街市。抗日战争中,牌坊被日机炸毁两座,剩余七座,后来将此处命名为七牌坊街。“文化大革命”期间牌坊以破“四旧”为名,被全被拆毁。七牌坊街两侧现已存节孝碑,神道碑,墓青碑等二十余块碑刻。清代长江,滩多水险,移民乘座木船逆流而上,要经历十几日或数十日,而且还有船倾人覆之险,从陕西、湖南、贵州等方向入川的移民,分别要翻越秦岭、大巴山、武陵山、大娄山等无数险峻的山脉。不管有多大的艰难险阻,百年移民仍浩浩荡荡,历久不衰。移民们卖尽原籍家产,携带家人,冒着风险,踏上千里迢迢的入川之路。他们攀援于崎岖栈道,跋涉于深山峡谷,穿越于激流险滩,长途跋涉历经数月,尝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四川重庆插占落业。有一个传说,讲的是四川重庆好些地方一年四季人有爱缠头巾的习俗,是因为当年移民途中死烂者太多,经常头缠孝帕,日久天长,习以为常,白帕包头逐渐演变成多用途的白色头巾了。

                                通讯地址: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清平巷街
                              邮编:402260
                             电话:023-47537546  138839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