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王姓之根再考 --主体王姓 根在河南

                                 河南王姓委员会王衍村  王金超  2014年2月17日                   
     中华王姓近1亿人口,为我国第一大姓,王姓源流众多,有子姓之王、妫姓之王、姬姓之王和虏姓之王,若以祖居地或郡望(堂号)的不同来划分,又可分为洛阳(河南)王、太原王、琅琊王、陈留王、汲郡王、开闽王、三槐王等。但追根溯源,这些王姓的发祥地均在河南,发祥地的遗迹也遍布河南。诸如:河南洛阳市西南周山有周灵王墓,嵩山子晋峰下有太子沟、太子庙、太子池,偃师市缑山(又名缑氏山)有王子晋墓和升仙太子之碑;洛阳王城公园下是姬揭的封地,姬揭又封其孙姬琳于巩义市西南,始称东周;河南卫辉有比干庙、淮阳有陈胡公墓、固始有王审知故里和纪念园,开封有三槐堂遗址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对“中华王姓主体支派的血缘与地缘之根”,用引经据典笔法,已作了精辟的论政,其结论是“王姓作为人口近亿的中华大姓,从寻根的角度看其核心仍是尊奉太子晋为祖先的主体支脉,太子晋及其生前主要活动之地和去世后的葬身之处就是王姓的血缘或地缘之根”。为此,我对主体王姓根在河南,再作粗浅探讨。
                                                                   祖地之缘
     主体王姓的鼻祖是周灵王泄心,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即王子乔,他生于洛阳皇宫,长于伊洛(爱吹笙),才华显于京师,被废为庶人后,在白鹤观闭门思过,17岁时竟突然夭折,葬缑氏山。去世后,名垂千古,衍生出一脉王姓世系,名列各支王姓得姓之首,成为中华王姓主体。
     东周灵王泄心,有二子,长姬晋,次姬贵;姬晋字子乔,生于公元前565年,聪慧能干,少年立册,15岁以太子身份辅佐父王治国,也称太子晋,他以超然的才华、韬略和贤达赢得了灵王的器重,同时,慑服了各方诸侯国,《逸周书•太子晋》也曾记述了叔誉、师旷与太子晋的对话。当时,晋平公彪依仗晋国实力,想要吞并周国的领土,但又畏忌王储太子晋的英明贤能,就派大夫叔誉和师旷先后两次朝见周灵王,借机与太子晋进行论政,目的是要压倒这个15岁的少年太子,结果以“五称三穷”败下阵来,而师旷从心眼里佩服王子乔,为他是周王室中兴的希望。
     两次论政,王子乔全胜而出,展示了他非凡的才华韬略,更重要是他以百姓为首,凡事皆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彰显出品德和人性的光辉。公元前550年首都洛阳邑附近的谷、洛两河水暴涨,危及王宫安全,周灵王害怕水漫京都,决定堵塞谷、洛两条河流,太子晋以民生为重,认为壅水必危机农耕,直谏阻塞之不当,并用鲧以堵治水和大禹以疏导治水的的方法相对照,突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措施,试图说服父王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治理水患;然而周灵王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王子乔性急之下,将父王的行为比作“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鲧,在周灵王面前长跪不起,拼死力谏,硬是逼着父王收回成命;王子乔的直谏,使洛邑城免于被洪水吞没,城内百姓终免于水患之灾,然而却惹怒了周灵王,王子乔被废太子位,贬为庶人。
       王子乔被贬之后,被周灵王圈禁在偃师缑山,又到登封白鹤观跟随浮丘公学道,实为闭门思过,后人称所居之地为子晋峰,(此峰现在上有饮鹤池、下有太子沟、太子庙、太子池),王子乔在闭门思过中,因接受不了废位打击,终日郁郁不乐,于公元前548年赍志而终(即志未遂而死去),年仅17岁。
      英年早逝的王子乔,才华初露身先卒,人们不忍他的去世,都以骑白鹤升天而去,成为仙人,受到历代帝王和名人对他的敬仰。孔子闻之曰:“惜夫,杀吾君也。”意思是说,王子乔如果不被周灵王所废,他将是我孔子时代的东周国君;汉代刘向在《列仙传•王子乔》中记载,说是王子乔被废之后,曾周游于伊河地带,师从浮丘公,在嵩山修炼30年,7月7日这一天,他乘白鹤,升天而去;一代女皇武则天,于大周神功二年(公园697年)9月游幸缑山,见“子晋祠”山扉半毁,才睹昔年之规,碉牖全倾,更创今辰之制,她非常敬佩王子乔的正义气节,为他重立庙宇,改为“升仙太子庙”,遂动用国库银粮,并派员到工地视察督修,大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升仙太子庙落成,女皇武则天再次驾幸缑山,拜谒升仙太子庙,亲自撰文并书丹《升仙太子碑》,同年六月十九日勒碑,女皇武则天驾崩后,其子相王李旦于大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把碑刻立于缑山升仙太子庙内。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中共偃师县委决定,从财政拨款建立起砖砌碑楼,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偃师县文物管理部门在碑楼上安置了全封闭保护铁门,使得该碑文字保护完整,2006年5月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通巨碑,不仅是研究周武盛世的珍贵文献资料、而且被中外书道界誉为“中华女子第一书”,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太子晋的聪明才智、深谋韬略和正义直谏的气节,除女皇武则天为他树碑立传外,历朝历代还为他加封,大加尊崇,五代时封元弼真君,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赵佶封元应真人,清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祀嵩岳,驻跸缑山时所题,写的是游览缑山和升仙太子庙的心情,诗曰:
缑岭茏葱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割来太宝三分香,望去清伊一带锦;
欢豫民情他阆苑,菁芊麦色我芝田;
孜孜求治犹多愧,无暇重翻学道篇。
      偃师缑山上这座太子晋庙宇,因时代不同,名称各异,大唐以前称“子晋祠”,创建时间无考,大周武则天时改称“升仙太子庙”,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中奉大夫天水县开国男赵世长为王子乔重修“升仙太子殿”时,改名为“通天观”,南宋末年即公元1278年改为“仙天宫”,清代改为“仙君庙”,今则称“仙君观”,观内除武则天所立“升仙太子碑”外,与太子晋有关的碑刻,还有宋碑和清碑各一通,都是宝贵的文物资料。目前,缑山上的太子晋道观,是炎黄子孙游览和瞻仰最好的去处,也是大江南北,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中的王姓族人,寻根谒祖的圣地。
血脉之缘
   中华主体王姓的开族立姓始祖是东周时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娶杨氏夫人,生子宗敬,继娶宓氏夫人,生子宗寿,早卒;宗敬少有大志,其叔父周景王继位时,曾在周王室任司徒,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传自战国末秦初时,有王子乔十八世孙(有史料记载为十六世)王翦,秦国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大将军,为统一秦朝大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王翦有六子,其长子贲,为秦大将军,封通武侯,贲子离,字子明,西汉时封武城侯,王离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长子元,为避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始祖”,离公次子威,定居晋阳,是为“王氏太原始祖”。自此,在中华大地上分衍出“琅琊王”和“太原王”两大世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显赫的望族。
   一、琅琊王氏派生出门名望族有:金陵江左王氏、陕西咸阳王氏、河南固始王氏等……。琅琊王氏以王元为始祖,王寻以后亦称江左王氏,琅琊王氏自西汉王吉以后至晋代,均为名门望族,代有名贤,据《续文献通考》记载:琅琊临沂王氏名人辈出,魏晋时,王融生王祥、王览,王祥位至三公(两晋、南朝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而后琅琊王氏中的王衍、王绥、王澄、王戌、王敦、王导、王元也均位至三公,才名冠世,权倾天下,世人号为“琅琊八王”,其中以王导最为显赫,
   王导(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戌、王衍族弟,为扶司马睿帝业,乃举族南渡金陵,官至东晋宰相,总揽元、明、成三朝国政,时有“马与王,共天下”之说,对建立和巩固东晋王朝,发展江南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导有六子:悦、恬、恰、协、劭、荟俱为显宦。
   咸阳王氏以王褒为始祖,他是王规之子,系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第八代裔孙。历史上有三位同姓同名而且名气很大的“王褒”,一是西汉辞赋家王褒,字子渊,今属四川资阳人,二是明代诗人王褒,字中美,今属福建闽侯人,咸阳王氏始祖王褒,字也是子渊,他原籍是琅琊临沂人,北周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动勤奋向学,博览史传,七岁能属文,梁元帝时召拜史部尚书、左仆射,西魏灭梁后,入北朝,至长安,授车骑大将军、少司空,石泉康侯,遂落籍咸阳,他在北朝时,文名颇高,明帝宇文毓好文学,以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官终宣(宜)刺史,卒于官,享年64岁,诏赠光禄大夫,进爵为侯,谥曰康,葬咸阳永丰里。王褒妻萧夫人,为梁武帝弟鄱阳王萧恢之女南阳郡主,生一子,名鼒,女一,适史部郎周坟;继妻宗夫人,生一子,名鼐,并有一女。王鼒,字玉铉,袭爵石泉县侯,拜光禄卿,隋代周,出为安都通守,享年70岁,卒葬咸阳东,配周氏,赠汝南县君,生八子:弘让、弘直、弘庆、弘仁、弘义、弘训、弘道、弘艺,一女适介休令柳绍,其后名人辈出。自公元554年王褒入长安起,至公元702年王弘直子王綝卒于咸阳止,凡传四世,共148年,在王姓家族史上,称之为“咸阳世代”。
   固始王氏以王晔为始祖,他是武则天时,参与朝政的鸾台平章事,咸阳人王綝的第五子,王晔,字德明(有史料记载字光世),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任河南光州固始县令,在任有政声,人民怀德,后受命为定城县令,人民攀辕卧辙,求勿离去,王晔不忍,于是遂定居固始,是为王姓“固始祖”,生四子,一子儇后裔传十四代为福安留峰王氏;另一子友,友生卞(有史料记载为玉),卞生恁,俱居家固始,世代务农,但笃于孝友,耕读教子,成为当地富豪,王恁娶徐氏,封固郡夫人,逝于入闽途中,生三子:王审潮、王审邽、王审知,这就是建立开闽王朝的王氏三郎,从此王氏一脉复显赫于东南沿海,王恁享年36岁,后以子贵,荫补礼部侍郎,追赠太尉光州刺史。自公元702年王綝去世起,至885年王审潮兄弟率兵入闽止,共182年,凡五世,在王姓家族史上,史称“固始时代”。
   闽台王氏以王审知为始祖,他是固始王恁第三子,唐末战乱,他与长兄审潮、审邽,提兵入闽,开疆辟土,审知公被尊为“王氏闽台祖”,他是五代十国时闽国建立者,公元909——925年在位,字信通,一字详卿,号白马三郎,黄巢起义后,与兄审潮俱从王绪起兵,及审杀绪,命他攻入福建,翦除诸割据势力,始据闽中五州之地,审潮死,被唐朝任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至后梁,加拜中书令,封闽王;在位时选良吏、省刑罚、减赋役,首设四门学(古代学校、隶国子监)和招贤院,发展海上贸易,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功勋卓著,泽被七闽,被尊为“开闽第一”。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二月王审知病卒,享年64岁,谥曰“忠懿”,其长子延翰继位,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十月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其后王审知子孙辈,都因争夺皇位骨肉相残,给闽中带来惨重的战祸和灾难,同时,也使王氏家族造成极大的不幸。自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王审潮得福州,至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王延政降南唐,传七主,凡53年而亡。另据《开闽王氏总谱》记载:开闽王氏后裔已传三十多代,人才济济,遍布东南沿海和台湾省及世界各地。  
琅琊王氏还有一支名门望祖,是安徽新安王氏,他是咸阳祖褒公裔孙王綝,綝公有十子,其中第三子皦,王皦又五传至玙,为唐肃宗宰相,玙公二子,长曰及,次曰乂 ,乂生铖,铖生璧,璧公为新安王氏始祖。王璧,字大献,生而英毅,好骑射任侠,时值唐季,天下大乱,民旡宁日,他率众民安境,民所赖之,时杨行密为宣歙观察使,闻璧公名,历补军职,他隋之东征西伐,屡建战功,杨行密建国为吴,拜璧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行密卒,子渥嗣立,淫虐无道,王璧降为安徽祁门令,他遂请老致仕,定居于祁门城西苦竹港。王璧有九子,皆仕于南唐和吴越,或为谏议大夫,或为行军司马,九子共二十三孙,分徙各郡,散处江之东西,如安徽之祁门、歙县、绩溪、黟县、休宁、宣城,江西之婺源、九江、彭泽、湖口、浙江之建德,以及江苏之南京、泰州、高邮第地,号称一百三十六房,为江南王氏又一大族。
   二、太原王氏派生名门望族有:祁县王氏、晋阳王氏、中山王氏、河内王氏、河汾王氏、三槐王氏、京兆万年王氏等。
   太原王氏以王威为始祖,威公西汉时为扬州刺史,其子孙长期不显,九世孙王霸,字儒仲,《后汉书•王霸传》记载:王霸为太原广武人,少有清节,王莽篡位,弃官带,绝交宦,建武中征为尚书,霸公称名不称臣,有司向其故,答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司徒候霸曾有一度有让位与他之意,后为阎阳所阻,不得为司徒,后以病归,隐居于家,连征不至,以寿终。这是自王威以后太原王氏最早见于史传的第一人,故有学者据此认为,“太原王氏”的称法应自霸公始。因此,全国各地很多王姓家谱,都尊霸公为太原王氏始祖。东汉还有一位跟遂汉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的大将军、河南颍阳人王霸,字元伯,同名不同地,一文一武,不能混淆。
   太原王氏主要有祁县和晋阳两支。王霸长子殷任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为祁县王氏始祖,其裔孙光为北魏荆州刺史,光生冏,度支尚书,获乌九校尉、广阳侯,因号“乌丸王氏”(一说属鲜卑族)。王霸次子咸,为晋阳王氏始祖,王咸子孙长期不显。裔孙王憬有四子,以柔、泽兄弟为开基,便成为魏晋名门望族,是晋代晋阳王氏黄金时代,人才辈出;南北朝和隋唐时,最为显贵的是王琼,字世珍,他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门王氏”。
   中山王氏,以王睿为始祖,其父王桥,字法生,世居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睿,字洛诚,北朝魏时,宰阳,封中山王,号“中山王氏”(《北史》有传),有二子:袭、椿、王袭,字元孙,卒谥质,北朝魏时,官至尚书令,其六世孙王晙,入唐后,仕玄宗为宰相,袭封中山郡公(时已迁洛阳)。
   河内王氏,以节度使王缙为始祖,其先太原人,世居祁县,复迁平州,唐代左金吾卫大将军王瓌,生缙,字夏卿,与兄王维都俱有“诗画双绝的唐才子”,累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副元帅。唐肃宗时,王缙从平庐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南迁,遂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传河内太原王氏。缙生智兴,字匡谏,武宁军节度使,以战功封雁门郡王,匡谏生晏平,永州司户参军;宰,初名晏宰,太原节度使;晏翼、晏宝…..共九子。
   河汾王氏以隋大儒、哲学家王通为始祖,字仲淹,号文中子,先辈为太原祁县人,西晋末永嘉年间,因晋室丧乱迁徙,退居龙门,隋末聚徒讲学于河汾之间,故称“河汾王氏”,配陈氏,有三子;福郊、福祚、福畤,子孙众多,人才济济,派生出“三槐王氏”,苏州“三沙王氏”、贵州“六盘水株树堂王氏”、浙江“慈溪王氏”、“海南王氏”等…..。
   三槐王氏以唐朝黎阳令王言为始祖,言公有二子:彻、永(三槐王氏旁支);王彻,字伯通,举后唐进士第一,官至左拾遗,为王祜(公元923——986年),字景叔,大名莘人,他显于汉周之际,官至兵部侍郎,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为保护符彦卿,不但没有升任相位,反而被贬为华州知府,但他很坦然,在开封府东郊仁和门外官邸庭院植槐三棵,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终应三槐之兆,其子旦,字子明,为太平宰相,文正公;其孙素,字仲仪,为工部尚书,卒谥懿敏。后人将王祜植槐的宗祠命名为“三槐堂”,特别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作《三槐堂铭》后,三槐堂名扬天下。三槐王氏后裔,播迁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后,都成为名门望族,特别是王祜四世孙王皋、字子高,以太尉扈宋高宋(赵构)南渡驻跸平江府(苏州),始占籍于长洲(苏州吴县)阳城(湖)之西后,成为三沙王氏始迁祖,子孙兴旺,人才辈出。
   太原王氏在北朝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还有京兆万年王氏、河东蒲州王氏、乐陵王氏、同州下邽王氏、河中王氏等,隋唐以后,由于外出为官或避乱北方战乱,纷纷南迁,支脉传遍南国,不再一一论述。
   中华主体王姓的形成,是由东周洛阳,周灵王太子晋,即王子晋,为王姓开族立姓始祖,其后代裔孙看到当时诸侯争霸、王室日哀,逐步向山西、陕西等西北黄土高原迁徙,至战国时期,在秦国频阳,以王翦家族为首,形成王姓第一家军事名门望族,翦公及其子贲、孙离,祖孙三代为秦朝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秦末武陵侯王离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子元为避乱迁往山东琅琊,后徙临沂,离公次子威,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散居各地,至九世孙王霸,由广武徙居太原,霸公长子殷,任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为祁县王氏始祖,次子咸居晋阳,为晋阳王氏始祖,这是主体王姓由西向东第一次大迁徙。第二次大迁徙,自西晋末年始,南北中国陷入大混战、大分裂、大动荡,王导以大政治家襟怀,向安东将军司马睿献策南迁,建立东晋,王姓苗裔纷纷从琅琊、临沂等地南渡江南,或西入湖、蜀,造成中原文化重心南流,其行踪是由北向南。第三次大迁徙是唐朝末年,神州大地又发生战乱,黄巢起义,中原一再鼎沸,进而分为五代十国,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和其兄王潮起兵进入福建,王审知子延政称帝,国号闽,是为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此时国内兴办学校,招来海外商贾,开放沿海地区,而中原王姓苗裔亦纷纷来归,其行踪是由内地走向沿海。北宋末年,战乱不已,宋室南迁,以王祜裔孙、宋殿帅府太尉王皋,遂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称南宋,此时开封三槐王氏,大批渡江南下,行踪散居各处,这是第四次大迁徙。第五次大迁徙,是由大陆走向海外,王姓族人遍布港澳台和世界各地。
   总之,寻根是人的天性,中国人由于受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尤为重视寻根问姓。姓氏符号,实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文化认同心理产物,全球华人都认同炎黄二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自称为炎黄子孙,每年三月三日到河南新郑拜祖;而华夏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妫姓之王和虏姓之王,自开族立姓以来,历经多次战乱、改朝换代和自然灾害,王姓族人为求生存,远离故土,背井离乡,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播迁各地,有的谱牒保存完好,有的谱牒失传。目前,在寻根问祖热潮中,海内外王姓华人都认同太子晋为王姓开族立姓始祖,其情其理,都可以理解,因此,每年七月七日,全球王姓华人,聚集到河南偃师缑氏山祖地,拜谒周灵王太子晋,以弘扬王氏忠孝家风、家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而奋斗。
                     
                    河南王姓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