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王氏二十六世孙王正卿传略

    王正卿又名王肇夏,字念歧,号栗斋,江苏无锡市南方泉人,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十一日(1875年元月18日)未时生于原籍,1955年6月卒于上海,享年81岁。
    据王钟续编的《三沙王氏统谱》载:“灏子兼淦的嗣子,字念歧,号栗斋。”位列三槐堂王氏南迁西沙坊前二房支第二十六世孙,记谱时年仅4岁。
    吾祖正卿早年丧父,家道中落。1889年,其年14岁时即入上海一铁作行当实习生,因聪慧可靠,颇受器重。不久,便升任“大先生”。1898年,入上海“百记洋行”担任职员,开拓了视野,学到了现代的管理方法。1904年至1926年,与友人在武汉合作开办了“正泰庆五金行”。经营中因承揽官方的工程采办业务,致使经营规模发展很快,并成为英国“鹰立球”钢厂钢材产品在长江流域的总代理。随着经营发展的需要,“正泰庆”在上海、长沙分别设立分行,当时他还担任武汉地区五金商会的会长。
    1917年,吾祖正卿42岁时经林虎侯(前清举人,系幼时密友)推介,赴天津“华新纺织公司”任职,自后因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技能,1925年50岁时,任该公司总管理处营业长兼任所属天津纱厂副理,并担任卫辉纱厂经理、唐山纱厂副理。华新纺织公司初系官商合办,后改为民办,曾由民国北洋政府财务总长周学熙主持。此时因社会相对稳定,需求扩大,纱厂亦步入发展期,上述分厂加之所属青岛纱厂,亦各具3万纱锭、总计达12万锭的生产规模,成为北方纺纱业的翘楚。吾祖正卿身兼数职,薪酬颇丰,先后投资于天津地区的房地产业等。奈何此时国势衰败,日本人肆意进逼,不仅在军事上掠占国土,在经济上亦鲸吞我民族工业。1935年,华新纺织公司由日本人收购。此时,60岁的正卿已无力抗争,遂愤而辞职,甩卖在津地的房地产,携家回到无锡永定桥“王忠孝堂”和槐树巷“王四维堂”的宅第。1936年,应邀担任无锡“广勤棉纺厂”副总监,次年便辞去各项职务,迁居上海养老,直至逝世。
    吾祖正卿先后娶妻邓氏、韩氏,共生育五子一女。
    吾祖正卿的一生是家业事业有成的一生,其所成就的业绩在坊前二房支内上下数代族人中可谓独树一帜。究其成功之渊源,有两个方面是必须述及的。
    其一是正卿的家祖厚德和垂范之功。据另谱《王氏三沙全谱》(上海图书馆藏N.“JP105”)杨模撰写的《诰封中宪大夫望溪王公(注:正卿家父)家传》中所述:“盖君之先代有隐德。曾祖讳鼎,以纯孝名于乡里,大吏奏闻立坊旌表,世所称王孝子也。祖讳琳,高行不仕,殉粤匪难,士论惜之(详阅《王氏三沙全谱》萧焕梁撰写的《延栋公名扬公父子合传》)。尊人望溪先生以才识行谊,雄视一时,君承休业,以有今日,非偶然也。先生讳灏,字望溪,世居无锡开化乡方泉镇,为宋太傅二十五代孙,幼习耕读,就传之年天禀异人,时海禁初开,中国讲求实业者百无一二,先生夙负壮志,谓章句之儒不足应世变,乃慨然投身商界,尝佐丁氏治铁业于申江,总握机键,条理精密。十年之间,业已大昌,而毫发不以入私橐,丁氏之耆老及他妇孺知缓急患难之足恃,莫不倚为长城。先生当风会未起之先独能超然遐览,无所凭籍力跻丰亨之途,惜乎大志未遂,春秋四十有五抱疾而终。”据此得知先祖以孝、忠立范,父辈则远见卓识,率先经商为导,正卿承继家脉,努力精进,终得正果,其因果关联显见。
    其二是正卿天禀聪颖,行为正大,待人以诚,出道即为人识。虽商海诡谲,却深得仗仰,其人行事一贯审慎,诚如他诫儿的条幅所书“事前留三分心,事后退一步想”。因善握商机,进退有度,而致胜操大业,拥积万千。即此,亦专从事实业,拒绝投机,虽面临险恶诡变的时世而得以平安。
    吾祖正卿虽斯人已逝历半个世纪,但后人仍缅怀他一生严以律己,推崇节俭,而对外却乐善好施,不仅帮携胞弟家人之生计,亦为南方泉故居和无锡城内住地建桥修路,协同周舜卿为建立乡中心小学而解囊,并担任“谱局长”,为氏族续谱印谱、修理祠堂而出资出力,等等。
    当今,欣逢国泰民安、振兴中华之际,回首先人业绩,亦让我们氏族后生继承并发扬先辈的优良品格,为国为民作出新的贡献。
                                              王鸿熙  王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