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随子行军到全州上白石定居的兴清公王家人

    全州县现分18个乡镇,在历史上曾只有设6乡。其中长乡,万乡自然条件最好,故有长万二乡出白米之称。长乡的大部分地方现属才湾镇。其中心地方在白石垌(连片的田野称垌),这里垌宽、田多、土肥、水利好。在这个大田垌里有上、中、下三个白石村。上、中白石村全是王家人,现是才湾镇白石行政村。下白石村以蒋姓为主,现属龙水镇。上白石王家的始迁祖为兴清公。据老谱记载其祖籍山西太原府白潞洲上党县。经查有关资料,今山西省宋称河东路,现辖上党县原为上党郡,隋置上党县,治今长治市。明洪武2年(1369年)废入潞州,后属潞安府,今属长治市。上党县不属太原府。建制州无白潞洲之名。因此,不应写为山西太原府白潞洲,写为“河东路上党县(今属山西长治市)”较妥。公年幼丧父,靠慈母抚养成人。公少年勤奋芸窗兼习,但屡试不第,后弃文从武,终于取中武魁,从军后英勇善战,于皇祐时荣升京门指挥。此时全州的山川吉龙寨绿林聚义,歹徒猖狂,民不安宁,官无能治之。经呈报上奏,朝廷派兴清公率队来全州追剿。适时公之慈母年迈,不忍心母子分离远征。为顾全忠孝,便母随子行军来。全州经过一年征剿,匪患肃清。紧接着于皇祐4年(1052年)祖籍交趾(今越南)的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占领现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广东部分地区,并围攻广州,后又往北欲攻荆湖地区(今湖南省),宋皇派将军狄青率队征剿,公为该部指挥之一,正逢紧急关头,其慈母在全州告终,因战事紧迫无法安葬,便暂厝在此地堰头石山下。全州当时属荆湖南路,侬智高在全州受阻后退,狄青部紧追在昆仑关击败侬智高。公在剿灭侬智高战斗中立战功,战后被驰封将军,取胜后,即返全安葬慈母,墓地在白石附近的营顶上。次后公在斯地入籍安家立宅,住地原叫豫山村,因传说田垌有白石,便改称白石村,上、中、下三村斯为上村,故称上白石村。村前有条小河名山川河,上游不远便是越城岭山区,小河河水清澈,真是山青水秀之处。河边有自然的方石,平如坐凳,是天然的钓台。公告老还乡便卜居此地,后常在河边垂钓、赋诗、休闲。真是优哉幽哉。
    公配吴氏,封一品夫人。育6子孔彰、孔杰、孔良、孔治、孔时、孔信,各授官阶(品级)不等的宣义郎(级别较低的散官)。祖传属太原郡三槐堂。本宗族未立堂号。
公来全立宅900余年,是桂林各县王家人始迁时间最早的家族之一。至今已传28世,现有人口750人,(包括附近的羊福宅)。另有第六世处忠公徙居西延(今资源县),初居白竹窝,后居王家枕头村,现情况不明。
    本宗族历史上修编过族谱,民国27年进行过续修,2002年再次续修,根据老谱记载和新编,古今字辈如下:
           琼亨克吾思,处永敏,朝廷国
           应泰邦家世,定光临宏士
           德文武
           和修敦富贵,振作有贤英
           中华强荣盛,伟业颂新春
    现在最高字辈为“德”,最低字辈为“富”,相传28世。
    本宗族的文物古迹在本村约300米处有一小石山,长乡河及一条小渠环山而过,石山的西南面山脚叫雷打石,地面矗着两块巨石,传说这两块巨石是石山上遭雷击劈开落于地面,巨石较平整一面镶刻着一些诗文,据谱书记载,诗文为始迁祖兴清公所作,其裔孙魁福于南宋宝佑甲寅(1254年)刻于石上,现在完整,但有些字迹较模糊,这是农村少有的摩崔石刻。据谱记载有以下几首:
          东都再造纲英雄,不愿乘时竟立功
          虽有圣书出万乘,肯随俗子钓三公
          羊裘身世俱无畏,麟肉熏名总是空
          特以钓台遗迹在,室人千载仰高风
    另有:
          见石山有小石如果大,吟成八句:
          此山特以果为名,培植生荪遗后人
          荆棘尽芟方寸土,芬芳共秀一支春
          自华至宝函斯活,由正而元本次仁
          王母蟠桃曾结子,不知几度转供钧
    以上诗词虽刻于石上,但未在裔孙们中流传。
    本宗族的名人古时有始迁祖兴清公,官任京门指挥。因功驰封将军爵位。现代在部队职务较高的有志强(谱名武兴、文卓子),1960年生,武汉通讯学院毕业,研究生,现任玉林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徽。(王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