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王莽(皇帝)代表农民利益

                         江西省龙南县  王家才

     西汉新朝皇帝王莽,建国元年至地皇四年(公元9-23年)执政,是王氏坐上龙椅的唯一一人。以往史家认为王莽是“坏皇帝”,但毛泽东对王莽却有相当高的评价。
据《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载,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讲所讲课,谈到历史上没有人研究过农民问题时,泽东就直言不讳地提出:“关于王莽变法,汉时一般做史的人因为吃的是汉朝的饭,要给汉潮说几句好话,把王莽说得怎样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一个坏人。均田制是王莽时提倡的,可见他注意到农民问题了。地主阶级见王莽所行的政策,诸多不利于己,欲寻一代表本身利益之人,起而代之。而刘秀遂于是时起来了。因王莽代表农民利益,不得地主阶级拥护,刘秀则代表地主阶级之利益,故能得最后之胜利。”
     毛泽东为名声不好的王莽“翻案”,是其以历史最高点的视野,作出的结论。
历史上的王莽,到了新朝的天风四年(公元17年)和天风五年(公元18年),一边是绿林军和赤眉军农民起义,一边是连年大旱。“粮安天下”的道理王莽也明白,但由于国家粮库都没米,官员都饿着肚子,王莽自己也隔三岔五就吃野菜羹。王莽实在拿不出粮食赈济灾民,只好派人去各地教当地民众如何采摘草木做成糊羹和糊酪充饥。当时,长年的饥荒导致饿死的人数以万计。
     王莽曾推行均田制的改革(即地主要拿出一部分田地分给农民),因而触动了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绿林军首领刘秀兄弟领导的九千昆阳守军,一路攻城拔寨,沿路得到了地主阶级大量的钱粮支助。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在都城长安(今西安)保卫战的“最后一搏”,此时的王莽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没有研究战略,反倒相信了迷信。一个官员上奏说,《周礼》《左传》都记载,国有大灾,哭可厌胜,《易经》也称“先号啕而后笑”,因此应该“呼嗟告天,以求救”。于是王莽领着官员到京郊大哭,又叫天下的百姓一起哭,去哭的人可以有粥喝。王莽又在其中挑选了九名哭得最悲痛者,拜为将军,号称“九虎”,让他们带领北军精兵数万人往东抵敌。哭能胜敌?结果是北军全军崩溃,二虎战败被迫自杀,四虎逃跑,另外三虎败退。此时离新朝灭亡也只有几天工夫了。
王莽帝虽治国无方,搞迷信江山不保,但他在中华民族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占有一席,非相臣将臣、文人学士可比也。古代史家认为他大逆不道、犯上作乱,是“坏皇帝”。但毛泽东却认为他代表农民利益,为农民谋幸福,并为其“翻案”。遗憾的是在王氏自家人编印的《王氏历史名人传》中,王莽帝却名落孙山。笔者认为,王莽帝有百分之百的理由应编入《王氏历史名人传》,此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