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街瓦子文化源自开封

                        上杭瓦子街客家人祖居地

福建瓦子街,位于今福建上杭县。沿着上杭县城关的江滨路一直走到临江镇边,再向右转,瓦子街就出现在眼前。现在的瓦子街是上杭县2011年改建而成的一条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该街全长420米、宽36米,街区内不仅有流芳牌坊、王阳明《时雨记》碑,还有福建省保存最完好、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文庙以及丘逢甲师范传习所、紫阳书院、丁状元旧居等古建筑。漫步街上,街道两边是古香古色的商店,商店门口挂着的一盏盏大红灯笼,像一个个熟透了的红柿子,让人产生无限遐思。走进瓦子街,如同走进客家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让人久久回味。

闽西、粤东和赣南素有客家大本营之称,而位于闽、粤、赣三省接合部的上杭县地处客家大本营闽西的腹地,处于汀江中游的黄金水段上,是汀江流域中部一颗璀璨明珠。上杭历史悠久,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置县,境内山川秀美、肥田沃土、雨量充沛、江河纵横、灌溉便利、气候宜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农耕经济,适宜于休养生息;汀江及其主要支流旧县河、黄潭河纵贯全境,便于发展航运,宜于客家人迁徙发展,是客家人梦寐以求的风水宝地。上杭县客家联谊会理事江梓明、上杭县客家联谊会理事蓝汉民联合撰文指出,许多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到宁化县石壁村后,又陆续迁居上杭县,繁衍生息,再向外播迁,使上杭县成为客家众多姓氏的发祥地。

受中原战乱等因素影响,客家人南迁到宁化县石壁村定居下来。但宁化县不是“世外桃源”,很快战乱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2月,宁化县盐商晏彪(头陀)聚集农民起义,周围各县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之众,席卷十数县;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饥荒严重,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象;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8月,赣南农民起义军首领蔡五九率部攻破宁化城,据地称王。动乱的兵灾,使本来获得立足生息的客家人不得不向外地迁移。据《杭川丘氏洪公脉支谱》卷三记载:惟宋南渡后,江南兵乱,四方盗贼并起,宁邑几无宁宇。公(指三五郎)与兄三四郎,弟三六郎,同负母氏至上杭胜运太拔城前奠居。而当时宁化农民起义军虽攻下上杭县,破县治,毁县署,但后来却中了上杭知县事赵时钺计谋,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上杭县恢复了安宁。恢复安宁的上杭县很快吸引了大批客家人迁徙而来,从宁化县石壁村迁到上杭县的客家人,尤以宋末元初的时候最多。

江梓明、蓝汉民在文中指出,当时在上杭城里最先落籍开基的是郭氏。据郭氏源流考,开基始祖郭福安具有采矿与冶炼的学识,官至盐铁司承事郎,在宋真宗末年受朝廷派遣,携带家眷,从京都东京经皖、赣入闽,进驻汀州府所属钟寮场(当时为上杭县治所在地,今才溪镇荣石村),受命全权管理该地金、铜矿开采与冶炼。他见汀江“三摺回澜”之处是一块难寻的风水宝地,随即弃官从农,携家带眷,开辟这一宝地,且取名为郭坊村(现在的上杭城),至今郭氏家庙仍有石刻门联“开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

客家后裔到上杭瓦子街寻根谒祖

郭坊村在新街(后改冈背街,现为人民路)以南,与旧县衙遥遥相对。旧县衙附近的北门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上杭县百姓紧靠北门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筑房,需要砖瓦,就近挖窑取土烧制。随着出窑的砖瓦增多,碎瓦也越积越多。人们在这废瓦墟上天长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就在瓦子坪定居下来,盖起了民房,然后就有了瓦子巷、瓦子街。

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指出,魏、曾、徐、饶、华、邓、巫、吴、罗等姓氏均是从宁化、长汀迁至上杭。民国版《上杭县志》记述,从宁化县石壁村迁至上杭的有孔、包、朱、伍、官、周、胡、俞、袁、詹、严、龚等姓氏。新编《宁化县志》记述,从石壁迁到上杭的还有伊、黎、沈、龙、汤等姓氏。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就这样,上杭县瓦子街成了客家人的另一个摇篮,成了继宁化县石壁村之后客家人的另一个祖居地。之后迫于战乱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不得不再次向外迁徙,至广东、广西、湖南、浙江、四川诸省及港、澳、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谋生,据说人数发展到千万之多。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南宋客家各氏迁移表》列出迁往广东的18个姓氏中,有16个姓氏来自上杭。广东翁源县《翁源县志•翁源县部分姓氏源流考略表》列出的23个翁源县姓氏中,有吴、黄、张等8个姓氏从上杭瓦子街迁入。广西陆川《陆川百家姓宗支集》列出该县有丘、江、李等17个姓氏,从上杭瓦子街(瓦子巷)迁去。广西师范大学客家研究所副所长、世界彭氏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彭会资也认为:“广西彭家保留的族谱写的姓氏都是从上杭瓦子街迁来的,台湾彭氏也是从上杭瓦子街迁到莆田再到台湾的”。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才华横溢的文坛巨匠郭沫若的先祖都来自上杭瓦子街。朱德是上杭瓦子街朱万一郎的后代,郭沫若是上杭瓦子街郭斯伟的后代。

从此,瓦子街这个名字,在众多从上杭外迁的客家人后代中传承下来。瓦子街也成了他们魂牵梦萦、刻骨铭心的地方。最近十几年,闽、粤、台各地数十个姓氏的客家宗亲纷纷来信求证,自称他们的先祖当年是从上杭瓦子街外迁的。据当地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至少有74例27个姓氏的族谱或资料直接载明他们的先祖是从上杭瓦子街迁出的,有的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上杭,寻找自己祖先的足迹。

随着来上杭探访的客家后裔越来越多,为了给世界客家后裔提供一个寻根谒祖的地方,上杭县有关部门花费两年多时间,投入资金4.3亿元,组织专家考察出瓦子街的来龙去脉,找出瓦子街的大致位置,将紫金南路改建为瓦子街,并对涉及的王阳明《时雨堂记》碑等一系列文物进行保护。2011年1月1日,改建的瓦子街正式开街。如今,它已成为海内外客家后裔心中向往的精神家园,成为客家后裔心中寻根谒祖的祖地、客家姓氏研究的祖地、经贸商埠增财的宝地、旅游观光赏景的胜地。

瓦子街应发源于北宋东京

我市社科专家、市文广新局调研员韩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客家民系的瓦子文化与开封历史文化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瓦子街的历史传承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移民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客家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屈不挠、团结奋进、毋忘桑梓、爱国爱乡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客家人追求安居乐业、繁荣富庶、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韩鹏表示,上杭县瓦子街及瓦子文化应发源于北宋东京,并盛行于东京。

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为北宋东京百姓观看文艺表演、参与大众娱乐和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一般认为,娱乐兼商业经营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做勾栏,又称勾栏瓦肆。

韩鹏认为,三国至唐代,当时的开封建设按照太极天垣文化中的“三宫”星宿名称、结构、功能和原理,开创了一种布局严整、功能区分明确的宫廷、政府和“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当时开封的正中偏北,政府位于宫殿南部,商贸市场与居民住地彼此分开组成“里”,全城作河图洛书“九宫图”式分割的管理制度。北魏以后称“里”为“坊”,故也称“里坊制”。宋代以前,里坊内的街道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里坊和商贸市场实行严格宵禁的制度。北宋建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商家街头买卖既成事实。于是,皇帝适应市民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诏承认现状,“里坊制”由此被打破。接着,大街上店铺栉比,不仅熙熙攘攘的局面合法化,而且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百姓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一些固定聚会玩闹的场所也在热闹的地点产生。这种固定聚会玩闹的场所当时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名称,古人发现这类玩闹之徒忽聚忽散,犹如砖瓦之属,便将其聚会玩闹的场所称作瓦舍、瓦子。据南宋末年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其大意是说,艺人是在露天广场表演百戏杂技、说唱曲艺,表演的时候,观众都聚集在一起,表演结束的时候,百姓又一起散去。就像是瓦片一样容易粉碎分散,因此人们称之为瓦舍。

韩鹏说,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瓦子十分盛行,著名的相国寺内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逢三、八开放贸易,是著名的瓦市。此外,出旧曹门,有朱家桥瓦子;梁门西去,有州西瓦子;保康门附近,有保康门瓦子;旧封丘门外袄庙斜街,有州北瓦子;朱雀门外西去,有新门瓦子。北宋东京的瓦子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日益扩大,娱乐贸易的项目也不断充实。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记载:潘楼“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子里表演、玩闹的项目、内容也很多,如:小唱、嘌唱、相扑、傀儡、般杂剧、小说、讲史、说浑话、散乐、影戏、弄虫蚁、诸宫调、说诨话、商谜、学乡谈(类似相声、滑稽)、叫果子等,昼夜不停,并与酒楼、茶坊、书画、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杂货、零卖之类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通宵营业,上千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当时北宋东京“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

“这说明瓦子是集游、购、娱、吃、喝、住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和商业场所。由于瓦子适应了百姓的物质、文化需求,又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消费档次,因此逐渐成为了北宋东京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客家人中的瓦子文化,就是这种影响和传承的结果。”韩鹏说。

北宋灭亡后的公元1131年,即南宋绍兴初年,勾栏瓦舍又传至临安,即今浙江杭州。由于临安是驻跸之地,军士多是西北人,故专门在城外“创立瓦舍,召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临安正式定为南宋都城之后,瓦子文化发展更加迅速。当时,临安城内瓦子已发展到17家之多,诸般瓦舍伎艺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就这样,瓦子文化又被传承到了南宋临安。

瓦子文化 传承各地

公元1127年,北宋东京沦陷后,不少北宋皇家、贵族以及大批下层市民百姓追随北宋隆祐皇后、宋高宗赵构辗转到了江西、广东、福建和南宋皇都临安(今杭州)等地,还有不少商贾、豪门以及大批百姓跟随岳家军等南宋部队,自中原的朱仙镇、郾城、鄢陵、项城等地,分别向湖北鄂州、江西、湖南、广西、福建、广东等地迁徙。南宋末期,大批跟随南宋王朝迁徙的皇家、贵族以及百姓,背井离乡,历经无数艰难困苦,逐渐在东南各地生存下来,成为客家人。

韩鹏认为,自北宋东京带去的瓦子文化也一直通过地名的方式得到代代延续,有的还在瓦子巷之前冠以珠玑街的名称。其实,两者都是自北宋东京传承过去的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只不过消费的人群、档次有高低、贫富之分而已。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广东、台湾、澳门、香港、江西、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客家人,均有瓦子文化的历史传承,甚至陕西黄龙县、镇坪县,也有瓦子地名文化历史传承的记载。

南昌城有个瓦子角,它是南昌城知名度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地名之一。据了解,瓦子角得名于宋代,可谓历史久远。南宋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向大都市聚集。南昌城的居民因此迅速增多,商业、手工业也迅速发展。数万之众的市民阶层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百戏杂技、说唱曲艺之民间艺人需要卖艺赚钱和养家糊口,于是乎,瓦子应运而生。瓦子角即瓦子之角也。

“北宋东京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瓦子文化,能够传承到数千里之外的东南各省,甚至万里之外东南亚、澳美地区的客家群体,并延续千余年历史而不弃不衰,足以说明北宋文化对客家人的影响力多么深远,生命力多么顽强。”韩鹏说。

韩鹏通过研究认为,客家人的瓦子文化真正形成于北宋灭亡东京一带的中原人南迁之后。而南方各省最早的客家人,也多是源自北宋东京一带的开封府人。开封府当时管辖有开封、浚仪两个赤县,还有尉氏、陈留、雍丘、封丘、中牟、阳武、酸枣、沈丘、扶沟、鄢陵、考城、太康、襄邑、东明等14个畿县,面积较大。尽管这一时期自中原地区迁徙到南方的宋人也较多,但却主要集中在这16个县、南京(今商丘睢阳)及其周边地区的范围之内。以北宋东京为代表的中原之地,是客家人当之无愧的先祖之地。客家人瓦子文化传承就是这一论点的最有力证据,也是与客家人珠玑文化同时存在的标志性文化。只不过珠玑文化是由上层的贵族、富商传承而来,瓦子文化则由百姓传承而来罢了。对此,东南各省的客家人是认可的。宁都县《宁都县志》记载:县“会同乡有瓦子角村”。福建泉州市《张氏族谱》记载,在“宋代有张伯噩、张伯充兄弟迁居澎湖”。

据韩鹏介绍,上杭瓦子街曾流行着许多北宋东京的民俗。比如,宋都东京把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鬼节,又称中元节。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城隍就让阎王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农历七月十五日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客家人过此节和北宋东京一样隆重,自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日连续3天供祖,大量焚烧纸衣、金银、纸钱、纸鞋等。多数农家磨豆腐、作豆芽,家家宰鸡杀鸭、买鱼买肉庆贺节日。

福建上杭县与开封远隔万里,却因为瓦子街有了跨越时空血浓于水的情缘。韩鹏建议,作为客家人最重要的祖根地及瓦子街和瓦子文化发源地,开封应该加强对客家人文历史和瓦子文化的发掘、开发,逐步在开封形成具有客家人珠玑文化、瓦子文化的代表性景观,既丰富开封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漂泊在海内外的客家人有一个回归家园、认祖归宗、祭祀先人故土的圆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