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远祖传说的历史来源

                          ——琅琊王氏研究系列谈之二
                                   王大良

     琅琊王氏是王姓最为重要的支派之一,也是汉唐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政治大族。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把这样一个政治大族当作研究重点,并为此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并仍在是许多前贤今彦的共同做法。而从姓氏研究的角度看,琅琊王氏一向与太原王氏和开闽王氏、三槐王氏并称为王姓4大支派,不仅在汉魏以后的许多王姓望族都与它有关,或者由它进一步分出;而且4大支派中的其他3支如果追本求源,也或被确认无疑出自琅琊王氏,或与琅琊王氏有密切关系。故而,在琅琊王氏研究不断深入之际,无论从学术还是从姓氏研究的角度都有必要认真梳理过去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把琅琊王氏的研究推向新阶段。
本网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总顾问、琅琊王氏研究著名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博士的八篇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中华王氏网编辑部   2014年11月22日



     琅琊王氏既然是一个地位显赫的政治大族和人口众多的王姓重要支派,已被研究和可供研究的问题很多,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很多问题也都可以通过不断被关注、不断被研究而得到解决。如从姓氏研究的角度看,琅琊王氏的远祖传说问题便值得关注。
琅琊王氏一向被认为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代,这一说法在今天所能见到的记载中,大约以东汉人王符所撰的《潜夫论•志氏姓》为最早,此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扬光大,隋唐以后成为共识。综合来看早期的相关文献、世系、墓志、佛经、诗文等记载,尤其是《潜夫论•志氏姓》,东晋孙绰《丞相王导碑》、南朝齐《故永明敬太妃墓志铭》、梁陶弘景《真诰•延象篇》、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劢德行碑》、北魏《王绍墓志》及《王诵墓志》,《文选》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引《琅琊王氏录》,唐李翰《凤阁王侍郎传论赞并序》、林宝《元和姓纂》、李白《感遇》、李珏《瑯琊王府君(衮)墓志铭》,北宋邵思《姓解》、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等等,都对太子晋和琅琊王氏的关系作了大致相同的记载,也是今天许多人自称是太子晋后代的基本依据。
     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的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把太子晋当作琅琊王氏得姓始祖的一脉相承的记载。如前举东晋人孙绰所写的《丞相王导碑》就记载说王导“胄兴姬文,氏由王乔”,也就是说,孙绰认为丞相王导的姓氏来源于王乔(太子晋)。王导是东晋丞相,也是琅琊王氏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孙绰为他撰写的碑文应当有所凭依,应该不会是他本人的凭空捏造,因此他关于琅琊王氏来源于太子晋的说法至少应该是得到了王导家人的认可,能得到王导家人的认可也是得到了琅琊王氏的认可。又如前举南朝齐《故永明敬太妃墓志铭》说,永明敬太妃出自琅琊王氏,“其先周灵王之后”,意思是说,琅琊王氏因为是周灵王的后代而姓王,姓氏来源于固有的王者身份。这种记载与前述《丞相王导碑》中所说的“氏由王乔”相比,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都认为琅琊王氏是周灵王或周灵王的太子晋之后。又如前举《真诰•延象篇》也说“王子晋父周灵王,有子三十八人。子晋,太子也,是为王子乔”,不仅直接把太子晋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乔,而且还进一步明确了太子晋和周灵王的关系,使人能够借以确知他们都是琅琊王氏的远祖。又如前举北魏《王绍墓志》也说“子晋资储仙命氏”,意思是说出自琅琊王氏的王绍远祖也是太子晋。再如前举唐人李翰《凤阁王侍郎传论赞并序》中说“王氏之先,盖出于有周。……有太子晋者,登仙于伊洛之滨,其后代子孙,遂称为王氏”;《文选》章怀太子李贤注引《琅琊王氏录》说“王氏之先,出自周王子晋”;林宝《元和姓纂》中说“王姓,出太原、琅琊,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李珏《瑯琊王府君(衮)墓志铭》中说“王氏之先,本于周灵王太子晋,以忠谏废,天下之人谓之王家”;北宋邵思《姓解》中说“王,周灵王太子曰晋,世传晋登仙,是王家之太子,遂称王氏”,实际上都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至于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的记载,流传更为广泛,进一步确认了琅琊王氏的远祖是太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