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朱 彦 民

     古文字“王”字,象上古军事统帅所执斧钺之形,初始之时指代秉持斧钺之人即有军事统帅权的首领,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绝对权威,以后随着国家的出现,才逐渐演化成握有最高行政权力的统治者。
                              一
    对于古文字“王”字的造字本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中“王”的字形考释,有助于揭示“王”字的造字本源。
    其一,象兵器斧钺之形。吴其昌揭示甲骨文金文中的“王”字造字本义,为兵器斧,即黼也;林沄进一步发挥其说,认为“王”字象斧钺之形,在商代之前为军事民主制社会的军事首领的象征和称呼。徐中舒遵从此说。
    其二,象“火”上炎之形。清吴大澄著《说文古籀补》,即据《盂鼎》铭文注曰:“王,盛也,大也,从二从丄,丄古火字,地中有火,其气盛也。火盛曰王(旺),德盛亦曰王。”罗振玉、王国维、朱芳圃、马叙伦等皆踵其说,解“王”为火。
    其三,“王”乃“往”之初文。如顾实认为甲骨文“王”字即天下所归往之往字。叶玉森、屈万里、吉德炜(Keightley.DavidN.)等,也都认为“王”与“往”有关。
    其四,象凤冠倒置之形。叶玉森认为古“王”字象古代王者之峨冠。“盖王本象古冠形,皇为后期字,仍增一冠形于上,象后制之冕,并从王声。知古代皇王,表异于众者,惟冠冕显著矣。”陈梦家、许进雄等皆从其说。
   其五,象一人端坐之形。徐中舒以“王”字与“士”、“皇”为一字,“士、王、皇三字均像人端而坐之形,其不同者:王字所像之人,较之士字,其首特巨。而皇字则更于首上着冠形。”董作宾、胡厚宣等人说法与之相类。
   其六,象“大人”之形。黎正甫认为甲文“王”字象一大人之形。胡厚宣、齐文心等人,也认为“王”字所象为一奴隶主站立之形,或部落酋长形象。
   其七,象男性生殖器之形。郭沫若考证甲金文中的“王”字与“土”、“士”、“且”字同,实即皆像牡器之形:“在初意本尊严,并无丝毫猥亵之义。入后文物渐进,则字涉于嫌,遂多方变形以为文饰,故士上边为一横笔,而王更多加横笔以掩其形。”“其在母权时代用于以尊其王母者,转入父权则当以大王之雄以尊其王公。且已死之示称之为祖,则存世之示自当称之为王。祖与王,鱼阳对转也。”
比较以上诸家考释,我们认为吴其昌、林沄等释“王”象斧钺之形,较近本义。细察甲骨文金文“王”字字形,正像“横置的钺”,而钺正是我国古代“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
                                       二
    何以斧钺就有了象征军事统帅权力的征伐大权了呢?按说斧钺本是古代兵器,也是一种用以“大辟之刑”的主要刑具。不过在特殊意义上来说,它又曾长期作为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如西周时代的《虢季子白盘》铭云:“锡用弓,形矢其央;锡用钺,用征蛮方。”《左传》昭公十五年:“鏚钺、矩鬯、彤弓、虎贲,文公受之……抚征东夏。”《世纪•殷本纪》:“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这些都是后世君王以弓矢斧钺为赐物,并以此象征授予某个大臣或诸侯以征伐大权。我们认为,这当是对历史上已经传承已久的一种制度的继承。
    严格说来,弓矢是用来作战的武器,而斧钺则并非武器,而是一种杀头的刑具。这种刑具不是用来杀敌的,而是用来整肃军纪的。《尚书•甘誓》中言:“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汤誓》中亦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牧誓》中亦云:“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这几篇都是夏商周三代征战之前的誓师之辞,军事统帅都以杀头的死刑威胁那些不听命效力的人。对于那些在军事征战之中临阵脱逃或贪生怕死之辈,或不听军令之徒,最高军事长官肯定是要加之以刑具、惩之以刑罚的。所以,用以屠戮罪犯或逃兵的刑具,应当就是这种象征着军事首领权威的斧钺之具。《尚书•牧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说文解字》“戉”引《司马法》云:“夏执玄戉,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戉,右秉白旄。”都是说明“钺”这种仪仗之物,代表着不可一世的军事首领的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直到西汉《淮南子•兵略训》中仍有类似的记述:君王授命于将军权力之时,“亲操钺,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之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可见,斧钺作为军事权杖的影响至大,源远流长。
    这种以斧钺为军事权杖的兵制早在先商时代就应该已经形成了。因为文献中有证据表明,商汤之时已经手持斧钺,挥师伐敌了。《诗经•商颂•长发》:“武王(成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那么以斧钺权杖象征军事首领的地位的起始时代,当在成汤之前,也就是商族的先商时代。
                                三
    甲骨文、金文“王”字字形所象,就是军事首领手中所持的斧钺,后来以此斧钺代指有权秉持的军事首领。而这是早于甲骨文时代数百年前“王”者的身份特征。而这个造字初期极有可能是成汤建立商王朝以前的先商时代,具体说来,应该在商族大肆武力扩张、军事较为强盛的相土至王亥时代。这也正是商族人们的英雄时代,由于此时部族之间的战争是以武力掠夺为目的的,军事首长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殷商甲骨卜辞中,“王”字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商族先公即商汤建国之前的祖先称“王”者,如“王亥”、“王恒”、“王夨”等。古典文献中,也有称商族始祖契为“玄王”的,如《诗经•商颂•长发》说:“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朱熹集传:“玄王,契也。”《荀子•成相篇》云:“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国语•鲁语》:“自玄王以及主癸莫如汤。”等等。这与“王亥”等人都是属于商族先公称王的。对于这些商族先公所以称“王”,有学者解释道:“史载成汤始王天下,而卜辞于‘王亥’、‘王恒’、‘王夨’皆称王,该后世所追尊。”这是不明白“王”的造字本义,而以后世概念理解的缘故。
    另一种情况是商代君主称“王”,即商代的时王、今王。如甲骨卜辞中的“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王田于某”、“王入于商”、“王占曰……”,等等。商代君主所以仍然称“王”,是这一称号沿袭已久,约定俗成,仅仅是沿袭传承下来的一种名号而已。其实其性质早已不是军事首长所能涵盖得了,其内核实质和权力职掌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实际上两者相比,前者之“王”接近“王”字的本意,后者则是“王”字的引伸义了。
                                 四
    许慎《说文解字》“王部”:“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这是汉人对“王”字的解释,内含易纬之术,并参以孔子学说。这种解释,更多的是赋予了“王”一种政治道德的性质。这在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想中,表现尤为突出。如《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荀子•正论篇》:“能用天下之谓王。”等等,皆是其类。
    这个意义上的“王”,是儒家思想中的“圣王”的模本,与当时现实政治生活中统治者“王”是不同的,更不能由此来推演中国古代最早“王”的原始意义。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1日第三版,标题“从甲骨文‘王’字看帝王观念的起源”,编选时对个别结构和文字进行了调整)(王大良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