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谱知识简介(二)

4、古代对老师的称呼
师傅、师父:对老师的尊称。“师傅”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夫子: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尤其流行于古代的私塾。
师长:教师的尊称。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种称呼。
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朝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朝始于宋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生,后世相沿。
讲师: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
助教:古代学官名。教师,西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设制,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朝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谨谨有国子监助教,为后来国子学(国子监)的助教。
教谕:学官名。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学生。
教习: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后,教师仍用此明。
训导: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称呼。
老师:原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称谓。
5、皇族称谓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皇帝的代名词,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认为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
天子:《辞海》古称统治天下的帝王。《诗•大雅•常武》:“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夏、商、周三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
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皇太子: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正妻所生的嫡长子,但也有长子因智商问题,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帝以后,不立太子,改为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嫔妃的称号。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详见《辞海》中)。
昭仪:嫔妃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代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详见《辞海》中)。
才人:《辞海》(2)妃嫔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代多沿置。
贵妃:妃嫔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
良人:西汉嫔妃的称号。
美人:嫔妃的称号。
贵人:嫔妃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至清代,贵人已降在嫔妃之下。
世子: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孺子:太子嫔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太孙: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
公主:《辞海》帝王之女儿的称号。始于战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汉置: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历代沿用。
翁主:《辞海》中称“汉代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驸马:汉武帝时置驸马都尉,谓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后即用称帝婿。清代称“额驸”。
帝姬:《辞海》:“宋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公主(皇帝女)为帝姬,长公主(皇帝姐妹)为长帝姬,大长公主(皇帝姑母)为大长帝姬,另加美名作为封号。建炎元年(1127年)复旧制。

七、中国历代主要科举称谓
孝廉:《辞海》(1)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以后隋以前孝廉合为一称,州举秀才、郡举孝廉。(2)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举主与门生:旧时被荐举者称荐举之人。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史、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
贡生:《辞海》:“科举制度中,生员(秀才)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的,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则不再是州、府、县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清两代贡生有不同名目。明代有发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优贡和例贡。
贡举:古代官吏向君主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其名始于西汉。后世即指科举制度而言(详见《辞海》)。
贡监: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代以贡生资格入国子监读书者称为贡监。
进士:《辞海》:“意即贡举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参加礼部考试之人,都可叫进士。试毕合格者,赐进士及第,其后又有‘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的名义。明清均以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生。由贡生经殿试出身者为进士,进士始专指殿试合格之人。
举人:唐代制度为各地乡贡入京应试之通称,意即应举之人。明清时则为乡试考中者之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
秀才:《辞海》(1)优异的才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别称茂才,本指通称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汉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初置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停秀才科,开元中曾再举行。明太祖曾采取荐举之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后即专用以称府、州、学的生员。
状元:《辞海》:“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员,殿试第一称状元。也叫状头。唐置,举人赴京在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举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明清时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为榜眼。宋时一甲第二名、第三名均称榜眼,意指榜中之双眼。明清时专属第二,而以第三名为探花(详见《辞海》)。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为探花。唐时进士在曲江杏园举行“探花晏”,以同榜俊秀少年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折取名花。南宋以后,专指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变。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解元: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会员:科举制度中会试是聚集各省举人到京会考之名,通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员。会试以后,还有一次殿试,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贡生:见上“6”“贡生”。
1、科举考试称谓
科举知识简介:我国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名”,俗称“秀才”。秀才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常)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刚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员”,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生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取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员”、“状元”,即所谓“三元”。
 △上述自“童试”至“三元”二十余个称谓可在《辞海》中查得。
状元的产生:《辞海》:“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员,殿试第一称状元。
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历经唐、宋、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王朝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要经历一个阶段,仅乡试到殿试就要五年时间。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参加考试,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古有“八十老童生,十八少进士”之说。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得中秀才,可称为相公。
上述两项称谓只是完成参加乡试的最基本测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试,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得中第一名称会员。
殿试:凡会试成绩合格者,即可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者统称进士,获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者称榜眼,第三名者称探花。除外的二甲、三甲为普通进士,赐进士出身或赐同进士出身。
2、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源于战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为太常属官,官秩为比六百石,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唐置国子、四门等博士,西晋置律学博士,北魏置医学博士。隋唐置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还有从事某种职业的,如茶博士、酒博士。
近现代为学位的一种,一般为最高一级的学位。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学术水平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授于博士学位(见《辞海》)。
硕士:《辞海》(1)硕学之士。指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2)学位的一种,一般为第二级学位。我国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学术水平达到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者,授予硕士学位。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南北朝以后,学士为司编纂撰述之官。唐置学士院,掌起诏命。清内阁,翰林院置学士之官。到了唐代,学士的地位可以参与朝政,宋有翰林学士,清有大学士,为文职官吏之道。
近现代为学位的一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学术水平达到较好掌握本门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授予学士学位。

八、中国古代主要官职称谓
宰相:我国古代皇朝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意为君主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但历代所用官名与职权广狭程度,各不相同。秦和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而御史大夫为宰相之副。东汉则司徒等于宰相。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以及重要之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隋唐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南宋又改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洪武废丞相,由皇帝亲揽政务。永乐后,以内阁大学士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雍正时另设军机处于内廷,军机大臣又逐渐成为清代事实上的宰相。但仍沿旧制,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详见《辞海》宰相条)。
丞相: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
御史大夫:秦朝时始设,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
侍郎: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从皇帝左右的近臣。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仕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职,官位渐高。至明清遂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详《辞海》侍郎条)。
郎中: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高级部员(见《辞海》)。
卿:《辞海》(1)古代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西周、春秋时天子、诸侯所属高级长官称卿。战国时为爵位的称谓,有上卿、亚卿等。秦汉王朝有九卿,历代相沿,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各置卿。北魏以后各置少卿。清代以后三品至五品卿为官僚虚衔。(2)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朋友、夫妇也以“卿”为爱称,如“爱卿”等。
三闾大夫: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掌官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官。
将军:《辞海》(1)官名。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因而有将军之称。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魏、晋、南北朝有龙骧、骁骑将军。唐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将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从唐到元将军为武散官。宋、元、明亦称殿武士为将军。清代将军有镇国、辅国将军、杨威将军、靖逆将军。现代中国有少将、中将、上将、大将之称。
大将军:官名。《辞海》(1)始于战国,汉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称号,掌统兵征战。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以后各朝代都沿置。(2)汉武帝时以大司马为大将军所兼官号。(3)北周行府兵制,以柱国领兵,柱国下置大将军。(4)自唐至元,武散官有大将军,非实权。明清现代于战争时设大将军,战后即废。
太师:官名。《辞海》(1)西周始设置,即为军队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等国沿用,成为辅弼国君的官,战后即废。汉代后历代相沿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2)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的官。西晋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帅、少傅、少保,称为三师、三少。北朝魏齐、隋以后历代沿置。
太傅:春秋时晋国设置,为辅弼国君的官,历代沿置。
司马:官名。西周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魏晋至宋均置。唐为郡的左官。明清因称府同知为“司马”。
巡抚:官名。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敕遣皇太子巡抚陕西时始置。以后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正式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次于总督。别称抚台、抚军,亦称钦差大臣。
总督:官名。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事毕即罢。清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
都督:官名。《辞海》(1)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汉末始有此称。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南宋时亦用都督,督视各路兵马。元代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专领钦察亲军。(2)地方行政长官。魏晋以后,都督诸州军事,还兼任所在州刺史,总揽本州军民政。唐代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3)西魏、北周和隋文帝时,府兵制的各军府中,以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团、旅、队的官长。(4)明代设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政机关,设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府,各有左右都督。
提督:官名。明代驻防京师的军营设有提督,清设提督军务总兵官,一般为一省的高级武官,但受总督或巡抚节制。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出外办理大事的官员。
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五代时各地添设的节度使更多,废止亦不常。北宋初收回兵权,节度使成为虚衔,无实权。
少保:官名。(1)北周以后,历代多沿制,称少帅、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为大官加衔,无实权。(3)指太子少保,为辅导太子的官。
尚书:官名。始于战国。秦为少府属官。汉时尚书在皇帝身边办事,掌管文书章奏,地位逐渐重要。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吏、兵、刑、工,中央机关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以后尚书职权有变有废。明经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相沿不改。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九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参知政事:官名。唐初实际任宰相者偶用此名。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元代的参知政事为行省副长官。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枢密使:枢密院的官名,唐时由宦官担任。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家机关。元沿置。明代废。
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
太尉:官名。秦至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复旧名,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多沿置。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
大夫:《辞海》(1)古代统治阶级,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均为一般官职。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官禄大夫等,至唐宋尚存御史大夫和谏议大夫,明清全废。
太史: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隋改太史监,唐改太史局。五代同。宋有太史局、司马监、天文院等名称。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
侍中: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无定员,侍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因接皇帝,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南朝宋、梁、陈沿置,常为实际宰相。北魏有“小宰相”之称。隋改为纳官。唐称侍中,曾改称左相,门下省正式长官,非有同平章事的头衔,即不为宰相,与南北朝不同。北宋犹存其名,宋废。
郎中: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初分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有车户骑三将,以后逐渐泯除。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隋唐至清代,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高级官员。
将作监:官署名并官名。北齐始设将作寺,长官称将作大臣,副长官将作丞。隋初沿置。开皇二年(600年)改“将作寺”为“将作监”,唐代因之,掌土木工匠之政。宋初承唐制,设“将作监”。
太子中书舍人(简称中书舍人):官名。晋代,东宫的“中舍人”,与中庶子共同管理文翰类事务,别称“太子中书舍人”。历代中书省均置有不同名称之“舍人”。秦代置“太子舍人”,直沿至宋代。隋代置“通书舍人”、“内史舍人”,唐代置“通事舍人”。魏置中书舍人,专掌诏诰呈奏之事,历代均置此官,属中书省。唐武则天时置“凤阁舍人”。南朝时“中书舍人”实权日重,参与机密发展到专断政务,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隋代专掌诏令。唐代掌诏令、侍从、宣旨、慰劳等。宋代主管中书六房(吏、户、礼、兵、刑、工),承办各项文书,起草有关诏令,官至“中书舍人”者,往往由此官渐升宰相。
殿前司副指挥使:官名。宋代殿前司副长官,佐都指挥使统领禁军。
茶马司大使:官名。宋代有“都大提举司提举之官,掌茶、马贸易之事。
征事郎:散官名。唐、宋时代,正八品下的文散官之位。别称征事郎,元、明时代沿置。
判官:官名。隋代始于使府置“判官”之官。唐代凡临时特派处理特殊事务,选中级官员充任“判官”。中期以后,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均置“判官”。宋代各州、府均沿置此官,选派京官充任者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各路经略、宣抚、按察、转运和中央之三司,郡牧等使亦置有“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元代分设于各路总管府,散府及州。明清亦设,职位轻低。
秉议郎:武阶官名。宋代政和二年,由三班小使臣“西头供奉官”改称秉议郎,秩从八品。
通事舍人:官名。东晋以后有此官。原为司掌传达天子诏命和上送天子奏折之事,属中书省。其后改称“中书通事舍人,直接参与政府政务……宋、金为宣徽院官署阁门属官,掌通班赞唱,承奏劳问之事。
承奉郎:散官名。隋文帝时在“吏部”置八郎官,其中有“承奉郎”之官。宋代元丰改制为从八品上阶文散官。元丰三年改制后,废散官,遂为新寄禄官,相当于旧时寄禄官太常寺太祝奉礼郎。
承直郎:散官名。宋代、阶官为二十九阶之第十六阶,位从六品上。太平兴国元年,由承仪改称,元丰三年废。
著作郎:官名。三国时代魏始置此官。隶属中书省,掌编修国史。晋代改属秘书省,号称“大著作”。南朝时对贵族子弟初仕之官。宋、齐以后都为他官兼任。隋、唐时代“著作郎”曾改称“司文郎中”,主管“著作局”,仍属秘书省,“著作佐郎”为辅佐。宋、元时代亦沿置此官。宋代以“著作郎”汇编日历(每日记录时事),还为国史编纂。明代废。
太医令:官名。周代称医师,掌医政。秦汉时置太医令,主医药。西汉为“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仆、太医六令、丞。后汉置“太医令”一人,秩六百石。隋唐时太常之下设太医署,置令二人(从七品下)……宋代医务机构甚多,太常寺下有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御医院等。明、清时代改称太医院,其长称“太医院院使”。
提刑:宋代于各路置“提点刑狱公事”之官,简称“提刑”,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金代设有“提刑使”,后改为“按察使”。明清时代,于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其长官称“提刑按察使”。
提举:官名。愿意是管理。宋代以后设主管专门事务之职官,均以“提举”命令,宋有“提举常平(仓)”、“提举水利”、“提举茶盐”、“提举市泊”、“提举学事”。宋代号有“提举宫观”之名,为安置老病无能之大臣及高级冗官闲员而设,坐食奉禄,不管实事,称为“祠禄之官”。
节度副使:官名。宋代之散官名,无执事,常用以安置贬谪官员。
功曹:(1)官名。秦汉时代,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大司马)属官,主管功绩考课。汉代郡守以下有“功曹史”,简称“功曹”,为郡守的总务官,除掌人事外,得参与一郡之政务。县有“功曹”,历代沿置。隋、唐改为“司功”,职权不及汉代之重。至南北朝时代,北齐改“功曹”为“功曹参军”,隶属于府、州等地方政府。(2)官署名。宋代为开封府及州、府、军、监下属机构,主官称“功曹参军”。
步奏官:宋代,散从官之一,为州役名。元丰三年,对原有州役承符直、散从直、人力等名称,统一称为散从官,掌追催税赋、迎送官员等事。此役按一定数额分别隶属于判官、推官、司禄、司法、司户等。一般从三等以上户差充。
金吾将军:散官名。明代置,为武散三十六阶之第六阶。秩正二品升授。
游击:官名。汉代有“游击将军”之官,统兵专征,职权颇重。其后历代沿置。唐、宋时代成为武散官。至元代废。明代复置此官。为边区守军之将,无品级,无定员,与前代职掌不同。后又除“将军”之名,单称“游击”,归“参军”属下。
都尉:官名。战国时置“尉”,为较将军略低之军官。秦代于各郡置“尉”,以维持地方治安。西汉佐郡守掌全郡军事。东汉光武帝废此官,只在有兵事时,临时置此官。唐、宋时之勋官称号中亦有“都尉”,如“骑都尉”、“轻车都尉”等。清代则以三四品武职之阶官,称为“都尉”。
经略使:官名。唐代贞观二年(628年)始于沿边重要之州并置“经略使”与“都督”,为边防军事长官。宋代仁宗时(1023年)于征讨西夏之机,由“经略使兼边防各军的指挥官。明代防宋制,职务较”总督“略高。清代防明制,对征服地的经营由”经略大臣负责,其职权是边境重臣中第一位的。
刺史:官名。秦代置“监察御史”,掌监察各郡。西汉废,改由丞相遣史分刺各州,共十三名,但不常置。东汉除首都设司隶校尉部以外,将各地划为十二州,每州各置“刺史”一名。三国至南北朝,各州亦多置“刺史”,一般以“都督”兼任。隋、唐“刺史”为一州之行政长官。唐改“刺史”“太守”。宋代,以朝臣充“知州”,但原名不多用。清代以“刺史”为“知州”的别称。
太守:参见“刺史”条。“太守”、“郡守”、“刺史”为同一职级。系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校尉:官名。古代军官之官号。西汉时代,“校尉”地位甚高,禄事二千石,仅次于将军。根据不同任务而冠以名号。如“中垒校尉”、“戊己校尉”、“城门校尉”等。武帝时以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合为“八校尉”,以保卫京师。东汉以后历代沿置此官,但逐步变为武官之散阶。唐代,称六品以上之武散官(指不定职之武官)为“将军”,六品以下者称“校尉”。元、明、清沿置,清代八品以下之武散官称“校尉”,位在“骑卫”之下。
提辖:官名。宋代,路或州所置统兵武官,称为“提辖”,全称“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此官主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事,并掌军命和尝罚兵将。南宋时有“榷货物都茶场”掌茶、盐、香、矾的专卖,“杂买务杂卖场”,掌办宫廷和中央各官署所需之杂物百货,“文思院”掌制造供应宫廷之珍巧器物和装饰品,“左藏库”掌储藏金银钱帛,各设“提辖”官管理,合称“四提辖”。“四提辖”受“统兵提辖”统辖。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参见“太守”、“刺史”条。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邑侯”(别称“邑尊”、“邑宰”、“少宰”)。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合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代、唐代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九、官员的升迁任免用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用词:
(一)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辞海》“拜”字下(4)“旧时用礼节授予官职或某种名位,结成某种关系。如拜将;拜老师;拜把兄弟。”又如《指南録》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二)除:《辞海》“(3)拜官授职,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诗:‘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又《指南録》后序“於除右枢密使”。“除”就是授予官职。
(三)擢:《辞海》“(2)选拔;提升。《战国•燕策二》: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四)迁:《辞海》“(4)古时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汉书•主父偃传》:‘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迁”包括升级、平调二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五)谪:《辞海》“(2)古代官吏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如贬谪。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也指被流徙边戌的罪人。”
(六)黜:《辞海》“(1)贬斥;废除。《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国语•晋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七)去:《辞海》(1)离开。如去职。《汉书•朱买臣传》:“不能留,即听去。”去,即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离职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八)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十、古代交友的称谓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
刎颈之交:哪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
莫逆之交:意谓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
杵臼之交:把交友不嫌贫贱,亦称“杵臼交”。
车笠之交:指彼此不以贵贱而异,友谊深厚。
忘年之交:指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总角之交:年幼就相识的朋友。
竹马之交:形容小儿时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

十一、古代对媒人的称呼
媒人:撮合男女成婚的人。
月老:媒人之代称。
红娘:媒人之代称。典出元代杂剧《西厢记》中莺莺的婢女。
三姑六婆:指从事九种职业的女人。三姑:即从事宗教活动的三种女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中“牙婆”,指贩卖人口的贩子;“媒婆”指专门撮合婚姻;“师婆”,即“巫婆”;“虔婆”,指妓院的鸨母;“稳婆”,指接生婆;“药婆”职业不详。

十二、年龄称谓
古代对人出生问世至长寿阶段,均有分期特殊称谓
婴儿:初生儿。
悼、龆龀:七岁。
总角:童年。
幼学:十岁。
束发:青少年。
童子:男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破瓜:女子十六岁。
待年、待宇:女子待嫁的年龄。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十岁。
鲐背之年:九十岁。
朝颐之年:百岁老人。
皓首、白首之年:老年。
黄发:长寿老年。
2014年金秋于寒舍
参考资料:本阅谱知识,自“三”起至“九”,大都可在以下书籍中查得:
一、《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二、《中国历代官称辞典》,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