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杆子”抗日的王氏全国两名人

                               江西省龙南县  王家才

    前言: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还将在9月3日举办“胜利日盛大阅兵式”,这是我国首次在非国庆节举办的盛大阅兵式,意义不寻常。回顾中国军民伟大的抗日过程,旨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
“作家战地访问团”团长王礼锡
    1940年6月上旬,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了“作家战地访问团”,旨在全国各抗日战区深入采访和报道前线英豪“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英勇事迹。时任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中将委员的王礼锡被当选为团长,成为文艺界用“笔杆子”抗日的全国名人,他也是抗日期间,在军界文职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军。
    王礼锡,字庶三,笔名王博今,1901年3月出生安福县洲湖乡王屯村。1927年在南京军委会总政治部宣传处任职。1928年来到上海,参加《中央日报》事刊《摩登》的编辑工作。1929年,赴暨南大学任教,主持神州国光社的编辑部工作。在王礼锡的主持下,神州国光社出版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和左翼文艺作品,触犯了国民党当局,王礼锡被蓝衣社特务列入暗杀名单并通缉,迫使其于1933年3月远赴欧洲。王礼锡在欧洲结交了一批进步人士和著名政治活动家,做了大量的对外交流和人民友好的工作。并发起成立“中国人民之友”社,自己被推选为名誉主席。1938年2月,“世界援华制日大会”在伦敦召开,王礼锡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
    祖国如火如茶的抗日战争,召唤着游子回来报国。1938年12月,王礼锡回到重庆。1939年4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行年会,王礼锡被选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国民党政府则委任他为立法委员、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中将委员。此外,他还担任国民外交协会常务理事。1940年6月上旬,当选“作家战地访问团”团长的王礼锡,于18日率“笔杆子”成员离渝北上,先后在成都、绵阳、西安、洛阳等地采访。王礼锡和他的同仁风餐露宿,备尝艰苦,但发回的大批战地访问电文,经《中央日报》和《中央广播电台》刊出或播出,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王礼锡由于日夜采编,积劳成疾,于8月26日晨在洛阳天主教堂医院逝世,年仅38岁。遗体葬在洛阳市龙门附近的一个山头上,与唐代大文人白居易的墓遥遥相望。国民党元老、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主任李济深,向王礼锡发去悼念电。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与王礼锡同是庐陵王氏始祖王该的后裔,时任《中央日报》社社论编辑的王蕴,在抗日期间,采编了众多时事评论和抗日社论。王礼锡和王蕴为抗日呼与鼓,被该报社同仁誉为“双笔合剑,王者抗日”。王蕴系江西省龙南县县城人,去台湾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国防部大陆政策研究室中将主任。王蕴与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国防部政战部主任的上将王升,是东房嫡系宗亲,都是坚定维护“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的台湾当局高官。
《前方日报》社长王造时
王造时(1907-1971),江西省安福县江南乡人,系赣湘始祖王该后裔。抗日时期,他在周恩来的鼓励支持下,民间自办《前方日报》,并自任社长。该报的日发行量有时多达五千多份,最赣湘两地发行量最多的一家抗日报纸,也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及其属下官兵最“抢手”的一家报纸。他还是文化界抗日“七君子”之一的全国名人(其他六人为:史良、章乃器、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和邹韬奋。)
1938年初,王造时应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之邀,在南昌筹办江西地方政治讲习院。他悉心训练抗日干部,积极宣传抗日爱国主张。1939年4月,周恩来来到吉安,得知王造时住在城内栖凤巷时,便亲自登门拜访。当王造时向周恩来讲到准备在吉安创办抗日报纸的打算后,周恩来立即表示支持,并鼓励他积极利用这一宣传工具,有理有节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同时,还向王造时介绍了中共党报《新华日报》的一些情况。在周恩来的鼓励支持下,王造时于同年5月在吉安接手了无钱支撑的《日新日报》,并更名为《前方日报》。《前方日报》对开一大张,一版是要闻,二版是国际新闻,三版、四版是专刊和副刊。为确保报纸的质量,王造时经常亲撰抗日社论和评论,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点评时局的弊端。
1942年夏,日军侵占南昌后,沿浙赣线进犯,威胁吉安地区新干、吉水二县。吉安城的所有机关纷纷向泰和撤退,唯独《前方日报》仍坚持在吉安城出版发行。没有了电讯来源,王造时前往在吉安的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长官薛岳的前线指挥部采访。7月威胁解除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下令嘉奖《前方日报》。抗日胜利后,王造时被评为文化界抗日“七君子”之一的全国名人,也是唯一一个私营文化人当选的人选。
(资料来源:册节,庐陵河山金地《吉安抗日救国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