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重庆 忠县《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

                                王 世 柱

    公元1992年,四川忠县(现属重庆)拔山镇十六位王姓退休老人发起续修“王氏族谱”的行动。他们冒严寒,顶酷暑,爬山涉水,劳碌奔波,寻访遗谱,逐户登记,历经四载,终于1996年2月谱成刊印,题名:《王氏族谱》(图一)。
  
      图 一                               图 二
    笔者于1997年获观全谱,怀崇敬之心,反复阅读,觉所编太过简陋,错漏不少,疑窦甚多,恐此流传久远,谬误难纠。吾有志考证我族源流本末,纠正谬误,因事务繁忙而无暇顾及。及至2001年退休后回籍祭奠祖茔时,于“王氏族谱”修谱組处索得清光绪丁亥年(公元1887年)版《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图二)和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所修《金华王氏行谱》(图三)。综合上述三谱之内容,经年整理,于2002年2月修定成册,即现在的《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图四)。
  
           图 三                             图 四
    谱成之后,笔者除曾专程赴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麻城
市寻访“太原王氏”祖根及我族入川始祖居地外,还尽可能寻访、查询其他王氏支派族谱及已出版有关太原王氏谱系及始祖传说等书刊的文章,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与我族族谱相同或相似的纪载。这正是笔者自2002年完成修订我族族谱以来十多年一直未向外界公开的主要原因。值此姓氏文化研究逐步深入之际,现将我族《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中与当前大多数“王氏族谱”的相关纪载不同之处公开,供有兴趣研究王姓族谱的宗亲、同仁进一步研究,笔者亦期望从中有所收获。  
一、与众不同的始祖太子晋传说。
本谱称:受姓始祖王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生于匡王六年甲寅正月初七辰时。母后姜氏,先梦空中仙子跨鹤飞来,一老翁随后笑谓后曰:“此子宜王不王,不王亦王,发祥晋地,迁乔有方。”既悟,公已诞生,因名曰晋,字以子乔。幼性敏悟,洒落不羁。五岁时,举朝称为“神童”。祖皇简王嘗以“神童”二字命其属对,公随应曰:“仙子”。闲,慕秦楼跨凤故事,于简王九年甲申游伊洛间,遇老仙浮邱公引入嵩高山,中定思,西岩石室,练养三十年,至灵王二十五年甲寅七月七日跨凤昇去。灵王求之不得,乃立次子贵为景王。景王以公让国不王,故即赐姓王,以光大其后。果应老翁“宜王不王,不王宜王之语”。
    这段记载释放了以下信息:
    1、太子晋本人是受姓始祖,是其弟景王“以公让国不王,故赐姓王”。
    2、太子晋的名和字,是因其母后梦中老翁称:“此子发祥晋地,迁乔有方”。因名曰晋,字以子乔。
    3、太子晋生于匡王六年,即公元前607年。于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时年30岁)游伊洛间,遇老仙浮邱公引入嵩高山,练养三十年,至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七月七日跨凤昇去,享年60岁。
    本谱还对太子晋练养之地“中定思”亦有考证:嵩高山,在河南登封县北,山之东曰太室,山之西曰少室,相隔十七里。从东南上四十里为下定思,又上十里为上定思,此十里中有大石门为中定思。自石门西,出自岩头,下有石室,即子晋公练丹处,至今室中有水一派,产白石英,即晋公遗泽,往往有经书、饮食等具,非有道之人不得遇。这是大约600年前的纪载,笔者至今尚未对该地实地考察。
    二、 前所未闻的世系传承和传说故事 。
    本谱载:太子晋娶妻太玄氏,生于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七月十三申时。生七子:长梁;次顺,字属雋;三称,字属清;四行,字属义;五政,字属殷;六易,字属将;七舆,字属仁。行、易、舆三人隐于天台;顺、政二人隐于缑山。两派均不乏人,缑山派尤多仙裔,若王翊、王玮、王嵩、王方平等皆其苗裔。梁、称二人入晋汾水近山,凿石室炼丹,曾誌有字,皆仙篆文,至今犹存,鲜有识者。称,早为仙人王光引去。梁,为本文祖,至本族入川前传七十二世如下:
晋—梁—伯宇—京—穆—临仪—延康—苍明—宣—晖—燖—旻—探—泌—長—伯陽—武瓘—慶申—龙吉—逴—谧甫—屹—秩—方回—骘—烈—聿成—泽—和—湛—承—述—坦之—泰—纯仁—师顺—然明—詷—枫—闳—珵—佑—达—孝通—正中—振—维—苃—知节—嶽—宗—茂源—宏业—嗣复—庭盛—祐—旦—素—翥—念祖—纶—鳳仪—基先—奕之—显文—芳—覃—庆云—华云—国安—正纲—天辅
二世王梁,王晋长子,字属临,一字太原,以父发祥晋地,本属太原,因以为号。迨秦皇分郡,始有“太原王氏”之称。
    据考,春秋时的晋国其疆域仅及今山西中南部,河南北部,河北西南部及陕西一角。都城在今山西南部的翼(今山西翼城西南),春秋时的太原亦非今之太原,而是今山西中部之临汾一带。而古“太原”地名最早源于周族起源、形成初期所居之地,最初是今山西南部闻喜县一带之汾水与涑水之间的源地,称“姜塬“(即周族祖妣后稷之母姜嫄所居之地),后随周族的迁徙与发展而移至今山西中部的临汾一带,亦称“周原”,亦即“太原”,直到战国时“太原”地名才逐步带到今太原一带(见《周源流史》,江西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何光岳著)。故我疑王梁“字属临,一字太原”,实与其弟王称 “入晋汾水近山”定居,回归周族发源地——古太原一带有关。至于王梁、王称练丹处之“近山”,亦应在今临汾市附近,尚需考证。
    三世王伯宇,王梁长子,字少室。亦与今临汾之霍州市东之霍山,汉代以前称“少室山”有关。
    六世王临仪,王穆长子,字凤翼。谱载“学道有成,一日择面壁地至近山,见两峰对峙,徘徊久之,忽闻林中有樵夫相语,谓:此山两峰舒如凤翼,凤翼可成亦!仪趋以言,不知所在,遂面壁于此。后果跨凤而去,土人即以凤翼名其山,至今仙迹犹存。”
九世王宣,王苍明次子,字窟心,谱载:徙居河东。其三弟王珦徙居沛邑(今江苏沛县),至五世孙王愔生女名含,适刘煓(因称刘媪)生汉高祖刘邦。王陵,其后也。
二十一世王谧甫,王逴长子,字乔。谱载:“光武时为尚书,明帝初,因谏阻射猎不合,贬叶县令。每飞凫舃入朝,当时人异之,后仙去,飞昇处在柏人城(东魏改名柏仁,今河北隆尧西),东北关巏嵍山,即大麓 ,世俗呼为宣務山,嵍、務均读旄。” 《颜氏家训》云:“柏人城东北有山,呼为宣務山,莫知所出,读城西门碑铭云:上有巏嵍山,王乔所仙,乃知俗呼宣務山即巏嵍山。”《后汉书•王乔传》载:东汉明帝时河东人,曾任叶县令,有神术,常自县至京师而不见车骑,临至必有双凫飞来,人举网得之,则为乔所穿之鞋。其后,天忽降玉棺于堂前,乃沐浴服饰卧棺中,葬于城东,土自成坟。
    三、本族名称及与旁系支派的渊源。
本族二世祖王梁,因父发祥晋地“入晋汾水近山”,居住古太原之地(今山西临汾一带),并字以属临,一字太原,迨秦始皇分郡以后,始有“太原王氏”之称。
1、营陵王氏。
二十三世王秩,王屹次子,字永世。其兄王暍(王屹长子)为北海太守,宦居营陵,四世孙修,修生仪,仪传兖,又四世而至王猛。五代时,镇恶、宗元、孝先皆其苗裔,世称“营陵王氏”。
2、祁县王氏。
二十六世王烈,王隲长子,字彦方,汉顺帝永和二年生人,居太原(府)。其伯父“僙公次子允为司徒,即诛董卓而用计者。”史载:王允(公元139—192年),东汉太原祁县人,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任司徒,后与司隶校尉黄琬密谋诛董卓,并联络吕布将卓刺死。后被卓部将李傕、郭汜攻入长安而杀。《中华姓氏通史 王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王大良著)称:王允是太原“祁县王氏”有史可考的最早的祖先。王烈、王允为同祖父的堂兄弟,同居太原,当同为“祁县王氏”。
3、卢山王氏,健康王氏,会稽王氏、山阴王氏,江左王氏、乌衣王氏。
二十六世王烈之弟“舒公徙居江左,长子雄、次子融。雄生浑,浑生戎、衍、澄。融生祥、览。祥随继母朱氏徙居庐山,世为‘庐山王氏’。览居江左,生子裁,裁生导,导生悦、珣、珉、旷。珣生僧绰诸兄弟,绰生摛、俭,俭生志、彬,世居马粪巷,称‘健康王氏’。 旷生羲之,羲之生凝之、操之、徽之、涣之、玄之、肃之、献之数子。羲之为会稽內史,徽、献二子随任,世居山阴,为‘会稽王氏’、‘山阴王氏’所由名也。凝之诸子世居乌衣巷,为‘江左王氏’、‘乌衣王氏’所由名也。”
4、龙门王氏。
四十二世王佑,字天孚,南北(朝)陈朝人。其兄王儁“徙居龙门,生子通,号文中子,隐居教授,称“龙门王氏”。
5、三槐王氏。
五十五世王庭盛,字际周,后梁龙德二年生人,值时势变乱,虽富亦不求仕,隐居乐善好施,有招仙术,笃信神明,故于二子取天祜、天祐之义以名之。生子祜、祐。
五十六世王祐,“字景叔,王庭盛次子。生于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岁六月十七,在太原府祁邑生长。柴世宗二年因乱迁徙开封府城东,依其知府族人王朴而居(史载王朴时任后周枢密使兼东京即开封留守),虔奉吕祖像,世积阴功。一日,吕仙现身指以吉地令其卜居,庭植三槐,十日内即长一尺。公曰:‘吾后世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生子:昇、旦。”本族五十七世祖王旦之兄王昇之后,世居开封“三槐堂第”。后世称“三槐王氏”。
四、前七十二世祖居住地及迁徙路线。
本族二世祖王梁,以父发祥晋地,本属太原,因以为号,字属临,一字太原。大约在周景王年间(前544年—前520年)“入晋汾水近山”, 疑似居住今山西临汾一带(古称周塬、太原)。
九世祖王宣约在周赧王年间(公元前256年前)徙居河东(今山西南部)。至二十一世王謐甫,字乔,《后汉书•王乔传》载,仍为东汉明帝(公元58年 —75年)时河东人。
二十二世祖王屹于明帝初为吏部尚书令,后坳居凤翼山(即二世祖王梁所居今山西临汾一带近山附近)不乐仕进。
二十六世王烈,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生人,居太原(府)祁邑(今山西祁县)。       
五十六世王祐,在太原府祁邑生长。柴世宗二年(公元955年)因乱迁徙开封府城东居住。宋太祖定鼎(公元960年)后,又迁山东莘邑(今山东莘县)。
五十八世王素,字仲仪,王旦长子。熙宁(公元1066年—1077年)初,避王安石之患,请罢内职,出知太原府并州,年余解组,偕少子翿、长孙念祖即于(太原府)并州落业。
至七十一世祖王正纲于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因科举为湖北麻城县教授,以宦为家,从太原府并州“顺义村”徙居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家堰菁林口落业。
五、 重庆忠县“金华王氏”之由来及历次修谱历程。
本族七十三世祖王鸾,字星高,号松生,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公元1364年)八月初八午时,在高家堰松岭生长,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同陈戚随岳母丁马氏奉调入川,初落业于忠州(今重庆忠县)西溪,号“临江王氏”(忠县古称“临江”),最后落业忠州毛店上里王贡湾、双古坟等处(今属忠县拔山镇),以地近金华山称“金华王氏”,堂号曰:“孝义堂”。王鸾亦为“金华王氏”入川始祖。
1、谱载王鸾入川时,携有旧谱,内载王氏源流,始自周灵王太子晋,至入川前共传七十二世,每世祖名讳、字号、婚配及子嗣俱全,且多有诞生年月、生平事迹及迁徙居地等记载。经二百余年,相传数世,子孙渐繁。至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屡遭寇乱,致使“族渐凋零”。大约在明天启年间(公元1625年前后),鸾祖九世孙王弟“谨依旧谱,始于晋公,终于近代,叙存于家 ”,题曰“金华王氏宗谱”。这是入川以来第一次续修宗谱。
2、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族众死之八九,其余四方逃散”。十余年后,渐次归来,其复籍者仅数人耳,鸾祖十世孙王争先(王弟之子)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按遗谱清查,率多残缺无嗣,只得将鸾公一脉摘录钞存”。这是第二次修谱。
3、又过了百余年,因世远族繁,谱多缺遗,族中行辈,日就凌乱。本族冠、冕两房(均为鸾祖三世孙)自十世至十七世慨自取行各异,人心涣散。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鸾祖十四世孙王彤、王言等“搜其遗册,考其墓誌,数月间始得源流本末,修而序之,汇成一编”。并择取四十八字,订正行派,从“万”字辈起,两房合一。此后百余年来,各房均遵行取名,世守勿替。排行四十八字如下: 
(冠公房)文献朝金安邦  作述
(冕公房)天永仕洪单学  自继
(此后两房合一):
万世之光  尔尚克家有子  善守可以元长  一心必怀中正  立志定念明良  道德成时大用   功多与国恒昌
这是本族第三次修谱。遗憾的是,这次修谱,明知鸾祖以下,尚有几世脱落而无法填补,只得留给后人,伺机补齐。
4、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鸾祖十六世孙王自和内戚丁某带来鸾祖十世孙王天成明末清初战乱中,避难时所藏宗谱(即鸾祖九世孙王弟第一次所修《金华王氏宗谱》),内中不仅入川前七十二世祖记载俱全,而且道光六年修谱时“尚有几世脱落而无法查清、填补”的一共有四世,亦历历在目。欣慰之余,鸾祖十五世孙王学良率王自和、王述昭等,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第四次续修谱牒,首次题曰:“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再用四年时间以木版刻印方式,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完成刻印并印发各房。
5、自此至今,又历百余年,各房宗谱多已遗亡。至公元1992年,鸾祖二十一世孙王光祚等16人发起修谱,历经四载,于公元1996年谱成刊印,曰:《王氏族谱》(首次编修)。笔者(鸾祖十九世孙)于公元2001年起,综合本族清光绪年间编修的《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和《王氏族谱》(首次编修)等,经年整理,于2002年2月终成本族第五次修谱——现代版的“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纸质版、电脑版和光谍版)。 
本谱牒以其独特的内容(与众不同的始祖传说和前所未闻的世系传承等)与独特而灵活的表格形式相结合,或许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是吗?


                       2015年4月14日于成都
                       2015年6月1日修改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