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作家王松

    王松(1920—1912),均德公二十一世裔孙,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广东等地搞革命活动,参加过十二集团军抗日,曾参加粤北大捷,后该集团军反共逃离至东江纵队,王松奉命返回国统区,先后任广东曲江中学、贵州、四川、广西多所中学任教师,进行革命活动。内战爆发后被疏散至泰国任《曼谷商报》副刊编辑,南洋中学教员,1948年“6.15”被捕,出狱后回云南发动武装斗争,任迤南人民自卫军一支队政委、副司令员等职。先后解放了云南澜沧、缅宁(今临沧)等地,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全国解放后,曾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云南文联研究部长,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神话学会副理事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主席,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文学所云南分所副所长。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显著。出版中、长篇小说和理论专著十多部,主持出版《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著有《遥远的边疆》、《醒了的山庄》、《沧江的早晨》、《布绕克姑娘》、《鬼门》、《老游击队员》、《召树屯》、《相勐》、《十二头魔王》、《南波冠》、《宛那帕丽》长篇小说及长诗和《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等。
    王松专著《傣族诗歌发展初探》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著作奖,傣族民间长诗《相勐》获全国民间文学作品一等奖,《论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中应有的地位》获云南一等奖,还有其他一些民间文学获云南民间文学奖。

                            福建省武平王氏均德园  王闻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