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添丁上灯”习俗

     “添丁上灯”习俗在武平有上千年的历史。武平县大部分乡镇除“文革”时期中断外,仍保留了“添丁上灯”的客家特色的习俗。武平县武南、武西南、武西、武东、武东南和城区一带更为隆重。“添丁上灯”习俗是每年元宵期间,都要举行出新丁的“上灯”、“闹灯”活动。
     “丁”在《辞海》里的释义是:人口,男称丁女称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是“丁”谐音,源于中原的花灯在武平人庆贺新生儿的诞生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二是灯光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上灯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在客家宗族的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人中又添新丁,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兴旺发达、出人头地。
     武平的“添丁上灯”活动一般在元宵节前后举行,仪式必须在本族的祠堂或祖屋厅堂举办。本宗族上年度以来所生的男孩,在祠堂或厅堂梁上悬挂花灯。武平人很看重花灯,所悬挂的花灯赋予了纳子祈福,美好期望的蕴意,花灯成了客家人庆贺繁衍生子,薪火相传,感恩生命的民俗载体。在客家民间,男孩举行了“上灯”仪式后,才能成为宗族社会的正式成员。
     在祠堂悬挂灯后,添丁者要参拜列祖列宗,由族中长者向祖宗和族人宣读新丁名单,让祖宗保佑子孙长命富贵、平安吉祥。上完灯,添新丁人家燃放鞭炮,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划拳喝添丁酒,以示“闹灯”庆贺。武平的“添丁上灯”习俗与春节一样,是对血缘意识的一种固化。一年一度的“添丁上灯”活动,追求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是对生命的颂歌,对生命延续的庆贺,也是对生命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思想的解放,一些文化比较发达的宗族,也让新生女孩在祠堂上灯,将女孩的名字同样编入族谱中,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武平王氏均德园从2016年起,在均德园王氏宗祠祭祀日(正月十一日),举行武平王氏宗族“添丁上灯”仪式,欢迎上一年新添丁者(不论论男女)到王氏宗祠“上灯”,祈求均德公一脉列祖列宗保佑新添子孙健康、平安、吉祥。
                                         武平王氏均德园管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