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侍郎公贽后裔世居吉州支
1世 圭,贽五至六世后裔,宋开禧三年乡贡进士。娶□氏,侧室□氏。生一子——叔可。
2世 叔可,圭子,事亲以孝闻。父卒,哭几丧明;母殁,丧葬如礼,庐墓三年。平生无所不学,为国子生。生二子——本初、遂初。
3世 本初,叔可长子,以儒术名。生一子——性夫。
遂初,叔可次子,自国学上舍生还第,所交多宋季名士。
4世 性夫,本初子,为名儒。娶刘氏,宋知潭州事天定孙女。生二子——以道、□。
5世 以道,性夫长子,字则臣,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十月一日生。大德间游汴,李孟荐于仁宗潜邸,遂为汴梁总管。后以道辞。性嗜山水,至洞庭君山遇异人得养生术,自号三槐隐士。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六月二十二日卒,年七十五。明•洪武戊申六月葬于太和县千秋乡新山大岭之原。所著有《诗集》若干卷、《丹经注》若干卷。以曾孙直贵赠少傅。娶彭氏,先以道一年卒。生二子——沂、佑。生二女,长适彭道长,次适刘以和。
□,性夫次子,生一子——在。在,字子所,坦亮端厚,博极群书,明•洪
武初举校官,授赣州教授。
6世 沂,以道长子,字子与,号竹亭。工诗。明•洪武初征为说书,既至
上书论事,授福建监运副使,以老辞归,后以孙直贵赠少傅。所著有《竹亭集》《二妙集》,永乐中刊行于世。生一子——伯贞。
佑,以道次子,字子路,明•洪武初举明经,试校官京师,帝以其才可用,拜盐察御史,转广东提刑按察使,寻迁知崇庆州,招徕抚辑,甚得民心,坐事免卒,年六十六。所著有《长江万里集》。
7世 伯贞,沂子,明•洪武十五年以明经聘对策第一,授试签事,分巡广东雷州罢,召还为户部主事。奔父丧,服阕不起,居安庆数年。建文初,复以荐知琼、崖二州,以忧归,服除,补肇庆未之官卒。州人立祠祀之。以子直贵赠少保。生二子——信、直。
泰,以道孙。
8世 信,伯贞长子,明杨士奇荐于朝,以侍养辞归,终生不起。
直,伯贞次子,字行俭,号抑庵,明•洪武十二年己未生,永乐二年举进士,改庶吉士。帝善其文,召入内阁,寻授修撰,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二年,进礼部侍郎学士,如故五年转尚书加太子太师。天顺六年壬午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曰文端。敕葬泰和县十四都龙门之原。所著有《抑庵文集》十三卷。娶陈氏,封夫人。生七子,只知长子䆅、次子稹,其余五子不详。
9世 䆅,直长子,字希稷,明•洪武三十年丁丑生。及长,以学行称,授泰和县训导,升国子博士,迁翰林检讨。天顺二年戊寅六月卒于扬州,年六十二,葬云亭乡雾露山之原。娶严氏,封孺人。生一子——仁。继康氏,生一子——褒。慐生七女。
稹,直次子,好学笃行,生二子——俅、侒。
10世 仁,䆅长子,明举江西省乡荐,再中校官不就。
褒,䆅次子。
俅,稹长子,平生孝友仁惠,以祖荫授广西太平府知府,治声大著。娶任氏,生四子——慐、愚、思、悊。
侒,稹,直次子,明以祖荫授泗川判官。
11世 宜寿,䆅孙。
宜永,䆅孙。
慐,俅长子。
愚,俅次子。
思,俅三子,字宜学,号改斋,明•成化十七年辛丑生,正德辛未第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上封事,谪潮州三河驿丞,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七月,偕廷臣伏左顺门哭谏。帝大怒,诏狱杖三十。逾旬,再杖。病创,遂卒,年四十四,赠右谕德,葬泰和县东之蹊径。所著有《诗》三卷、《文》六卷、《语录》一卷。娶庐陵胡氏,太学士宗大女,侧室□,无子,以季弟悊次子东为嗣。生二女,长适同邑张司空之孙庠生律,次适乡进士刘教。
悊,俅四子,明貤赠光禄寺典簿。生二子——□、东。次子东出继伯父思为嗣。
12世 □,悊长子。
东,思嗣子。明以父荫授南京光禄寺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