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王氏均德公祠

    祠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我国在秦代时尊君卑臣,除了天子外无人敢建造家庙或宗祠。汉代的公卿贵人多建祠庙。宋、元代后,虽没那么严格,但对建祠的规模、设计装饰都要根据该族的尊卑有着明显的规定和限制,如祠堂前设多少级台阶,大门的色调等等都有明确的界定,不能随心而建,否则将会受到朝廷的查处。明、清代时,建祠的规定放宽了许多,故而建祠也比较普遍。武平县的祠庙多建于这一时期。就武平县桃溪镇湘里村王氏家族的祠堂就有二十多座,全部祠内都有神坛和木制神主牌,有祖宗神位,有的还在祠前立了石桅杆,上世纪“文化大革命”中神主牌和石桅杆全被废掉。
     武平王氏历代以来十分重视宗祠和祠堂文化建设。2010年1月,武平王氏天定公裔孙牵头组织了以“敦亲睦族,创建和谐”为主题的首届祠堂文化节,除王姓以外的张、李、范、蓝、文、童、黄、钟姓代表参加文化节活动。我们深深懂得祠堂是族人祭祀先祖或先贤、办理红白大事、族人议事开会的平台和场所。有了祖祠以示家族兴旺发达,也把祖祠以示风水,给族人思想上的鼓舞和精神上的寄托,凝聚族人之心,增强自信心,促进家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所以宗祠是以血缘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的象征。
武平王氏始祖均德公,出生于公元一二四二年正月十一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均德公后裔先后建有均德公祠四座,即武平县武东镇桑梓坑王氏家庙、武平县城西门王氏家庙、武平县岩前镇王氏家庙和2013年落成的武平县城西门王氏均德园内的王氏宗祠。这四座祖祠的神主牌上都是均德公的牌名。此外,康熙年间均德公裔孙合族在上杭县城南门建有一座均德公祠,名曰“绍晋祠”,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占。
现将武平王氏开基始祖均德公祠逐个进行介绍。均德公裔祠实在太多,就不予介绍了,敬请谅解。
             一、武平县桑梓坑王氏家庙

    武平王氏家庙坐落在武平县武东镇丰田桑梓坑自然村。 开基世祖王均德公,号千四郎,讳森。据《武平县志》记载:公系“江西吉安人,宋汀州刺史王继宗之孙,以进士任(武平)抚民令。元初值寇乱,统十八寨兵民平之。邑民爱戴,遂住归郡里桑梓坑。”成为武平王氏开基始祖。 
    公生于南宋淳二年(1242年)正月十一日子时,卒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九月十二日丑时,享年89岁。葬于武平县武东乡丰田村潭溪里,墓地为醉翁傍椅形,又日“野猪刨地”,壬山丙向。妣林氏四娘,生于南宋宝 二年(1254年)七月初十日辰时,卒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享年74岁。葬于武平县岩前镇宁洋村葫芦桥,墓地呈倒地葫芦形,亦壬山丙向。公生十子:万一郎至万十郎,俱居原中正区域(今武东丰田一带),后族人散居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港澳台和海外各地,至今已繁衍30余代,数十万众。 
    相传均德公任抚民令时,武东丰田有两异姓村民为争夺桑梓坑宝地,诉讼于公堂。虽经多次调解,仍互不相让,并表示宁让他人,不给对方。公之同僚曾屡劝均德公告老时在武平定居,故趁机说合,甘为中介,取得双方允诺。公厚其酬金,各人一份,双方满意而归。公告休后,便在桑梓坑开基。 
    王氏家庙建于明朝,位于桑梓坑首,世称“没泥蛇形”。主体建筑由众厅、门坪、池塘等组成。众厅为砖木结构,青瓦屋面,由上下厅、甬道、天井、东西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上厅为悬山顶穿斗式结构,左右各有一间楼房。下厅为悬山顶抬梁式结构平房。门坪有一对石狮。坪前是半月形池塘。家庙左上方建有“行馆”,现已倒塌。 
为念祖敬宗,多少年来,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日,海内外裔孙怀着对先祖的崇敬之地,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或步行,或驱车,前往王氏家庙祭祖,其热闹场景颇为壮观。 
    建庙以来,有过几次小修。2006年秋,成立了武平县桑梓坑王氏均德公祖庙修缮理事会。裔孙捐钱出力,筹集资金近百万元,对祖庙进行了全面修缮,置换了祖庙周围的土地,新建了停车场,开通并硬化了通往祖庙的大道,同时对祖庙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使这座古老的王氏家庙,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桑梓圣地。  
                                                 (王麟瑞  王承之)

     二、武平县西门王氏家庙

    明永乐初年(约1410年),五世祖惟宽公邀同惟敏、惟惠兄弟,卜于武城之西,肇建王姓总祠“王氏家庙”,虎形五艮五寅。后毁于战乱,至明隆庆四年(1570年)重建,崇祯元年(1628年)扩建。清乾隆间(约1790年),接琇公等续建。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城,被毁,继沿旧址重建。祠四周有空地和围墙。
王氏家庙,气势恢宏。上中下三厅,分别为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抬梁式结构,东西侧厅二间、横屋十二间。门前一对石狮。内外大门嵌“王氏家庙”、“槐堂世荫”之石匾,石圆门左右刻有“行仁义事,存忠孝心”之对联,内坪矗立一双石龙旗。下厅庭院宽敞,翠柏成荫,丹桂飘香。中厅东西墙上书“忠孝廉节”圣人箴言,四周大柱上刻宗贤楹联。上厅正中神龛上供奉始祖均德公之神主牌,左右附龛,宽、敏、惠三公依序安位,祖殿庄严肃穆,灯烛长明。
民国卅一年,经宗亲代表商定,为培育后昆,以家庙作校舍,创办私立“均德小学”,校长梅芳公亲撰校联一副:均沾教化,德育新民。1952年转为公办,改名“西厢小学”。1984年,躲过“文革”之劫的王氏家庙要被“拆掉祠堂建学堂”,西厢村王氏宗亲强烈抵制,无效,只保住祠堂大门和一对石狮,留作历史见证。后在村两委支持下,王氏宗亲依法力争,收回祠堂产权,以后来祠址置换与十大郎公后裔兴建“均德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六百年来,吾王氏宗亲历经家庙三毁之痛与五修之劳,足见吾均德公裔孙虔诚敬祖尽孝之赤心,与一贯敦亲睦族之厚情。
                                                (王燮元  王桓基)

三、武平县岩前王氏家庙

清道光年间,岩前灵岩十六世裔孙实斋(字荣华)公,江西经商,颇有积蓄,经常思念祖宗,返乡后,决心在岩前城内兴建均德公祖庙。他邀集大布、梅村、松源、武平等地宗亲、宗贤,共同筹集巨资,并带头捐款、献地,全身心投入,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今天这座规模宏大,结构精制、富丽堂皇的王氏家庙。总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祖庙建成后,还有相当数量的产业,每年祭祀十分热闹,闽、粤、赣三省边沿的梓叔都来参加,杀猪宰羊,聚餐宴会,鼓乐喧天。
后因种种原因,祖庙被占,神龛被毁,门楼遭火灾。由于长期无法祭祀,无人维修、管理,房屋破烂不堪,部分屋面已经坍塌,濒临倒废。
二00八年,岩前地区梓叔发起修复,建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各地宗亲积极支持,修复筹建组理事人员同心合力,在短短几个月里,集资十余万元,新建门楼、神龛,600多平方米屋面全部翻新加固,安装倒板,全面粉刷墙壁、清洗石柱,填复对联,铺设水泥地板,整修围墙和通道……,彻底改变了祖庙环境卫生,保证安全牢固,面貌焕然一新。

                                            摘自《岩前王氏家庙碑记》
                     
四、武平县王氏均德园

    武平县王氏均德园座落于在武平县城西厢村马头山公园东南侧。均德园中的主体核心是王氏宗祠,方位乾山巽向兼戌辰,丙戌坐,丙辰分金,形曰“骏马腾飞”。均德园有王氏宗祠、均德公一脉文史资料展览室、厨房、膳厅、会议室、办公室、长廊、小花园、养生塘等设施组成的综合性园地,总面积8577.57平方米。
2007年后,通过许多热心人士的艰苦努力,于2008年11月经武平县有关部门和县领导同意,在县城马头山北侧建均德园,理事会已经进行了土地置换、砌挡土墙等工程施工,后因县城市建设规划变更,停止了均德园建设的施工。理事会毫不气馁,继续勘察地形,另选地址,并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多次递交另选地址建“均德园”的报告。2010年7月20日经武平县人民政府常务扩大会议研究:“同意在位于马头山东南侧的西厢村瑶下坝山坡上建均德园”,并以[2010]5号纪要发文批准。此后,理事会进行土地置换和通电、通水、通路、平整土地、图纸设计等工作。于2011年10月20日进行均德园建设奠基。经过两时间的施工建设,于2013年10月19日(农历九月十五日)全面竣工,均德园理事会举行了均德园的落成暨宗祠开光入香火,组织了隆重的庆典活动。七个省(市)区43个县(市)一万多宗亲参加了庆典。
均德园是广大宗亲尊祖敬宗、祭拜祖先的圣地,为均德公裔孙寻根访祖提供了依据,为凝聚宗亲、交流信息搭建了平台,为激励和教育武平王氏后昆,学习宗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基地,为武平县旅游休闲提供了优美场所,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处宝贵财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武平王氏均德园的建成和宗祠开光庆典,证明了武平王氏家族团结上的合力、组织上的能力、经济上的实力,展示了均德公裔孙尊祖敬宗、敦宗睦族的优良美德和爱国爱家为国奉献的精神风貌。
                                       
              五、上杭县城南门“绍晋祠”

上杭县原城南门街,王氏后裔在清康熙年间为纪念汀、杭、武先祖、元进士、武平县令均德公(桑梓坑开基始祖)而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绍晋祠(子山兼壬)。
绍晋祠构筑宽阔壮丽完善,风水极好,位于铁上杭城内,汀江河畔上,合均德公的出身历史,有总督十八寨兵民之德才。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丁酉1717年),上杭王裔宪公,字叔度,邀集武平作历、嘉应、建纲等,襄成此举,梓叔踊跃募捐,而建起祠宇。乾隆三十年(公元乙酉年1765年)重修,至光绪癸未丁亥年(公元1887年)全面告竣。本祠结构屋宇有上、中、下三堂,东西开两巷,一直至尾堂,后面横巷,巷后有楼屋一过,东西二巷齐计上、下厅房共八间,又右畔横屋一直至门坪楼,上、下厅房共十二间。上厅栋高二丈壹尺叁,前檐口高一丈三尺五,东西墙相距三丈零八寸,上天池横直一丈捌二尺。上两廊东西墙与中堂齐阔,中堂栋一丈八尺四寸,前后檐一丈二尺四寸深,前后至檐断三丈五尺阔,东西墙相距三丈四尺,下天池横直一丈八尺玖四寸,下二廊东西墙与下堂齐阔,下堂栋高一丈三尺一,檐高一丈零五寸,深至檐断至门墙七尺五寸阔,东西墙相距三丈六尺,将上、下二堂并下廊东西改置厢房十间,大门原置石牌楼一架,门前石栏内外俱为老业。祠后东畔巷头原有老屋一间,坐南向北深一丈八尺,阔八尺,后来裁为所出街之便门;祠后楼背有老店一间,坐南向北,深自墙至门内一丈八尺二寸阔,外截七尺五寸,内截六尺二寸;道署前右牌坊上畔第三间,坐北朝南店一间,深至后墙至店门,内三丈,阔一丈。
本祠正中特祀均德公、妣夫人为主位,题捐诸公以昭穆序之,中、左、右三龛照银数仍以昭穆序之。当时宗祠活动每年按轮接值班办务,值班房应于农历九月十九日到祠预备事宜,择定各地房系九月二十一日来合祭,伙食照捐银给筹饮福(晨刻便饭约每桌四角,午刻酒席约每桌贰元)。(捐银裔孙名略)
                                   摘自王裕宾主编《才溪王氏太原堂祠志》
武平县王氏 王正茂  王闻福编撰提供